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涼山,一間小學一年級教室內,老師將剛收到的慈善捐贈衣服,發給了孩子們——人手一件中年大碼女裝。
短袖毛衣,蝙蝠衫,超大碼,不加絨,興奮的孩子們領到衣服面面相覷,這咋穿?
老師仍不忘教育孩子們感恩,視頻裡的孩子熱烈的討論著:「這是大胖子穿的!」
有心直口快的網友看到這一幕,稱:
給小學一年級學生捐贈這種衣服,是拿處理不掉的垃圾當慈善嗎?
我是餘年,關注世間百態,體味人情冷暖,關注我,不會錯。
01捐贈衣服有講究
曾幾何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大山裡的留守兒童,一些好心人和組織,開始源源不斷地給山裡的孩子捐款捐物。
如今城市裡的孩子,大多沒有過穿捐贈衣服的機會。
往上追溯,要到70後、80後小時候,農村小孩穿捐贈的衣服比較常見。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捐贈衣服也開始有了要求。
最好是新衣服,不能有補丁,能對上尺碼更好。
貴州一所偏僻小學的校長,曾發聲請求各地好心人士:「千萬別再捐衣服了」。
尺碼對不上,年齡不合適,很多衣服無法處理,還不如直接捐贈文具。
這也導致一些好心人,眼看著家裡一堆只穿過一兩次的衣服、鞋子,卻不敢送人,怕被嫌棄。
放在小區的捐衣櫃裡,也不知道衣服最終流向了哪裡。
02孩子們的新年禮物
事情發生在四川大涼山,一所鄉鎮小學一年級教室。
班裡不少孩子是留守兒童,通過網絡不少好心人聯繫班主任捐贈衣物和學習用具。
近日,剛過完陽曆新年,老師收到了一大包衣服作為新年禮物,馬不停蹄扛著衣服就進了教室。
打開包裹後,老師也有點措手不及,一大包嶄新的相同款式紅色短袖毛衣,鏤空款。
衣服太肥大了。
農村婦女也要150斤以上,身材高大些才可以穿。
這衣服怎麼說呢?
確實是好衣服,但對孩子來說不合適,哪怕給他們的家人,也不大合適。
這種短袖蝙蝠衫,夏天穿熱死,冬天穿凍死,只適合春秋在空調房裡穿,對大山裡的人真不合適。
老師怕辜負了捐贈者的好意,跟孩子們熱切的討論著衣服可以怎麼穿,孩子們也配合著露出笑臉。
懂事,是被生活打磨成適者生存的樣子。
這裡不少孩子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大多在外面打拼。
就像一位農民工說的:搬起磚就要放下你,放下磚我就養不起你。
留守兒童的日子,雖然簡單快樂,但比起城裡的孩子,總有那麼一點遺憾。
不少網友紛紛譴責捐衣服的人,名義上是捐贈,實質上是扔垃圾順便得個好名聲。
如果真心想幫助他們就不會這樣,哪是給小朋友穿的?
03餘年態度
餘年以為,捐贈者的一片好心,不應該被嫌棄。
哪怕真如網友所說,這批衣服是「賣不出去的積壓品」,我們也不能讓好心人寒了心。
捐贈者可能不知道對象是一年級小孩子,畢竟如果給六年級孩子,這衣服也勉強不算太大。
其實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
首先,這批衣服可以看看能否改裝,加個腰帶給孩子們當罩衣。
其次,還可以將衣服嘗試賣掉,換成孩子們需要的東西。
再次,也可以讓孩子們將衣服帶回家,轉贈給家裡的長輩,用愛心人士的衣服,傳遞愛。
對於這件事,餘年以為,不要再噴下去,噴涼了人心,以後人們連尾貨都不敢捐了。
畢竟按斤賣給廢品站,還能得個幾十塊錢。
04小結
這個世間最純淨的,就是孩子清澈的眼神和一塵不染的心。
溫暖的傳遞,有很多方式,愛的傳遞,永不停歇。
春夏交替,時光流逝,歲月滄桑,孩子們的臉上,已經寫滿了「我不介意」。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你有捐贈的經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