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說話是一個人的精神長相。
是一種素養,也是一種軟實力。
語言是人和人溝通最直接的路徑。所以它也是最容易傷人的。
前幾天參加一個聚會,主辦聚會王某的兩個朋友都積極參與活動籌備,出人出力,其中一個朋友在具體的事宜上和朋友商量,提出自己的建議,另一個朋友聽到建議不由分說,在好多人的場合,開懟人,你聽王某的就行,我們是來幫忙的,不是來添亂的,王某叫你怎麼做事,你就怎麼做好了,哪那麼多的事,一會建議這建議那,就你能耐,能幹。當著眾人的面,弄得王某的另外一個朋友下不來臺,很是尷尬。誇張的表情,尖酸刻薄的言語,就像一把刀狠狠地刺在王某朋友心上,也刺在了王某心上。
事後王某說,本來考慮下半年有一個合作項目想找這個朋友,現在看來沒有必要了。免得有一天他的這個朋友不分場合,給他也來個顏面盡失。
現在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不是好與壞,不是三觀不合,而是你不按照我定義的標準去做,你就是沒良心,聚會人多的時候我就要你沒有面子,當眾讓你下不來臺,你能拿我怎麼樣?
拿「口無遮攔」當直爽,拿「仁義道德」當善良,說到底就是尖酸刻薄。
有一種教養,叫「熟不逾矩」。
作為長輩或者朋友,說話做事都要有界限感,點到即可。
學會「閉嘴」,是一種美德。
寧可保持沉默像傻子,不要一開口證明自己是傻瓜。
著名心理專家馬歇爾·盧森堡說:
「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說話溫柔,是為別人著想
我的姐姐特別會跟人聊天,同樣一句話,從她嘴裡說出來,讓你覺得特別舒心,跟她聊天讓你不由自主的掏心掏肺想聊下去。
有一次,跟老公鬧了彆扭,找姐姐訴苦,講了半天老公的不對,越講越傷心,一開始姐姐也和我一同批判我老公,慢慢聊著聊著我的氣消了一些,姐姐話鋒轉了,沒有太多的大道理,就是講我老公的各種不容易,創業艱難,為了家確實付出很多,人也沒有太大的過錯和毛病。人無完人,誰還不能犯個錯,要我多理解他,多給他溝通,遇事站在兩個人的立場上考慮,凡事兩個人商量商量,要我不要一意孤行,自以為是。事後想想,姐姐說的很對,是我自己的原因多些導致自己心情不好,到處找人家的茬。
現在我每每遇見和老公意見不統一的時候,都會想起姐姐說的話,如果當初,姐姐一見我哭啼,就不由分說,對我一通狂轟濫炸,事後再對我老公一通批判,估計我再遇見什麼事都不會找她聊天,慢慢姐妹情分也會生疏的。
說話溫柔,替別人著想,是對人的尊重。
說話難聽,傷害了身邊的關係,最後也傷自己。
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所以,對待這個世界最好的態度,不是指指點點,而是多一些感同身受。以溫柔的語言,真誠待人。
好好說話,是一個人頂級的情商。會說話的人,是能看出素質和涵養的。
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正確;你要學會接受,和你不一樣的故事,不一樣的三觀。
年歲漸長,你也會知曉。
成熟的標誌之一是懂調侃。
不僅調侃世界也調侃自我。凡事不刨根問底,不固執,不得理不讓人,不以自己認定的道德標準要求他人。一句話,學會隨便,隨便才能寬容。我敬重這樣的態度。
別自命不凡,好好跟人說話,心態謙和些,行事沉穩些,時時自省,時時觀照,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