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打掉特大電信詐騙團夥!老闆「白姐」 一天刷1800萬買房買鋪

2020-11-26 大河網

  原標題:發個微信為何能騙走7000萬?獨家揭秘鄭州特大電信詐騙團夥黑幕

  鄭州風雅頌小區的多個房屋內,在長達半年的時間內每天都有近百名年輕人進入後一天都不出來,這裡不見顧客上門卻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滾滾而來,柳林公安分局社區女警偶然上門排查慢慢揭開了這家電子商務公司的欺詐畫皮。

  2017年10月18日,鄭州市公安局柳林分局通過縝密調查,一舉成功打掉一個涉案金額達7000餘萬元的特大電信詐騙團夥,刑事拘留以「白姐」馬某為核心的涉案人員95名, 破獲電信詐騙案件百餘起。

  難道這是一家黑網吧?可並沒有人玩遊戲

  2017年9月8日,鄭州市公安局柳林分局社區民警夏尚宇在轄區進行「一標三實」信息採集工作,即標準地址,實有人口、實有房屋、實有單位的採集,此舉主要為了掌控流動人口、從業人員等信息,打造轄區平安穩定的社會治安環境。

  上午9點多,夏尚宇來到風雅頌北區小雅商務B座6單元5樓501室進行調查,屋內人聲鼎沸,一名20多歲的女子迎了出來,開門瞬間一股刺鼻煙味噴出,讓不抽菸的女民警夏尚宇頓感不適,她看到屋內擠滿了人和電腦,就像網吧一樣。

  當夏尚宇說明來意,女子稱他們是做電子商務的,老闆不在,讓其過會再來。夏尚宇提出進屋看看,女子也未拒絕。

  一個客廳就有二十多人,有男有女,當身著警服的夏尚宇現身屋內,很多人明顯變得不自然起來,多人不約而同地開始將屏幕上的對話框一個個關閉。

  離開後,夏尚宇心裡泛起了嘀咕,難道是一家黑網吧?可並沒有人玩遊戲,為什麼自己的出現會讓他們這麼緊張,這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上午11點,夏尚宇再次來到該公司,又因為老闆不在一無所獲。

  晚上6點多,在夏尚宇反覆講解利弊後,該公司才配合了她人員信息的採集工作,可對於公司具體業務,依舊得到的答覆是電子商務。

  這裡大門緊閉,每天喊口號要「有房有車」

  夏尚宇在走訪其他住戶期間,向左鄰右舍詢問了該公司的情況,得知進入這家公司的多為20多歲的年輕人,每天電腦和人把屋子塞得滿滿的,平時也不見有顧客上門,好像根本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業務,又是什麼吸引著他們在烏煙瘴氣的環境下一待就是一整天?

  「除了上下班,他們公司的人幾乎不出來,也不知道是幹什麼的,除了有外賣小哥去送飯,門幾乎都是關著的。都說打開門做生意,可他們公司幾乎沒有客戶上門。」「早上會喊口號,什麼有房、有車的,感覺有點像洗腦……」

  夏尚宇越想越覺得可疑,就把自己所知道的情況向中隊領導進行了匯報,柳林公安分局治安管理服務大隊三中隊指導員竇坤立即找到大隊負責人陳文舉,陳文舉在聽過匯報後,感覺該公司運作模式和以前辦過的類似電信詐騙極為相似,決定派臥底進行調查。

  此事,引起了柳林公安分局負責人的高度重視,如果涉及電信詐騙,必須儘快核實打擊處理,因為這種公司存在的每時每刻都可能毀掉老百姓的一生積蓄,毀掉一個家庭;而且公司大部分是年輕人,好多可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有些孩子可能還涉案未深,儘量在人生事業的起點點醒他們,避免更多人背上汙點,影響一生。

  民警臥底入職被要求先記「對話模板」

  因為前期了解到該公司都是些20多歲的年輕人,陳文舉決定派剛入警沒幾年的小趙進行臥底工作。

  從網上的招聘信息中可以看到,該公司正在招聘銷售人員,月薪在5000元至8000元。

  9月15日,小趙換掉了自己的手機號,一身學生裝扮到該公司進行應聘。當說明求職的來意後,一名自稱人事經理的女子接待了他。

  小趙稱,自己過去就在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搞銷售,因為工資低,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所以辭職了。女經理表示,讓小趙先實習一段時間看看。

  小趙的實習略顯尷尬,沒有人分配他電腦,更沒有派給他活,女經理只是拿出幾張如何與客戶聊天的「對話模板」讓坐在角落的他死記硬背。小趙大致看了一下聊天內容,基本都是教其如何吸引、打動顧客的。

  小趙開始觀察四周「同事」的舉動,這些人不是看電腦就是看手機,不停地打字聊天,之間交流甚少。

  公司牆上貼著登上「龍虎榜」的員工照片;讓每位員工實現:有車、有房、有事業等「企業文化」。

  同事勸他多點耐心「月入萬元不是夢」,教他如何微信包裝成「白富美」

  一天中午,小趙主動請一位張姓男員工吃了頓飯,拉近了兩人的距離,對方作為過來人熱情為其解惑,安慰他初入職場要多點耐心,而熟練業務後「月入萬元也不是夢」。

  「現在公司有好多人都月薪過萬,有的拉到大客戶,一個月就拿4萬多。」張某讓小趙要有耐心,現在是公司在對其考核,只有獲取公司領導的充分信任,才有機會去拉客戶。自己也是學習了半個月業務才獲得了機會。

  張某介紹,公司主要為客戶提供一個炒黑角和尿素的平臺,類似炒股一樣,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拉客戶,從客戶的交易中提成。

  感覺小趙人不錯,張某還向其透露一些如何把微信包裝成「白富美」的拉客技巧。

  經過兩天的調查,小趙掌握了該公司以虛假身份、虛假貨源騙取受害人的事實。

  ▲被查獲的電子商務公司

  上百名警力兵發「風雅頌」

  在小趙臥底的基礎上,柳林公安分局經進一步調查後認定該公司涉嫌電信詐騙,且違法事實清楚,抓捕時機成熟,遂決定10月18日進行收網。

  10月18日下午5點,治安管理服務大隊負責人陳文舉組織民警、輔警上百人,分為現場組、抓捕組、取證組 、看守組等警組趕往風雅頌小區。

  就在抓捕組對商務B座6單元5樓501室進行抓捕之際,樓下一名男子看到大批警察轉身邊打電話邊跑,三中隊指導員竇坤見狀立即帶領20多名民警追擊。

  在風雅頌北區小雅商務A座1單元門前,竇坤看到樓內人員「炸了窩」般的,大量人員擁到了單元門口,後邊的電梯和樓梯內仍有人不斷向外跑。

  「堵住單元門,讓他們衝出了就不好控制了。」經過眾人努力,試圖擁出的人員被逐層往上趕,最後全部趕回到四樓一家公司內。經了解,這裡才是鄭州先策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總部,位於B座6單元的為分公司。

  整個抓捕行動僅用了半個多小時,當場繳獲作案手機45部、電腦98臺以及記有大量公民個人信息的臺帳、詐騙術語等書證物證。最後,通過四輛大巴車才將92名嫌疑人帶回柳林分局。

  陳文舉介紹,抓捕後,他們迅速抽調精幹力量成立專案組,並邀請鄭州市公安局反虛假信息詐騙中心主任郝銳進行現場指導。

  在審訊結束後,專案組得知,有3名主要嫌疑人在逃。

  隨後,柳林公安分局立即組織20多名民警分為8個小隊前往全國20多個涉案省份進行取證,到銀行查涉案公司流水,固定證據,凍結資金;同時成立抓捕小組對3名在逃主要嫌疑人進行抓捕。

  監控記錄下嫌疑人姐姐拖著超市小拖車拉走480萬現金

  10月18日的抓捕行動中,馬某、厲某、秦某3名主犯因不在現場而僥倖逃過一劫,三人在得知事發後進行了一番商議,馬某當晚跑到電廠路託斯卡納小區的姐姐家躲避,第二天開始大量提取現金籌劃潛逃。

  在此前多年的經營中,馬某曾通過轉帳方式給多名親友轉去資金,其中一名李姓親友卡內被轉入了1000萬元左右資金,哥哥的卡內被轉入500萬元左右資金,姐姐的一個農村信用社帳戶內則被轉入過100萬元左右的資金。

  這一次,馬某覺得自己到了最後的關頭,她慶幸自己留一手的舉動沒有多餘,遂將手中掌握的這些銀行卡交到了姐姐手中,由姐姐出面辦理現金提取業務。

  10月19日,馬某的姐姐在電廠路一家銀行內提取出480萬元左右的現金,但這樣的操作未能避開警方的注意,民警調取銀行監控發現馬某姐姐拖著超市小拖車拉走大量現金的場景。

  馬某姐姐按照馬某指示,將提取出來的500餘萬現金中的200萬元分到了秦某手中,秦某則回復馬某,將其中50萬元用來請了律師,另有100萬元則交給厲某父親打聽案件進展。

  民警跟隨送餐員,開門瞬間抓獲嫌疑人

  10月20日,馬某和厲某潛逃至開封市龍亭區青年城小區一棟居民樓10樓的一個房間,秦某在這裡為他們租下的新房,落網前10多天的時間內他們就住在這裡,每天拉緊窗簾且足不出戶。

  「他們的屋子經常亮著燈,透過窗簾可以觀察樓下動靜,他們不讓任何人進到屋裡去。」辦案民警介紹,馬某和厲某整日躲藏在新租房屋內,平時除了吃方便麵等快餐食品,就是通過網絡平臺點餐。

  不過,即使是送餐員也不能進入這間神秘的房屋,送餐員只能按照指示將食物放在房門外,屋內人員通過房門貓眼觀察室外環境,確定送餐員已經離開,而走廊裡也沒有其他人時,才會將房門打開一條縫快速取餐。

  11月1日,秦某被抓獲,三中隊指導員竇坤帶隊趕到了青年城進行蹲守,至11月2日傍晚他們綜合各種線索,確定馬某和厲某躲藏的具體房間,隨後跟隨送餐員進入10樓。

  送餐員將餛飩和炒麵放在10樓的房門口離開了,一分鐘後房門打開了一條縫,馬某伸手拿到了裝著餐盒的塑膠袋,隨後快速退後準備關門。

  此時,躲在房門一側的治安一中隊副中隊長張存一把拉住房門,民警迅速進入了房間,坐在客廳沙發上打遊戲的厲某呆住了,但很快是一副如釋重負的表情。

  民警搜查房屋時,馬某仍稱不知道什麼事情,但面對從沙發靠墊和其使用的枕頭內找到的50萬元現金,她很快沉默了。

  ▲床上的錢是從嫌疑人馬某家裡搜到的

  他們是會聊天的「白富美」

  在一個辦公室卻彼此很陌生

  炒原油、炒郵幣、炒黃金,現在又炒黑角和尿素

  為何屢屢有人上當受騙?

  該起案件又與以往的電信詐騙有何不同?

  公司核心人物「白姐」有何「致富」經歷?

  ▲收繳的涉案贓款

  組織嚴密,員工與員工之間可能都不認識

  鄭州先策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分為母公司和子公司,大多數子公司的新進員工根本不知道母公司的存在,部分員工只有在獲取老闆足夠的信任後,才可能獲知更高層次的信息。公司的最高層為兩位股東,下設創新部、後勤部、飛夢隊、飛躍隊、人事部(行政部)五個銷售部門,其中創新部、飛夢隊、飛躍隊分別下設三個組,每組有約20名業務員和分析師。

  雖然公司規定工資標準在2500元~5000元不等,但這並不是員工的主要收入,他們的收入為一手8000元左右50噸的黑角和尿素,如果有顧客交易,公司會扣除每手500元的手續費,員工可提成35元,業務員的主管和部長提員工的10%。

  如果業務員累計業績達到35萬,則可創立新的小組,成為主管,帶領團隊開拓新的客戶人群。

  公司「高大上」,員工都是「白富美」

  鄭報融媒記者了解到,鄭州先策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厲某,小學畢業後長期在家務農,直到2015年5月份在一家動漫城認識秦某,兩人開始合作做微商,他負責後勤,參與分成。

  兩年多的時間內,兩人配合馬某開始「滾雪球」般的將公司一步步發展壯大,他們不斷變換交易平臺,換湯不換藥地在虛擬空間內以「白富美」身份欺騙著不同地域的不同投資者。

  這家公司招聘來的「白富美」,在工作中並無性別差異,他們主要是各大專院校和技校的畢業生,初出校門通過聊天即有機會月收入過萬,可以被獎勵最新款的蘋果手機,這讓他們內心充滿了激情。

  「白富美」在工作中的日常內容是更新朋友圈,內容多為各類美女在各種場所休閒娛樂的場景,只是偶爾會更新一條日賺百萬的內容,以此吸引陌生微信好友的關注,並針對不同好友的不同反應選擇進一步發展的客戶。

  「白富美」假高冷,不輕易主動私聊

  鄭州先策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名義上是做農產品交易,實際上是打著農產品的幌子炒一些國際上的指數,且為逃避打擊將國家明令禁止炒的天然氣、石油、貴金屬等換用別的代名詞,並依據國際上大盤模擬出自己的大盤指數及走勢圖,然後讓客戶投資購買。

  因為公司一位股東與黑龍江中遠農業商品交易中心籤訂有合同,所以一切都看上去那麼高大上、那么正規。但據警方調查,炒黑角完全是虛擬的。

  公司業務員會按照要求把微信頭像和信息「打扮」成白富美,這也是傳統電信詐騙慣用的伎倆。

  業務員日常會四處添加微信好友,因為怕找上門,往往會避開本地人。他們會評論微信好友發布的朋友圈,但絕不輕易主動私聊,此舉只為刷存在感。

  每日他們會發幾張虛擬的大盤走勢圖,讓人感覺他們又大賺了一筆。一旦有人詢問,他們便會用專業話術進行應對,但絕不提投資的事,除非客戶主動提出後再進行解答,以免引起客戶反感。

  客戶如果想進平臺交易,業務員會將客戶的微信推薦給組長,由組長幫客戶開戶。客戶開戶入金後,組長就會將客戶推薦給分析師,由分析師和客戶交談,帶著他們到平臺上買入賣出進行交易。

  他們對入戶設置的門檻非常高,要求10萬起步,如果對方資金不夠,才裝作勉強表示5萬也行,始終給客戶一種「高大上」的感覺。

  在初期,他們會讓客戶嘗到一些甜頭,接著就千方百計地勸客戶進行買賣,在不知不覺中讓客戶一步步虧損且不生疑惑,繼而繼續投錢翻本。

  給客戶分類,每種類型一套交流套路

  業務員在朋友圈如何與客戶互動?他們表示,朋友圈分為生活動態、股市動態、燃料烴動態3種。「對於沒備註過的客戶,第一可以去客戶朋友圈評論兩條以上的動態,讓客戶知道我們在關注他;第二可以直接去找客戶說話,問問客戶在哪裡?喝茶了嗎?和客戶求同,看看我們發的什麼類型的動態,從這點出發來和客戶第一次聊天,讓客戶記住我們。要到了客戶的信息就要備註好,下次就可以獲取別的信息了。不備註的話明天可能會問同樣的問題,客戶會煩。備註過的客戶就可以以備註的動態來和他聊天,不說投資話題,除非客戶主動提出,我們再回答。」

  (▼點讚的客戶找客戶私聊時)

  白富美:

  在嗎?吃飯了嗎?你今天股票怎麼樣呀?看你給我點讚股票了,你還在玩嗎?收益如何啊?買的什麼股票啊?幾成倉位啊?是不是50萬滴倉啊?……(這樣的目的就是看看客戶是否炒股,下多少本錢)

  客戶:

  是啊,我在玩股票,看你是股神,給我推薦一隻牛股吧,看你分析得好厲害,帶帶我,小玩而已……(這些是客戶常回答的類型)

  白富美:

  我最近只是在關注股票,不買了,去年炒股虧了好多,最近跟著朋友在玩燃料烴,把股票虧的300多萬給賺回來了,你股票玩得如何啊?賺了嗎?(這樣子回復是為了告訴客戶自己不炒股,在玩燃料烴,還把股票虧的給賺回來了,轉移重點)

  客戶:

  那你好厲害,我還是虧的,被套了一大半,放著不動了,留給兒子了,就當玩玩,或者是,燃料烴是什麼?有那麼賺錢嗎?(通過客戶的回答可以判斷出後期用不用跟蹤,值不值得培養,如果連資金量都不透露,開發起來會很麻煩,多從客戶的語氣和態度來篩選客戶)

  ■核心人物「白姐」的「白富美生活」

  在鄭州警方破獲的這起電信詐騙案件中,核心人員馬某在外人眼中一直保持著神秘感。馬某在公司內並不以真面目示人,除了高層僅兩三個人知道她的姓名,其他員工都喊她「白總」或「白姐」,她的創富經歷也激勵著初出大學校門的年輕人們。

  警方透露,身家上億的馬某曾一次刷卡千萬元購進樓房和商鋪,出入駕駛保時捷代步,卻和員工合租掩人耳目,即使是合作夥伴也不清楚她具體騙到了多少錢,還會學習什麼新的騙術花樣。

  ▲嫌疑人「白姐」(粉色睡衣者)

  騙局被識破前還擬定了新規劃:定購豪車、學習MBA

  2010年,馬某大學本科畢業後在鄭務工,2013年底開始經營鄭州先策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先後從事淘寶、微商、青島九州平臺炒現貨、湖南韋德平臺炒期貨,2017年3月開始做黑龍江中遠農業商品交易中心交易平臺,炒黑角和尿素。

  出於某種考慮,馬某對外使用了新名字。公司員工所知道的31歲「白姐」,在公司內有一個比她小几歲的「副部長」男朋友。馬某平時出入有一輛保時捷Macan代步,懸掛有多個8組成的號牌,而她一部手機的尾號也有四個8。

  辦案民警介紹,在罪行被警方發現前,馬某對自己近期的事業和生活還有新的規劃:她剛剛支付15萬元通過鄭州一家公司定購了保時捷Panamera汽車,而警方在調查一輛涉案車輛上還發現了她近期在一所高校報名自費學習MBA課程的發票。

  多年炒作虛擬交易平臺不斷行騙

  2013年,馬某和一個朋友在鄭州國際城小區內開始經營鄭州先策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當時公司做的是淘寶、微商方面的生意,她稱做淘寶方面的生意不賺錢,開始做一個名為青島九州的交易平臺,具體業務則是拉客戶到平臺上買賣山參、普洱。

  「實際上是吸引客戶到平臺炒指數,這些都是虛擬的,根本沒有實物交割,其實就是騙客戶到平臺上交易,我們賺取手續費及客損。」馬某稱,至2016年7月,青島九州平臺因為涉嫌詐騙被政府查封,她與合作夥伴比較了一些當時市面上的平臺,又開始代理湖南韋德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平臺,這個平臺主要炒一種叫燃料烴的指數,而這家公司也沒有實物交割,至2017年2月該平臺也因詐騙被當地查封。

  馬某此次代理的中遠農產品交易平臺,是使用厲某的名字註冊公司和黑龍江中遠農業商品交易中心籤訂合同,短短半年時間,這個平臺為她帶來了超千萬元的收益。

  「龍虎榜」上榜人員被獎手機和旅遊

  為了讓平臺既快速高效地行騙,又能長期安全地經營下去,「白姐」為員工們制定了一套獎懲措施,她要求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規定「上班時間不帶家屬或朋友等與工作無關的人進公司」、「未經領導許可不得向外透露公司機密與內部資料」、「快遞、外賣等一律送到公司樓下,禁止上樓」。

  這些規定執行起來比較嚴格,但高額的獎勵則刺激著初出校園的大學畢業生們,她給員工配發的是小辣椒手機,可以同時使用多個微信號,但獎勵則是最新型號的蘋果手機。

  進入公司「龍虎榜」的員工可能會獲得五六萬甚至十萬元的獎勵,此外還有不定期的拓展和激勵,警方實施抓捕前的國慶假期裡,她除了獎勵部分人員蘋果手機,還組織了一次三亞雙飛遊,也正是物質享受讓這些員工良知泯滅,一步步走向了犯罪的深淵。

  ▲嫌疑人「白姐」(粉色睡衣者)

  購置多套房產卻與員工合租同住

  馬某身邊的人不知道她有多少錢,也不知道她這些年購置了多少房屋和商鋪,她給新員工提供住宿場所,而為了掩飾財富她也經常住在為女員工們租賃的合租房內。

  鄭報融媒記者了解到,馬某在鄭州國際城小區購有一套二手房,半年前又以母親的名字在花園路建業凱旋廣場的寫字樓購置五套房屋,這五套房子當時的市場價為1224萬元。

  2017年9月14日,馬某在一天之內,先後在融創龍府小區和建業天築小區,花費1800多萬元購進了多間住房和商鋪,購房所需資金則全部來自她的銀行卡,並沒有通過貸款等渠道籌集。

  辦案民警表示,馬某的合租行為對員工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同時還給大家樹立了一個「榜樣」,但即使是參與分成的公司核心管理層的秦某和厲某,也不清楚馬某究竟是如何給大家分成的,她的男朋友和家人在得知馬某的錢款數額和房產投資行為後,在震驚的同時也紛紛認為自己受到了欺騙。

  騙局被揭開後,柳林公安分局派出多路民警遠赴黑龍江、山西等10多個省份,一方面對案件涉及的交易平臺進行調查,一方面聯繫走訪大量受害者,對這一交易平臺的行騙手法和危害進行進一步的揭露。

  包工頭被平臺提醒別信警方來電

  11月7日,柳林公安分局治安大隊副大隊長劉鵬飛帶領兩名民警來到哈爾濱市,三人對此次電信詐騙案件中出現的交易平臺進行調查,調取了該公司的相關資質和手續,又來到黑龍江省證監局、金融辦和商務廳等部門。

  當地監管部門證實這個交易平臺並未獲得進行期貨交易的資格,而普通的交易則需要進行實物交割,並表示將對交易平臺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調查處理。

  隨後,三人聯繫了黑龍江省大慶市的一名受害人,這名當事人是一個包工頭,他於4月份進入這個交易平臺,半個月內損失了2萬多元,隨後停止交易。

  接到民警的電話,這名包工頭卻認為遇到了假警察,當地警方幫忙找到他時,他表示進入平臺時曾被業務員提醒「遇到公檢法等部門的人員來電,那都是假冒的,可以直接忽略掉」。

  「業務員提前給受害者打預防針,讓他們提防警方來電,有的話就是競爭對手在惡意幹擾,部分客戶竟然相信了。」劉鵬飛說,這家公司在招聘新人入職時,會進行相關的培訓,而培訓內容即包括提醒客戶警惕公檢法等部門的來電。

  ▲受害人在接受民警取證

  女商人被騙150萬認為是投資失敗

  民警徐衛東和同事去的則是山西太原,他們在前期的調查中得知當地一名女商人在交易平臺上損失了150多萬元,但想要女商人配合調查卻並不容易。

  「玩股票、玩期貨,哪有隻賺不賠的,不是說都有風險嗎?」這名40來歲的女商人今年4月即進入了這一交易平臺,當時投入了600多萬元的資金,交易至今年7月份時虧損已經達到150萬元,而她仍認為是正常的風險和虧損。

  徐衛東向她講明了警方查處這一交易平臺後了解到的操作內幕,這名女商人才願意到當地派出所,配合鄭州警方列印了相關的交易流水信息。

  「幾乎所有的受害人都認為,玩股票、玩期貨賠就賠了,不認為是中間存在欺詐。」徐衛東說,警方走訪調查了大量受害者,這些人社會身份各不相同,但大部分人員會在受騙後選擇隱瞞。

  他認為,受害人在個人權益受到侵害之後,生怕身邊的親友知道自己受騙,還有不少人覺得已經無法挽回損失,乾脆選擇了放棄維權,才讓這種電信騙局持續了下去。

  ▲部分交易手機截屏

  如何防止該類電信詐騙,民警有話說

  提醒、提醒再提醒,電信詐騙層出不窮,但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

  如何防止類似案件再發生,聽聽辦案民警是怎麼說的——

  其實多打一個電話,這些受害人就可能不會受騙

  「該案屬於新型的電信詐騙,詐騙公司花重金和正規交易平臺籤約,在網上搭建名為「XX農業商品交易中心」虛擬期貨炒作交易平臺,而所炒的物品均是偽造的。」治安一中隊副中隊長張存介紹說,如果市民夠細心的話,只要細心查看交易平臺官方資料或一個電話,就能知道根本沒有所謂的尿素和黑角項目。

  ▲民警到黑龍江取證

  別再迷戀這些「白富美」了

  你是否時不時會收到一些美女添加好友的申請,千萬不要把這當成「緣分來了」,這種「緣分」很可能騙得你血本無歸。 張存介紹說,無論是涉及炒原油、郵幣還是黃金,這類冒充「白富美」的詐騙分子大都分三個步驟走:

  一、利用人的色心,先加好友再打情感牌,讓人以為走了桃花運,想入非非;

  二、利用人的貪心,現在很多人都想不勞而獲,就想在家動動手指就能掙大錢,看到「白富美」介紹的「致富經」後,往往會很心動;

  三、利用人的虛榮心,很多人拒絕投資後,會被「白富美」數落其沒錢沒本事,幹事不像個男人,為了在「女人」面前尋回尊嚴,愛面子的男人往往就中招了。

  在陌生人添加好友後,可通過視頻聊天軟體去證實對方的性別等信息;如果對方推薦一些東西要求你出錢、出身份證等,可向公安等相關部門對推薦的東西進行求證。

  找工作,一定要提防高薪誘惑

  張存認為,大學生找工作一定要抵制高薪誘惑。

  一要看單位的實力。衡量單位的實力如何,可以從其註冊資本、生產規模、市場佔有率等方面入手。只有實力真正雄厚的單位,才會不惜千金納賢才。

  二要看行業特點。高薪並不是每行的從業人員都能得到的,行業特點是影響薪資水平的重要因素。如果以每月5000元(2012年標準)的薪水招聘一名高級程式設計師,那不足為奇;而要以這個數目招聘一名文員,那就會讓人生疑了。

  三要看高薪的條件。不要一看到那長長的數字馬上就熱血沸騰,要知道高薪往往與高條件掛鈎。有的單位就以不可能實現的目標為條件,一旦求職者上了鉤,等到剋扣工資的時候就可以為所欲為。要對高薪的條件具體分析,看是否有不實的地方,看條件是否能夠達到。

  四要看同類人員的薪資水平。其他同類從業人員的薪資水平是極有價值的參考,如果所謂的高薪與同類從業人員相差懸殊,那就務必要提高警惕了。

  五要看自己的價值。要仔細審視自己,對自己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和評價,看一看自己是否真的能夠勝任將來的工作,能否應對各種難題和挑戰。也就是說,要看自己是否真的值這個價錢。倘若對自己信心不足,最好還是退而結網,及時充電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掌握了這「五看」,才不至於因「薪」而翻船,這是許多求職者的經驗之談。當然,如果你對自己有充分的信心,最後還要記住:只有口頭的承諾是不行的,一定要把它落實到合同裡才行。

  「這些年輕人絕大部分剛剛從學校走入社會,社會經驗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嚴重不足,再加上高額提成的刺激,前期入職時,根本考慮不到這個工作就是違法行為,等到有所意識的時候,已經深陷其中。我們很同情他們,替他們惋惜和感到不值,但是,違法就是違法,依法辦案是我們的職責,該怎麼處罰,法律也有明確的規定,當然,對於入職時間不長,沒有或很少領取違法行為提成,並且主觀沒有明確侵害他人意圖的,在法律允許範圍內,我們對他們進行了批評教育。

  在此通過這個案件為廣大剛剛從學校畢業走入社會的年輕人提個醒,任何以侵害他人的形式獲取利益的方式都存在嚴重違法風險,切記不可貪圖一時之利,一念之差走上歧途。」柳林分局負責人說。

  鄭報融媒記者 張玉東 汪永森/文 周甬/圖

相關焦點

  • 抓獲犯罪嫌疑人458人哈市警方打掉一個特大電信詐騙團夥
    抓獲犯罪嫌疑人458人哈市警方打掉一個特大電信詐騙團夥 2021-01-18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哈爾濱南崗打掉新型詐騙團夥
    哈爾濱南崗打掉新型詐騙團夥
  • 涉案超2400萬!警方打掉一「網絡算命」詐騙團夥
    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重慶兩江新區警方深入開展「雲劍」行動,嚴厲打擊網絡電信詐騙犯罪。 近日,兩江新區警方深挖細查、精準打擊,一舉打掉一個以「算命大師」為幌子,採取看手相、測八字、賣「消災祈福」產品等方式在網上實施詐騙的團夥,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210餘名,打掉窩點4個,繳獲作案手機1600餘部,初步查明該團夥詐騙金額達2400餘萬元。
  • 重慶警方打掉一「網絡算命」詐騙團夥
    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重慶兩江新區警方深入開展「雲劍」行動,嚴厲打擊網絡電信詐騙犯罪。近日,兩江新區警方深挖細查、精準打擊,一舉打掉一個以「算命大師」為幌子,採取看手相、測八字、賣「消災祈福」產品等方式在網上實施詐騙的團夥,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210餘名,打掉窩點4個,繳獲作案手機1600餘部,初步查明該團夥詐騙金額達2400餘萬元。「你好,今天特意在網上看了下你的手相,發現你的事業線和感情線是有一些島紋的。
  • 重慶警方打掉一「網絡算命」詐騙團夥 210多名嫌疑人被刑拘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重慶8月15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田文生)重慶市公安局今天通報,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重慶兩江新區警方深入開展「雲劍」行動,嚴厲打擊網絡電信詐騙犯罪。近日,兩江新區警方深挖細查、精準打擊,打掉了一個以「算命大師」為幌子,採取看手相、測八字、賣「消災祈福」產品等方式在網上實施詐騙的團夥,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210餘名,打掉窩點4個,繳獲作案手機1600餘部,初步查明該團夥詐騙金額達2400餘萬元。網上「看相」大騙局 警方精準打窩點「你好,今天特意在網上看了下你的手相,發現你的事業線和感情線是有一些島紋的。
  • 重慶警方打掉一「網絡算命」詐騙團夥
    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重慶兩江新區警方深入開展「雲劍」行動,嚴厲打擊網絡電信詐騙犯罪。近日,兩江新區警方深挖細查、精準打擊,一舉打掉一個以「算命大師」為幌子,採取看手相、測八字、賣「消災祈福」產品等方式在網上實施詐騙的團夥,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210餘名,打掉窩點4個,繳獲作案手機1600餘部,初步查明該團夥詐騙金額達2400餘萬元。「你好,今天特意在網上看了下你的手相,發現你的事業線和感情線是有一些島紋的。
  • 2020年邯鄲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525起 止付凍結2.95億餘元
    河北新聞網1月10日訊(河北日報記者喬賓娟)今天,記者從邯鄲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了解到,2020年邯鄲市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52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80名,止付凍結涉案資金2.95億餘元,預警勸阻9.8萬餘次,成功偵破公安部督辦案件3起,河北省公安廳督辦案件2起。
  • 【雙提升】防範電信詐騙(三)——網絡刷單就是詐騙
    南譙法院精選 電信網絡詐騙典型案例 希望大家通過了解這些案例 能夠識破騙子的「套路」 練就一副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的刷單詐騙 出現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95後「刷單」老手通過欺騙眾多「刷手」,詐騙淘寶商家58.9萬餘元。
  • 日照警方打掉11人詐騙團夥
    近日,日照市公安局嵐山分局刑偵大隊在省、市兩級反詐騙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經縝密偵查,成功「全鏈條」打掉一個由11人組成的「虛假出售手機靚號」詐騙團夥,帶破系列電信詐騙案件180餘起,涉案價值30餘萬元。7月6日,嵐山分局刑偵大隊接轄區居民賈某某報警,稱其在某直播平臺上觀看售賣手機靚號的直播時,被引誘下單詐騙1000元。
  • 多部門圍剿電信網絡新型犯罪:重點區域「拔釘子」
    近年來,電信詐騙案件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快速增長。2015年1月至8月,全國公安機關共立電信詐騙案件31.7萬起,同比上升31.5%,群眾損失已近百億元。  解決電信詐騙問題,需多方圍剿、人人喊打。
  • 「雙節」臨近謹防電信詐騙 鄭州車站現場普法
    人民網鄭州9月25日電(黃莎)為全面提升旅客群眾防範詐騙意識,推動「平安站車線」建設,為即將到來的國慶黃金周營造良好的治安環境,9月25日上午,鄭州東站派出所在鄭州東站舉行「警銀聯手反電詐 忠誠護航黃金周」防範電信(網絡)
  • 被打「七寸」後,電信詐騙團夥販卡手段像販毒
    本文轉自【新華每日電訊】;本報記者毛鑫 涉案銀行卡開卡量,從每周上千張銳減到幾十張;一張銀行卡賣到電信網絡詐騙(下稱「電詐」)團夥手中,價格上漲了近10倍;販卡像販毒一樣費盡心思,例如把卡片藏在奶粉罐裡運輸出境…… 2020年10月國務院聯席辦部署「斷卡」行動以來,廣東省公安機關迅速行動,打擊、整治、懲戒多管齊下,涉「兩卡」犯罪出現明顯拐點
  • 「十大騙局」大揭密,教您防範電信詐騙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近日,牡丹江中院依法審理田某某等90人特大電信詐騙案,該案被告人以成立商貿公司為據點,通過非法購買公民個人信息,利用電信網絡技術和封建迷信手段實施詐騙,形成組織嚴密、分工明確的電信詐騙集團。參與犯罪的被告人數達90人,詐騙被害人已核實483人,詐騙數額4千餘萬元。
  • 電信詐騙A級通緝令發布 已有3人被震懾自首
    摘要:9月26日,公安部公開發布A級通緝令通緝10名特大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在逃人員。截至28日,懾於A級通緝令和強大輿論壓力,短短3天時間,已有黃業雄、鄧振川、鄧春平3人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A級通緝令發布後,9月28日13時許,鄧春平在福建省漳平市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 一臺POS機一天洗錢上百萬!已洗錢超3000萬
    其中由市公安局和金灣分局組成的專案組,從1宗電信詐騙案件入手,深挖出一個非常典型的涉網黑灰產業鏈。2020年10月15日,市公安局金灣分局接報1宗電信詐騙案件,事主被冒充網貸平臺的犯罪團夥詐騙了105萬元。在偵破此案過程中,專案組以資金調查為突破口,鎖定了一個位於吉林長春,以「房某良、高某澤、李某飛」為首利用POS機代理業務為網絡黑灰產專業洗錢的犯罪團夥。
  • 約見男網友 酒託宰客 警方打掉19人詐騙團夥
    昨日,遵義晚報記者從公安部門獲悉,紅花崗警方經過近半個月的縝密偵查,成功摧毀一個酒託詐騙團夥,抓獲涉案人員19人。約見網友落入高消費騙局據悉,今年6月下旬,市民趙先生在家玩手機,通過社交軟體「陌陌」認識了一網名叫靜靜的美女。聊了幾天後,雙方感覺很投緣。隨後,二人相約在街上見了面,靜靜提出「想找個地方吃飯」,便把趙先生帶到了中山路附近的一家酒吧。
  • 重慶警方搗毀特大「網絡算命」詐騙團夥 刑拘嫌疑人210餘名
    重慶兩江新區警方近日搗毀一個以「算命大師」為幌子,賣「消災祈福」產品等方式在網上詐騙的團夥。警方共搗毀犯罪窩點4個,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210餘名,繳獲作案手機1600餘部。初步查明,該團夥詐騙金額2400餘萬元。
  •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新型詐騙套路「網絡跑分」你知道嗎?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新型詐騙套路「網絡跑分」你知道嗎?01兼職刷單詐騙陷阱「每天200元以上,男生女生都要,如果好做就可以長期做,只做一天或者一小時都行
  • 詐騙團夥以談戀愛方式誘騙離異女玩牌 騙近20萬
    詐騙團夥以談戀愛方式誘騙離異女玩牌 騙近20萬   以談戀愛的方式接近離異女子,建立戀愛關係後,有人專扮「老闆」配合,把離異女子引入玩牌騙局,合夥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