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兒(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大學室友小甜昨晚愁眉苦臉地給我打電話,說我們另一個室友豆豆在微信上問她借錢,而她其實也沒準備借給豆豆(因為豆豆的為人我們都是清楚的,她之前就有過問室友借錢,然後到了該還錢的時候卻各種推遲的前例),但問題是小甜手快,之間回了句:借多少。
於是就有了小甜現在的苦惱。因為她回了這幾個字,豆豆就獅子大開口說要借20萬,還說了一堆理由闡釋自己特別需要這筆錢,最終豆豆甚至放言,如果沒有20萬,那10萬8萬總有吧。而小甜雖說是家裡獨女,父母那邊和現在嫁的老公家庭條件都不錯,可拿出這麼一大筆錢借給一個幾乎沒什麼信用的朋友,她內心多少也是抵制的。可問題是就因為她問的那句「借多少」,小甜又感覺如果自己一點也不借有些說不過去。
生活中,我們幾乎都會遇到親友問自己借錢的事情,那麼當有親友向我們借錢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才比較妥當呢?
你回「借多少」就輸了
為什麼說當親友問我們借錢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問對方「借多少」呢?因為這句話其實就是在告知對方兩個「信號」。
其一,你有錢;其二,你準備借給他。
如果這樣,對方可能就會感覺自己遇到了救命稻草,不管是緊急事情還是非緊急事情,他都會長舒一口氣,感覺自己找對人了。而你在聽了對方要借錢的數額後,即便是湊不夠,多半也是沒辦法再一口回絕,分文不借給他的。畢竟你已經說出了那句「借多少」,說明你手裡其實是有錢的。
親友問自己借錢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回「借多少」,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高情商人會這樣做。
高情商人會這樣反問
「怎麼了」,先了解對方遇到了什麼困難,為什麼要借錢。
然後聽聽對方怎麼說。
如果對方的事情確實很緊急,再根據自己往日裡對這個借錢人的了解,以及你自己手裡的餘錢,再去做出決定。
也就是你最終決定要不要借給對方錢,以及借給他多少。這時候主動權可以說就在你這一方了,而不會像上面那樣,在你完全不了解對方為什麼借錢的大前提下你就已經暗暗給對方了「許諾」,讓人家以為你已經做好了準備決定把錢借給他了。
小夏碎碎念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難事,而遇到困難的時候,多半就會需要用錢,此時如果自己沒有太多的積蓄,多半都會找親友去周轉幫忙的。我們可能會成為那個「借錢人」也可能會成為別人的「借錢對象」。而不管你在那個開口需要幫忙的一方,還是那個別人需要幫忙時的求助對象。我們都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態。
如果你是借錢一方,當親友們在你困難的時候伸出了援手,我們就一定要心存感激,並且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就要歸還這筆錢財。
如果你是別人「借錢的對象」,那麼在自己能力允許的範圍內,並且綜合自己對借錢一方的認識和了解,也請你施以援手,畢竟誰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你的一個善舉別人也會心存感激。
【今日話題:如果有親友問你借錢,你下意識裡會先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