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克強總理考察無人機企業,關注國產化進程
1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成都菁蓉匯「雙創」園區,在對成都縱橫股份公司進行考察時,詳細了解了大鵬無人機的性能和應用情況,並叮囑董事長任斌要進一步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在高端的晶片和傳感器方面實現國產化。
2、三家企業融資過億
1月,縱橫股份公司完成超億元融資,本次融資由中航國際投資領投,估值較上輪估值提高10多倍。
3月,精準農業服務的大數據公司麥飛科技宣布完成過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廣發乾和領投,湖畔山南、中科創星跟投。
10月,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宣布全面升級公司戰略,從「精準位置服務平臺」升級為「時空智能基礎設施」。同時宣布完成10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公司估值超過130億元人民幣。
3、億航上市
2019年12月,廣州億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航」)正式登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為「EH」,成為「無人機第一股」。招股書顯示,億航擬在此次IPO中發行320萬股美國存託股票(ADS),發行區間擬定為每股12.5至14.5美元,以此發行價計算,億航的最高募資金額約為4640萬美元。億航上市首日破發,報收12.49億美元,較發行價12.5美元下跌0.08%。
招股說明書披露的數據顯示,億航仍未擺脫虧損。2019年1~9月,其實現營收6713萬元、淨虧損4784萬元。此次IPO募集所得資金將主要用於五個方面,包括產品、服務和技術的進一步研發;銷售和市場營銷,包括開發全球銷售渠道;繼續擴大產能;開發城市空中交通解決方案;以及潛在戰略投資和收購。
摩根史坦利、Needham&Company、老虎證券和質數資本為億航IPO承銷商。
4、科創板審核啟動 成都縱橫股份遞交申請
3月18日,科創板審核系統正式運行,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作為科創版後備企業參與了相關座談會,為科創版做相關準備。
5、無人機適航審定中心成立
2019年8月30日,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在北京組織召開了無人機適航審定研討會,研討無人機適航審定的政策思路,同時宣布成立無人機適航審定中心。
無人機適航審定中心的成立對民用無人機行業來說是裡程碑式的工作節點,其主要職責是開展無人機適航審定規章程序和相關標準的研究和起草,開展無人機登記註冊及適航審定工作,將全面加強無人機適航審定的技術研究力量,充分利用我國工業級無人機產業優勢,加快相關標準制定的步伐,爭取在世界無人機適航標準制定領域佔據一定的主導地位。
京東、大疆、極飛、朗星、億航、易瓦特、中航智、北航天宇長鷹、四川騰盾、匯天無人機等企業參與了研討。
6、數位化轉型成主流趨勢
數字轉型開始成為無人機行業的重要課題,其定義我們可以理解為是利用數位化技術和能力來驅動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和商業生態系統重構的一種途徑與方法。
數位化轉型在植保領域的表現較為熱烈,在數字農業的大背景下,極飛、大疆、京東、麥飛等企業紛紛打出數位化的戰略。由於無人機可以搭載視覺光譜設備進行農田信息的採集,比衛星遙感更具有時效性,同時也能做到較高的空間解析度,是進行農業觀測數據源非常理想的設備。利用無人機和其他自動化設備獲取來的基礎農業數據,由此可以生成「處方圖」,從而對農田進行「對症下藥」。
在電力領域也明確了數位化轉型之路,比如,南方電網在5月印發了《數位化轉型和數字南網建設行動方案(2019年版)》,提出將先進的數位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為了建立數位化通道,南方電網廣東電網早在2015年便立項,進行輸電線路的數據採集工作,並和無人機廠商縱橫股份一起,探索出雷射雷達固定翼無人機的巡檢方案,提高了巡檢精度和效率。數位化轉型使得無人機電力巡檢更加智能化,也是自動駕駛技術推進的重要前提。
7、無人機編隊成為「家常便飯」
2019年的國慶節,不少地區都以無人機編隊形式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無人機編隊飛行表演已然成了每個重大節日的標配節目。
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硬體產品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越來越複雜的編程得以實現,國內也湧現出一批做無人機編隊業務的公司,目前億航、零度&高巨、大漠大是業者公認的國內「三巨頭」,目前已開展或正積極開展編隊表演業務的公司名單也在不斷增長,包括一飛智控、京東、若聯科技、深圳道通、臻迪、因諾航空、江西翼眸、上海翰動浩翔、北大工學院等。
8、植保無人機飛手突破10萬
國家頂層設計多次強調農業的智能化轉型,使眾多植保無人機企業未來的發展與市場相結合,落實工業化技術向農業領域的推進。2019年植保無人機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大疆和極飛成為植保領域的頭部企業。根據公開報導顯示,2019年DJI大疆植保無人機在2019年度飛防面積達2.3億畝次,全球累計作業面積5億畝次,中國區的植保機保有量已經超過4萬架。而另一家植保無人機企業極飛公布的數據顯示,極飛總運營的無人機超過4.2萬架,在2019年全球累計作業面積已超過3.1億畝。
與之相對應的是植保飛手的增長,目前國內至少有三家機構在培訓植保無人機飛手:中國AOPA、大疆慧飛學院、極飛學院。據統計,2019年取得中國AOPA無人機駕駛員執照人數超過6萬;據大疆工作人員透露,2019年慧飛學院培訓的持證飛手3萬多人;據極飛聯合創始人龔檟欽透露,通過極飛學院培訓的飛手達6萬人。通過上述數據統計可以推斷出,目前國內植保無人機飛手已突破10萬人,成為無人機駕駛員的主力軍。
9、無人機在應急救災領域表現搶眼
無人機在應急救災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6月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6月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發生特大洪災;8月颱風利奇馬登陸等等,在災難面前,無人機總是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在問題排查、搜索救援、災區測繪等方面表現突出。以迎戰颱風利奇馬為例,國網溫州供電公司使用CW-10大鵬無人機搭載專業設備迎戰颱風利奇馬,在樂清市雁蕩鎮開展500千伏線路的災後全面普查,在最短時間內全面系統掌握線路數據,為後續的快速消除潛在隱患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