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賈傳統、憂樂情懷;經世致用、湖南血性;桃花源裡、橘子洲頭……
往哲先賢們的歷史步履散落在這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成就了湖湘千百年來不朽的文化傳奇。這些經典篇章,或記江山勝跡,或抒高古情懷,或多哲學思辯,開創、培育或滋潤著博大精深的湖湘精神,有助於文脈流轉,有助於思想傳承,其文化內涵超邁六合,橫絕古今,散發著亙古不變的光輝。
從今天起,我們將陸續推出《湖南九章》專題報導,踵武前賢,探訪勝地,揭開塵封的歷史印記,重溫經典,品味湖湘文化精髓。
近日,代表湖湘文化精神的《湖南九章》評選結果在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明倫堂揭曉。沿著這9篇經典之作,我們先來體味一段湖湘文化之旅。本報記者胡力豐 實習生彭梅桂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山水洲城盡顯風流
探訪地:長沙橘子洲
萬山紅遍,一派壯麗秋景;風華正茂,一段崢嶸歲月;中流擊水,一腔拿雲心事。一首《沁園春·長沙》,寫盡了山水洲城長沙的風流情態。
楊度《湖南少年歌》:
體現湖南人血性精神
探訪地:湘潭
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湘潭人楊度的《湖南少年歌》中的這兩句,形象地道出了湖南人的血性精神。
陶淵明《桃花源記》:
田園情結終極關懷
探訪地:常德
群山環抱,桃花掩映,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便是陶淵明《桃花源記》描繪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是陶淵明田園理想的形象展示,是他田園情結的終極關懷,也是他田園人生的最後歸宿。在紛繁蕪雜的當下,追尋陶淵明,去尋找、感受那美麗而神秘的田園風光,別有意味。
米芾《瀟湘八景圖詩並序》:詩畫並茂
探訪地:長沙湘潭衡陽永州嶽陽等地
在《湖南九章》中,米芾的《瀟湘八景圖詩並序》是網友推薦入選的。瀟湘夜雨、山市晴嵐、遠浦歸帆、煙寺晚鐘、漁村夕照、洞庭秋月、平沙落雁、江天暮雪,8首詩8幅畫,相得益彰,畫為詩心,詩託畫意,品詩,觀畫,別有一番情趣。
瀟湘八景,分布在長沙、湘潭、衡陽、永州、嶽陽等地。《瀟湘八景圖詩並序》形象地展示了湖南的錦繡山河,地域特色明顯,豐富了《湖南九章》的內容。
周敦頤《愛蓮說》:君子高潔
探訪地:永州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優美的文筆,精妙地展現出作者飄然於塵世之外的高潔不凡。周敦頤,號濂溪,湖南永州道縣人,理學開山鼻祖。
胡遂介紹,以蓮花喻君子,周敦頤是第一人。《愛蓮說》僅百餘字,簡短,但意蘊雋永。正如《湖南九章》所要傳達的精神:對美好理想的嚮往,對高尚情操的追求,對正直人格的仰慕。
屈原《湘君》:「湘女多情」文學源頭
探訪地:洞庭湖、君山
斑竹一枝千滴淚,在今天的嶽陽君山,二妃墓和獨有的斑竹見證著遠古時代的愛情。當年舜帝的妃子娥皇、女英南下蒼梧尋找舜帝,來到君山,死後化為湘水女神,舜為湘水男神湘君。
《湘君》描寫了湘夫人思念湘君而臨風企盼,久候不見的那種怨慕與神傷,文字纏綿悱惻。在湖南大學文學院院長郭建勳看來,這大約是「湘女多情」可回溯的文學源頭。
範仲淹《嶽陽樓記》:
憂樂天下與悲喜情懷
探訪地:嶽陽
氣勢「銜遠山,吞長江」,壯景「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情懷是心憂天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些膾炙人口的名句,出自範仲淹《嶽陽樓記》。
嶽陽樓最早是三國時期魯肅的閱兵臺,後在唐朝建樓,與武昌黃鶴樓、南昌滕王閣並稱江南三大名樓。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此登覽勝境,憑欄抒懷。
湖南大學文學院教授胡遂介紹,在《湖南九章》作品遴選中,範仲淹《嶽陽樓記》位居榜首。
賈誼《鵩鳥賦》:「卑溼」中提升生命境界
探訪地:長沙太平街
長沙何其有幸,在屈原投江百多年後,又迎來了「才調無倫」的賈誼。從此,長沙在文化地理上不再偏於一隅。
今天,在長沙城區,沿著一條名叫「太平」的麻石古街探訪,賈誼故居的門楣和灰牆青瓦院落,使人恍然回到賈太傅所處的當年。
在長沙這個氣象萬千、朝雲暮雨,被賈誼說成「卑溼」的地方,從長安貶謫到此的他,借人與鵩鳥問答,展現了對生命憂患的思考,對人生哲理的探尋,卑溼的地理提升了他的生命境界。
王夫之《船山記》:六經責我開生面
探訪地:衡陽
湖南有雙璧,一是洞庭湖,一是南嶽。《船山記》可算南嶽所在地衡陽地區的代表作品。
「船山,山之岑有石如船,頑石也,而以之名。」王船山是中國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集大成者,與黃宗羲、顧炎武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以「頑石」自喻,一生主張經世致用,自謂「六經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
今天,船山書院、船山廣場在衡陽多處可見。衡陽雁去,船山先生成一家之言,留下一片斑斕的歷史風景,化為一塊中國傳統文化含金量豐富的「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