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是最講究面子,所謂的面子多半是關乎自己的自尊、榮譽。無論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場合下,我們都喜歡別人給自己點面子,以此來維護自己的自尊,同時我們也把給別人面子看作是對別人的尊重和寬以待人的體現。
所以,老話說「打人不打臉」,其實這裡的「臉」更多的是指面子,是告誡我們說話做事不要去傷別人的面子,否則會讓別人難堪甚至記恨對自己的人際交往也很不利。實際上,比起傷面子來說,更嚴重的是傷人心,傷面子可能還能夠挽回,取得對方的原諒,傷了人心的後果常常會讓我們失去那些對我們好的人,讓自己沉浸在慚愧和內疚中不能自拔。
古人說「哀莫大於心死」這句話說的就是人心被傷後的決絕、無望的狀態。什麼事才會讓一個人心死呢?無疑是讓自己很失望,很氣憤很委屈感到心衰力竭再不想和自己有任何交集的人和事。人的心其實都很脆弱,也很柔軟。從心理學上來說傷心既是一種情感也是一種情緒表達,是人的一種負面情緒,是人在遭受了外界帶來的自己不願意接受的事件時的一種應激反應和自我防禦機制。
有句話說「和一個人認識很簡單,也許只需要一秒鐘,弄傷一個人的心也很簡單也許只要一句話一件事。」就是在告訴我們,說話做事要心裡裝著別人,顧及別人的感受。日常生活中,無論我們對待家人、同學同事還是朋友、戀人,說話做事都應該心裡有別人,要有分寸感和邊界感。不要什麼話都說,什麼話都敢說出口,要設身處地地考慮別人的感受。
有些人,當戀人提出分手的時候,不明白為什麼僅僅就一件小事就能讓他們做出如此決絕的決定。他們嘴上埋怨戀人小氣,抓住一件事不放,心裡憤憤不平。實際上,他們不知道,就是他們平時一次次做出了讓別人傷心的事,口無遮攔的說那些讓人傷心的話,才讓原本愛他們的人心死了、失望了,才會忍痛割愛的決絕離開。
有句歌詞說「傷心是一種說不出的痛」這種痛只有自己知道,心碎的聲音也只有自己才能聽到。讓一個愛你的人傷透了心,他們原本滾燙的心就會慢慢變涼,變冷,直到心無所想,無所念,也無所牽掛。
有些人,因為父母沒有滿足自己的心願就毫無顧忌地和父母爭吵,充滿怨恨的對待父母,甚至還有的人嫌棄自己的父母沒錢沒本事,嫌他們年邁給自己添麻煩,用尖酸刻薄的話去說他們,傷他們的心。等到自己明白了、醒悟了,父母已經永遠地離開了他們。他們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他們的言行讓父母在心裡嘆了多少氣,背後流了多少淚。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做人傷什麼都別去傷人心,特別是一個對你好的人。有的時候,傷了別人的心還有機會彌補,求得別人的原諒;有的時候別人一旦離開,可能就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留給別人的是傷害,留給自己的是深深的遺憾和愧疚。
別傷人心,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別人的善良和關愛,更重要的也是自己有德行,有愛心、同理心、利他心理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