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佔卜急需完善監管手段

2021-01-08 人民網

「大師,我馬上要考研了,這次能過嗎?」

「我30歲之前能結婚嗎?」

……

在一名有著上千萬粉絲的「知名佔卜大師」的微博留言下,充斥著關於學業、事業、感情等方面的「請教」。留言的以青年人為主,甚至有很多是在校大學生。

近幾年,在各種佔卜App、網站上註冊的青年人數量越來越多。從線上網站到手機App,從公眾號到朋友圈,「星象佔卜」「塔羅牌佔卜」「水逆」等佔卜術語出現的頻率變高。佔卜算命借著網際網路搖身一變,成了當下年輕人的一種娛樂方式。在新思想薰陶下長大,「星象青年」們為何信起了佔卜算命?披上科技外衣的網絡佔卜真的可信嗎?

迷上網絡佔卜「步步驚心」

今年28歲的小王是一名自由職業者,在一次飯局上,朋友提出要用星座為小王「算一卦」。經過朋友的一番推理和測算,原本半信半疑的小王自己感覺佔卜結果的「準確率」挺高。從這以後,他便對佔卜算命有了興趣,下載了幾個網絡佔卜App,並在微博上關注了佔卜大師。

平時閒來沒事,小王就會用App給自己算一算。他告訴記者,用App佔卜,需要購買會員才能解鎖佔卜結果,他在幾個App上都購買了會員。記者點進了一個下載量較大的佔卜App,在系統指引下洗牌、抽牌,而後要看到牌面解釋,則需要購買會員,價格為29元/年。

「佔卜結果不一定全部準確,但每次能說對一部分我就覺得『很準』。」用App佔卜對小王來說更多意味著娛樂,對於佔卜結果中好的方面,比如近期在財運方面有好運之類的,小王會欣然接受;對於不好的結果,比如最近外出可能會遇到一些危險之類的,他則會提高警惕,減少外出頻率。

然而時間越長,小王發現自己對佔卜越依賴,「現在遇到問題或者不順利的時候就習慣性地卜一卦。」久而久之,小王不再滿足於App上的機器佔卜,便在微博上關注了「大師」。想起最近感情方面不太順利,小王請「大師」為自己算一算。簡單聊過幾句以後,「大師」要了小王和女友的姓名、照片等信息,一通分析後,對方提出讓小王購買一件2000元的轉運物,再按照指示做,感情方面的阻礙就會變少。小王擔心被騙,並沒有購買。

記者注意到,在小王所說的算命「大師」的微博下,有不少人直接告知自己的姓名、出生年月日等個人信息,其中不乏20歲出頭的年輕人。而某線上佔卜平臺的數據顯示,該平臺目前下載量在25萬以上,用戶以17至35歲的女性用戶為主,平均客單價在160元,月交易額在40萬元左右,復購率超40%。

個人隱私難保障

在某電商平臺上,「算命」服務價格從1元至800元不等。記者在一家網絡店鋪諮詢了解到,該店鋪命理諮詢的價格1.5小時800元,若是佔卜問事,則是1000元每小時。而更多的服務集中在100元以內,按項收費,這樣的價格看似便宜,實則是以低價吸引客戶,再以「退煞」「解災」等名目誘使用戶購買高價轉運物。

33歲的小張是一名旅遊諮詢師,有段時間因為壓力過大導致身體狀況不太好,隨之而來的工作狀態差,讓小張懷疑自己那段時間遭遇了「水逆」,一時沒有找到排解的出口,便在同事建議下,在某網絡平臺找了一位「大師」給自己算一算。

「當時我看到測一項只需要幾十元,想著最多也就是一兩百元的事。」小張告訴記者,看到評論裡大家的反饋都不錯,自己便動了心。付完錢後,按照要求將自己的信息、照片發了過去,大約半小時後,收到了結果。

佔卜結果說小張最近會遇到很多麻煩,最好能按「大師」的方法去做才能破解。而所謂的破解方法,其實就是花1000元購買一串珠子。然而,小張購買了珠子後,似乎一切也並沒有好轉,「大師」表示是因為小張「心不夠誠」。

記者瀏覽了幾家從事網絡佔卜的店鋪,發現對店鋪「當家大師」的介紹,大都打著「某某派唯一傳人」的旗號,有時候,相同「派系」的傳人竟不是同一人。詢問了幾家店鋪後記者得知,必須提供出生日期和清晰的面部照片以及掌紋照片才能佔卜,但如何保障這些個人信息的安全,商家只說「會刪除」。

專家:應完善社會心理服務途徑和監管手段

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黃喜珊認為,通過追隨一些新奇的事物,年輕人可以獲得一種群體身份的認同,而網際網路發達、便利的特點,使網絡佔卜能夠較輕易地滲透到年輕人的生活中。

在黃喜珊看來,一旦將網絡佔卜變成一種習慣,「最大的危害可能是使個體生活的重心產生偏差。」黃喜珊告訴記者,在面臨壓力或人生重要的轉折點時,應該採取更加屬於個人意志範圍內可直接控制的努力行為,而不是把一切交給命運或不可知的力量。「在面臨挫折時,首先要勇於從自身找原因。」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祝卓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一些青年的焦慮、不安無處安放,反映出社會、校園提供的心理服務供給不足。對此,黃喜珊認為,如果年輕人是為了減輕壓力,那麼改善企業氛圍、完善社會心理服務途徑等可以幫助他們緩解壓力,就不需要再去尋求網絡佔卜對壓力的消解。

另外,在黃喜珊看來,年輕人依賴網絡佔卜,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監管部門和平臺有必要加強規範管理,推出一些幹預機制。「如果網絡佔卜的獲取途徑沒那麼容易,那麼自然就消除了做這一行為的可能性。」黃喜珊說。(關晨迪)

相關焦點

  • 花高價購買轉運物、個人隱私信息難以保障——網絡佔卜急需完善...
    佔卜算命借著網際網路搖身一變,成了當下年輕人的一種娛樂方式。在新思想薰陶下長大,「星象青年」們為何信起了佔卜算命?披上科技外衣的網絡佔卜真的可信嗎?迷上網絡佔卜「步步驚心」今年28歲的小王是一名自由職業者,在一次飯局上,朋友提出要用星座為小王「算一卦」。經過朋友的一番推理和測算,原本半信半疑的小王自己感覺佔卜結果的「準確率」挺高。
  • 提升監管工作「四化」 新三板監管手段提升「含科量」
    全國股轉公司1月4日發布消息稱,為進一步明晰監管權責、提升監管效能、穩定市場預期,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下,2020年以來,全國股轉公司以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落地實施和貫徹落實新《證券法》為契機,按照市場化、法治化方向,持續完善自律監管規則體系、明確監管標準和流程、優化內部職責分工、升級科技監管手段,著力提升監管工作制度化、規範化、流程化、智能化水平,取得積極實效。
  • 多地推出預付卡「冷靜期」 完善預付卡監管機制
    一石激起千層浪,預付卡「冷靜期」引起不少網友「點讚」,但一些業內專家認為,真正讓「良幣」驅逐「劣幣」,還需不斷完善預付卡消費監管機制,更好保護消費者權益。讓消費者「靜一靜」,多地新措劍指預付卡亂象預付消費易「跑路」、開卡容易退卡難、口才一流服務差……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健康生活相關消費與日俱增,但部分健身房帶來的體驗卻難言滿意。
  • 工商總局:完善企業信用分類監管措施 加強內聯互通
    《意見》提出,進一步加強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必須堅持全面統籌、整體規劃的原則,必須堅持科學分類、重點監管的原則,必須堅持整合資源、信息共享的原則,必須堅持部門協作、形成合力的原則。    《意見》要求進一步完善企業信用分類監管措施。
  • 【面試】熱點標註版--網絡佔卜
    有關部門要強化監管,嚴厲查處利用網際網路算命佔卜非法牟利的平臺和人員,嚴格審核相關內容,督促社交平臺加強管理,下架宣揚封建迷信的信息,遏制網際網路佔卜猖獗的勢頭。同時要完善社會心理救助機制,提升青年個體的心理自愈能力,藉助網際網路宣教手段讓青年看清新一代佔卜師的本來面目,認識到通過佔卜實現學業、命運的反轉是不切實際的,還要關注青年人的成長煩惱,拓寬底層子弟向上發展的通道,幫助他們從彷徨、不安中走出來。
  • 網絡佔卜,該治治了!
    2021年即將到來,與日俱增的不光是人們對新一年的期許,還有五花八門的網絡佔卜服務。八字、生肖、掌紋、面相都能看,事業、姻緣、財運、健康全能測。原先算命的那套搬到網際網路上,借科技「還魂」,添了些許神秘,但剝開天花亂墜的話術包裝,內裡多是斂財之舉。網絡佔卜,該治治了!
  • 網絡佔卜,該治治了
    2021年即將到來,與日俱增的不光是人們對新一年的期許,還有五花八門的網絡佔卜服務。八字、生肖、掌紋、面相都能看,事業、姻緣、財運、健康全能測。原先算命的那套搬到網際網路上,借科技「還魂」,添了些許神秘,但剝開天花亂墜的話術包裝,內裡多是斂財之舉。網絡佔卜,該治治了!
  • 佔卜披上網絡「外衣」,一樣不靠譜
    從微博裡的「知名佔卜大師」到線上網站,從各種佔卜App再到公眾號和朋友圈,迷信佔卜算卦一時間「吸粉」無數,而且「被俘獲者」以青年人居多。  佔卜穿上網絡的「外衣」,並不能改變其迷信的本質,其中還有網絡詐騙和信息洩露的風險。「大師」能否改變你的命運不好說,但是能讓你的口袋越來越空卻是一定的。網絡佔卜大行其道和年輕人沉湎其中究竟怎麼破?
  • 人民日報海外版:網絡佔卜該治治了!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網絡佔卜,該治治了!2021年即將到來,與日俱增的不光是人們對新一年的期許,還有五花八門的網絡佔卜服務。八字、生肖、掌紋、面相都能看,事業、姻緣、財運、健康全能測。原先算命的那套搬到網際網路上,借科技「還魂」,添了些許神秘,但剝開天花亂墜的話術包裝,內裡多是斂財之舉。網絡佔卜,該治治了!
  • 人民日報海外版:網絡佔卜,該治治了!
    原標題:從遊戲娛樂走向騙財牟利,亂象叢生——網絡佔卜,該治治了!圖源:央視新聞2021年即將到來,與日俱增的不光是人們對新一年的期許,還有五花八門的網絡佔卜服務。八字、生肖、掌紋、面相都能看,事業、姻緣、財運、健康全能測。原先算命的那套搬到網際網路上,借科技「還魂」,添了些許神秘,但剝開天花亂墜的話術包裝,內裡多是斂財之舉。
  • 從遊戲娛樂走向騙財牟利 網絡佔卜該治治了
    從遊戲娛樂走向騙財牟利,亂象叢生——  網絡佔卜,該治治了!  2021年即將到來,與日俱增的不光是人們對新一年的期許,還有五花八門的網絡佔卜服務。八字、生肖、掌紋、面相都能看,事業、姻緣、財運、健康全能測。
  • 從遊戲娛樂走向騙財牟利 網絡佔卜亂象叢生
    2021年即將到來,與日俱增的不光是人們對新一年的期許,還有五花八門的網絡佔卜服務。八字、生肖、掌紋、面相都能看,事業、姻緣、財運、健康全能測。原先算命的那套搬到網際網路上,借科技「還魂」,添了些許神秘,但剝開天花亂墜的話術包裝,內裡多是斂財之舉。網絡佔卜,該治治了!
  • 對網絡佔卜要精準打擊
    □盛會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算命」把戲正在不斷變換形式,在網絡空間潛滋暗長。    據11月23日《工人日報》報導,近幾年,在各種佔卜APP、網站上註冊的青年人數量越來越多。從公眾號到朋友圈,「星象佔卜」「塔羅牌佔卜」「水逆」等佔卜術語出現的頻率變高。
  • 評論:從遊戲娛樂走向騙財牟利 網絡佔卜該治治了!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從遊戲娛樂走向騙財牟利,亂象叢生——網絡佔卜,該治治了!本報記者 史志鵬《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2月25日 第 08 版)2021年即將到來,與日俱增的不光是人們對新一年的期許,還有五花八門的網絡佔卜服務。八字、生肖、掌紋、面相都能看,事業、姻緣、財運、健康全能測。
  • 網絡佔卜,該治治了!
    2021年即將到來,與日俱增的不光是人們對新一年的期許,還有五花八門的網絡佔卜服務。八字、生肖、掌紋、面相都能看,事業、姻緣、財運、健康全能測。原先算命的那套搬到網際網路上,借科技「還魂」,添了些許神秘,但剝開天花亂墜的話術包裝,內裡多是斂財之舉。網絡佔卜,該治治了!
  • 從遊戲娛樂走向騙財牟利 網絡佔卜,該治治了!
    後來在某網絡社交平臺上看到有「大師」直播卜卦,「大師」以能破除災難、祛病保平安為由多次騙其購買「驅邪符」等物品,先後騙取250多萬元。  記者發現,以「算命」「佔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很多網絡平臺和社交媒體都有大量相關內容,甚至人工智慧、人臉識別等新技術也被用上。據報導,用戶提交一份面部完整無遮擋、五官清晰無眼鏡的照片後,不到30秒鐘,報告生成。
  • 網絡佔卜亟待全方位阻擊
    從線上網站到手機App,從公眾號到朋友圈,「星象佔卜」「塔羅牌佔卜」「水逆」等佔卜術語出現的頻率變高。佔卜算命借著網際網路搖身一變,成了當下年輕人的一種娛樂方式。在新思想薰陶下長大,「星象青年」們為何信起了佔卜算命?披上科技外衣的網絡佔卜真的可信嗎?
  • 網絡「佔卜」,是「算命」還是「算錢」?
    但記者調查發現,線上佔卜不僅讓沉迷其中的年輕人日益缺乏直面困境的勇氣,其本身更是魚龍混雜、亂象頻出。搭上網際網路快車的佔卜術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佔卜」「算命」,各式各樣的佔卜廣告會映入眼帘。從娛樂走向牟利,亂象層出不窮記者調查發現,由於網絡空間難以監管,再加上年輕人迷茫、焦慮的心理,線上佔卜已逐漸從娛樂走向牟利,高收費、花式營銷等亂象層出不窮。——從幾元到幾萬元,價格是個謎。記者注意到,塔羅牌佔卜在網絡中從幾元到幾萬元,價格參差不齊。塔羅牌佔卜師小羅表示:「這一行的收費全看佔卜師個人,想收多少錢,就收多少錢。
  • 【淨網2020】從遊戲娛樂走向騙財牟利……網絡佔卜,該治治了!
    【淨網2020】從遊戲娛樂走向騙財牟利……網絡佔卜,該治治了! 從個人信息保護角度看,網絡佔卜同樣隱藏較大風險。無論是測塔羅牌,還是測手相,看面相,都需要錄入若干個人信息,甚至採集個人生物信息。專家表示,如果以上信息收集後不能妥善管理保護,極易造成個人信息洩露。治理須多方合力 在現有法律法規中,缺乏對網絡佔卜的明確規定。
  • 網絡佔卜騙局:95後為80後算人生 年輕神婆一年賺套房
    網絡佔卜亞文化在「星象青年」中湧動導讀不要以為迷信是老年人的「專利」。近幾年,在各個佔卜App、網站註冊的青年數量激增,以「水逆」為代表的佔星術語紅極一時。越來越多的彷徨青年加入網際網路佔卜的行列。「心理學+塔羅牌」火熱出爐的配方聲稱能夠「療愈你,不再有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