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南京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要求把牢十個關口,做好南京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其中,農村地區人口流動複雜是疫情防控的重點,也是防控的難點。那麼農村疫情防控工作究竟如何才能做紮實呢?
今天(1月15日),我們的記者進行了探訪。雖然人口較少,但農村地區地域遼闊,省界線、市界線眾多,人口流動複雜,加上春節期間外出務工人員大量返鄉,農村地區走親訪友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管理難度、防控壓力比較大。1月15日,南京六合區程橋街道桂花村網格員早早地開啟了一天的走訪工作。前期排查得知,轄區村民王師傅的兒子在新加坡從事海外貨運工作,這個春節王師傅的兒子會返鄉,一大早社區網格員就到王師傅家了解情況。
「比如他26日隔離期結束了,我們25號再跟他聯繫,他回來的時候,我們上門,包括社區網格員、民警、村醫,我們會上門進行消毒,給他發放口罩和消毒物資,每天記錄他的體溫,回南京第三天和入境28天的時候我們要做核酸檢測,沒有問題才能解除隔離。」南京六合區程橋街道桂花村網格員說。
王師傅表示,這段時間他天天關注新聞報導,了解疫情防控相關要求,目前兒子已經在廣州入境,並在當地隔離。隔離期滿後到南京,他會第一時間向社區報告,並讓兒子嚴格執行居家隔離。「他回來之後我就安排給他住在這個地方,這裡面有空調電視,回來給他單獨住,吃喝我就送到門口給他自己吃。」南京市六合區程橋街道桂花村村民王師傅說。記者了解到,春節期間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的人數不在少數,目前六合區各社區工作人員正在拉網式走訪排查登記,要求來寧返寧人員應主動向所在社區(村)登記信息,配合核查 14 天內行程史。除了加強對返鄉人員管理外,在廣大農村地區,紅白事大操大辦、逢年過節走親訪友等習俗根深蒂固。如何說服當事人簡辦、推遲辦,不要引發人員聚集,是防控的關鍵。15日上午,村民張師傅特地到村部辦事大廳進行諮詢。張師傅表示,自己的孫子滿月已經訂好了酒席,並通知了親友,酒席到底能不能辦自己也有些吃不準。
「我就想問問疫情了,我這個能不能辦,不能辦我就不做了。準備辦10桌人,一桌10個人,我準備下個禮拜天辦,疫情了我就不準備辦了。」南京市六合區程橋街道桂花村村民張師傅說。程橋街道桂花村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他們已經向轄區居民宣傳,疫情防控需要,村民要做到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少擺席、少串門、少聚集;有事儘量線上辦、掌上辦、預約辦、委託辦;少去集市、不趕廟會。村民都能理解,像張師傅一樣,不少村民都同意推遲宴席。「我們已經在宣傳,不要辦酒席,大家基本都能理解。我們現在是24小時值班,白天我們正常上班,晚上我們手機24小時開機,辦公室這邊也有人值班。」南京市六合區程橋街道桂花村副書記周立林說。此外,他們還將嚴格做好鄉村旅遊點、鄉村民宿、農家樂等人員聚集場所的常態化防控工作,切實強化農村地區疫情防控。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江蘇城市頻道《零距離》欄目,有線電視南京地區27頻道。或者下載荔枝新聞、我蘇APP。
(來源:《零距離》記者/何畔 編輯/汪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