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跟自己的星座有關
天蠍座的我並不是很喜歡太陽
卻總是對每個雨天都格外著迷
望著灰濛濛的天際
聽著淅瀝瀝的雨聲
世界好像都因此變得清澈而空靈
這時候,視網膜上的每條神經
仿佛都直通心靈深處
好像自己就是那縹緲的雲霧
能觸到那山巒和樹梢
好像自己就是那連綿的雨絲
能觸到那泥土和青石
也許這便是真正自由放空的感覺吧!
與帝都的乾燥冬季極盡相反,雅典的冬天其實也就是雨季的到來。地中海的豔陽高照,也終於有了一絲疲態,而逐漸褪去了那股摧枯拉朽的霸道。
對於一個以旅遊業為主的城市來說,雖然進入了淡季的希臘,難免有種蕭瑟的陰鬱,但卻是我最享受的日子。熱烈的陽光往往讓人開朗釋懷,但也會遮掩掉歲月的滄桑,而讓一段古老的文明,失去它本該擁有的韻味。
沒有了熙熙攘攘的遊客,對於大自然來說也是一種無形的解脫。早就迫不及待想要遠離城市的我們,當有朋友提出,打算向北部沃洛斯(Volos)走一走的時候,我們便欣然接受了。更別說這一路,還能有個暖男小哥哥給小吞作伴。
對於曾在荷蘭待過6年的我來說,對太多一馬平川的公路總會覺得有些索然無味。而對於希臘這樣一個多山、多湖、臨海的多地貌國家來說,即使是自駕這麼一件辛苦的事兒,都能變得格外有趣。
雖然還趕不上九曲十八彎的險峻,但在左山與右海之間蜿蜒的公路上行駛,。每過一道彎,都是一道新的風景,山不斷,海不息,眼睛卻是疲而不膩。
不知不覺便開了2個小時,到達拉米亞(Lamia)市附近。然而讓我們停下來的卻不是趕路的疲憊,而是有點咕咕叫的肚子。偏巧查到這裡的溫泉關(Thermopylae),居然就是當年希臘聯軍抵抗波斯大軍入侵的地方。
還曾記得當年,看到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時那種男性荷爾蒙飆升的感覺。而此時,我們就站在這裡,看著噴湧而出的野外熱泉,空氣中充斥著濃濃的硫磺味。
水霧升騰之中,我們便好像回到了那個曾經硝煙瀰漫的戰場,血液的流淌都變快了不少,豪情就這樣肆無忌憚的莫名噴湧。有希臘人便真的光著身子,小心翼翼的走進這40多度溫熱的瀑布之下,享受著這免費的天然溫泉。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如此山清水秀又頗有歷史傳承之地,怎麼也算是人傑地靈吧。在國內,不開發都絕對算是種浪費,更別說希臘居然暴殄天物的用來安置難民。我不禁在想,能在這樣的地方當個近水樓臺先得月的難民,也算是一種補償吧。
身邊走來一個來自伊拉克7歲的小朋友,也算是會說幾句英文。在這樣的環境下,卻絲毫看不出有多快樂。是呀,遠離家園,即便對於孩子來講,心靈上的創傷又怎能輕易的用迷人的風景來治癒呢?
當然,小吞的經歷上又多了一筆,那就是,也曾與伊拉克的難民兄弟們一起泡過腳了。看著孩子們懵懂的表情,我們不僅感慨自己的幸運。同樣的一個世界,同樣的一處景色,承載著的,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明暗人生。
溫泉邊飄散的硫磺味實在有點影響胃口,所以很快我們便繼續前行,向仍有1個多小時路程的皮利翁(Pelion)山中,名為波爾塔裡亞(Portaria)的半山小鎮駛去。
從沒想過,有一天看到山仍然會被感動。瑞士的綠野仙蹤,加國的幽靜田園,很多曾經見過的美好,此時好像都一股腦的呈現出來,統統被收錄在這調色盤一般的山巒之中。
這時,突然翻看朋友圈,故鄉北京早已被雪景刷了屏,不覺感嘆,希臘果然什麼都是慢了半拍,連這季節都是如此。帝都都已經白雪飄飄,積雪皚皚,這邊才剛剛秋風瑟瑟,落葉沙沙。
與走馬觀花的逛景點不同,進了山,每個角度都是一種不同的氣質和景色,就看你用什麼眼光和心境去體會。酒店後園中的地面上,早就鋪上了一層厚厚的樹葉,好像刻意保留的一般,讓人感受更深的秋之魅力。
雖然本該在旺季熱鬧非凡的室外泳池,此時早已回歸平靜,就像一塊沉睡的藍寶石一樣,只靜靜的在遠處那邊,無從褻玩。
但這種冷清,卻讓我從微信叮叮咚咚的瑣碎中瞬間跳脫出來,浮躁的欲望忽然就這樣清淨下來,從頭到腳,一絲莫名的能量貫穿而過,頓時覺得極其舒適和放鬆。
難怪清修之人,都願走進這名川大山。而波瀾不驚的心境,更要這古井無波的氣氛來淬鍊。
正當我們領著小吞,沉迷於踩在石階上的落葉,而發出的那窸窸窣窣的聲音之時,轉角又見驚喜,原本只該屬於雲層上的機艙中才能見到的一幕,讓我們徹底呆住了。
要知道,皮利翁山雖然海拔並沒有高得離譜,只有700多米,但卻仍然不妨礙她像個羞澀的少女一樣,躲在層層的雲霧之中。但就在此刻,來時路上的天空陰鬱,好像完完全全被踏在了腳下。
更為絕美的是,恰好一陣秋風撫過,霧氣便在瞬間包裹上來,如直接墜入霧氣昭昭的仙境一般。而此時,我們便是那騰雲駕霧的神仙本尊,即使呼吸時,都能嗅到雲的味道,居然有少許的清甜。
仔細回想一下,如果從落地希臘的頭一天開始,我們就已經在洗去帝都的塵霾,那今天絕對可以算得上是滋神補肺的盛宴了。仿佛隨著每一次的呼吸,便一直若有若無的感受著一股清甜,從肺葉如涓流般向四肢而去的那種流動感。
多吸一口這裡的仙氣,是不是能夠延年益壽我不清楚,但之前一直有點吭吭咔咔的小吞,此時卻真是忘我的沿著崎嶇的山路,晃晃悠悠的蹣跚跑著,喘而不咳。
而隨著太陽西轉,本就有些力不從心的陽光,還要穿透層疊的雲霧,終歸是顯得有些強弩之末,不得不妥協成最柔美的光束,讓一切的倒影,此時都變得更加韻味十足。
這便辛苦了會攝影的吞媽和朋友,他們手中的大華為,此時成了最大的炫耀。而三人臨時起意,相約的當日華為攝影大賽,毫無懸念的把我剔除出參賽者的行列。
我只好抱著累得睡著的小吞,遠遠地看著他們舉著手機,不停「貪婪」收割著每個角度的瞬間,在群裡「攀比」著,並順帶肆無忌憚 「嘲笑」著我老掉牙的蘋果7。
不過當天終於黑下來,其實,大家還是對沒能拍到沃洛斯(Volos)的萬家燈火,而感到些許遺憾。但沒想到第二天,山神就像一個返老還童的孩子,仿佛聽到了我們的心聲一般,懶洋洋的撥開了那厚重的雲翳。
少了雲的遮掩,太陽就絕不會再羞澀,而這山、這海、這城、這樹,就像被重新渲染了一番,與前一日閒雲野鶴般的飄逸完全不同。無論是山腳下仍似沉睡的沃洛斯(Volos),還是對面躍然而現的石頭村(Makrynitsa),就像上帝潑墨般大筆一揮,一夜而成,一蹴而就。
帶著這「一天一世界」的小幸運,我們便義無反顧踏上了此次行程的G點。自此,這村這店再無遺憾。
在從波爾塔裡亞(Portaria)前往石頭村(Makrynitsa)不到3公裡的山路上,有一條超然的徒步線路。這裡便是傳說中人頭馬身的山杜爾族(Centaur)的所在,而正是在這裡,希臘神話故事中帶領族人薅金羊毛的英雄傑森(Jason),在襁褓之時被送來山中,被人頭馬Chiron撫養成人。
說來也是湊巧,吸引我們停下的,其實是門口布置得如童話般的Café。泉眼、木椅、葉毯,都好像在輕輕地呢喃,為所有準備進入精靈之地的人們,再做一次身與心的最後洗禮。
而入口處的古老石門,則傾訴著山神的慷慨無私與熱情好客,無時無刻不散發著一種將人吸進去一探的魔力,但那絕不是霸道的吞噬,而是柔和的邀約。
說來也怪,向來懶得走路的小吞,也好像被這股天然之氣所吸引,時而給我們撿來一顆橡樹果,時而向我們炫耀一片楓樹葉,時候又美滋滋的坐在一塊青石上,呼喚著媽媽。在那一刻,我甚至有些恍惚,他是在喚著吞媽,還是在喚著這大地之母。
望著曲徑通幽的深處,山泉就這樣順流而下。秋風清掃,落葉從高聳的樹梢上,曼舞般飄落。或落在早已堆積了厚厚一層的枯葉叢中,靜得居然能夠聽到輕響;或跌入溪水中,被涓流裹著,向著翹首望了一夏,卻從未到過的遠方而去。
可惜小吞太小,而路上多靠攀登溼滑的山石,所以很遺憾沒有能走往深處。相信有一天,我們一定還會回來,像當初走過香港的麥理浩徑一般,投入這片人馬神跡之源,去感悟那一歲一枯榮的生命和自然法則。
Makrynitsa(石頭村)海拔750米,可以將沃洛斯市和海灣盡收眼底,被稱為「皮利翁的陽臺(Balcony of Pelion)」絕對是名副其實。
有人說,希臘是承接了埃及文明的最好典範。別的不說,吞爸我卻覺得,只這石料的應用,希臘著實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只是一個用於蓋墳墓,一個卻用於蓋民居。當然,這也算是一點調侃吧。
但毫不誇張的說,在這裡,石頭確實被演繹出了生命。中古世紀的石塊,歲月蹉跎的古樹,隨處可見的山泉,朝陽越過山的另外一頭,瞬間照下一縷陽光,這座在懸崖上的村落仿佛復活了一般,瞬間綻放出奪目的生命光華。
即便是在秋日,本該的肅殺也被這一抹生命氣息所徹底淹沒。
即便是每一個商鋪,都布置的極具自我,獨特的氣質和景致在訴說著主人家對世外桃源的自我領悟。在水吧門口靜靜自顧自舔舐著渾身的喵星人,路中央便大剌剌躺下便睡的狗狗,從這個山村裡透出的,是一絲絕不假裝的平和與寧靜。
沒有人忙不迭的拉拽客人,好像賺錢於他們,本就不是那麼迫切。而只要表達出了這一番領悟,得到閒逛遊客們的認可,像是比做成一筆買賣來得更加讓人愉悅享受。
曾住在西塘,見識過鎮裡鎮外的文化跳線;也曾坐在帝都南鑼鼓巷的二層天台,親歷過文藝之地的逐漸變味;雖未親往但早已失去興趣,只存在耳畔麗江烏鎮的商業淪陷。
此時,我不禁感嘆,雖然同樣是商業化,工藝紀念品物價,確實也要比外面貴些,但一杯咖啡、一片麵包、一包烤慄、一份香腸,價格卻仍親民的很,比市區內便宜不少。更重要的是,在這裡,文化本源卻並沒有流失。
吞媽興奮的各種給小吞拍照,因為她說,這裡滿眼望去的都是ins風。我曾問過,但一直不理解,到底什麼是ins風?現在好像懂了,其實就是這「最不做作的簡單」。
越往村裡走,就越有感觸。質樸的村民們在一處突出的崖邊,搭起了一凳長椅。本來景致無與倫比,但卻被藏在山村最深處,好像特意一般,像為有緣的情侶專門打造,讓他們能享受那不被人打攪的海誓山盟。
閒逛至此深處的遊客極少,所以鮮有人至,極易錯過,所以便沒有那熙熙攘攘排隊拍照的煩躁。
我猜,機緣可能就是這個意思吧。於是,我們就這樣安安靜靜的坐在那裡,仿佛可以看盡長河落日,閱遍情意冷暖。此時此景,只想牽著彼此的手,一起走過人生,看透浮華,許下那一生一白頭的承諾,相信神明都會樂意終生庇佑。
其實相比山中的讓人流連忘返,沃洛斯(Volos),這座希臘人口數排名第6的第3大商業港口,位於大陸中部馬格尼西亞州(Magnesia)的首府城市,已經不再讓我如行前那般興奮。好在這裡的聖誕氣氛還算濃鬱,至少比起雅典來也絕不遜色。
可能是因為寶藍色的愛琴海,讓希臘人愛極了藍,從國旗,窗戶、教堂,都是那種透徹的藍色。連聖誕節本該的紅色,到了這裡,也變成了藍色。說實話,看多了那些多少落了俗套的聖誕紅,此時猛的滿足獵奇心思的藍色氣息,著實讓人有點小激動。
另外,其實玩轉希臘,自然風光美不勝收不說,如果了解一些神話故事,那你眼中的景致將更加活靈活現的跳脫在你眼前。
所以,第二日的下午離開前,來到沃洛斯(Volos)的遊艇碼頭,本是想去在水中找尋當年那艘「阿爾戈號(Argo)」的影子,身臨其境的感受下,希臘神話中的傑森,是如何帶領英雄們出海薅金羊毛的。
可惜,不知是被「盛名」所累,還是因為秋冬的維護所需,這艘傳說中古船的再現品,此時已被移到了岸上供了起來。
看來,出名真不一定是什麼好事!一艘船離開了大海對船底的肆意衝撞,它還能承載起怎樣的榮光?怎麼看,也不過像是一艘遊樂場中的海盜船罷了。
百無聊賴的照了幾張照片後,反倒被旁邊激情賣場的吉他手所吸引,連小吞和他的暖男小哥哥,也一同站在夕陽的餘暉下,久久駐足不能移。
不過看著整個遊艇碼頭邊上一字排開的餐吧、水吧,卻是分不出遊客還是當地人,但相信在旺季,這裡也絕對是一座難求的熱鬧所在。
石頭村(Makrynitsa)雖然有不少景致極佳,風格獨特的民宿,但為了保持村落的原貌,機動車是無法進入的,都要統一聽到村口的免費公共停車場中。所以姑且先不論價格高低,只如果你是拉家帶口,提包抬箱的話,那欣賞美景之前,還是少不得先要「磨鍊」一番。
所以我還是蠻推薦此次入住的Xenia Palace Portaria酒店。這裡有蠻大的一個酒店停車場,無論是性價比,還是帶娃出行的方便性上來說,都覺得剛剛好。
酒店內的餐廳,聖誕花環和聖誕樹,配著壁爐裡火苗竄動的木柴,訴說著聖誕逐漸踏近的腳步。很大的兒童公共遊樂房,倒是讓孩子們與國外小朋友socialize的不錯地點。健身房不大,但也足夠我清晨時,去揮汗甩掉頭一日晚餐時多吃的那些過剩能量。
酒店園中還有一座小小的教堂,門口居然用彩塑講述著聖經的故事,頓時讓這一方天地都祥和了不少,這也許就是信仰的力量和魅力吧。
而入住的當天晚上,從沃洛斯(Volos)遊艇碼頭用餐歸來,還看到了穿著婚紗的男女和形形色色的賓朋。我想,在這樣一個地方見證彼此餘生相伴的承諾,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樹蔭下的餐吧,玻璃房中,亦或是戶外平臺,視天氣,或能俯視海灣,或如坐擁雲端。你覺得,吃什么喝什麼,還那麼重要嗎?
當然,選擇住在波爾塔裡亞(Portaria)最重要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石頭村(Makrynitsa)可以將沃洛斯(Volos)和海灣盡收眼底,而則可以將石頭村(Makrynitsa)全貌盡收,細細品來,是不是有點享受「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詼諧和快感呢?
希臘就是這樣一片回歸自然的淨土
天然的甚至有些破落
但卻從來不缺少故事
帶著小吞流連於各種神話起源之地
只怕有天,待他長大成人
只認諸神,而獨不識哪吒
最後的最後,祝願所有關注和喜歡我們的朋友,元旦快樂!
在這2019年的最後一天,用一篇遊記給畫上句號,覺得再合適不過了!
看到用石塊堆徹出的村落
歷經了數百年的歲月磨礪
情不自禁想觸摸每塊石頭
好似有了生命般不再冰冷
一轉一明暗
一天一世界
一歲一枯榮
一生一白頭
一朝一信仰
眼中看見的是景致
心中領略的是意境
有這「十意」,便更會如涓流般無悔,去平和告別2019;
有這「石心」,便更會如磐石般堅定,去勇敢迎接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