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節目,想必很多觀眾都是非常的熟悉並且喜愛的。在這檔節目出現之前,我們還看過《中國成語大會》和《漢字聽寫大會》,這兩檔節目也都給電視機前的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要論起火爆的程度我想還是《中國詩詞大會》更勝一籌。它不僅吸收了前兩檔節目的精華之處還能自己推陳出新,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們領略到了中國傳統古詩詞的優美之處。
《中國詩詞大會》的參賽選手們不僅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場精彩絕倫的詩詞比拼,更讓我們在他們身上看見了很多優良的品勢。
《中國詩詞大會》這幾季的冠軍更是給人一種傳承自千年前文化的墨香書意。我想《逍遙遊》中的「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最能體現他們的風採了吧!
武亦姝,這位零零後的小姑娘在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的節目中,憑藉自己強大的實力和淡定的氣魄,成功奪冠,當時她的年紀只有16歲。網上有許多的網友稱讚她,說她「滿足了人們對於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這位畢業於復旦附中,隨後又考入了清華大學的女子無疑是極其優秀的。武亦姝小學就讀於長寧區江蘇路第五小學,初中就讀於蘭生復旦中學,2016年被復旦附中提前錄取。2019年以613分的高分被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錄取。
武亦姝有氣質,有才華而且心理素質很好。就拿《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的飛花令環節來舉例吧。
當期飛花令的主題字是「月」武亦姝答題過程中全程微笑絲毫沒有緊張怯場的表現。在比賽中,當武亦姝第二次說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而因為規則需要重新再說一句帶月的詩時,武亦姝脫口而出的是《詩經》裡《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幾番過招,對手都被這個零零後小姑娘紮實的詩詞儲備和處變不驚的心理所震驚了。而且在場的老師也是為此驚喜不已。
飛花令這個環節,它不僅考選手的知識儲備,還考選手的心理素質,但是武亦姝能夠在賽場上冷靜沉著的應對題目,並且最終憑藉這自己雄厚的實力獲勝。我想,這可能就是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吧!
在武亦姝憑藉《中國詩詞大會》火了之後,網上鋪天蓋地都是在稱讚武亦姝語言。但是不論網友們如何讚譽她,她從來不曾出來炒作自己,也沒有把自己除了詩詞功底之外的其他優秀的方面展現給大家看,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武亦姝不僅僅是詩詞功底深厚。拿起理科的題目來也絲毫不遜色於旁人。她的理科成績一直都是學校前幾名的存在。武亦姝不僅沒有被網絡上的稱讚給迷失了雙眼,更沒有憑藉著網絡熱度對自己進行商業炒作。
最難得的是,一位認識武亦姝的人對網友說,在武亦姝家中「電視裡在播放她的節目,家人在看,她也不看,只管自己寫作業,不是一般的淡定」。我覺得,這種不驕不躁的心態是能夠讓她《中國詩詞大會》中過關斬將,披荊斬棘,最後取得總冠軍的好成績的最重要的一點。
武亦姝在網上流傳的除了她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的表現,便只有她的幾張書法圖片而已。很多人說她無欲無求,我卻覺得,她只是在功名上無欲無求而已,她所求的是自己有真才實學。
我們很容易就能從武亦姝的眼神,從她的言語,從她的回答中看到她對詩詞發自內心的熱愛。武亦姝誦讀詩詞,不是為了炫耀,不是為了考試,更不是為了比賽,她只為尋訪古人的腳步,一窺他們的生活,體驗與古人們情感上的共鳴,這是一種何等妙不可言的境界?
我們這一代青年無疑是幸運地,出生在和平的年代,生活在富強的國家。我們更應該去拾起祖輩的文化,去領略其中的「寒來暑往,秋收冬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