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門就感覺很大氣、很寬敞,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非常好,個個都笑臉相迎。」「這邊標誌都很清楚,一目了然,並且停車也很方便。贊!」11月20日上午9點,位於成都市錦江區創意產業商務區金石路166號天府寶座一樓的錦江區新市民中心迎來了第一批「顧客」。
據悉,當天區政務服務中心、區醫保局、區社保局搬遷入駐區新市民服務中心,並正式運行。區稅務局、區公安分局將於12月30日前完成搬遷入駐並對外辦公。屆時將實現區行政審批局、區醫保局、區社保局、區稅務局、區民政局、區公安分局等部門涉及的商事登記、食藥品經營、投資項目、安全生產、住建交通、城市管理、衛生健康、農林、文化、教育、人力資源、體育、旅遊、財政、民政、民宗、醫保、社保、公安、稅務、水電氣等領域的共計908項審批服務事項「一門式」辦理,佔全區審批服務總事項的82.5%。
更便民
沒有停車場、辦理業務需要跑幾個地方、窗口太少等候時間太長……近年來,受交通、場地等客觀因素制約,區政務服務中心硬體設施配套一直不夠完善,也造成了諸多服務「硬傷」。經過緊密籌劃,去年錦江區啟動錦江區新市民服務中心建設工作,今年10月全面竣工。
區新市民服務中心選址在區域位置適中、交通便利的地段,建築面積約10122.92平方米,規劃有560個停車位,進出設置科學合理,有效緩解了交通擁堵問題。目前,區政務服務中心、區醫保局、區社保局等具有審批職能的單位已進駐大廳,區稅務局、區公安分局將於12月30日前完成搬遷入駐並對外辦公。區新市民服務大廳共設置服務窗口179個,涵蓋工商、稅務、住建、國土、民政、人社、醫保、婚姻登記、戶籍等908項審批服務事項,入駐工作人員400餘名,每日平均辦事人流量約6000人。
相較以前的區政務服務中心,區新市民服務中心更注重「用戶體驗」。一樓大廳的「24小時政務服務超市」,讓市民李湘芬感受了一盤「不打烊」的政務服務,「之前要辦事就要請假,現在完全可以通過『超市』裡的設備,24小時辦理市民業務,就像銀行的ATM機一樣,很便民。」
據悉,該「24小時政務服務超市」位於區新市民服務中心一樓大廳左側。走進「超市」,每臺自助機上方明確標示了「使用指引」「簡要流程」,市民可通過天府通市民自助服務終端、社保自助服務一體機等設備全天候辦理相關業務。其中,「天府通」市民自助服務終端機以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為支撐,集成人臉識別、語音控制等功能,整合人社、衛計、金融等15個單位180餘項功能服務事項,實現審批服務、公共服務和生活服務三大類功能應用。一側的社保自助服務一體機可為市民提供24小時社保費用繳納、社保清單列印、個體協議代扣辦理等20餘項相關業務。
更利企
清晨的區新市民服務大廳秩序井然,前來辦事的市民或位於休息區等候,或落座上網區上傳材料,或駐足於自助查詢機前自助辦理相關業務,現場一片繁忙景象。11月20日上午9點,前來辦理業務的市民薛先生徑直走向位於一樓拐角處的「商事服務」窗口,在辦理好業務後,他收到了區新市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為第一位「顧客」獻上的鮮花。
「很幸運,我今天排的是第一號,一來就可以辦業務,很多不懂的地方,旁邊都會有工作人員指導,辦起事情來就更容易更簡單。」雖是第一次申請開辦企業,薛先生顯得並不慌亂,所有業務辦理一氣呵成,幾分鐘便辦結了所辦事。他表示,很早前就注意到錦江區新市民服務中心搬遷的通知,沒想到新的市民服務中心比想像中更便捷,確實讓創業者少跑路。
「自助服務設備雖為自助辦理,但也會有工作人員在側指導,操作簡單辦事快捷,市民無需擔心。」區新市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稱,為不斷優化政務服務效能,減少市民排隊等候時間,新市民中心合理分設前臺服務區、後臺審批區、上網區、自助報稅區、查詢區等功能區域,在一層設置雙創企業服務中心和商務中心,為企業提供複印、列印、諮詢、免費代辦、辦理進度跟蹤等服務。
為打造「24小時不打烊」政務服務大廳,位於區新市民服務中心一層服務大廳內的綜合辦稅自助終端機、自助辦稅終端機及自助打證機「24小時」向市民開放,市民可根據自身需求,前來服務大廳辦理相關涉稅業務。區新市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下一步,還將逐步推動24小時政務服務網點進園區、進樓宇、進社區,實現群眾、企業在身邊辦理和網上辦理政務服務。
除了便民服務和功能配套區域之外,區新市民服務中心還為市民提供民生互動和資訊平臺。在區新市民服務中心一樓大廳的巨型LED屏上,滾動播放著圖文聲像資料,對錦江歷史人文、經濟社會進行宣傳推介,讓辦事群眾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錦江的區情區貌。
更智慧
放眼望去,寬敞明亮的自助服務區、網上自助填單區、網上辦稅體驗區,嶄新、規範的政務一體機一字排開去,自助申報、自助辦理等功能一應俱全,一個全新的、功能相對完善的區新市民服務中心讓市民零距離感受到了智慧政務為生活帶來的便利。
筆者在現場體驗發現,「自助服務區」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將「貼心」體現在每處細節。所有機器的操作流程都簡單清晰,只需將身份證放入感應區,機器將自動讀取相關信息,市民可根據屏幕提示選擇自己需要的業務。同時,區新市民服務中心還運用人臉識別系統,發放社會保障卡等,辦事群眾可在智能取件柜上隨時取件,保障社保基金安全。
據介紹,區新市民服務中心的政務一體機整合了「多證合一」「社保業務」「智能審批」等模塊,市民可在一體機上完成商事登記、社保、勞動就業、人才引進、公積金、不動產登記、法律援助、海關證明等多個領域便民服務事項的查詢和辦理。現場一位職場新手閆思瑜說,「剛剛體驗了社保自助一體機,查詢了自己相關保險的繳費明細,從插入社保卡到明細出來只用了幾秒鐘,很快!而且只要下載了相關銀行APP,在手機上就可以完成社保費用繳納,根本不需要去窗口辦理,很方便又節約時間。」
「為讓群眾少跑路少排隊,區新市民服務中心已採購社保自助一體機、工商營業執照自助印表機等政務一體機共計24臺,為市民提供資格認證、社保服務等服務,有效地減輕了窗口辦件壓力。」區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結合省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區新市民服務中心建設了綜合管理服務集成系統,對各部門事項的辦理程序、辦件時限和辦理進度等情況進行全過程跟蹤,實現政務服務標準化、平臺化、協同化,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同時,中心還新建了信息化中心以及政務服務熱線電話、多媒體運營中心,為區委區政府決策分析以及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能提供大數據支撐。
區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區新市民服務中心啟用為「新起點」,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圍繞拓展獲取信息的確定性,提升事項服務的確定性,深化訴求建議反饋的確定性,堅持行政執法的確定性,增強權益保護的確定性,不斷推進當前營商環境建設,讓市民享受更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作者:譙茜芸)
[責任編輯:秦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