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1988年12月21日洛克比空難泛美航空270人遇難。
21日當天晚上6點多,泛美航空公司的103號班機從英國希思羅機場起飛,上一站是德國法蘭克福機場。這架波音747客機準備飛往美國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因此,飛機上的美國人很多!
243名乘客中,有189人是美國人。
起飛後38分鐘,也就是在7點3分,飛機在蘇格蘭領空9100高度突然在爆炸。
爆炸的威力很強,飛機瞬間解體。在9100米高度墜落,任何生物不可能倖存。
結果,飛機上來自19個國家259名乘客和機組成員全部遇難。
飛機墜落時,部分殘骸撞擊了舍伍德新月廣場(Sherwood Crescent),將周邊20多個建築物摧毀,在廣場砸出一個大坑。
11名蘇格蘭居民瞬間死亡,受傷者很多。
蘇格蘭救護人員迅速趕到,現場慘不忍睹。
259名機上人員的屍體大多殘缺不全。最早趕到的蘇格蘭農夫妻子,發現駕駛艙內1名空姐還有微弱的呼吸。遺憾的是幾分鐘後,她就死去。
其餘都是屍體,沒有一個倖存者。
根據殘骸分析,炸彈爆炸是在貨倉,只是導致飛機解體。飛機四分五裂時,259名機上人員都活著,沒有一個因爆炸而死亡或者受傷。
這些可憐人都是被活活摔死的。
當時報紙上,刊登了一張蘇格蘭老年警察哭泣的照片。這個警察為什麼流淚?他看到了一幕慘劇。一個年輕的母親被摔得半身粉碎,她的手中仍然死死的抱著一個嬰兒。
還有2個年輕好友的屍體,雙手緊緊相握。
負責為受害者祈禱的蘇格蘭牧師介紹:一些死者的手中牢牢的握著十字架,在最後一刻他們應該是在祈禱。
死亡人數眾多,蘇格蘭和美國方面迅速介入。
根據殘骸分析,這是一起標準恐怖襲擊。
飛機墜毀是由於前貨艙的一枚塑膠炸彈爆炸。炸彈是藏在行李箱中,只有280克到400克。炸彈威力本身不大,炸毀飛機是足夠了。
炸彈用定時裝置起爆,導致飛機破裂進而解體。
在對600多萬個飛機殘骸的反覆分析中,調查人員發現一些知名嬰兒用品的碎片,上面有炸藥的痕跡。
追蹤這些嬰兒用品的殘存標籤,調查人員輾轉找到了馬爾他一家嬰兒用品店。老闆老闆東尼·高斯(Tony Gauci)回憶,空難前2周,一個有著利比亞口音的男人,向他購買了這套嬰兒用品。老闆還很奇怪,因為這個男人看起來對嬰兒用品完全不懂,他購買的是普通人不會買的一套。
男人準備離開時,天上下起大雨。老闆就將自己手工製造一把雨傘,賣給了他。
調查人員憑藉直覺,也購買了一把傘帶回去檢查。
結果,這套嬰兒用品上,也發現了這把傘的獨特纖維。這傘只有馬爾他這個老闆才有,藉此鎖定了真兇,就是這個比利亞口音的男人。
根據老闆的描述,調查人員畫出了嫌疑人的畫像。
另外,對於炸彈定時器的分析,鎖定了是瑞士蘇黎世的生產商埃文·保利亞的產品。
保利亞介紹,在空難前他向一名利比亞外交人員出售了20個定時器。這種電子定時器非常精確而且沒有金屬部件,不會被金屬探測器發現。
由此,兩個線索都指向了利比亞。
美國情報機構,很多鎖定了具體下手的2個人:利比亞阿拉伯航空公司的前保安主管阿卜杜拉·巴塞特·阿里·邁格拉希和他的助手阿明·哈裡法·費希邁。
其中,費希邁於1988年12月21日在馬爾他的機場工作,購買那套嬰兒用品和雨傘的就是他。
在動手前,邁格拉希用假護照趕到馬爾他,交給費希邁1枚組裝好的定時炸彈。
費希邁自己購買了一些嬰兒用品和雨傘,將定時炸彈裝入一部東芝收音機內,都塞入一個新秀麗的手提箱。
他利用馬爾他機場的關係,用假名字購買,將手提箱用馬爾他航空航班KM180運送到法蘭克福機場。當時的航班都是人和行李分離,不管乘客是否登機就先將行李轉運上機。
這個不存在的乘客,在法蘭克福機場換乘泛美航空公司103號班機。這個乘客當然不可能登機,但這個手提箱作為他的行李還是上了飛機。
飛機到達蘇格蘭上空時,定時炸彈爆炸,機毀人亡。
這2個利比亞人不是極端分子,不可能自己去炸毀飛機,搞出這麼大的事情。
國際社會一般認為,他們只在執行利比亞獨裁者卡扎菲的命令。
而卡扎菲此舉,是在為1986年美國空襲利比亞進行報復。
卡扎菲在1969年奪取利比亞大權以後,開始奉行反美親蘇政策,趕走了6000多美國軍事人員,收回了美國在利比亞的惠勒斯空軍基地。該基地是美國在非洲最大的基地,具有很強的軍事和政治意義。
雙方關係越鬧越僵,最終在1982年卡扎菲宣布和美國斷交。卡扎菲的野心很大,試圖做阿拉伯世界領袖和非洲的領袖,卻事事遭到美國的阻撓、反對。
卡扎菲對美國極為惱怒,但軍事上相差太遠,就採用其他方法對付。
從1982年開始,歐洲和中東多次爆發針對美國的恐怖襲擊,美國指責這都是卡扎菲在背後指揮。實際上,卡扎菲及利比亞政府多次公開表示支持這種行動,公然和美國為敵。
1986年3月,美國和利比亞在錫德拉灣發生軍事衝突。
卡扎菲曾宣布錫德拉灣是利比亞領海,別國軍艦不得進入。美國認為領海只能限制為距離海岸線12海裡,卡扎菲此舉屬於違背國際法,不予承認。
1981年8月18日,美國2艘航母在錫德拉灣進行軍事演習。卡扎菲大怒,派出蘇22戰機驅趕美軍E2空中預警機。美軍F14熊貓艦載機緊急起飛攔截,雙方發生空中對峙。
期間,蘇22首先發射一枚環礁空空飛彈,F14緊急機動僥倖躲開,隨後發射一枚響尾蛇飛彈將蘇22擊落。
此次交火以後半個多月,4月5日利比亞特工在西德的西柏林一家迪斯科舞廳製造了一起恐怖爆炸襲擊,造成3名美軍士兵和一名土耳其婦女死亡,260人受傷。
美國裡根政府震怒,宣布對利比亞進行報復性攻擊。
1986年4月15日美軍出動150架戰機,對比利亞的5個目標進行攻擊,重點轟炸卡扎菲的宮殿、指揮中心和軍營。
空襲前,卡扎菲已經得到情報,將本國400架戰機轉移到鄰國蘇丹,軍隊撤離軍營。
然而,此次18分鐘仍然造成很大損失,炸毀利比亞戰機14架,摧毀利比亞雷達站5座,大量建築物被炸毀,傷亡軍人700多人(卡扎菲認為其中有不少平民)。對於卡扎菲宮殿的襲擊中,卡扎菲本人受輕傷,六兒子賽義夫·阿拉伯·卡達菲也受了輕傷,1歲半的養女被砸傷後死亡。
美軍只有1架F-111轟炸機被利比亞地面炮火擊落,兩名機組成員死亡。
此次襲擊後,卡扎菲極為惱火,發誓要報復。
一般認為,他忍耐到1988年才命令手下搞了洛克比空難。
1991年,開始,蘇美等國因洛克比空難,開始對利比亞進行制裁。
海灣戰爭以後,卡扎菲感到巨大危險,在1999年將2名嫌疑人交給聯合國。
結果邁格拉希罪名成立,被判終身監禁,建議最少服刑20年。
不過,費希邁雖購買了嬰兒用品和雨傘,卻不能證明他就是放置炸彈的人。況且,費希邁有空難時在瑞典的證據(一說是假證據),最終被判罪名不成立,當庭釋放回到利比亞的家。
2002年,利比亞賠償給死難者家屬27億美元,每個受害者賠償1000萬美元。
搞笑的是,這1000萬美元石油很多條件的。
2003年8月13日利比亞政府與部分遇難者家屬的律師代表籤訂了一份類似「分期付款」的賠償協議:按照該協議內容,在聯合國取消對利比亞的制裁後,利比亞向每位遇難者家屬支付400萬美元(其中還得扣除至少20%的律師費);而在美國取消其對利比亞實施的制裁後,利方再次向每位遇難者的家屬支付400萬美元;當美國國務院將利比亞從支持恐怖主義分子國家的名單上除名後,利比亞將支付剩餘的200萬美元賠償。
為此,一些家屬拒絕領取這種屈辱的賠款,要求聯合國將幕後真兇卡扎菲送上法庭。
2003年,利比亞正式承認對襲擊負責,同年聯合國中止對利比亞長達15年的制裁。
2011年2月24日,因不滿卡扎菲而辭職的利比亞前司法部長穆斯塔法·阿卜杜勒·賈利勒,公開宣稱卡扎菲一手策劃洛克比空難。
邁格拉希從2002年開始被關押在蘇格蘭一所監獄,受到一定的優待。他的牢房是公寓式的,有好幾個房間,監獄專門為他提供阿拉伯食品。
到了2009年,被關押了7年的邁格拉希發現有絕症,被蘇格蘭方面釋放回國,於2012年去世。也就是說,洛克比空難死了270個人,而只有邁格拉希一人坐了7年牢而已。
時至今日,洛克比空難還有很多迷霧。遇難者中有1名美國中情局和1名美國國防情報局官員,還有他們的2個保鏢。其中一人正在黎巴嫩執行秘密任務。
卡扎菲通過恐怖行為襲擊美國平民,並不只是這一件事。為此,美國總統隆納·雷根將卡扎菲形容為「中東的瘋狗」。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