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吳洋/文)如今在微博中通過找人搜索演員「嚴寬」,你會發現找不到他的個人認證微博了,他不是成了敏感詞,被屏蔽了,而是他改名了,成了「嚴屹寬」。在前幾日的電影發布會上,陳思成也宣布改名了,只是他的改名就像圈中很多藝人愛做個微整形難被察覺一樣,念來念去還是一個音,從「思成」成為了「思誠」。事實上,改名在娛樂圈並不算新鮮事,不過搜狐娛樂在調查中也發現,那些沒有好作品的藝人,無論怎麼改名,也依然是LOW咖。
名字殺傷性大,「陳思成」改名了
如果不是陳思成在自己擔任導演、編劇的電影《北京愛情故事》發布會上宣布已改名為「陳思誠」,或許很多小夥伴們會誤以為片方當天公布的海報,一定犯了個低級的人名錯誤,因為在海報中早已印上了幾個偌大的字——「陳思誠 作品」。雖然從陳思成到陳思誠,音還是那個音,但「成」到「誠」的轉變卻有著天壤之別的釋義。陳思誠承認自己改名有專門找大師算過,「思成,兩個字暗示著一門心思想成功,但思誠相對更好,更多的是誠實,真誠,這樣對大家傷害力不會那麼大。再說,『思成』二字梁思成先生也用過。」
和很多明星改名的初衷一樣,陳思成改名的動機就奔著轉運而去,在過去的一年中他與女編劇李亞玲的劇本糾紛,光口水戰就來來回回打了幾輪,而此番改名,他也希望借這部新電影能有個新的開始。
嚴寬為了身體好,改了個「路人」名
無獨有偶,演員嚴寬最近也在微博公布,自己改名為「嚴屹寬」,其經紀人向搜狐娛樂透露,實際上早在兩年前嚴寬就在朋友和家人圈改名為「嚴屹寬」,只是近日才對外公布。據其了解,嚴寬之前身體不太好,找了大師算了一番後,遂決定加個「屹」字,希望能健健康康。
不過其經紀人向搜狐娛樂坦言,從公司角度還是多少有些擔心,也不太希望嚴寬改名,畢竟「嚴寬」已積累了一定的名氣,要讓公眾重新認知「嚴屹寬」終究得需要一段時間。
【科普】那些改名的藝人們 原諒我們孤陋寡聞
成龍——陳港生
劉德華——劉福榮
李玟——李美林
馮德倫——馮進財
關之琳——關家慧
陳慧琳——陳慧汶
熊天平——熊威
蕭薔——蕭秀霞
徐若瑄——淑娟
陳曉東——陳卓揚
陶喆——陶緒忠
舒淇——林立慧
言承旭——廖洋震
伍佰——吳俊霖
孟庭葦——陳秀玫
白百合——白百何
薩頂頂——周鵬
蕭雅之——蕭亞軒
李冬學——李元
蔡依林——蔡宜凌
何晟銘——何敏
汪涵——汪建剛
【調查】明星改名:要名要命要運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名字與人的命運,按照目前的科學解釋,並無直接的聯繫,但在優勝劣汰,稍不留神就被邊緣化的娛樂圈中,藝人為了轉運改名,似乎百試不爽,他們改名的動機無外乎要名要事業,要子要姻緣,要好運要健康,當然有的人則是要揮手告別過去,重新開始……
要名要事業
憑藉《甄嬛傳》中「果郡王」一角才被很多觀眾熟知的李東學,原名「李元」,後又改為「李源」。和很多娛樂圈的新人一樣,他也有海投簡歷,跑劇組的經歷,出道多年先後參演了20多部影視作品,卻沒有一部被觀眾深深記住的,在高人的指點下,他將名字改為「李東學」後遇到了「甄嬛」,事業這才迎來了春天,「東學」二字在他看來意為要激勵自己不斷學習成長。同樣在《甄嬛傳》中,飾演沈眉莊的斕曦,原名實際上是一個很中性也很大眾化的名字——「張凡」,斕曦這個藝名取自斑斕若曦」,意為「像朝霞一樣燦爛。」
要好運要健康
和普通人一樣,演藝圈的明星取名或改名通常也會依據五行相生相剋的規律。《天天向上》節目主持人錢楓今年5月中旬曾在微博自曝自己的名字改為了「錢麓安」,名字從簡到繁反雖然難以讓人記住,但錢楓要改名,也是因為找大師算了一掛,認為其名字中的「楓」對其健康事業不利。海巖的兒子「侶蕭」改名為侶皓吉吉,則是為了轉運,原來名字中的「蕭」字裡面全部是豎,按講究會傷害到他。曾摘得法國南特電影節影帝的成泰生將名字改成為了「成泰燊」,據說是他命裡缺火的緣故,可這一改,更難讓人記住了。相反原名汪建剛的著名主持人汪涵改名則純粹是為讓觀眾能記住, 「當時電臺的大牌主持人名字都流行用兩個字……心情不好還很有可能說成『大家好,我是見鬼』」。
要子要姻緣
對於那些嫁入豪門的女星而言,能為豪門生子,自然身上的砝碼在整個家族中便加重了許多,已經息影嫁入豪門的香港女星黎姿之前改名為「黎珈而」動機就是為了生子,據說有「高人」向黎姿透露,當年李嘉誠的兒媳、李澤鉅的老婆連生3個女兒,原名王富信的她經過指點在2005年改名為王儷橋,1年之後就為李嘉誠生下首名男孫。單從 「黎姿」這個名字而言,姿字一拆就是「次女」,缺少「子緣」,這也更加堅定黎姿改名的決心,只是改了名的她接連生了三個女兒,還是沒能如意生個兒子,以穩固自己在豪門中的地位。將自己感情婚姻沒有歸宿歸結於是名字惹的禍的袁立,也將「立」字改為了「莉」字,只是至今很多媒體都混淆這兩個名字。
要重新做人
每一個藝人都有一段不願回首的成長往事。在揮手告別過去的同時,他們也通過改名say goodbye。為了拋掉流行舞曲歌手身份,周鵬改名為薩頂頂,若不是網友的扒皮,很多人還以為周鵬與薩頂頂只是長得相像的兩個人。1996年就出道,成為「中國力量」組合中一員的何敏,誰又曾知道,他後來改名成了「何晟銘」,成為了熱門清穿劇《宮》中四阿哥。有意思的是,在「何晟銘」這個名字前,何敏從「中國力量」單飛,還曾改名過「何味奇」,據說改為「何味奇」是因為他要為一家名為「味奇」的食品公司代言。17年間,從何敏到何味奇,又北漂改回何敏,再到至今的何晟銘,可以說何晟銘的每一次改名都代表了他的一段經歷,當然改名後,他的事業是有點起色了……
【聲音】改名有風險,嘗試需謹慎
樂壇中改名改來改去的,或許最成功的莫過於王菲,本名就是王菲的她,當年因為進入香港市場,在唱片公司希望名字能香港本土化的情況下,用上了 「王靖雯」的名字,之後為了更好的發展格局,她又換回了原名「王菲」,一直沿用至今。可以說「王菲」以及她的風格已是樂壇的獨一無二,即便她兩次改名,依然沒能阻擋她最終成為天后的腳步。然而,改名並不是人人都能大紫大紅,也不是人人都能迅速被人記住,更不是人人能都藉此轉運,有時候改名反而得不償失。
從 「周燕紅」變成「周豔泓」,再到如今的「周彥宏」,當年在樂壇小有名氣的歌手,幾年間頻繁改名,即便是再專業的媒體,也分不清到底用得是哪個名字。憑藉《情深深雨濛濛》中陸爾豪一角拿下當年臺灣金鐘最佳新人獎的高鑫,也因為後來改名為高泓賢,讓人傻傻不分清。後來再用回高鑫,已沒多少人能將這個名字與他的臉一一對上號了。
所以對於演藝圈的藝人而言,改名並不是兒戲,不是跟風模仿,更不是在體驗人生,玩角色扮演。極有可能就會落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地步,到時候再力挽狂瀾,即便榜上「冰冰」「子怡」「曉明」這樣的字眼,恐怕在圈中被人遺忘的速度還會更快。說白了,改名只是個噱頭,入行需謹慎,改名更需謹慎。沒作品的藝人,改多少次名,換多少張皮,終究還是一副皮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