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 2020年冬至祝福語!今日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大家當地有什麼習俗麼?比如宴飲、吃水餃等等。這天又該如何發祝福語呢?
今日冬至 2020年冬至說說祝福語
今日冬至,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內容摘自百度百科)
2020年冬至說說祝福語
1、冬至吃餃子,一個餃子一顆心。吃韭菜餡餃子,願你青春常駐;吃蘿蔔餡餃子,願你健康長壽;吃蘑菇餡餃子,願你錢袋漸鼓;吃三鮮餡餃子,願你家庭和睦。
2、冬至節氣,團圓之日;共聚天倫,樂也融融;電話問候,話費不夠;簡訊祝福,表我心意;祝你全家,身體康健,生活幸福,合家歡樂;提早祝福,免得佔線!
3、一壺老酒,綿香醇厚;一段越劇,情意悠悠;一段歲月,難以忘記;一句祝福,伴你左右;一群朋友,知心牽手;一條圍巾,溫暖冬天;一條簡訊,送去問候!
4、冬至快樂,親愛的媽媽!您對我們的愛,言語永遠不足以表達。
5、爸:為了兒的人生您辛苦了大半輩子!今天是您的節日,兒想對您說:謝謝您,我最親最愛的爸!
6、趕走了夏的燥熱,送走了秋的落寞,輕輕地冬至腳步近了。風了狂了,天氣寒了,可愛的你該保重身體了。簡訊發了,信息看了,懂事的你該回了。
7、靜夜,我是一顆明星,守候你的窗欞;明朗,我是一縷陽光,溫暖你的心上;冬至來了,我是一個餃子,鑽進你的肚子,悄悄地,只想偷點你的秘密。
8、快樂冬至!什麼使冬至快樂?不是那快樂的陽光,也不是鳥兒的啁啾那是愉快的念頭和幸福的笑容,而是溫馨慈愛的問候!—冬至快樂!
9、降溫了,花落的聲音風知道,思念的感覺心知道,變冷的溫度冬知道,我的祝福你知道,沒有華麗的詞語,只想在漸冷的冬天為你送上暖暖的祝福!
10、風起,搖蕩我的思念;下雨,滴落我的牽盼;飄雪,飛揚我的祝福!停留在帶有我體溫的簡訊上,給你冬的訊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到了,注意保暖!冬至快樂。
11、Dear媽媽:這十幾年來你辛苦了!希望在這特別的日子送上我特別的問候!媽媽我永遠愛你!冬至節快樂!
12、冬至到,為你送上暖胃煲湯。一碗羊肉湯,洋洋得意喜洋洋。一碗排骨湯,強筋健骨身體壯。一碗狗肉湯,營養滋補更健康。一碗幸運湯,幸福如意添吉祥!
13、冬至到,為你送上幸運煲湯。送上羊肉湯,祝你:事順氣順萬事順,洋洋得意無人能擋!送上排骨湯,祝你:緣好財好運氣好,排山倒海無人能比!
14、無論陽光是燦爛還是暗淡,讓溫暖常在心間;無論清茶是濃重還是淡雅,讓茶香蕩漾心頭;無論聯繫是經常還是偶爾,讓祝福溢滿心裡。冬至到了,保重自己。
15、簡訊來報告,冬至節氣到:保暖很重要,別只顧花俏;熱湯嘴邊繞,晚間要燙腳;適當慢慢跑,衛生別感冒;送你溫暖襖,快樂當外套;祝你一冬心情好!
16、天很冷,霧很濃,看看窗外又起風;人很忙,活很重,時間太緊沒有空;錢雖少,人雖窮,還是要把祝福送:冬至到,多保重,健康平安人輕鬆。
17、天,下雪了,給花帶去春的思念;花,甦醒了,向天傾訴冬的呵護。我,記起你了,讓雪捎去問候,託花帶去叮囑:冬至到了,請多保重!
18、冬至問候在飛揚,日子更比從前長,寒潮襲來雖然強,我的思念如太陽,照來溫暖喜洋洋,祈願新年更吉祥,祝願前途很輝煌,願你快樂最久長。
19、爸,您最近身體還好嗎?年紀大了,就別太操勞了,兒女們的事會自己處理的,(www.lz13.cn)您要多保重身體。今天是冬至,祝您冬至快樂!
20、爸爸,今天是冬至節,節日快樂哦。雖然,你有時很兇,但是我知道你是愛我的,是嗎?在這裡祝你快樂,健康!
21、秋已去,冬已至;天漸冷,衣多加;勤鍛鍊,勤晨跑;常開窗,多透氣;菜要熱,飯要暖;蘿蔔湯,醋炒菜;曬太陽,要健康!
22、你是大樹,為我們遮蔽風風雨雨;你是太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光明。親愛的父親,祝你冬至快樂、永遠健康!
23、裝滿一車愛心餃子,讓平安開道,拋棄一切煩惱,讓快樂與你擁抱,存儲所有溫暖,將寒冷趕跑,釋放一生真情,讓幸福永遠對你微笑。
24、祝我美麗的、樂觀的、熱情的、健康自信的、充滿活力的大朋友——媽媽,冬至快樂!
25、獻上天天都屬於你的赤誠和愛心,寄上聲聲都祝福你的親情,親愛的媽媽,祝您冬至快樂!
26、三九嚴寒何所懼,送上關愛情一縷,祝福聲聲送給你,陽氣初生,冬去春歸的日子裡,願你在寒冬臘月的天氣,時時蕩漾著春天般的暖意。祝你冬至快樂。
27、漫天的雪花是飛舞的音符,以思念譜成樂章,用祝福奏出期盼,帶給你歡樂,祝冬至團圓,溫暖溢滿整個冬天!(以上內容摘自網絡)
分享:今日冬至吃什麼?
我國南北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經過歷史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我國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宴飲的習俗。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成為多數北方中國人冬至的風俗。古人喜賀冬至,冬節是「時年八節」之一,各種冬至節日食物甚多。
羊肉湯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現山東滕州一帶,這天被稱作數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數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湯圓
江南一些地區,則比較盛行吃湯圓,取其團圓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戶磨糯米粉,並用糖、肉、菜、果、蘿蔔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也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實際上,冬至吃湯圓,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做法是先將綠豆、紅豆、糖冬瓜、芋頭分別煮或蒸熟,去皮,分別加入白糖、芝麻、熟豬油等調味品製成四種甜餡料,將湯圓皮分別包入四種不同的餡心,做上記號。將四種湯圓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裝不同餡料的湯圓各一個。
在江南水鄉除了吃湯圓還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年糕
杭州年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食物,屬於農曆新年的應時食品。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節和冬至,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
年糕有紅、黃、白三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從明末清初直到今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
番薯湯果
在寧波的傳統習俗中,番薯湯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寧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將過去一年的黴運全部「翻」過去。湯果,跟湯糰類似,但個頭要小得多,而且裡面沒有餡。湯果也被叫做圓子,取其「團圓」、「圓滿」之意。老寧波也有「吃了湯果大一歲」的說法。[25]
糯糕
在我國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祭祖先,在臺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
擂圓
浙江台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節氣,在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餚和食物,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禱祖先保佑全家人來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後全家人歡樂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其中吃「冬至圓」(擂圓,又叫硬擂圓、翻糙圓)是台州的老傳統,擂圓取圓圓潤潤、團圓之意。擂圓是冬至的重頭戲,「圓」意味著「團圓」「圓滿」,與平日裡吃的湯圓相比,臨海人的冬至圓不但內容豐富、形式各異,而且意味深長。
水餃
每年冬至這天,在我國北方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
釀酒
姑蘇地區對冬至這一節氣非常重視,姑蘇地區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滷牛肉、滷羊肉等各式各樣的滷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願。
麻餈
麻餈,是浙江,江西的特產,也是福建人的傳統小吃、福建人祭祀時的供品。麻餈陰乾後蒸、煎、火烤、砂炒皆宜。麻餈也是閩南著名小吃,其中又以南安英都出產最為出名,其原料為上好糯米、豬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餈香甜可口,食後耐餓,有著甜、滑的口感,且軟韌、微冰。成品色澤鮮白,滑韌透明。
冬至面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麵的風俗與節氣、氣候、農事有關。冬至過後即是數九寒天,每隔九天數作一九。在滴水成冰的嚴冬,吃一碗熱騰騰的雞蛋掛麵,才算是過了一個冬至。
冬節丸
潮汕地區民諺云:「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海峽兩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潮汕一帶有「冬節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俗稱「添歲」。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釀酒已成為習俗。廣東人冬至還有吃燒臘與姜飯,冬至這天,大多數廣東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
現代臺灣著名學者林再復在《閩南人》一書中描述臺灣冬節(閩南語稱冬至為冬節)之日「家家戶戶清晨要以冬至圓仔致祭祖先……從大門、小門、窗門、倉門、床、櫃、桌、井、廁、牛舍、豬舍都得以冬至圓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桂圓燒蛋
冬至古代為大節日,嘉興重冬至,俗諺「冬至大似年」,保留古風。據《嘉興府志》(卷34·風俗)記載:「冬至祀先,冠蓋相賀,如元旦儀」。民間崇尚冬至進補,有赤豆糯米飯、人參湯;白木耳、核桃仁燉酒、桂圓煮雞蛋等。[26]
南瓜餅
冬至過了眼看年,合肥人到了冬至都要吃南瓜餅,大街小巷瀰漫著南瓜餅的香味,並且還有一句諺語叫做「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就是說過了冬至,就會夜短日長了。
炸點心
舒城縣山區冬至這天要吃炸點心,炸餈粑、炸南瓜餅是這天的主食。在舒城人民看來,數九寒冬從冬至開始,需要進食一些富含油脂的食物來補充熱量,抵禦嚴寒。
以上就是「今日冬至 2020年冬至說說祝福語」的全部內容了,那你的家鄉這一天都吃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