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916字,閱讀約需2分鐘
導讀:如今人們越來越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每名女子都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加漂亮,願意在變美這件事情上花費時間和精力,並不惜撒下大筆金錢,市面上各種美容機構廣告打得天花亂墜,針對的正是人們的這種心理,因此廣大群眾一定要挑選正規的機構,否則效果只能適得其反。
據河南商報報導,近日,生活在長沙的趙女士就在做頭髮的時候翻了車,額前髮際線被燒毀,頭皮清晰可見,讓趙女士整個人瀕臨崩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髮際線被燒傷
據了解,趙女士在當地開發區CFC復興時代一家叫做"明造型"的美髮沙龍做了一次造型,趙女士本來只是想將頭髮剪短一點,沒打算嘗試其他項目,結果頭髮剪短後的樣子並不理想,理髮師聲稱染髮和軟化能夠讓效果更好,趙女士耐不住理髮師的勸說,同意做軟化處理。
隨後理髮師用藥水軟化頭髮時,因操作失誤將藥水塗抹到趙女士的額前頭皮上,趙女士表示藥水刺激性很強,皮膚仿佛被灼傷般刺痛,軟化結束後,趙女士發現自己額前頭髮被燒焦,已經隱約露出白色的頭皮。幾個小時過去,趙女士的傷口變得越來越嚴重,傷口腫到雞蛋般大小,傷口附近的頭髮大量脫落,醫生告訴趙女士這種情況屬於接觸性皮炎。額前傷口已經嚴重影響到趙女士的形象,趙女士崩潰地表示自己看起來像個"癩子"一樣,實在不知道要怎樣見人。
趙女士要求美髮沙龍賠償自己的損失,美髮沙龍願意賠償趙女士1萬元錢和兩年免費理髮的服務,但趙女士表示自己再也不會來這家店裡了,要求將兩年理髮服務換成現金,遭到美發商家拒絕。雙方因賠償問題產生爭執,最終在第3方的調解下將賠償定為1萬元錢和30次剪髮會員卡,會員卡可交由其他人使用。
行業亂象層出不窮
在美發行業發展迅速的前提下,不少美髮店渾水摸魚,導致更多的客戶利益遭受損害。前段時間,重慶市九龍坡的一家理髮店在吸引了大量用戶辦卡充值後停業,註銷營業資格,將所有會員轉交給另一家理髮店,並拒絕為辦卡會員退款,嚴重侵害了會員的利益,目前當地警方已經介入到案件當中,進一步協商處理此事。
結語: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服務機構,在接受服務之前檢查工作人員是否有從業資格。一旦在消費過程中受到傷害,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消費者可以在正規機構進行傷情鑑定,請求有關部門的幫助,要求服務機構進行賠償。
部分消息來源:河南商報
編輯/責編:劉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