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柏林:方寸郵票故事多|邵新|邵柏林|毛主席去安源|黃永玉

2020-11-15 騰訊網

對集郵愛好者來說,1980年發行的中國第一輪猴票可謂「炙手可熱」。這枚面值8分的小小郵票如今在市場上身價過萬元,創造了中國郵票的升值神話。你知道它的設計者是誰嗎?

他的名字叫邵柏林。

今年9月27日至10月27日,「人民藝術家邵柏林郵票設計展」在北京理想設計美術館舉辦,展出了邵柏林代表性的郵票設計、藝術速寫及攝影作品。其間,北京理想設計美術館館長、邵柏林的兒子邵新向記者講述了展出作品背後的故事。

「父親曾與我約法三章

▲ 邵柏林

邵柏林生於1930年,天津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195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同年分配到當時的郵電部郵政總局郵票處工作。1985年任郵電部郵票發行局總設計師,1992年獲國務院授予的「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邵柏林已九十高齡。邵新表示,展覽是他獻給父親的一份生日禮物,「作為子女,能在自己的美術館為鮐背之年的父親舉辦展覽,也是我多年的夢想。父母一直淡泊名利,為了籌備父親這個展覽,我多次做父母的工作,反覆和父母商量,父親才終於應允」。

「『我這輩子什麼也不圖,就喜歡郵票和攝影,郵票是你父親的命。對物質生活,我沒有太多奢求。清貧不可畏,心安即是家。記住,這就是你的父親。』父親多年前說的話,我一直銘記在心。」邵新回憶道。

「父母上世紀50年代初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父親從事郵票設計工作直至退休,母親從事書籍裝幀設計工作直至退休。受父母影響,我也從事了設計工作,但郵票設計我沒做過,因為父親曾與我約法三章:不得參與郵票設計,不能集郵,不允許買賣郵票。」邵新說,「埋頭設計40年後,雖領略到設計工作的樂趣無窮,也真心覺得艱辛不易,才理解父母當年反對我子承父業的良苦用心。」邵新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籍裝幀設計研究會會員,也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形象景觀總設計師,作為設計同行,他對父親的理解比其他人更深。

1980版猴票:匠心獨運的設計

▲ 左圖為黃永玉猴票原稿樣張,右圖為邵柏林繪製的猴票黑白稿。

邵柏林郵票設計展備受關注的展品就是那枚大名鼎鼎的1980版猴票,通過展覽,我們不但了解了如何將繪畫作品設計成方寸郵票,更有機會藉助郵票見識藝術大家的軼聞掌故。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大地回春。1979年元旦,作為郵電部郵票設計師的邵柏林去看望畫家黃永玉,請他畫一組動物郵票。1月9日,邵柏林如約去取圖稿,在看到一隻充滿靈性、活潑可愛的猴子時,他深信一枚十分精彩的郵票將會誕生。但原畫A4紙大小的猴子如何轉換成約2釐米高的猴票?看似簡單,實則大費周章。

郵票有多種印刷方法,其中雕刻版最受藝術家和集郵者青睞,邵柏林亦鍾愛雕刻版。但由於猴子圖案由雕刻版線條組成,黑線條下面襯以滿底紅色,肯定黑裡透紅,導致印刷後黑的不黑、紅的不紅。為解決這個問題,基於多年潛心郵票設計的專業素養,不但精通郵票設計語言,了解如何將畫作轉換為郵票,而且深諳郵票的印刷工藝,邵柏林力主猴票採用雕刻版套影寫版印刷,並特意畫了幅黑色影寫版畫稿襯在雕刻版下面,遮蓋雕刻線條下面的紅色,不使其透紅,此外,還根據需要加強或減弱某些地方來補充雕刻版之不足。邵柏林繪製的黑色影寫版,準確還原了原畫的造型,由於暈染的繪製手法讓毛髮呈現漸變、立體的視覺效果,讓猴子愈加栩栩如生、活靈活現。雕刻版套印影寫版後,郵票果然墨色飽滿厚重,猴子絨毛細緻亮澤、躍然紙上,令人愛不釋手。通過邵柏林匠心獨具的郵票設計,中國生肖郵票的「開山之作」一炮而紅,1980版猴票成為設計家精準詮釋畫家作品的經典之作。

邵柏林不讓邵新集郵,但猴票例外。「因為我1956年出生,屬猴。」此次展覽邵新拿出了自己珍藏的一整版1980版猴票,旁邊空白處還有黃永玉的籤名。而為了籌備此次展覽,邵新專門購買了一張1980版猴票,花了1.5萬元。

▲ 邵柏林設計的猴票首日封

如果說設計1980版猴票煞費苦心,同樣出自邵柏林之手的1980版猴票首日封則被邵柏林稱為「天意之作」。猴票發行日期原定在農曆庚申年正月初一,即1980年2月16日,那一天亞洲、非洲一個狹長地帶發生了幾百年不遇的天象奇觀——日全食。全世界的70多個國家1000多位科學家對它進行觀測,我國一位科學家在雲南瑞麗設站跟蹤觀察。邵柏林據此畫了日全食作為猴票首日封圖案,「猴觀日全食」獲得了1980年最佳首日封設計獎。

點擊播放 GIF 0.1M

▲ 左圖為黃永玉為邵柏林畫的一眼睜一眼閉的貓頭鷹。右圖為黃永玉為邵柏林畫的兩眼睜開的貓頭鷹。

邵柏林和黃永玉有著深厚的友誼。1973年,黃永玉因為畫了一幅一眼睜一眼閉的貓頭鷹而招禍,1974年被打成「反革命黑畫家」。在那些風聲鶴唳的日子裡,邵柏林不時去看望黃永玉。1976年平反後,黃永玉重畫一眼睜一眼閉的貓頭鷹贈予邵柏林。「四人幫」粉碎後,黃永玉又特意為邵柏林畫了一幅兩眼全睜的貓頭鷹,一吐心中塊壘。

過去年代的郵票故事

邵柏林一輩子從事郵票設計工作,執著於他的方寸世界,其中故事頗多。

▲ 1956年,邵柏林設計的《天安門》郵票。上圖郵票發行不久被收回,下圖為重新繪製的郵票。

1956年,邵柏林設計了《首都名勝》郵票,發行後,其中的一張《天安門》郵票被緊急收回,但仍有700多枚流入市面而無法收回。多年以後,這枚《天安門》郵票奇貨可居,成為珍稀郵品。

《天安門》郵票,邵柏林想表現天安門東方黎明、彩霞滿天、光芒萬丈的情景。不料有人反映,郵票裡天安門天空陰沉,太陽的光芒看起來像是原子彈爆炸。因此,這枚「放光芒」的郵票在發行時被緊急收回。後來,邵柏林重新設計了《天安門》郵票發行面世。

▲ 1964年,邵柏林設計的《知識青年》郵票。

1964年,邵柏林設計的《知識青年》郵票,採用了傳統的天津楊柳青年畫形式,強烈的色彩對比、簡約的造型處理、撲面而來的鄉土氣息,生動描繪了知識青年在農村收割小麥、種樹、堅持學習、進行科學實驗的畫面。

當時,上級要求在郵票中表現階級鬥爭。這可是一個難題。邵柏林思來想去,最後在《學習》一圖中,畫出知識青年手裡拿著《人民日報》,正在讀報上的「七評」文章《蘇共領導人是當代最大的分裂主義者》,算是契合了階級鬥爭主題。也正因為此套郵票,「文革」期間邵柏林蒙冤被批。

▲ 1968年,《毛主席去安源》郵票發行。

在此次展覽中,出現了根據劉春華油畫《毛主席去安源》設計的同名郵票。雖然邵柏林不是這枚郵票的設計者,但他見證和經歷了郵票背後的事件。

1968年8月,《毛主席去安源》郵票正式發行。這枚郵票在社會上引起極大轟動,集郵者爭相購買,集郵公司門口有戴著紅袖章的工人糾察隊檢查,凡購買《毛主席去安源》郵票,不能說「買」,只能說「請」;集郵公司工作人員也不能說「賣」,只能說「宣傳毛澤東思想」。另,郵電部發出通知規定:為確保毛主席像在郵票上的尊嚴和清晰起見,凡貼有《毛主席去安源》郵票的郵件,郵戳一律不得蓋在郵票上,而應蓋在郵件正面空白處。後來,發現有人鑽了不銷票的空子,多次重複使用,郵電部軍管會經研究後認為郵票仍要蓋銷,但不能蓋在毛主席臉上,而是蓋到郵票的左右兩角,並於同年11月通知恢復蓋銷寄發。關於《毛主席去安源》郵票發行有關郵戳蓋銷規定,稱得上世界郵政史上一大奇聞。

這枚郵票發行不久還給邵柏林帶來了無妄之災。1968年某個星期一,邵柏林上班走進辦公室,發現同事們竊竊私語,用異樣的目光看他。原來有大量《毛主席去安源》郵票失竊,而失竊那天正值星期六,邵柏林剛好值夜班,人們懷疑郵票失竊與邵柏林有關。公安部發出全市通緝令,並將盜竊嫌疑人基本特徵按照邵柏林的身高、體態詳細描述,此案列為「反革命盜竊大案」。好在不久破案了,盜竊者是郵票發行局郵票庫工人虞東方,邵柏林得以洗清嫌疑。

與故宮結緣

▲ 1980年,邵柏林設計的《齊白石作品選》郵票及小型張。

▲ 1984年,邵柏林設計的《唐·簪花仕女圖》郵票及小型張。

▲ 1985年,邵柏林設計的《故宮博物院建院60周年》郵票。

改革開放以來,邵柏林郵票設計佳作頻出,不少郵票作品成為經典之作,如《齊白石作品選》《唐·簪花仕女圖》《曾侯乙編鐘》《當代美術作品選》《故宮博物院建院60周年》等。

從上大學到退休,邵柏林去過故宮近千次,他對故宮有著深厚的感情。1985年,邵柏林設計了《故宮博物院建院60周年》郵票。第一幅為《丹闕凌雲》,畫面是故宮最南端的午門、金水河、太和門;第二幅為《太和晴旭》,表現的是故宮建築群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第三幅為《乾坤交泰》,畫的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這三個建築構成內廷的中心;第四幅為《瓊苑春暉》,畫面是御花園全景及神武門,表現了皇家園林草木蔥蘢及神武門的威嚴氣象。

2005年,作為北京理想設計公司的藝術顧問,邵柏林創意故宮博物院院徽設計,得到故宮博物院及文化部領導高度認可,結束了故宮博物院建院80年沒有院徽的歷史。隨後邵新率領公司設計團隊相繼完成故宮博物院建院80周年、90周年紀念標誌,2020年公司再次設計完成紫禁城建成600年標誌設計。邵柏林、邵新父子用設計接力與故宮結緣,實屬難得。

▲ 1964年,邵柏林在延安為老紅軍戰士張得魁畫的速寫。籤名是張得魁的筆跡。

▲ 邵柏林攝影作品《張家界》

邵柏林的藝術天賦讓他曾有機會去美術院校任教,但因喜歡郵票,畢生從事郵票設計而放棄了專業藝術創作和教學之路。在此次展覽中,觀眾有幸觀賞到他於上世紀60年代在延安的部分速寫作品,無論是單人肖像還是群像場景,抑或建築、風景,無不功力深厚,令人稱道。此外,邵柏林酷愛攝影,安徽黃山、雲南石林、湖南張家界、四川九寨溝……奇山秀水收入鏡頭,「副業」搞出了名堂,2015年,邵柏林獲得了中國攝影家協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邵柏林郵票設計展讓人們發現藝術是相通的,很顯然,邵柏林打通了藝術的「任督二脈」,他的郵票設計、藝術創作、風光攝影作品,無不匠心獨具、自成高格。

責編:陳曉悅

相關焦點

  • 1980版猴票設計者邵柏林:方寸郵票故事多
    「四人幫」粉碎後,黃永玉又特意為邵柏林畫了一幅兩眼全睜的貓頭鷹,一吐心中塊壘。過去年代的郵票故事邵柏林一輩子從事郵票設計工作,執著於他的方寸世界,其中故事頗多。▲ 1956年,邵柏林設計的《天安門》郵票。
  • 為何設計生肖郵票?唱片如何進郵折?對話新中國首位郵票總設計師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婷婷)今天(11月27日),新中國第一位郵票總設計師、郵票設計家邵柏林作品展在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展出《庚申年》(1980年)整版猴票、猴票原稿、《曾侯乙編鐘》小型張等重量級展品。除了重量級展品,本次展覽還聚焦郵票背後的故事。
  • 庚申年猴票誕生背後的故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郵票是國家的名片,設計是橋梁紐帶。郵票設計過程,可以讓思想升華,讓創意落地,讓精彩無限。邵柏林先生作為新中國唯一一位郵票總設計師,是中國郵票標誌性人物。今天,我們就從1980年《庚申年》猴票說起,與您一起回顧《庚申年》郵票誕生過程。
  • 丙申年猴票發行 36年前生肖郵票現如今值多少錢?
    2016年1月5日訊,今天上午,北京郵政《丙申年》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梅蘭芳大劇院舉行,「猴四世」閃亮登場。《丙申年》特種郵票一套兩枚,圖案內容分別為:靈猴獻瑞、福壽雙至。全套郵票面值為2.40元。這套郵票是我國第四輪生肖郵票的開篇之作,也是首輪猴票的設計者黃永玉時隔36年再執筆。
  • 金猴郵票亮相中國生肖郵票發行四十周年品鑑會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曦 實習生 張蔚華 通訊員 李秋枚9月20日下午,廣州郵政在廣州富力君悅大酒店舉辦了中國生肖郵票發行四十周年品鑑會暨中國集郵封裝產品發布會。1980年,《庚申年》郵票發行,一隻栩栩如生的金猴躍然方寸之上,掀開了中國生肖郵票發行的序幕。
  • 說說我的《庚申年》郵票藏品
    後計劃發行一套「良馬」郵票,寓意馬年,最終問世的是徐悲鴻創作的「奔馬」郵票。1979年4月,中國郵政代表團訪港歸來後,建議仿照香港的做法發行生肖郵票,同年6月,開始組織我國第一套生肖郵票的設計。1980年是農曆庚申猴年。按照五行的說法,庚申年為金猴年,於是邀請中央美術學院著名畫家黃永玉先生原畫,邵柏林先生設計,姜偉傑先生雕刻,新中國首枚《庚申年》生肖郵票於當年2月15日誕生。
  • 第一輪生肖郵票 1980年郵票最高收藏價值
  • 郵票之王——「庚申猴」憑什麼這麼貴?鑑別真偽四步走
    一枚郵票,只不過方寸大小,為何如此高價?庚申猴簡介「80版」猴票,又稱庚申猴票,或稱「金猴」,是原郵電部(簡稱中國人民郵政)於1980年(庚申年)2月15日發行的一套生肖郵票。庚申猴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行的第一張生肖郵票,也是中國集郵的標誌藏品。猴票的背景為紅色,圖案為金絲猴。
  • 《庚申年》(紅猴)郵票
    誕生史1979年平凡的一天,藝壇大師黃永玉在家中接到了學生--國家郵政總局前總設計師邵柏林的拜訪
  • 庚申年郵票中隱藏的秘密
    近日,在中國郵政連同廈門鈺中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舉辦的「80庚申金猴郵票雕刻大師姜偉傑籤名會」上,收藏愛好者拿著新搶購到的丙申猴票和收藏的80庚申猴票,排著長隊等待姜偉傑鑑定和籤名。籤名會後,我國著名郵票雕刻家和設計師姜偉傑接受了記者採訪,揭秘80庚申猴票創作時不為人知的故事。說到這枚如今身價已翻20多萬倍的庚申猴票,姜偉傑說:「萬萬沒想到,它會這麼火!」
  • 價值200萬元第一輪十二生肖大版郵票成功破版
    南都記者 馬強 實習生 甘展鴻 陸子鳴 攝    南都訊記者李春花 實習生 王仙妮 通訊員 宋悅 在攝影師和郵迷相機快門聲中,專業破版人員現場手撕百萬生肖郵票!昨日榜晚,價值200萬元的第一輪十二生肖郵票在廣州破版成功,由6名專業破版人員直接現場破版成單枚郵票。
  • 生肖郵票三度輪迴 36年鑄就時代經典
    36年間,小小的郵票不僅完成了從寄信郵資到收藏珍品的身份轉換,也見證了天翻地覆的時代變遷,成為鐫刻歷史的最佳載體。如果說收藏是一把衡量光陰的尺子,那麼逐年發行的生肖郵票無疑就是上面最精確的刻度。1980年2月15日,中國人民郵政發行了我國第一款生肖郵票——《庚申年》猴票。
  • 生肖郵票三度輪迴:36年鑄就時代經典
    中新網7月12日電 伴隨2015《乙未年》羊票的面世,由中國郵政發行、代表中華民族文化的生肖郵票已經走進了第36個年頭。36年間,小小的郵票不僅完成了從寄信郵資到收藏珍品的身份轉換,也見證了天翻地覆的時代變遷,成為鐫刻歷史的最佳載體。如果說收藏是一把衡量光陰的尺子,那麼逐年發行的生肖郵票無疑就是上面最精確的刻度。
  • 生肖郵票三度輪迴:36年鑄就郵迷的時代經典
    伴隨2015《乙未年》羊票的面世,由中國郵政發行、代表中華民族文化的生肖郵票已經走進了第36個年頭。36年間,小小的郵票不僅完成了從寄信郵資到收藏珍品的身份轉換,也見證了天翻地覆的時代變遷,成為鐫刻歷史的最佳載體。如果說收藏是一把衡量光陰的尺子,那麼逐年發行的生肖郵票無疑就是上面最精確的刻度。
  • 生肖郵票前世今生:中國「猴」美國「雞」日本「虎」
    生肖郵票主要有3種類型:一種是郵票名稱或票面文字有明確的生肖內容,如中國的「T.46庚申年」、美國的「雞年」等;二是在「賀年郵票」的名稱下按十二生肖屬相圖案系列發行,如日本、韓國的生肖票;三是郵票名稱雖與生肖無關,但圖案設計有意識地選用中國十二生肖內容。
  • 己亥豬年生肖郵票首發 方寸之間展現中華文化
    1980年,由黃永玉設計的《庚申年》猴票因採用雕刻版印刷,猴毛絲絲可見,立體感強,加之發行量僅450萬枚,又是中國生肖郵票的龍頭票,這枚猴票躋身「珍郵」行列。 從1980年到2019年,39年光陰彈指一揮間,生肖郵票12年一輪,第四輪生肖郵票又以2016年丙申猴票為首張。第四輪生肖郵票前四張都是一套兩枚,整體突出「合家歡」的氛圍。
  • 鼠年生肖郵票來了!圖名取自這個民間傳說,網友:已下單
    歲至庚子年,中國生肖郵票發行已經歷了40個春秋。生肖郵票不僅承載著新春的美好祝福,更是與文創融合發展的媒介資源,已成為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在新時代煥發著新的生機與活力。同一時間,北京郵政也舉行了「瑞雪迎春·子鼠送福」——《庚子年》特種郵票首發儀式。郵票首發式上進行了《庚子年》特種郵票發行公告宣讀、生肖郵票揭幕、生肖封中封、紀念封、片中封揭幕等多個環節。《庚子年》封中封是北京生肖集郵研究會繼《丙申年》封中封之後發行的第五套生肖封中封,表達了「祈祝新春佳節鼠到福來,鼠年生活幸福美滿」的美好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