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在音樂綜藝上說哭vava,號稱終於能讓整個rapper圈團結起來的男人丁太升,還能在微博裡振振有詞地回應說,「拉幫結派很沒意思」?又憑什麼在這一切發生以後,丁太升在綜藝上的毒舌大概率不但不會偃旗息鼓,反倒會在流量支撐下繼續放肆下去?這不公平。
必須承認,丁太升是一位奇男子,是《歌手》落幕後更不景氣的音樂綜藝行走的熱搜。
在此之前,他已經以懟哭薩頂頂嚇哭吉克雋逸而聞名音樂綜藝熱搜榜,更曾創下過diss王一博新歌、吐槽趙麗穎音樂審美、批評肖戰唱功等一系列出圈戰績,說他是當下國內網民最熟悉的樂評人毫不為過。
但他大概也是有史以來被網友吐槽最多的樂評人。
這一次丁太升以一己之力創造的音樂綜藝名場面是:懟哭vava。
故事的起因是:1月15日《天賜的聲音》第二季開播,節目組請來了陶喆、胡彥斌、張韶涵及孟美岐四位飛行合伙人,丁太升則穩居評審團的C位,在VAVA表演結束後,丁太升說她表現很帥,有自己的態度。但是這首歌音質音色、歌詞跟律動都太一般太簡單了,這樣不能稱為優秀rap的代表。
在一番你來我往精彩紛呈的音樂綜藝奇葩說現場後,丁太升一度被懟到說不出話來,但最後還是把VAVA說哭了,接下來,是整個說唱圈對丁太升的反擊。
但懟丁太升有用嗎?我認為是有用的,最大的用處,可能是令丁老師繼續坐穩音樂綜藝熱搜王者的位置。
這些年,丁太升挑戰的當然不止一個說唱圈,事實上,他是整個華娛圈,唯一一個敢以一己之力對戰肖戰粉絲、王一博粉絲和趙麗穎粉絲並始終立於不敗C位的奇男子。
看完他最新創造的流量盛宴,我陷入沉思。
到底該從什麼標準去評價丁太升的綜藝點評?藝術水準?還是話題製造?好像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音樂綜藝,需要丁太升。
VAVA節目反懟丁太升,為什麼大快人心?
必須說浙江衛視《天賜的聲音》是找到了他們「天賜的丁太升」,音樂好不好聽且兩說,反正第二季一開局就迎來了一場超精彩,有嚼勁,全程無尿點的好戲。
要炸裂有炸裂,要哭戲有哭戲,要互懟有互懟。
也是經此一役,大家都能明白丁太升過去為什麼馳騁各大綜藝懟人所向披靡,不是他太厲害,是沒遇到對手。
真正啄得人閉嘴的疼,是沒空講廢話的,講出的每一句都必須直中要害。比如VAVA。
這場VAVA表演結束後,丁太升就開始抓住歌詞開懟了,說VAVA的歌詞,表達了一些什麼呢?就是一味地在說「我很帥,你們都不如我」這樣的內容。
又說她用這些空洞的歌詞,讓自己呈現出一個虛妄的姿態,自己在認真看完她的歌詞以後,什麼面對我再厲害也要拜倒,做女生饒舌 代表等等,全都是大白話,毫無詩意的表達,結論是——她並不能稱之為一個優秀說唱歌手的代表。
丁太升真的很喜歡點評嘻哈歌詞,之前點評GAI、功夫胖等人都是從歌詞出發的。
結果他大段獨白說完之後,VAVA沒有回應他所說的話,只反問了一句,「你對嘻哈這塊,是特別了解了對吧?」
說完張韶涵、胡彥斌就以充滿歡樂的表情望向丁太升。
丁太升也沒有正面回答,開始扯東扯西,說你這個回應很帥呦,我了解你們這種回擊的方式,這是很多說唱歌手都有的態度,so good!
但VAVA卻說自己沒有dissback,而是在請教。隨後又繼續請教說,丁太升最主要的不滿,是在自己的歌詞方面嗎?
結果丁太升說VAVA不僅歌詞寫得不好,音色和音質也都很一般。
這回VAVA真的dissback了,說音色和音質就是自己的特點,自己只要開口唱歌,大家都能聽出是誰。
這時候整個現場都嗨起來了,現場觀眾紛紛歡呼,丁太升再度試圖轉移話題,稱VAVA的律動也太簡單了。
沒想到VAVA則繼續請教了,「那老師現在你可以給我示範一下,我想跟你請教一下,難一點的律動是什麼樣的呢?」
丁太升,倔強boy,這麼多年在音樂綜藝的世界裡,只有他diss人,沒有人diss他,竟然!終於!認慫了!他說:對不起,我不會。
萬萬沒想到,VAVA又來炸場了,「那你不會,你在教我做事嗎?」
現場變成歡樂的海洋。
張韶涵就開始打圓場,說這是時代的差異,年齡的代溝,胡彥斌進一步肯定了,說「我認識的vava是非常在意自己作品的」。
後來丁太升發微博說在後臺碰到VAVA問她為什麼哭了,但她明明是被罵完後再聽人誇她,才委屈地哭出來好嗎。
但VAVA「你們人太多了,沒diss過你們。」也是真的。
因為丁太升這一季顯然迎來了新的同伴——御嘉音樂總裁郝雷。
相比丁太升起碼還是就事論事,郝雷的辯論技巧更彪了,直接問VAVA「歌詞還有沒有進步空間,已經到達巔峰了嗎。」
但這是個經典的詭辯技巧——偷換概念。
這個問題還可以問羅大佑方文山他們,有人能說自己歌詞已經到達巔峰了嗎?沒有的。
所以這位網民沒找到他音樂作品的郝雷總裁,成功把一個音樂綜藝變成了辯論綜藝,《奇葩說7》不考慮一下嗎?
而丁太升最厲害的是下了節目還有續篇。
他發博說現場看上去自己啞口無言只是剪輯效果。總之,倔強boy永不認輸。
接著又發文說,無論做哪種風格的音樂,沒文化和審美差肯定是不行的。行吧,這反諷意味不用雙壓大家也能聽懂。
然後他就被整個說唱圈反懟了。
VAVA男友孩子王第一時間回應了。
然後是女方老闆GAI周延,帶圖稱vava是中國第一女rapper,讓她不要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改變自己。
參加過《奇葩說》的徐真真表示丁太升的點評非常空洞且自我陶醉。
這麼一群人攻過來丁太升怎麼會沒回應呢,果然很快第三條回應來了——「拉幫結派很沒意思,豈止是沒意思,簡直是可笑」。
可笑嗎?但VAVA也發文了:「愛我的請繼續愛!不喜歡我的也沒關係,不勉強,來日方長!這一切都是我進步的動力!」
很好很得體啊,哪裡可笑了。
看過這場音樂綜藝辯論大賽,不難發現丁太升和新戰友在節目中的擔當還有一重象徵意義,就是集網絡槓精邏輯之大成。
槓精邏輯之一:隨時隨地偷換概念。槓精邏輯之二:以點代面狂轟濫炸。
槓精邏輯,不是邏輯。
但浙江衛視的綜藝編導開心了,因為撕叉啊開懟啊越來越比音樂綜藝的音樂本身好看。
可是也曾被丁太升批評歌詞糟糕的功夫胖在《我說的Freestyle》中的歌詞這麼寫道,「音樂本來並無壞好,別強行去評價,鳳凰傳奇的beat也能搭著travis scott,尊重你說話的權利,但是討厭你凌駕,你沒愛過hiphop,怎麼會懂我說的情話。」
這麼好的歌詞,丁太升聽過嗎?
懟過肖戰趙麗穎的奇男子丁太昇,吵架不會輸
不過對於丁太升來說,說哭一個女說唱歌手算什麼,又不是新鮮事。
就在上一季《天賜的聲音》,他還曾罵哭薩頂頂。說薩頂頂矯揉造作裝神弄鬼。
結果他成為節目一個吉祥物式的存在,吉克雋逸某次表現不好,到後臺直接痛哭了,說感覺丁太升已經在路上了,馬上就要發動態罵自己了。
但丁太升的綜藝名場面,當然不會只給《天賜的聲音》。他還曾經在《樂夏》的舞臺上點評劉維就是個「綜藝混子」,當然後來的反懟也很精彩,他自己也被點評為「樂評混子」了。
不過這些年丁太升的懟人戰績,要說流量,還是下了綜藝流量更大。
比如某次跨年晚會上,肖戰的一首《野子》驚豔四座,然後丁太升就在微博上把肖戰懟了,這當然引發了一場和肖戰粉絲的大戰,結果是他把眾多網友拉入了黑名單。
丁太升真的很愛懟肖戰,肖戰拿下星光大賞 「年度男歌手」,丁太升的建議是:「不知道肖戰尷尬不尷尬,他自己知不知道自己根本配不上這樣的名頭」。
但與其說丁太升是「偏愛」肖戰,不如說他是「偏愛」頂流。
去年12月8日,王一博的新歌《熹微》剛公開上線獲得雙白金唱片認證。
丁太升又來了,說這首歌曲太程式化了,五聲音階加上漢語堆砌,簡直是不知所云,聽了幾秒就聽不下去了。最後說王一博的唱功也有待加強。
就在這時候《有翡》的另一位主演趙麗穎下場發博說,好聽!
隨後丁太升繼續發文diss趙麗穎,說她審美太土味了。
但說丁太升對頂流有偏見也是不對的,畢竟他去年年初他在網上同樣批過方文山和周杰倫的公益歌曲,給了周杰倫六分,方文山四分。
還覺得李榮浩的音樂也不行。
總之,如果你對這位老牌樂評人足夠了解,就會知道他質疑的絕不僅是說唱圈,或者流量咖,而是整個華語音樂圈。
而丁太升之所以引發讚嘆也惹人討厭,不是因為他過於強烈的個人審美,而是一切不符合他個人審美的音樂,他都會習慣性地毫不留情面去貶低。
但這又是他的成功之道,從最早的獨立歌手、樂評人、摩登天空企宣總監到如今各大音樂綜藝的流量擔當,深諳貴圈的流量法則的丁太升不斷肆意開懟,畢竟,有爭議的地方就有熱度,有熱度的地方才有流量,有流量的綜藝,才能算得上成功。
為什麼看不慣又看不掉他?音樂綜藝需要丁太升
於是丁太升成為無法被粉絲擊敗的存在。
這些年從《樂隊的夏天》《我是歌手,誰來踢館》《一起樂隊吧》到《天賜的聲音》,基本上有音樂綜藝播出的地方,就有丁太升的身影,節目組心知肚明,找丁太升來參加節目就是妥妥的熱搜。
至於丁太升有沒有資格點評所有歌手,說得有沒有道理?那沒有熱搜重要。
丁太升自己清不清楚呢,早前GQ給他做的一個專訪中一開篇就展示了這樣一段對話——
所以從第一季罵哭薩頂頂到第二季開場罵哭說唱女歌手,丁太升的熱搜套路其實一脈相承,不管這一切多麼蒼白和公式化,但唯有套路得人心。
音樂綜藝是在下滑,但仍舊是市場最為主流的綜藝形式之一。
從《青春有你》到《乘風破浪的姐姐》,被觀眾吐槽過一輪下一季又來了,因為《歌手》後傳統靠音樂本身的音樂綜藝在N代之後影響力漸弱了,但話題音樂綜藝卻活了下來。
所以從一個需要話題的音樂綜藝「項目」來講,找丁太升不僅是划算,簡直物超所值。
只要他在,綜藝就會有爭議,有看點,就又能引發大家吵架,源源不斷的流量啊。對「項目」來說,首先要面對的是KPI。
再說,這個項目裡每個參與者都可以安慰自己,請丁太升自有意義。這是為了百花齊放的多樣性嘛。丁太升的存在,也是存在即合理嘛,各位網友,你不喜歡的事情,也要允許它存在嘛。
於是丁太升上一季還很熱衷於證明自己的專業,這一季更加自信,從一開始就是要告訴全世界,我的審美,影響了一大波年輕人。
他沒有不自信的理由。這幾年來,前赴後繼的音樂綜藝項目,華麗的舞臺,酷炫的設定,記不住的音樂,卻成功了。這不都是話題的成功嗎?你要是丁太升,你也自信。
他起碼對音樂綜藝行業做出了兩點貢獻。一個是有他在就有戲劇衝突。
二是有他在就自帶觀眾期待,他一開口,觀眾就坐等你們撕得噼裡啪啦響。
從這個意義講,他是把一款音樂綜藝帶出了演技綜藝的氛圍。
再加上,在當下國內音樂行業,有圈層無大眾,各種價值體系和判斷標準是相互斷裂的,導致一部分人很難理解另一部分人。於是音樂綜藝更成為了丁太升們的樂園。
觀眾氣完了冷靜想一想,罵他能改變什麼,是我們太幼稚了。
為什麼會有音樂綜藝?就是因為行業好音樂稀缺,大家的力氣都用在上綜藝和丁太升吵架上了,誰有時間和耐心好好做首好歌呢?
歸根結底,是行業環境出現了問題,是大家都在用反智的方式生產內容、追隨流量,當這個流行音樂的時代和音樂綜藝的環境一拍即合,不是丁太升需要音樂綜藝,而是丁太升被音樂綜藝需要,誰能「幹」得掉他?
所以當VaVa說:老師,您能給示範一下嗎?丁太昇:我不會。
不會沒有關係,會製造熱搜就夠了。
這是真正「值得」所有音樂綜藝評委學習的好本事。
而這場鬧劇如同一個行業的微縮景觀,它如此活靈活現地還原出,音樂綜藝是如何在眾多因素下,一步步背離了「音樂「,只剩下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