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癸巳)年甘肅省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發布會

2021-01-0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公室於2013年6月14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2013(癸巳)年甘肅省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發布會,邀請天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彭鴻嘉先生介紹有關情況,並與天水市副市長霍衛平先生共同回答媒體記者的提問。

發布會現場

  主持人 顧克志: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2013(癸巳)年甘肅省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將於6月22日在天水市伏羲廣場舉行,至今已成功舉辦了23屆。為了讓大家了解這方面情況,今天我們請來了天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彭鴻嘉先生介紹有關情況,並與天水市副市長霍衛平先生共同回答媒體記者的提問。

  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中央駐甘、境外駐甘及省市主要新聞單位的記者60餘人。今天的發布會還將在中國甘肅網、人民微博、新華微博、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網易微博、央視微博進行現場直播。

  首先,請彭部長介紹情況。

  2013年6月14日10:11:15

  彭鴻嘉: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非常歡迎和感謝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也非常感謝大家多年來對天水的關心關注與宣傳報導!下面我就2013(癸巳)年甘肅省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有關情況作一簡要介紹:

  自古以來天水就有祭祀伏羲的傳統,早在春秋時期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就在渭水流域用三牢之禮祭祀伏羲。自秦漢至明清,伏羲作為三皇之首,祭祀不斷,相沿成習。明代的時候,天水伏羲祭祀形成定製,分為一年春秋兩祭,程序嚴謹,祭文由禮部制定,制禮作樂,場面十分壯觀。1988年「羲皇故裡」天水在挖掘歷史文化遺產的基礎上,恢復了歷史上的公祭伏羲典禮,由市人民政府主辦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2005年開始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升格為由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至今已成功舉辦了23屆。經過二十餘年的努力,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十大節慶」活動之一,榮獲2010中國節慶產業金手指獎·十大民俗類節慶·最具文化傳承獎,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為甘肅省獨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已經成為天水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增進了解的盛會,成為展示形象、廣交朋友的重要平臺。同時,通過節會的舉辦,推動了文化、旅遊等產業的發展和城市建設及管理水平的顯著提升,進而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2013年6月14日10:15:00

  彭鴻嘉:今年2月19日,國務院正式批覆支持甘肅省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這是甘肅繼蘭州新區之後,又一個擺到國家層面的戰略平臺。按照國家關於甘肅發展的戰略定位和建設文化大省的總要求,我省在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中確定了圍繞「一帶」,建設「三區」,打造「十三板塊」(簡稱「1313工程」)的工作布局。甘肅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天水是「三區」中始祖文化的核心富集區,公祭伏羲大典正是始祖文化的具體形式和傳承載體。舉辦公祭伏羲大典對於深入挖掘我省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增強甘肅文化社會影響力、提高甘肅知名度,做大做強伏羲文化品牌、弘揚伏羲文化,彰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進文化認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3年6月14日10:16:20

  彭鴻嘉: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十八大精神,大力推動甘肅省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提升甘肅乃至天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6月22日上午9時50分在天水市伏羲廣場舉行2013(癸巳)年甘肅省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其主要議程包括:奏樂、擊鼓鳴鐘、恭讀祭文、樂舞告祭、敬獻花籃。今年的公祭伏羲大典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特點:一是祭祀規格進一步提高。公祭伏羲大典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中國僑聯和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甘肅省文化廳、天水市人民政府承辦;二是祭祀規模進一步擴大。屆時將邀請國家有關領導人,港澳臺政要、港澳臺知名人士,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包括主辦單位領導),全國各兄弟省、市、自治區有關領導,甘肅省四大組織及省軍區領導,關中—天水經濟區六市一區和陝甘川寧四省十五方以及甘肅省各市、州黨政代表,世界著名華人社團組織,港澳臺代表,國內文化名人及知名專家學者代表,經濟界重點客商(企業財團、商會)代表,旅遊團體等方面的代表2000餘人及我市各界群眾代表共約2萬人參加祭祀活動;三是宣傳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今年,為擴大宣傳影響力,邀請中央、境外、省內外主流媒體對典前、典中、典後進行強有力的系列宣傳報導。央視4套、甘肅衛視以及人民網、新華網、中新網、中國甘肅網、甘肅人民廣播電臺、天天天水網、天水廣電網、天水在線等10多家中央、省、市媒體對伏羲公祭進行現場直播。

  2013年6月14日10:19:46

  彭鴻嘉:6月21日—24日,同時舉辦第二十四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主要內容包括卦臺山民間祭祀太昊伏羲典禮、精品旅遊線路推介及籤約活動、中華始祖文化研討會、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欄目·羲皇故裡行—「伏羲文化」專題片拍攝活動、臺灣客商及新疆甘肅商會重點客商項目考察洽談活動以及《一畫開天》大型舞劇、演出秦腔名家匯演、羲皇故裡美術書法精品展、天水市博物館邀請文物精品展等文化展演多項活動。

  辦好2013(癸巳)年甘肅省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二十四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為了加強對節會工作的組織領導,靠實工作責任,天水市成立了2013(癸巳)年甘肅省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二十四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組委會,組委會下設辦公室、伏羲大典及文體活動部、旅遊活動部、新聞宣傳部、安全保衛部、接待交通部。目前,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進行有序。

  謝謝大家!下面我很高興的與霍市長共同回答媒體記者的提問。

  2013年6月14日10:22:23

  主持人 顧克志:下面,進行記者提問,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媒體名稱。

  2013年6月14日10:22:56

  光明日報駐甘記者:彭部長您好,您是如何理解伏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本源文化的?

  彭鴻嘉:以伏羲氏為代表的遠古先民們,在長期的生存和治世鬥爭中,創造了亙古常新的伏羲文化。而伏羲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在許多典籍中都有記載。唐代歷史學家司馬貞的《補史記·三皇本記》中載:伏羲氏「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於是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結網罟以教佃漁,故曰宓犧氏,養犧牲以供庖廚,故曰庖犧。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作三十五弦之瑟。」這對伏羲文化的內涵和核心內容作了清晰豐富的描述。在社會經濟方面,伏羲結網罟、養犧牲,教導人們結繩織網,從事漁獵,使原始先民由自然採集生活轉變到農耕和狩獵時代,促進了原始畜牧業生產的發展。在政治制度方面,伏羲立九部,設六佐,以龍紀官,實現了人類社會最初的社會管理制度改革,開始了社會分工。

  在日常生活方面,伏羲制嫁娶,以儷皮為禮,使人類由原始群婚雜居向夫妻家庭制度轉移;作歷度,定節氣,總結了人們對自然的最初認識,形成了四季八節的中國曆法基石;制琴瑟,作樂曲,使中國禮樂之邦文明初露;嘗百藥,制九針,開創了中華醫藥研究和針灸之先河。在思想觀念方面,伏羲畫八卦,立佔卜筮術,形成了中華哲學發展衍變的一條文化主脈;造書契,代結繩之政,實現了中華民族認識的大飛躍,開啟了中華文字的起源。伏羲氏在中華民族追求文明和進步的進程中,具有奠基和啟蒙之功。可以說,伏羲是中華民族早期文明的創始人,是漁業、牧業、農業生產的先行者,是中華民族起源時期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先驅及社會制度的奠基者。伏羲的活動,充滿了創造精神、奉獻精神和和合精神,從身體力行到抽象思維,從蛇圖騰到象徵中華民族的龍圖騰,從具體實踐到現象概括,從單一部族到多民族大融合,伏羲作為「有聖德」的民族領袖和創世英雄,作為「有大智」的思考者和發明創造者,作為各民族團結協作、尋求生存與發展的歷史象徵,對中華民族的文明進步和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長河中,伏羲文化始終是本源文化,因其固有的創造性和實踐性,兼容並蓄的人文精神和認識世界的科學性,又使之具有強烈的多民族文化的認同性和強大的發展生命力。

  2013年6月14日10:30:21

  香港《文匯報》駐甘記者:中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祭祀伏羲的禮節?民間是如何祭祀伏羲的?

  霍衛平:對伏羲的祭祀,歷代都很重視。但是,作為政府指定和組織的祭祀則是從唐代開始的。據唐杜佑《通典》卷五三《禮典》云:「(天寶)七載五月,詔:三皇以前帝王,宜於京城內共置一廟,仍與三皇五帝廟相近,以時致祭。……歷代帝王肇跡之外,未有祠宇者,所由郡置一廟饗祭,仍取當時將相德業可稱才二人配饗。」從此以後,祭祀伏羲便成為定製,一直到清朝滅亡為止,延續了一千多年。時至今日,北京的帝王廟有伏羲的牌位,中國很多少數民族地區以及臺灣,甚至日本都有伏羲廟,並且祭祀規格高,影響相當廣泛。

  如果說一座祠堂是一個家族文化的載體,那麼,伏羲廟和太昊陵就是中華兒女尋根問祖的大祠堂、大載體。從古到今,從帝王將相到普通百姓,人們對伏羲的崇拜,對伏羲文化的宣傳,其目的和功能就在於統一步調、和諧社會、文明人類。作為研究伏羲文化的重要載體,無論是東陵(淮陽太昊陵),還是西廟(天水伏羲廟),都是十分寶貴的文化資源,因此我們必須要在加大保護的基礎上搞活開發利用,為繁榮當地的旅遊經濟作出更大的貢獻。從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深遠歷史意義上講,伏羲文化物化意識的統一性,無疑是凝結人類文明的有效載體與直觀體現。

  2013年6月14日10:34:11

  中國旅遊報駐甘記者:天水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在促進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國家重點旅遊城市方面將有哪些新的舉措?國家已經批覆了華夏文明創新傳承創新區,天水旅遊遊如何藉助其實現天水旅遊的跨越式發展?

  霍衛平:抓住我省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機遇,堅持把文化旅遊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加以重點扶持和培育,不斷提升文化旅遊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加快推進天水特色文化大市和旅遊經濟強市建設。按照建設大景區、開發大旅遊的思路,深入挖掘整合五大歷史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資源,積極推進以伏羲、女媧、軒轅黃帝為代表的遠古始祖文化遺址建設與開發,加強麥積山、大像山、水簾洞等石窟藝術維修與保護,加快中華始祖文化園、大地灣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麥積山佛文化園等項目建設,培育開發尋根祭祖、自然風情、石窟藝術、康體休閒等特色旅遊,做大做強重點景區,推進文化旅遊業的深度融合。以麥積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為依託,打造旅遊產業融資開發平臺。加強與關中地區的旅遊合作,聯手打造精品文化旅遊線路,積極構築關中—天水經濟區旅遊文化圈。

  第一,打造百裡石窟走廊,現在已初步建立了麥積山文化產業園,現在落地11個項目,大約投資300多個億。大象山文化主題公園人工湖等基礎設施初步完成。在武山的寧遠文化主題公園也在建設當中。第二,天水以其自然風景優美的獨特優勢,我們打造兩條線,一條是絲綢之路古道線,是陝西翻越關山,經過張川,到達清水,打造關山草原自然生態景區,回鄉風情園,還有軒轅文化主題公園。再一條是沿著寶雞峽谷天寶高速兩旁,打造百裡生態走廊,建設桃花溝景區,曲溪景區,仙人崖景區,同時在沿線我們建造了農家樂作為配套設施,發展農家樂,帶動當地群眾經濟發展。第三,利用眾多溫泉資源,如武山溫泉、清水溫泉、麥積街子溫泉等,發展養生休閒度假遊。如清水在八月份結合全省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舉辦軒轅文化旅遊暨溫泉養生節。第四,藉助麥積山旅遊有限公司成立的契機,打造一個融資平臺,按照建設大景區,發展大旅遊的思路,建設麥積山旅遊大環道,將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兩百多平方公裡的所有景點全部連接起來。第五,利用三國文化和秦早期文化,將四川和陝西聯繫起來,打造天水、西安、四川九寨溝黃金三角旅遊線。

  2013年6月14日10:43:04

  中新社甘肅分社記者:目前,參加此次伏羲大典的港澳臺參加人士有哪些?在天水的投資情況有怎麼樣?

  彭鴻嘉:我們對伏羲大典擴大規模,我們邀請其參加伏羲大典。具體的人選有臺灣辦公室,港澳辦公室等相關部門正在協調中。臺商以及港澳臺企業來天水投資,我們天水盡一切力量,為各方面客商提供投資的環境。

  2013年6月14日10:45:04

  新華社甘肅分社記者: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中,天水在此次伏羲大典中的節儉方面有哪些?我們在伏羲文化的現代傳承和創新方面做了那些?有哪些打算?請問在考古證件方面能說明大地灣和伏羲的關聯?

  霍衛平:此次伏羲大典一直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一是,在宣傳上加大了宣傳力度,但廣告牌、LED等宣傳都是企業在贊助,企業通過宣傳他們產品的同時宣傳伏羲文化;二是,今年全部採用自助餐,不搞宴會和桌餐;三是,飯店、賓館和街道等場所不擺放鮮花。我們只有在伏羲廟內祭祀用少量的菊花;四是,大典現場儘量減少紅地毯的鋪設。

  第二個問題如何做好傳承和創新這個方面,我們在北京成立了伏羲文化研究會十多年了,在全國,包括港澳臺等其他國家有一百多個會員,每年舉辦研討,挖掘伏羲文化,激發中華民族及海內外華人同心、同根、同源的認知。

  第三個問題,在現在的研究來看,大地灣的挖掘不夠,遺址總面積270多萬平方米,現在只挖掘了1.4萬平方米,不到1%,大量的還沒有挖掘,前面已經介紹過了,就僅僅挖掘的這一部分的文物顯示,有幾個都是國內第一甚至世界一流的。像糧食炭化標本,相當於今天的100號水泥的地面、最早的彩陶人頭瓶,最早的文字,最早的畫等等,這些都充分證明人類在七千八百年前已經進入了文明時代。許多專家呼籲要把大地灣單獨從仰韶文化中列出來,作為伏羲始祖生活的一個重要證據,為我們研究伏羲文化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

  2013年6月14日10:53:26

  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記者:彭部長您好,天水在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將抓好哪幾個具體重大項目?

  彭鴻嘉:圍繞《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總體方案》「一帶三區十三板塊」的總體布局,著眼把天水建設成為絲綢之路文化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隴東南文化歷史區的核心區域,充分挖掘天水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豐富多彩的自然人文資源,按照「一長廊」引領、「三園區」支撐、「六工程」推進的總體思路,建設天水始祖文化歷史區。

  我們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規劃建設中華始祖文化園,打造全球華人尋根祭祖聖地。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被稱為「羲皇故裡」。我們將圍繞伏羲文化的開發利用,規劃建設以伏羲演繹八卦的卦臺山為核心,以弘揚伏羲文化精神為主題,集尋根祭祖、文化交流、旅遊觀光等為一體的中華始祖文化園,將天水打造成全球華人尋根祭祖聖地。

  二是,規劃建設大地灣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大地灣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黃河中上遊一處規模宏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我們將在認真實施省政府《大地灣遺址文物保護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保護開發力度,積極申報建設國家級的考古遺址公園,努力把大地灣遺址打造成為集考古、研究、展示為一體的大遺址保護和文化產業基地。

  三是,規劃建設天水百裡石窟長廊,打造華夏石窟藝術之都。我市境內有麥積山、仙人崖、大像山、華蓋寺、拉稍寺、木梯寺等多處石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我們將依託這些獨特的石窟藝術資源,以各石窟為節點,在保護、開發、利用上下功夫,著力建設百裡石窟藝術長廊。努力打造成為華夏石窟藝術之都。

  四是,規劃建設麥積山文化旅遊產業園,打造文化旅遊融合式發展高地。我們將以國家5A級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為依託,在我市麥積區東柯河流域規劃建設大型的麥積山文化旅遊產業園,內容包括旅遊集散、溫泉度假、休閒娛樂、養生保健、文化展示交流與文化產業等,使之成為隴東南文化旅遊融合式發展高地。

  五是,規劃建設麥積山佛文化園,打造西部佛教文化旅遊聖地。天水佛教文化源遠流長,據史料記載,我市南郭寺隋塔地宮內秘藏有釋迦牟尼真身舍利。我們將借鑑陝西法門寺建設的理念和模式,在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內規劃建設佛文化園,同時對南郭寺地宮進行保護性考古開掘,將出土文物安置在佛文化園內,打造西部佛教文化旅遊聖地。

  2013年6月14日11:02:49

  主持人 顧克志: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13年6月14日11:02:56

相關焦點

  • 2017(丁酉)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發布會
    由甘肅省人民政府、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天水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17(丁酉)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將於6月22日在天水市舉行。為了讓社會各界全面了解這方面情況,今天,我們邀請到天水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王軍先生介紹今年伏羲公祭的有關情況,並和天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蒲軍先生、天水市副市長張建傑先生共同回答記者的提問。
  • 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舉行
    本報訊(記者路強)6月22日上午,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甘肅天水伏羲廣場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正偉出席。
  • 2018(戊戌)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
    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天水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18(戊戌)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將於6月22日在天水市舉行。據史料記載,早在春秋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就在渭水流域用「太牢」之禮祭祀伏羲,至明代由官方主持春秋兩祭,從此天水祭祀伏羲成為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直延續至今,相沿成俗。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打造世界華人尋根祭祖聖地,1988年天水市政府恢復了公祭伏羲大典,同時舉辦首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至今已成功舉辦了28屆。
  • 「己亥年公祭伏羲大典」快來看!2019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
    資料圖每日甘肅網天水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劉東亮)2019年伏羲文化旅遊節將於6月22日在天水舉行,為了讓大家全面了解祭祀大典,記者通過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組委會及相關部門資料整理詳細流程,以便您更加貼近大典、走進伏羲。
  • 2016(丙申)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現場視頻+解說詞
    (女)今天是2016年6月22日,我們現在是在甘肅省天水市伏羲廣場,為您現場直播2016(丙申)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的盛況!今天的公祭大典將由中央電視臺現場連線報導,甘肅衛視、甘肅人民廣播電臺、天水電視臺、天水人民廣播電臺、人民網、新華網、中新網、中國甘肅網、絲路明珠網、天天天水網、天水廣電網、天水在線以及天水發布、騰訊微博、新浪微博等進行現場直播,歡迎大家收聽收看!
  • 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隆重舉行
    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羲皇故裡天水隆重舉行。(記者李小龍)  弘揚伏羲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同根同祖,中華共祭。6月22日上午,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羲皇故裡天水隆重舉行;同一時刻,2019(己亥)年海峽兩岸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也在海峽另一邊的臺北市同步舉行。  薄雲行空,細雨浥塵。今天的伏羲廟內外,松柏滴翠、旗幡列張,鐘鼓和鳴、雅樂繞梁。
  • 剛剛,2018(戊戌)年公祭伏羲大典在甘肅天水隆重舉行(圖文+視頻)
    6月22日上午,2018(戊戌)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天水市隆重舉行。今年的公祭大典以「弘揚伏羲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為主題,在臺灣臺北市圓山大飯店同步舉行海峽兩岸共祭伏羲典禮,共同虔誠祈福中華繁榮昌盛。直擊公祭現場
  • 2019(己亥)年公祭伏羲大典在天水隆重舉行(圖文+完整版視頻)
    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天水隆重舉行(2019(己亥)年公祭伏羲大典完整版)>(公祭伏羲大典在《新聞聯播》播出)黃鐘大呂頌羲皇  同心同德譜華章2019(己亥)年公祭伏羲大典6月22日,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和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天水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天水市伏羲廣場隆重舉行。今年的公祭大典以「弘揚伏羲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為主題,在臺灣臺北市同時舉行公祭活動,海峽兩岸攜手共祭伏羲,虔誠祈福中華繁榮昌盛。
  • 公祭伏羲大典舉行 天水成華人尋根問祖聖地(圖)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何魯麗宣布公祭伏羲大典開始  中廣網天水6月22日消息(記者孟永輝 張磊)6月22日,甘肅省在有「羲皇故裡」之稱的天水市舉辦公祭伏羲大典,第二十一屆伏羲旅遊節也隨之啟動。甘肅省委書記陸浩、國家有關部委、關中?
  • 2019(己亥)年公祭伏羲大典
    6月22號上午,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羲皇故裡——甘肅天水隆重舉行。上午9時50分許,祭祀大典開始。公祭伏羲大典第一項 全體肅立,奏樂全體來賓起立,現場奏響悠揚的樂曲。第四項 鞠躬敬祭全體來賓面向伏羲廟方向行三鞠躬禮,表達全國各族兒女對吾皇伏羲的崇高敬仰。第五項 樂舞告祭演員手持八卦鼓、旋鼓等含有伏羲文化的道具,用舞蹈表現了吾皇伏羲的豐功偉績。第六項 敬獻花籃、謁廟拜祖向伏羲聖象敬獻花籃、鮮花,祭拜伏羲氏,向伏羲聖象三鞠躬。
  • 【己亥年公祭伏羲大典】2019年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將舉辦三十項活動
    每日甘肅網天水6月19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劉東亮)2019年公祭伏羲大典將於6月22日在甘肅天水市舉行。記者今日獲悉,為進一步提升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遊節的影響力,2019(己亥)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遊節按照「圍繞主題、突出重點、擴大影響、提升效果」的原則,將舉辦三十項活動。
  • 2018(戊戌)年公祭伏羲大典6月22日在天水舉行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馬富春 實習生 周海瑩)記者6月8日獲悉,今年公祭伏羲大典將於6月22日上午9時50分在甘肅省天水市舉行。同日同時將在臺灣臺北市舉辦第五屆海峽兩岸共祭伏羲典禮。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遊節官方網站---中華公祭伏羲網,也於今天正式開通。
  • [文旅局]2019(己亥)年公祭伏羲大典祭伏羲文評審會召開
    5月18日,甘肅省公祭伏羲大典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在蘭州組織召開了「2019(己亥)年公祭伏羲大典祭伏羲文評審會」,天水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張有信主持會議。省上評審組由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省政府文史館館員劉光華,甘肅省隴右文化研究會會長、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省政府文史館館員汪受寬,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省政府文史館館員張崇琛,天水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張有信,天水市博物館館長、伏羲學院院長、文博研究館員、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理事李寧民,天水市政府節會辦公室主任張小平,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 中華人文始祖伏羲的歷史意義與價值
    伏羲氏—— 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伏羲是中華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伏羲的「開天明道」之功,奠定了幾千年中華文明繁榮昌盛的根基,伏羲氏得到了子孫世代崇敬,被尊稱為「人祖」、「人宗」 「人皇」、「羲皇」,成為中華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
  • 癸巳年黃帝故裡祭拜大典在河南新鄭隆重舉行(圖)
    癸巳年黃帝故裡祭拜大典在河南新鄭隆重舉行(圖) 2013年04月12日 23:18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2016(丙申)年公祭伏羲大典暨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宣傳標語
    2016(丙申)年公祭伏羲大典暨第27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宣傳標語  1.2016(丙申)年公祭伏羲大典暨第二十七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6月22日在天水隆重舉行   2. 同祖同脈   中華共祭   3. 傳承祖脈文化  弘揚中華文明   4.
  • 【特別報導】2020(庚子年)第十屆世界趙姓天水堂祭祖大典在甘肅...
    2020(庚子年)第十屆世界趙姓天水堂祭祖大典在甘肅天水隆重舉行2020年11月24日上午, 2020(庚子年)第十屆世界趙姓天水堂祭祖大典在天水市秦州區解放路趙氏天水堂隆重舉行,有關領導、專家學者、和來自貴州、西安、蘭州等地的趙姓代表近百人參加。祭祖大典由天水華夏趙姓文化研究會、趙氏天水堂主辦。
  • 癸巳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舉行 放飛和平鴿改為放飛氣球
    中廣網北京4月12日消息(記者胡曉輝)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諧,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黃子孫共同的祖先。在民間,一直都有"三月三,拜軒轅"的傳統。癸巳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今天(12日),在鄭州新鄭市黃帝故裡景區舉行。
  • 癸巳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隆重舉行 趙正永出席
    祭始祖繼宏旨重描九州畫卷 仰將來齊鼓槳共創龍裔家園 癸巳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隆重舉行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華建敏,臺灣工商團體「三三會」會長、臺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江丙坤及夫人陳美惠,新黨主席鬱慕明,陝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正永,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孫亞夫,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譚天星
  • 癸巳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隆重舉行
    2013年4月12日,農曆癸巳年三月初三上午,備受全球華人關注的癸巳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在新鄭市隆重舉行。來自海內外的各界嘉賓親臨盛典,拜謁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共同祈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國政協副主席李海峰,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許嘉璐出席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