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掘金」堅定看好十四五軍工前景 關注確定性強、業績有望持續...

2021-01-09 證券之星

「十四五」規劃首次提出2027年建軍百年奮鬥目標,未來7年我國國防裝備進入批量建設時期,朝世界一流軍隊國防裝備邁進。軍工行業部分上市公司公告已顯示軍工「十四五」訂單大幅增長,機構預計軍工產業鏈產能爬坡需要至2023年左右,也就是說2021-2023年軍工景氣度會環比上升。長期看,軍工技術是很多先進技術的源泉,發展軍工不僅是提高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更重要的是軍工技術突破隨之牽引的是萬億級別市場空間的民用產業,如大飛機、航空發動機等行業,給軍工企業帶來長足、巨大的成長空間。機構建議關注景氣度高、確定性強、業績有望持續兌現的方向,如飛彈、航空發動機、主戰裝備上量、軍工信息化等相關標的。

核心邏輯

1、十三五進入衝刺收官階段,軍工行業基本面已持續改善且有望加速。多家企業提前完成任務節點,據中國航空報報導,中國航發正全力以赴以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如中國航發南方按照倒排的時間節點,已經完成大部分任務,並為2021年生產任務制定能力提升方案;中國航發動研所各項重點任務已經按節點完成,有的提前完成。航空工業也正開展目標任務「決戰決勝」,如一飛院已完成年度任務目標;陝飛提前完成全年批產飛機試飛任務,實現了「1333」均衡生產目標。

2、美國最新海上戰略稱中俄為主要對手並將與中國競爭列為優先,軍工長期趨勢向好。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報導,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共同撰寫最新的海上戰略報告《海上優勢》,呼籲加強美國海軍力量的整合,以對抗「強有力的對手」俄羅斯和中國。這份海上戰略將中俄兩國描述為「對這個全球和平與繁榮時代最嚴重的兩個威脅」,並將與中國的競爭列為優先事項。該戰略報告稱,未來10年將是決定未來80年全球秩序的決定性時期。未來10年採取的行動,將決定本世紀剩餘時間的實力情況。機構認為,美國及其盟友持續惡化中國周邊局勢,加大軍備競賽,印證板塊長邏輯,軍工長期趨勢向好;依據以往經驗,預計十四五規劃有望在2020年底逐步落地,而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板塊利潤表與現金流量表或將顯著改善,看好航天、航空等高景氣領域。

3、堅定看好軍工十四五前景。一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軍工行業屬於典型的高科技行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另一方面,十四五階段是實現2027建軍百年目標的關鍵時期。國 防 部表示,我國國防實力與經濟實力相比還不匹配,要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我們認為,十四五期間國防和軍隊建設將進一步加速,行業景氣度有望加速上行,且需求規模較高增長意義更重要。

4、景氣拐點確認,軍工板塊重回主流投資機構視野。年初至今申萬軍工漲幅36.13%,位列全行業第六,本輪7月初以來的行情是由業績高增長和預期提振帶來的板塊戴維斯雙擊。從二季度到三季度,主動管理基金的軍工持倉市值翻了3倍,重倉持股比例也從0.77%躍升至1.87%,低配幅度大幅收窄。得益於行業的高景氣,儘管經曆本輪上漲估值有所抬升,但多數主流軍工標的依然在PEG=1附近,軍工板塊走勢與業績聯動性在持續加強。機構認為,軍工板塊作為國家消費的剛需賽道,機構持倉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5、作為軍工產業大周期啟動元年,2021有望迎來更強行情。2021年將是國防建設由提「質」轉入上「量」的大周期元年。如何確保上「量」是十四五的主旋律,在「量」的推動下產業格局也將迎來深刻變化。應當重視主機廠供應商管理模式轉變以及各層級國產替代所帶來的產業鏈機遇。在具體方向上,無論是自上而下的產業邏輯還是自下而上的財務指標,都指向了「機」(飛機&航發)和「彈」(飛彈)這兩條最具彈性和確定性的主線。除此之外,信息化作為裝備建設的持續升級迭代方向,依然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

利好公司

信達證券指出,重申「裝備升級+國產替代」雙邏輯,看好真正能迎來「業績高彈性+估值雙提升」的戴維斯雙擊的優質企業,布局四大主線:1)軍工新材料:西部超導、中簡科技、光威復材、菲利華;2)軍工電子(元器件/晶片/半導體):宏達電子、火炬電子、鴻遠電子、蘇試試驗、賽微電子等。3)航空製造:愛樂達、利君股份、三角防務;4)核心主機廠:中直股份、中航沈飛。

興業證券指出,展望2021年乃至未來五年,軍工行業產業鏈各環節擴產有序、競爭格局穩定,相關企業將充分享受行業需求拉動的紅利,獲得可觀的業績兌現。當前重點關注宏達電子、中簡科技、中航重機、七一二、鴻遠電子、中航光電、火炬電子、盟升電子、北摩高科、鋼研高納、國睿科技、中國海防、寶鈦股份、中航高科、光威復材、中航機電、中航沈飛、航發動力等。

東方證券指出,作為軍工產業大周期啟動元年,2021有望迎來更強行情。建議關注景氣賽道的優質公司,如:航發動力、中直股份、鋼研高納、航天電器、航天發展、中航光電、振華科技、中航重機、楚江新材、中航電測、光威復材、利君股份、火炬電子、航新科技、應流股份、西部材料、三角防務等。

國盛證券指出,面對軍工產業未來可能長達7年的高景氣時期,建議從「賽道」、「卡位」兩維度優選核心資產。我們優選軍工核心資產如下:1)主機廠:航發動力、中航沈飛、航天彩虹、洪都航空、中航西飛、宏大爆破。2)軍工電子元器件+國防信息化裝備:振華科技、紫光國微、火炬電子、睿創微納、上海瀚訊、中國海防、盟升電子。3)軍工材料+核心零部件:ST撫鋼、應流股份、中航高科、西部超導、鋼研高納、光威復材、北摩高科、中簡科技。

本文內容精選自以下研報:

國泰君安《軍工行業2020年第51周周報:美艦穿越臺灣海峽,看好航天、航空》

國海證券《國防軍工行業周報:十三五即將迎來收官,堅定看好十四五軍工前景》

信達證券《國防軍工行業專題系列:民用航空空間大,國產客機乘風起》

興業證券《軍工行業觀察:需求飽滿格局穩定,超配上遊優選個股》

東方證券《2021年軍工行業投資策略:緊扣景氣主線,擁抱產業格局變遷紅利》

國盛證券《國防軍工行業策略:細數軍工產業十大變化,「賽道+卡位」把握歷史性投資機遇》

〖 證券時報網 〗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焦點

  • 渣男軍工變身高富帥?
    這也導致軍工逐漸不受市場關注,大家寧願選擇茅臺這種確實家大業大,有一堆「房和車」,一時給不了業績不要緊,都可以「原諒他」。 但其實軍工確實是富二代來的,家裡很有錢,只是兒女眾多,分給軍工預算就比較少。 到這裡大家就發現了軍工和茅臺們的區別,茅臺們是靠自己奮鬥從市場裡致富的富一代,而軍工是靠家裡給錢的富二代。 那今年大漲的軍工有不一樣嗎?
  • 軍工行業:長徵11號一箭9星 海上發射常態化
    報告摘要:  行情回顧  本周滬深300指數上漲2.37%,國防軍工板塊上漲3.18%,軍工板塊跑贏0.81%。從行業來看,在中信30個一級子行業中,軍工行業排名第14位。
  • 軍工股吹響衝鋒號角,軍工行業ETF近一年大漲89%居軍工類ETF第一
    近期,核心軍工企業陸續開始收到「十四五」訂單,部分企業已於2020年三季度開始備產。目前,對於「十四五」期間武器裝備採購顯著提升較為確定,尤其是在軍機、飛彈領域。軍工產業或許正面臨歷史性的投資機遇。專業人士分析稱,軍工行業的最大變化是投資邏輯,從原來的事件驅動,轉變成產業基本面驅動。
  • 「脫水研報」後疫情時代這個行業短期有望迎催化?
    今日市場量能繼續維持一個較高水平,上升格局仍在繼續,但市場大小分化極其明顯,權重領漲的節奏依舊,今天尤其往消費權重擴散,研報菌認為短期仍然要尊重市場「以大為美、以龍頭為美」的風格,同時也可以逢低布局未來的十四五規劃、清潔能源等確定性主線。脫水回顧:今日內容:Ⅰ後疫情時代,這個行業短期有望迎催化?
  • 軍工板塊表現強勢 飛利信、長方集團、利居股份漲停 多股漲幅超10%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軍工板塊表現強勢,飛利信、長方集團、利居股份漲停,藍盾股份、天海防務、恆泰艾普、亞光科技等多股大幅拉升。銀河證券指出,短期來看,中證軍工指數高位累計回落超過12%,估值風險釋放較為充分。中長期來看,依然堅定看好。
  • 4月25日晚間機構研報精選 10股值得關注
    短期我們看好暑期檔票房表現,演員、導演、IP 陣容為歷年最強。長期我們看好觀影人次和票價提升帶動電影行業可持續性成長,預計未來3-5 年票房CAGR 達15%-20%。高壁壘平臺級公司,業績確定性強,分紅比例高。
  • 北鬥星通002151:軍工龍頭股,36倍業績,何時才能再起飛
    國防軍工板塊指數技術分析首先軍工板塊進入業績兌現期。其次「十四五」期間存在利好。中信建投證券黎韜揚認為,「十四五」期間,由於型號定型、瓶頸突破、衍生型號改型成功等多因素影響,多型號主戰武器裝備即將進入大批次放量或正式批產階段,訂單下發量或將遠高於往年。
  • 軍工行業深度報告:三「軍」過後盡開顏
    核心觀點:一、強國必先強軍,軍強方能國安2020 年,雖經歷了疫情和中美博弈,軍工行業「剛需」優勢已凸顯, 中高速增長的業績足夠亮眼。時不我待,只爭朝夕,2021 年是「十四五」 的開局之年,距離 2027 年建軍百年奮鬥目標 7 年,距離 2035 年基本實現 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15 年。
  • 國海證券給予ST撫鋼買入評級:行業高景氣度,軍工新材料龍頭涅槃重生
    每經AI快訊,國海證券12月21日發布研報稱,給予ST撫鋼買入評級。評級理由主要包括:1)老牌特鋼龍頭,長期配套軍工產業;2)軍工行業高景氣度,高溫合金和超高強度鋼有望受益;3)技術積累厚、壁壘高,長期承擔國家軍工新材料研發課題;4)沙鋼入住後涅槃重生,業績持續改善。
  • 各大券商2021年A股策略密集出爐 布局「十四五」規劃成主線
    內需推動下的復甦正進一步深化,圍繞「十四五」新規劃所帶來的各項紅利將持續釋放,新製造、新消費等將成為布局重點。  結構性復甦行情延續  從整體策略來看,多家券商普遍對明年市場持中性或偏樂觀態度。高盛最新發布的2021年中國股市策略展望報告預計,滬深300指數將上漲15%。
  • 一則研報引發"血案"?A股"不死鳥"栽了 一天跌去1000億
    今天早上,中金公司突然發布一則研報稱,目前部分小酒企炒作已經脫離基本面或對業績增長有較大透支,資金推動上漲,需警惕短期情緒回落後帶來的衝擊。其實,白酒的殺跌可能還隱含了另外一層邏輯。那就是近期的信用債危機。永煤債違約,AAA信用債信仰碎了一地,這也引發了部分城投債暴跌。分析人士認為,信用債信仰崩塌之後,地方政府後面的融資會變得困難。
  • 豬年是個重組年 裡昂風水報告說恆指今年命裡缺金 | 市界研報
    鋰電設備:需求強烈擴張,行業集中度提升,龍頭強者恆強,這個行業享受下遊7倍成長空間 (方正證券、天風證券)先導智能:訂單飽滿,股權激勵彰顯信心,斬獲特斯拉項目,下遊擴產最大受益者(東興證券)1每日投資策略1月21日大盤大漲突破2600點後,《市界研報》提出大盤要回調,22日市場如期回調,隨後《市界研報》提出,大盤本輪反彈沒有因為回調而終結
  • 持股過節策略圖出爐 三維度掘金潛力股
    15隻個股受大單資金青睞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根據最新動態市盈率低於全部A股平均值(18.7倍)、近三年中期業績持續增長以及近期受到機構看好三個條件梳理,兩市共有79隻個股滿足上述指標,或成為當前市場中較為明顯的「價值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