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

2020-11-25 大眾網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23日 05版)

滬浙聯合推出跨省市戶口網上遷移便民措施,使上海與浙江的戶籍居民在滬浙兩地之間遷移戶口時,只需在遷入地公安派出所申請辦理,打造了長三角區域「網際網路+戶政服務」線上辦理新模式。新華社發

在位於蘇州市吳江區汾湖高新區的康力電梯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廠區,工作人員在操作機器加工電梯門板。新華社發

建設中的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新華社發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究竟如何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如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有何現實和長遠意義?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意味著什麼?本刊特邀四位專家,深入解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訪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吳曉華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23日 05版)  

國土空間的保護與開發,是一個國家賴以發展的重要基礎。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吳曉華看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是在過去10年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制度實施基礎上,在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十九大不斷建立完善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基礎上,又一次從戰略目標層面提出新要求。

「從主體功能區規劃到主體功能區戰略,到主體功能區制度,再到《建議》提出的『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體現了我們黨對空間治理的高度重視和不懈探索。」吳曉華指出。

他詳細梳理了黨和國家在國土空間治理方面的重要方略與舉措——2010年,《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出臺,提出「逐步形成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並提出「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主體功能區配套政策」。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完善主體功能區制度」。

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何在?吳曉華認為:「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既要按產業領域分類縱向治理,也要按不同的空間單元確定政策。在空間形態上,一個現代化國家要形成符合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的空間格局,該開發的區域要有序有度高效率開發好,該保護的區域要堅決保護好。」

在吳曉華看來,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是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內在要求。「國土空間布局混亂,處處冒煙、山體破壞、汙水橫流,就不是高質量發展;耕地減少過快、生態系統功能退化、資源開發強度過大、綠色空間減少過多,也不是高質量發展。實現高質量的空間發展,關鍵是要明確空間單元的主體功能和管控要求,明確哪類空間要有序有度開發,哪類空間要優化或重點開發,哪類空間要限制或禁止開發。」

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吳曉華強調:新時代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應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區、農產品主產區、生態功能區三大空間格局。

「我國960萬平方公裡國土空間的自然狀況不同,有的生態脆弱或生態功能重要,不適宜大規模高強度工業化城市化開發;有的不適宜高強度農牧業開發,否則會對生態或農業功能造成破壞。因此,必須區分不同國土空間的主體功能,進而明確各自的主要任務,實行不同的政策。」吳曉華說。

如何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揮各地比較優勢,切實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吳曉華將其概括為落實「三個支持」。

「一是支持城市化地區高效集聚經濟和人口、保護基本農田和生態空間。」吳曉華介紹,此舉的重點在於把促進經濟發展和人口集聚的政策進一步向城市化地區聚焦,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是支持農產品主產區增強農業生產能力。吳曉華指出,《建議》提出「加大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力度,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強化綠色導向、標準引領和質量安全監管,建設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等,都是為了把支持農業發展的政策進一步向農產品主產區聚焦,更好調動農產品主產區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

「三是支持生態功能區把發展重點放到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生態產品上,支持生態功能區人口逐步有序轉移,把國家支持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特別是生態保護修復政策進一步向生態功能區聚焦。」吳曉華認為,《建議》提出的「重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公共衛生應急保障、重大引調水、防洪減災、送電輸氣、沿邊沿江沿海交通等一批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的重大項目建設」,在落實中都要向重點生態功能區傾斜。「需要指出的是,支持生態功能區人口逐步有序轉移,主要是向城鎮轉移並落戶,是基於『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或『一方水土養不富一方人』的實際出發的,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減輕生態功能區的承載壓力,同時增強這些地區人民的就業致富能力,讓他們與全國人民一同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吳曉華說。

(本報記者 王斯敏)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23日 05版)    

談及「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認為,其核心是通過深化戶籍制度等關鍵領域的改革,推動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中心內容的農民工市民化。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0.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44.38%。「長期以來,大量農民工實際在城鎮居住,在城鎮就業,工資穩步上漲,但由於沒有城鎮戶口,他們能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務和城鎮居民有一定差距。」蔡昉指出。

「新型城鎮化有巨大的潛力,現在也是最好的推進時期。」蔡昉表示,「十四五」時期應當進一步減小區域差距、城鄉差距及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務的差距。一方面,要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繼續把新增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讓進城農民工及其家庭真正融入城市,享受同等的社會保障、義務教育、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務;另一方面,要著力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通過戶籍制度改革實現農民工市民化,這是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最有效手段和最終體現。

蔡昉認為,建設以農民工市民化為核心的城鎮化,對於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潛力是巨大的。「讓農民工特別是長期穩定在城鎮就業的農民工成為城市居民,能夠穩定他們的收入,穩定他們的勞動力供給,煥發出他們作為消費者的龐大潛力,對擴大消費和經濟增長將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蔡昉說。

蔡昉列舉了一組數據:2019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0.60%,發達國家平均為80%。「我們做過一個推算,如果給予農民工戶口,在不提高工資、不改變其他條件的情況下,其消費可以提高27%。這說明,他們受到戶籍約束,消費潛力沒有完全釋放。因此,農村居民消費的提高,將是拉動中國經濟未來最大的潛力。」

此外,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以適應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作為我國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重要空間、城鎮體系的重要一環、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紐帶,縣城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部署的一系列任務,如『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帶動作用』『建設現代化都市圈』『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等,從不同側面揭示了我國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潛力所在和著力點。」蔡昉指出。

2019年,我國城市數量達684個,建制鎮數量達21013個,「這是一個巨大的城鎮化潛力。」蔡昉認為,在優化行政區劃設置、充分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輻射力,以及加快縣域縣城產業發展的基礎上,促進這些行政區域的經濟發展和就業擴大,可以推動形成新型城鎮化的新高潮。

(本報記者 邱玥)

實現共同發展和共同富裕的空間戰略安排        ——訪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院長賀燦飛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23日 05版)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關於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部分有許多新提法,新提法背後都有新內涵。」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院長、教授賀燦飛這樣認為。

在賀燦飛眼中,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應充分發揮西部在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的新角色,以及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角色。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應注重抓好東北地區系統性制度突破和產業結構轉型。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是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實現向高質量轉型的必要手段,要讓東部地區,尤其是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率先主導和引領國家價值鏈,推動產業的合理分工,使其在國內循環中成為創新驅動的排頭兵。

「『十三五』期間,我國傳統東中西差異逐步縮小,發展與環境的關係得到了很好處理,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等地區生態環境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同步推進,各地建立了區域互助機制和補充機制等。儘管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不可否認,我國仍面臨區域發展差距大,南北差異逐漸拉大,城鄉差異不容忽視,部分區域發展韌性不足等問題。」賀燦飛表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共同富裕,必然要在空間上實現共同發展。而推動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正是我們國家為實現共同富裕進行的空間安排。「這個協調發展,不光是不同地區經濟發展協調,還有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賀燦飛說。

「十四五」以及今後一段時間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還應注意哪些重點問題呢?賀燦飛表示,近些年,隨著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不斷發展,我國經濟發展南北差距越來越大。而東北的振興,既要發揮企業家、勞動者等的個體能動性,更要進行系統的產業結構改革,充分發揮系統能動性的作用。「另外,要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除了協調各地建立完整的產業鏈和價值鏈體系,還應推動全國市場一體化發展,通過市場分工調動核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等不同層次的各區域在全球價值鏈、地區價值鏈、國家價值鏈和區域價值鏈中承擔起不同的功能角色與市場定位,激發起各地區的內生驅動力,以實現高質量發展與轉型。」賀燦飛說。

(本報記者 劉華東)

區域重大戰略為高質量發展蓄勢增效           ——訪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耀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23日 05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

「堅持以區域重大戰略為引領,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連接貫通並輻射帶動東中西、南北方協調發展,這是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動力系統的必然要求。」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陳耀表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國「一盤棋」,啟動實施區域重大戰略,攻克了許多區域發展中長期存在的突出難題,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層次和水平邁進。2015年,《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2016年,《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陸續印發。目前已形成了以西部、東北、中部、東部四大板塊為基礎,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等區域重大戰略為引領的區域發展模式。

伴隨著多個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相繼落地,中國經濟新增長極多點開花。5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深入,雄安新區建設如火如荼;長江經濟帶推動沿江11省市聯動發展,用長江黃金水道串聯起長三角地區、長江中遊地區、成渝經濟區,有效發揮了各地區的比較優勢;粵港澳大灣區正在打造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釋放出持續強勁的發展動能。

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板塊,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佔據全國半壁江山,生態地位突出,發展潛力巨大,理應在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重要示範引領作用。」陳耀說。

「『十四五』期間,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以點帶面、均衡發展,促進區域內分工協作、區域間優勢互補,是推進暢通國內大循環的有效途徑。」陳耀認為,「此舉必將有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層次和水平邁進,為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堅定前行蓄勢增效。」

(本報記者 羅旭)

相關焦點

  • 持續掀起學習貫徹熱潮!區委召開專題學習會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11月16日,龍灣區委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會,進一步推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入腦入心,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進全區各項事業發展的實際成效。周一富、夏禹槳、周贊、張純芳、林小露、吳呈錢等區領導參加學習會。
  • 【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6大圖解|條條與你有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發布!【建設】出現次數:27例: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
  • 浙江大學開展中層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集中輪訓
    根據中央和省委有關部署,浙江大學開展中層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集中輪訓,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討推進高質量謀劃「十四五」和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教育引導中層幹部進一步增強
  • 深入學習堅決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
    1月11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開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新發展階段 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格局■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由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決定的。
  •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
    近日,省委書記于偉國在榕主持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學習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他強調,要把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原原本本學、全面系統學,吃透精神實質、把握核心要義,切實統一思想、明確方向,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省長王寧出席。
  • 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從「一、二、三、四」開始
    航空工業黨組要求,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要真學、學真,要把五中全會精神落實到規劃、轉化為行動。」——航空工業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松對全集團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提出了要求。在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航空工業黨組堅持「一個帶頭」,先學一步,先講起來,發揮黨組示範作用,帶頭學習全會精神。
  • 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大連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
    「十三五」期間,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成產業結構優化的先導區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區」重要要求作為堅定不移的奮鬥目標,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遼寧、大連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紮實做好「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構建協調發展新格局、鞏固提升綠色發展優勢、建設開放合作高地、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六項重點工作,城市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 金牛區委老幹部局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1-27 01:38:31 來源: 成都日報 舉報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 ...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 (2020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
    一致認為,一年來,中央政治局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
  • 訪談視頻 |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充分發揮職能優勢...
    訪談視頻 |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充分發揮職能優勢 全力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1-01-09 1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株洲市人民醫院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報告會
    紅網時刻株洲1月9日訊(通訊員 陳志梧)1月7日,株洲市人民醫院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報告會,特邀株洲市委宣傳部理論科科長尹姮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行專題宣傳。會上,尹姮結合自己在工作中的所思所悟,生動具體地從深刻把握全會的重大意義;深刻把握十四五規劃《建議》的主要特點;深刻把握新發展成就;深刻把握新發展環境;深刻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刻把握新發展目標;深刻把握新發展指針;深刻把握新發展理念;深刻把握新發展格局;深刻把握新發展保證等十個方面對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行了詳細解讀。
  • 【十九屆五中全會】歙縣三陽鎮婦聯傳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
    【十九屆五中全會】歙縣三陽鎮婦聯傳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1-04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韓城市桑樹坪派出所集中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為緊跟黨的步伐、加強政治建警,韓城市公安局桑樹坪派出所按照市局黨委部署,結合「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於11月9日上午召開全體民警會,集中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會上,教導員邢欣組織學習了了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原文內容,對公報強調的2個重要判斷、1個遠景目標、6個主要目標等重要內容進行了著重講解,並結合自身學習體會和派出所工作實際強調:一是十九屆五中全會是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要切實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
  • 石化起運公司掀起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潮
    近日,從石化起運公司獲悉,石化起運公司黨委認真傳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把學習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和重大決策部署上來。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縣委宣講團報告會在九姑舉行
    1月6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縣委宣講團報告會在九姑鄉舉行,縣委宣講團成員、農業農村局局長陳文浩作宣講報告。鄉村全體幹部、鄉直機關單位負責人、部分農村黨員代表、群眾代表、「兩新」組織代表參加會議。
  • 大冶法院召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會
    1月11日下午,大冶法院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報告會在該院視頻會議室召開。特邀大冶市委理論宣講團骨幹成員、中共大冶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高級教師林中川出席會議作宣講報告。宣講會上林中川圍繞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的背景,以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切入點,從深刻認識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意義、有利條件和重要特徵,準確把握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牢牢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構想和重要著力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動員各方面力量,為實現
  • 深入學習五中全會精神努力推動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福建社科界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深悟透全會精神,準確把握核心要義,深刻領會豐富內涵,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會精神上來,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全會精神轉化為推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 訪談視頻丨 以創新為牽引推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落細
    記者:請問您對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有哪些體會?甘肅司法行政系統有哪些初步的貫徹舉措?對於司法行政系統來說,今後的任務就是對標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習近平法治思想,緊扣高質量發展和構建新發展格局,把創新作為源頭活水和「第一動力」,全力參與法治建設、平安建設,護航「十四五」規劃全面實施。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縣委宣講團報告會走進九姑鄉
    融媒體訊   1月6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縣委宣講團報告會在九姑鄉舉行,縣委宣講團成員、農業農村局局長陳文浩作宣講報告。
  • 構建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這樣戰略布局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