無功受賞有過不罰的「二皇帝」和紳

2021-01-10 搜狐網
    和珅一步登天,朝野內外有不少人是不服氣的。如大學士雲貴總督李侍堯,出身名門,精明幹練,史稱「短小精敏,過目成誦,見僚屬,數語即辨其才否。擁幾高坐,語所治肥瘠利害,或及其陰事,若親見,人皆悚懼。」因此,深受乾隆信任,歷任要職。他本人也頗為自傲,以「年老位高,平日兒畜和珅」,根本不把和珅當回事。和珅本來就是小人,為人 「陰毒,少有嫌隙,必致中傷」,李侍堯既然主動去得罪他,他就一定要伺機報復。機會很快來了,當前任貴州按察使海寧改任奉天府尹入京謝恩時,和珅打聽到李侍堯有貪縱營私情狀,就鼓動他奏參。乾隆四十五年(1780)正月,和珅領命與刑部侍郎喀寧阿前往雲南查辦該案。和珅把這個案子辦得很漂亮,一到雲南,即拘審李侍堯的管家,取得實據,很快就迫使李侍堯不得不低頭認罪,奉旨逮送京師議處。隨後,和珅又奏陳雲南吏治廢弛,州縣多有虧空,需要徹底清理整頓,得到乾隆讚許,本欲即任其為雲貴總督,但考慮到該案是他查辦的,有些不便,遂改用另一親信重臣福康安接任。三月,和珅在回京復命的途中即被提升為戶部尚書。通過查辦李侍堯一案,和珅不僅出了一口惡氣,而且展示了自己的才幹,突顯了權勢地位,可謂一舉多得。
  這年六月,乾隆御賜和珅六歲的兒子名豐紳殷德,並將自己最為寵愛的小女兒和孝公主許配於他,待年成婚。於是,三十一歲的和珅與七十歲的乾隆皇帝這對君臣主僕又成了兒女親家,關係更為密切,和珅的地位更加鞏固,這門親事為和珅帶來的政治與經濟上的利益都是顯而易見的。乾隆五十四年(1789)十一月,和孝公主與豐紳殷德成婚時,乾隆皇帝給了女兒、女婿極為豐厚的賞賜,而且文武百官拜辭於公主轎前,致賀於和珅府中,使和珅風光無限。

  乾隆不斷為和珅提供各種出頭露面的機會,而且無功受賞,有過不罰。四十六年(1781),甘肅蘇四十三起義,進逼蘭州。乾隆諭命在河南黃河工次的大學士阿桂就近前往甘肅辦理,又命和珅帶欽差大臣關防同往督師,並指示等阿桂到蘭州三日後,和珅就交印回京。乾隆為了讓和珅在軍前建功,就以阿桂有瘡疾所累,有意拖延他的行程,忽而讓他「緩行暫住」,忽而讓他「不必前往,著即回京」。不料和珅一到軍中,就指揮失當,打了敗仗,使軍威大挫,而他卻指責是將領不聽調遣所致。數日後,阿桂趕到蘭州,指揮布置,井井有條,局勢馬上改觀。這時,和珅覺得丟了面子,又遲遲不肯回去。乾隆終於認識到和珅未歷戎行,於軍事不行,在阿桂的奏片上硃批道,前此所發諭旨「系因和珅遲到而又飾過而發,今既到彼,汝一人足矣,應即令和珅速回。……阿桂宜在彼料理,和珅宜速來,早有旨矣,何須汝二人皆在彼乎?看此竟似和珅欲在彼,又錯了。若再固執,更不成事體矣。」和珅拖了半個月,才灰溜溜地啟程回京。乾隆派和珅這趟差事意味深長,卻被和珅弄巧成拙。雖然乾隆在諭旨中也多次批評和珅,但卻未給予任何處分。而同年十一月,又讓和珅兼任了兵部尚書。

  自乾隆四十四年(1780)領班軍機大臣于敏中去世後,武英殿大學士阿桂就一直擔任領班軍機大臣。但乾隆知道和珅與阿桂關係不睦,所以常常讓阿桂在外領兵,或查閱河塘工程,辦理各種案件,於是軍機處的實權就落在了和珅的手中,他儼然就成了軍機處的領班。同時,和珅在朝中又極力打擊異己,拉幫結派,不斷膨脹其權力。和珅打擊異己手腕高明,因其「柄政久,善伺高宗意,因以弄竊作威福。不附己者,伺隙激上怒陷之」,也就是借皇帝旨意以利其奸,自己往往不著痕跡。如大學士松筠「不為屈,遂久留邊地」,不讓他回京 供職。和珅當朝,政以賄成,京外許多大小官吏皆出自和門,他培植心腹親信也有數人。他的弟弟和琳,在其扶植下,數年之內由吏科給事中升至四川總督。軍機大臣福長安,本是乾隆孝賢皇后之侄,家族顯赫,被和珅拉攏過去,惟命是從,成為其最大的幫兇。其他如山東巡撫伊江阿只會巴結拍馬,大學士蘇凌阿老邁昏聵,只因對和珅忠心都被委以顯爵要職。

  當和珅勢焰薰天的時候,朝中雖有人敢於碰硬,但根本撼不動他。早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六月,御史曹錫寶就想以參劾和珅的家人劉全奢侈招搖入手,以期打開缺口,攻一攻和珅。但曹錫寶做事不密,將折稿拿給老鄉吳省欽過目,希望他幫助潤色。不料吳省欽正是和珅的親信,連夜派人趕赴熱河向在那裡扈駕的和珅告密,使和珅預先採取了對策。結果,曹錫寶反而受到皇帝的詰難,有口難辯,最終落得個革職留任的處分。數年後,內閣學士尹壯圖針對和珅創立議罪銀的危害,上書建言,請求永停此例。和珅以其折中「商民半皆蹙額興嘆」一語激怒乾隆,抓住不放,讓尹壯圖到山西、直隸、山東、江蘇各省去查驗倉庫,並與各督撫對質所交議罪銀是否取自下屬?結果可想而知,什麼也查不出來,尹壯圖只得自認虛誑,下刑部論罪,差點丟了性命。從此,別人也就敢怒而不敢言了。

  民間流傳著很多劉墉(即「劉羅鍋」)、紀昀(曉嵐)等智鬥和珅的故事。其實,劉墉(比和珅大三十歲)、紀昀(比和珅大二十六歲)兩人在朝中雖居高位,但一直沒有擔任過軍機大臣進入中樞,而且乾隆還批評劉墉遇事模稜圓滑、紀昀讀書不明事理,他們都不可能與和珅有多少直接碰撞,檔案和正史中也沒有這方面的記載。和珅遇到的真正對手是其在軍機處的幾位同僚。領班軍機大臣大學士阿桂(比和珅大三十三歲),出將入相,德高望重,對和珅總是不理不睬,一同上朝時則遠離和珅站立。和珅一直嫉恨他,但因乾隆對阿桂信任倚重,搬不倒他。於是,有時就有意上前套近乎,阿桂也不買帳。大學士王傑(比和珅大二十五歲),為乾隆二十六年狀元,學問優長,剛直清廉,遇事堅持原則,始終與和珅保持著一定距離。一天,王傑下朝後回到值房,正在獨坐沉思,和珅走了進來,拉著王傑的手,對這位年近七旬的老前輩開了一句玩笑:「你的手怎麼這麼柔軟呀?」王傑馬上抽回手,正色回敬道:「王傑手雖好,但不能摟錢!」和珅一下臊了個大紅臉。從此,對王傑恨之入骨。但因乾隆對王傑知之甚深,「和珅雖厭之而不能去」。尚書董誥(比和珅大九歲),書、畫俱為乾隆賞識,正直敢言,有古大臣之風,「與王傑扌耆 柱其間」,和珅也排擠不動。正邪不兩立,最終在軍機處形成了一種奇怪的局面,每天上班,軍機處大臣五人竟然不在一起辦公,只有阿桂一個人在隆宗門內軍機處值房,王傑與董誥在南書房,福長安在內務府造辦處,和珅或在內右門內房間,或在隆宗門外靠近造辦處的房間,即使隨皇上在圓明園,仍不在一處辦公。為此,御史錢灃曾專門上摺奏請恢復舊規,讓軍機處大臣們集中在一處辦公,遇事好商量,也免得司員們來回奔走請示,實際上矛頭就是衝著和珅的。乾隆雖然硃批「所奏是」,但也不了了之。和珅嫌錢灃多事,此後「凡遇勞苦事多委之」,沒多久就把錢灃累死了。

  和珅為了防範未然,又採取了一些措施,變更制度,加強對言路的控制。例如,他規定內外章奏必須同時備送一份副本給軍機處,以後御史缺出只能用六十歲以上的老臣擔任,等等,把皇上的耳目變成了自己的耳目。

  權力沒有了監督,沒有了制約,和珅真正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專擅朝政,為所欲為。由於其權勢太大,當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國使臣馬戛爾尼訪華時,就曾聽到「

  許多中國人私下稱之為二皇帝」。

  和珅深受乾隆寵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和珅是個斂財的好手。乾隆晚年自以為國運昌隆,文治武功,超邁古今,自號「十全老人」,志得意滿,於是大興土木,奢華自奉,如為自己建造準備禪位後居住的寧壽宮,舉行萬壽大典、千叟宴等,這些都需要大量銀子。和珅絕不會像那些「迂儒」的官員那樣提醒皇上要居安思危,導奢入儉,他反而會主動迎合乾隆的意圖,在不大動用國庫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手段從各級官員和商人手中搜刮大量金銀和珍寶,去滿足乾隆的這些奢靡需費。如乾隆五十五年(1790),皇帝八旬萬壽,和珅總 管其事,他令外省三品以上大員俱要進獻,在京各部院堂官要捐出薪俸,而兩淮鹽商更要捐銀四百萬兩。和珅還創立了一種議罪銀制度,即讓有過失的官員交納罰銀代替處分,少則數千兩,多則數萬、數十萬兩。這種議罪銀不像官員罰俸一樣交到國庫,除少數作為河工海塘經費或解充軍需外,都直接交到內務府入了皇帝的私人帳戶。為此,和珅還設立了專門辦理此事的「密記處」,建有專檔——《密記檔》。許多督撫大員等都受到這種類似敲詐的處罰,而他們又把損失層層攤派下去,最後加倍落到了老百姓頭上。

  當然,和珅絕不僅限於為乾隆創收謀財,更善於為自己聚斂經營。首先,和珅利用權勢,廣收賄賂,京外「大僚恃為奧援,剝削其下以供所欲」。他不僅對鹽政、河工這些肥差徵求無厭,而且鎮壓川楚白蓮教起義的許多將帥也都看和珅的眼色,玩兵糜餉,自肥身家,自然也少不了向和珅貢獻。其次,和珅長期把持崇文門稅關,苛索商民和官員士子,在分管戶部三庫、內務府等衙門時大肆貪汙。他打著皇上的旗號勒令地方官員不斷供奉金銀珍寶,而這些財寶怎樣進獻皇上、進獻多少,都由他說了算,事實上大量的財寶都被他截留貪汙了,以致於他家中的珍珠手串比皇宮的還多還大。再次,和珅不顧官體,與民爭利,搞多種經營,廣開財路,如倚仗權勢巧取豪奪,大量兼併土地,在京城及近畿各縣廣開當鋪銀號,放高利貸,出租房屋,開設糧店,在京西房山一帶開挖煤窯,甚至還搞運輸等。和家的營生資本雄厚,又有強大的權力背景,自然非一般商賈可比,利潤豐厚,日進鬥金。和珅用手中的權力來經營他的家業,真可謂得心應手,迅速聚斂了巨額的財富,甚至其家人奴僕都擁資巨萬。

  有了權,有了錢,和珅再也不是當年的窮學生了,便過起了帝王般奢華的生活。他在風景秀麗的什剎海畔建起了豪華的府邸(即後來的恭王府),甚至仿寧壽宮違制建蓋了楠木房屋(今恭王府內錫晉齋),在圓明園附近建有宏大秀美的淑春園(今北京大學未名湖一帶),在承德避暑山莊麗正門外、北京北長街會計司胡同等處都建有住所。他不僅整日享受著妻妾成群、錦衣玉食的生活,還夢想著死後也一樣風光氣派,於是在薊州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墳墓,規制超過了親王,並派有禁軍看守,民間稱之為「和陵」。

  和珅富可敵國,當時是盡人皆知的。乾隆五十九年(1794)朝鮮使臣回國後曾向國王報告說,和珅「用事日甚,擅作威福,大開賂門,豪奢富麗,擬於皇室,有口皆言,舉世側目」。以致有些皇子自知皇位無望,以將來能得到和珅的府第與家財為願。

相關焦點

  • 乾隆為何寵愛和紳:長相似冤死妃子 胎記保富貴
    在大清王朝的歷史上,清高宗乾隆是一代英明君主,大貪官和紳是一個奸佞小人。以乾隆之英明卻寵幸劣跡斑斑的和紳長達二十餘年,是君臣相得,還是別有隱情?是乾隆看錯了和紳,還是和紳鑽了乾隆的空子?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真是千古奇謎。
  • 房子著火了他拍手大笑,大臣們很惆悵,怎麼會有這麼二的皇帝?
    歷史上有這麼一位皇帝,放在現在應該是位讓人尊崇的偉人,可惜他生錯了時代,因此作為一個皇帝,歷史給他的評價廣泛是荒淫、昏庸、無賴,歷來都是作為反面教材出現的。但在現代歷史學家的眼裡,他又是位爭議很大的人物。
  • 五爪二角龍什麼時候成為皇帝的專有特權?(下)
    五爪二角龍什麼時候成為皇帝的專有特權?,而包括蒙古人在內的其他人等,都不允許穿龍鳳紋飾的服裝,並且明確指出「龍謂五爪二角者」。從此產生了五爪二角龍,並且是皇帝專有特權,民間器物或繪畫,只能用四爪、三爪龍等。
  • 算命的說,你的二兒子有帝王命,皇帝聽後,立馬廢長立幼
    歷史上關於新皇帝的確定,未來皇位的繼承者必定是帝王家的大事。歷史上,新皇帝的確立,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能廢長立幼」能夠成為太子之人,必定是皇長子,此做法才能穩固基業。但是,帝王作為九五之尊,擁有統治天下的權利,深受世人的追捧,生於帝王之家,能夠登上皇位,是皇家眾人的夢想。
  • 從無名小卒直升二品總兵的背後,居然只是皇帝的御筆多蘸了硃砂
    從無名小卒直升二品大官的背後,居然只是皇帝的御筆多蘸了硃砂?在古代的封建社會,權利最大的就是皇上,被稱作天之驕子。擁有無上權威,在別人眼中視為最珍貴的生命在皇上眼裡也是草芥一般。朝中的官吏任命也全由皇帝定奪。自己的一支硃砂筆就牽扯著無數人的命運。
  • 宰相寫下「青鵝」二字,武則天:殺了,百官不解,皇帝說:拆開念
    古代皇帝為了鞏固手中的權力,加強中央集權,想做什麼事,想剷除什麼人,無論什麼由頭,合理還是不合理,是否會遭到天下人的非議,他們都可以做得出來。 自顯宗五年,也就是公元660年,高宗患上頭風之疾,頭暈目眩,不能處理國家大事,遂命武皇后代理朝政,此後武則天便開始了奪權之路,公元683年,唐高宗病逝,臨終遺詔:太子李顯於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武則天決定,這讓武則天名正言順地掌握大權,甚至廢立李家皇帝,公元684年,武后臨朝稱制,自專朝政,在朝臣眼中看來,武則天的所作所為實屬大逆不道。
  • 她二度進宮,皇帝專為她空設六宮,臨終卻說:她是災禍,陪葬吧
    ,而對於皇帝來說,後宮雖然美女無數,但大都屬於政治聯姻,皇帝為拉攏她們身後勢力,也會對她們格外寵愛。  她是馮妙蓮,長相妖豔,身姿絕妙,夫君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可儘管如此,她仍舊不滿意,畢竟當初如果不患病,後位很可能是她的,因此二度進宮的她,不擇手段開始爭寵,甚至不惜算計陷害妹妹,皇帝對她偏愛,最終在公元497年,改立她為皇后。
  • 有孕在身的皇后,因嫉妒皇帝給嬪妃看手相,母子倆被皇帝一腳踢死
    其實,歸根到底就是兩個方面,一是「妒」,二是「年輕」。善妒是女人的天性,不會嫉妒的女人一定不愛你,這是前輩們總結出來的經驗,當然,也同樣適用於皇家。 不過,陳皇后知書達理,她知道自己入宮時日尚短,如果不能牢牢抓住皇帝的心,自己的皇后地位就隨時會被取而代之,一個尚未成年的皇后有這樣的想法的確是很不容易。
  • 中國古代皇帝在位時間排名前十的有哪些皇帝?答案出乎意料
    五年看似很短,但統計每位皇帝在位的時間後,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象出現,494位皇帝中居然有差不多200位皇帝的在位時間不足五年,最短的要數金朝末帝完顏承麟在位時間不足一個時辰,有在位時間短的必然有在位時間長的,那麼歷史上誰是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呢?由此想到的歷史上在位時間年限排在前十的是哪十位皇帝呢?這十位皇帝你都耳熟能詳麼?
  • 朱棣酷愛行軍打仗,為何諡號是「文皇帝」,而不是「武皇帝」?
    這些開國皇帝往往配的諡號是「高」,諸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明朝人都是稱其為「太祖(廟號)高(諡號)皇帝」。 當然有些特殊情況的,諡號為「武」,這種情況多見於亂世。諸如南朝第一帝劉裕諡號就為武皇帝。 而王朝的二代皇帝,注意這裡指的是二代皇帝,不是指的王朝第二位皇帝。
  • 望子成龍,這位唐朝皇帝做得最好,五個兒子有三個當了皇帝!
    而對於皇帝來說,望子成龍,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繼承自己的皇位。 不過,對於唐朝的一位皇帝來說,生了五個兒子,其中三個最終成了皇帝,這在封建王朝中,無疑是比較罕見的情況。縱觀整個唐朝,也只有這位皇帝有三個兒子都當了皇帝。一定程度上,在皇帝之中,望子成龍,自然要屬本文要說的唐穆宗最為成功了。
  • 中國歷史上有422位皇帝,但只有這個省,從未出過一個皇帝!
    其中在中國歷史上,誕生皇帝最多的一個省份就是:河北省。 除卻河北省出過皇帝最多以外,中國的其餘省份也都出過皇帝,但唯獨這個省份,從未出過一個皇帝,這個省份就是:山東省。 那麼山東省為何從未出過一個皇帝,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快算算你有沒有「皇帝命」
    劉大懶人/文 有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後,會將孩子的生辰八字交由命理師查看命格,有時命理師會說寶寶是「天生皇帝命」,什麼是「皇帝命」? 擁有皇帝命的孩子,未來就會一帆風順、無風無雨嗎?
  • 算命先生說:你有皇帝命,第二天他就造反,果然當了一晚上的皇帝
    根據史料的記載,當時長安城中有個擺攤算卦的神棍,名叫蘇玄明。蘇神棍每天都會在鬧市上擺攤,替人掐算風水運程。在一次偶然的接觸中,蘇神棍結識了染坊的小工張韶,兩人臭味相投,迅速打成一片。此後,蘇神棍與張韶一有時間,便會聚在一起談天說地。某天半夜,兩人在酒桌上相談甚歡,在酒精的作用下,兩人說的話題也越來越放肆。
  • 中國皇帝都有三宮六院嗎?中國皇帝中有沒真愛?
    但有一件事,他竟然拼著皇位、拼著性命不要,公開與霍光頂牛。這是一件關於愛情的事:劉詢在落魄時得到宮廷監獄典獄官許廣漢的照顧,結識了許廣漢的女兒許平君,在十七歲那年和許平君結為夫妻。小夫妻在貧寒中互相支撐、同舟共濟,經歷了許多風雨,有了愛情的結晶,生下了兒子劉奭(即後來的漢元帝)。而劉詢做了皇帝後,群臣集體上書,要劉詢立霍光之女霍成君為皇后。
  • 十二生肖皇帝屬相排名
    十二生肖紀年始於東漢時期,《北史宇文護傳》中是有史記以來關於十二生肖的記載。在民間傳說中最早是關於軒轅黃帝,軒轅黃帝要選拔十二種動物去天庭值班,因此通過比賽選中了鼠、牛、虎等十二種動物。每個人自出生以來只有一個屬相,在古代有很多的英雄豪傑等代表人物,很多大家熟悉的帝王、天子就有八百多位,被我們熟知封帝王生肖屬相都不一樣,這不得不令人詫異,那我們一起來看下皇帝都有哪些生肖,以下是十二生肖帝王排行榜。
  • 八字稱骨皇帝命和富貴命的特徵有什麼
    民間傳說稱骨算命的創始人說法有很多,這就不細細講述了。我們要來關注的是自己,稱骨皇帝命主要有什麼特徵,趕緊一起來看看。  怎麼確定皇帝命:  算法:先參考表一,找出屬於自己的出生時間;再參考表二,找出你出生季節及時間屬於皇帝的哪個部分,你就知道稱骨皇帝命一生運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