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有北鬥星南鬥星北極星,那麼南極星你聽說了嗎?

2021-01-07 時空通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日夜星辰都是人類命名的名字,既然有北鬥星南鬥星和北極星,就別擔心人類會忘了弄個南極星。

但南極星卻很少聽說。

一是因為它的確沒有北極星出名有用,二是它不在我們北邊。

有很多星星都以方位來命名,一聽就知道是指天區某個方向的星星。既然人類已經賦予了地球南北東西各個方向,以方向命名一些星辰就一點也不奇怪。

地球分為南半球和北半球,包裹著地球的天空日夜星辰我們把它稱為天球,南半球的人看到的天空基本都是南天球,北半球的人們看到的天空基本都是北天球。

我們中國處於北半球,因此大家對北天球就熟悉些。

講清楚這些,對於理解下面的星宿講解會好很多。

先說說北鬥七星。

北鬥七星在中國最為著名星相。在很早的古代,人們就把這個星星組合賦予了神秘的力量,用它作為算命卜卦的象徵。

這七顆星在北天極附近組成了一個勺子的形狀,從勺口按順序名稱為天樞(貪狼)、天璇(巨門)、天璣(祿存)、天權(文曲)、玉衡(廉貞)、開陽(武曲)、搖光(破軍)。

從這些名稱,我們可以看出,這七顆星都賦予了不同管轄範圍和代表意義。如天權星又叫文曲星,是古代學霸的象徵,中了狀元的人就是文曲星下凡。

這些星辰掌管著民間各行各業,而且各有寓意,很複雜,人為把這些星星賦予了人格化象徵。

古代人們還用北鬥七星來確定季節,有「鬥柄冬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的記載。

不過這個天下有些牽強,因為只有北半球能夠看到北鬥星,季節也大致只能指在北緯中低緯度一帶,南半球就不適用了。所以古人的「天下」眼界是比較小的。

其實,這幾顆星星就是普通的恆星。

恆星是由於自己發光,距離我們很遙遠,雖然也在運動,但相對於我們的距離看起來運動就很緩慢,幾千年幾乎沒什麼變化,所以叫恆星。

嚴格的說,北鬥七星其實有8星,開陽星還有一個輔星,叫大熊座80星,比較暗弱,古代曾被軍隊用作測試軍人視力的星星。

北鬥七星其實也在變化,其中中間五顆向一個方向運動,而天樞和搖光卻和這五顆星相反運動,因此幾萬年前和過了幾萬年,北鬥七星都不是這個樣子。

說了北鬥,現在來說說南鬥。

其實南鬥星也是我們北半球能夠看到的星星,只不過從北半球人們看來了,北鬥在北,南鬥在南而已。

南鬥不是七星,而是六星,我國古代同樣十分重視,與日月、北鬥一樣信仰崇拜。

南鬥星坐落在南天射手座中,是其中最明亮的主星。

南鬥六星名稱為天府星、天梁星、天機星、天同星、天相星、七殺星。在中國古代,有「北鬥主死,南鬥主生」的說法。

在道教文化中,南鬥六星君是管理世間一切人、妖、靈、神、仙等生靈的天官,其各自職責為:第一天府宮,為司命星君;第二天相宮,為司祿星君;第三天梁宮,為延壽星君;第四天同宮,為益算星君;第五天樞宮,為度厄星君;第六天機宮,為上生星君。

不管北鬥南鬥,都是距離我們數十光年甚至數百光年的恆星,與我們的生死毛關係都沒有,研究這些半點意義都沒有,卻耗費了許多人的一生。

可笑的是,一些人現在還在這上面虛度時光,甚至禍害人間,令人不齒。

現在我們來說說北極星。

所謂北天極,就是在北極的上空。

這是由於地球有一個自轉軸,地球就是圍繞著這個自轉軸旋轉,人們看到的天上星星就好像是圍繞著地球轉。

這個自轉軸是虛擬的,並沒有一個實在的軸穿透地球。但地球的確就是這麼轉著,圍繞著地球的天空就被叫做天球。

天球其實沒有轉,而是地球在轉,相對看起來就像天球在轉。

而天球有一個地方是基本不會轉的,就是虛擬的軸對著指向的天空那一點。而那一點上的恆星,人們就把它稱為北極星。

現在那裡的那顆星學名叫勾陳一,是一顆約太陽質量4倍的恆星,距離我們434光年,目視星等約2等,排在天上最亮恆星的第51位。

要找到北極星可以通過北鬥星,在北鬥星勺口邊沿第二顆天璇星經天樞星連線,約二星區間5倍處,有一顆亮星,那就是北極星勾陳一了。

但北極星並不是固定一顆星,而是會輪流當值。

這是因為當地球轉動時,地軸雖然基本不動,但也會像我們玩陀螺一樣,陀螺在高速旋轉時,會有稍微的擺動,而地軸也在輕微的擺動,這就叫地軸進動。

地球進動的成因很複雜,可能與地球公轉和自轉的黃赤道夾角、地月引力潮汐、月球公轉白道與赤道夾角,以及地球形狀有關聯。今天我們不去討論,只知道有這麼個進動就行了。

這個進動有多大呢?經測算一年有50.29"偏轉,這樣地球的南北極那根虛擬的軸就在天區畫著圈,約25800年畫一個完美的圓圈。

這樣所謂北極南極軸指向的天空就不是某一個特定的星星了,而是在地軸轉圈的沿線所有星星,都有權當值北極星,轉到地軸對向哪顆行星,哪顆星星就成了北極星。

因此北極星就是風水輪流轉,到時候就換屆。

不過,北極星當值不像我們民間換總統一樣那麼快,而是幾千年一輪。

這就決定了北極星既不是專指一顆恆星,也不是完全精確的對準北極點,而是差不多在地軸指向的天區附近,看得到的恆星誰靠的最近就任職北極星。

勾陳一當值北極星從1200年前開始,再過四百年,這個職位就要讓給「勾陳四」了,這顆星就沒有勾陳一亮了,視星等只有4.28,不到現在北極星亮度的八分之一。

到了公元13500年,我們比較熟悉的織女星將當值北極星,再過25800年,今天的勾陳一又捲土重來。

既然地軸指向天區有北天極,那麼也應該有南天極啊,怎麼會沒有南極星呢?

南極星在南極上空,南半球才能看到。

我們中國屬於北半球的居民,看到的天區都是北半球,我們就不太關心南天球的事而已。

南天球的星星我們海南島能夠看到多一點點。比如大小麥哲倫星雲,在我們北半球基本看不到,海南島能夠在南方的天際線邊緣看到。

前面說的南鬥六星並不是南天區的星辰,只不過是北天區的南端星辰而已。

因此,南天球就是地球南半球居民們看到的星空。

南半球的國家少一些,澳大利亞、巴西是南半球最大的國家,還有南美州、大洋洲一些國家。

人類肉眼能看到的夜空星星大約有6000顆,這些行星分布在全天球上,而我們地球有南半球和北半球,因此大家就各自能大概看到一半星星,約3000顆左右。

南極星比北極星暗很多,很難看到。

南極地軸指向的天區就是南天極,被地軸虛線指向的天際那顆星星就是南極星了。

現在執政南極星的恆星叫做南極座σ星,這顆恆星距離我們約280光年,視星等約5.6等。

星等是數值越大就星星越暗,人類肉眼看星星的極限是6等,因此這南極座σ星亮度弱到了人類肉眼極限,要天氣非常好,無光汙染等影響,才能夠面前看到,故不受人們重視。

相比我們北半球看到的北極星,南極星的亮度相差了20多倍。

不過在北半球,人們常常把一顆很亮的星叫做南極星,這就是夜空中目視亮度排名第二的恆星~老人星。

全天目視最亮的恆星是天狼星,視星等達到-1.47等,老人星視星等達到-0.72等。

北半球靠近南方的人們才能看到老人星,它在南方天區天狼星的下方,靠近地平線的位置。

在南半球,人們很難看到天狼星,因此老人星是天上第一亮星。但這顆星距離南天極還有較大距離,不是南極星。

這就是北鬥南鬥北極南極星辰的秘密,感謝閱讀,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相關焦點

  • 天上有北鬥星、南鬥星和北極星,怎麼沒有聽說南極星呢?
    北極星和和北鬥星在晚上找到了北極星就知道了哪裡是北方。這樣就不會迷失方向了。有朋友很好奇既然有北鬥星、北極星。那麼就會有南鬥星和南極星了。那為什麼只聽說過南鬥星沒有聽說過南極星呢?其實是這樣的。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北鬥星和南鬥星的一些情況。
  • 既然有北極星,那有南極星麼?答案是肯定的,你知道是哪顆星嗎?
    大家或許會有一個疑問:既然有北極星,那有南極星麼?答案是肯定的,其實還真有南極星,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它是哪顆星。人們將地球自轉軸的北端指向的恆星稱為北極星,按照同樣的道理,地球自轉軸的南端指向的恆星就是南極星。
  • 都知道北鬥七星,可你知道南鬥六星嗎?
    中國古代的文化裡,似乎對勺子有一些偏愛。天上的北鬥七星在很多民族裡被看成是戰車或馬車,到了中國就成了一隻勺子。北極星所在的小熊星座裡,七顆星也能連成勺子狀。除了這兩個有名的勺子,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還有南鬥六星,六顆星連成了勺子狀。中國人普遍知道北鬥七星,畢竟在小學課本中就學到過。
  • 中國佔星術:「紫微鬥數」中的星真的存在嗎?十四主星都是什麼?
    在上文中,我們主要講述了紫微鬥數的帝王模擬學說由來,知道了紫微星就是天上的北極星。因為紫微星就是北極星,被想像成天上的帝王,稱為道教文化中的「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周天星系主要為兩部分,即三垣二十八星宿。三垣在北方上空北天極周圍,二十八星宿在黃赤面周圍。紫微垣是紫微大帝的住宅,想像中的太空宮殿。那麼我們的祖先將紫微星想像成紫微大帝,紫微大帝總不能是光杆司令吧?
  • 北極星其實有很多個?這些冷知識你知道嗎?
    北極星,我們大家都聽說過這個概念吧。相比大家都以為,北極星不就是在正北方向的一顆星嗎,有什麼好奇怪的,然而實際上,北極星是一直變化的,它可不是指固定的某一顆星哦。北極星這個概念,並不是固定地指某一顆特定的星,而是誰在北極附近,誰就是北極星。
  • 南鬥六星:母儀天下,福祿壽俱全,有一顆星卻說:我太難了!
    財政大臣武曲星(開陽),是紫微大帝的財神爺,執掌財政改革,發展改革,光明正大,執行力強,有改革家的風範。我們在上文中多次提到,中國人對北極星和北鬥七星非常重視,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正式依靠北極星與北鬥七星位置變化來確當的四季。而相對於北鬥七星,南鬥六星卻不受人們的重視,北鬥七星是真實存在的,南鬥六星也是真實存在的。而且,相對於北鬥七星高居北天極附近,南鬥六星則離我們更近。
  • 你知道北極星是屬於哪個星座嗎?
    對於北極星這個名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小熊星座是距北天極最近的一個北天星座,標示著北天極的所在,星座中最亮星小熊座α即是目前的北極星。小熊星座的尾巴可被視為鬥(或勺)的手柄,因此有「小北鬥」之稱,七顆星中的四顆星組成鬥上的瓢,像北鬥七星那樣,在航海上是一個重要的導航星座。
  • 北鬥星壯麗的崛起
    由於北鬥的手柄指向四季中的東南西北和方向,古人還用他來劃分四季:「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因此古人可以根據黃昏開始時觀測到的天空中28個星座中的一個的位置來推斷一年中的當前季節。這是用北鬥日曆來判斷季節。此外,北鬥七星也用於夜間,每轉30度就是一小時。在天空中最容易看到北鬥星的關鍵位置和醒目的形狀。
  • 北鬥星為何成為古人最早的膜拜星宿?
    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墩發掘的戰國早期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漆箱上更有彩繪的北鬥天象圖。  北鬥星成為古人最早的膜拜星宿,與其確定季節、推斷月份、導航方向的功能密不可分。  《史記·天官書》有言:「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鬥。」北鬥七星隨著不同季節的變換,出現在天空的不同方位,其鬥柄繞北極星順時針旋轉一周,就是地球公轉一年,四季交替一周期。
  • 「延壽」南鬥六星為什麼是北方星宿?此南北不同,體現古人大智慧
    兩句詩詞有個共同之處,就是都涉及到了天上的星宿,鬥宿和牛宿。我國古代的名流雅士,大多是精通天文地理之人,顯然蘇軾、王勃也不例外。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鬥宿並非北鬥星,而是南鬥七星,而牛宿則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牛郎星(牽牛星)所在的星宿。 按照現代天文學來說,南鬥七星對應的是射手座,牛宿對應天鷹座。從現代考古學來看,現代出土的戰國時期文物曾侯乙墓漆箱已經記錄了完整的二十八星宿。
  • 南鬥六星和北鬥七星的天機秘密
    中國文化與其它文化共同點是有太陽神的信仰或月亮神的信仰,但有顯著的不同於其它所有的文化的就是北鬥的信仰,道教對於北鬥的信仰有極多的繼承。 道教重視鬥星崇拜,稱「南鬥注生,北鬥注死」,南鬥星君掌管生存,北鬥星君掌管死亡。凡人受胎,皆從南鬥過北鬥。北鬥星君掌管死亡,若能朝拜北鬥,便可得道成仙,從死籍上永遠除名。
  • 北鬥星的古代「文化密碼」
    唐朝以前,流行的奇門遁甲中有九宮八卦的說法,其中的九宮為天蓬(貪狼星)、天芮(巨門星)、天衝(祿存星)、天輔(文曲星)、天禽(廉真星)、天心(武曲星)、天柱(破軍星)、天任(左輔星)、天英(右弼星),即為北鬥九星。 《論語》為政篇:「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北辰,北極星。共同拱,環繞。
  • 南鬥六星都是什麼星?與北鬥七星有什麼關係?
    但天璇周圍存在塵埃盤,那裡或許有行星存在。南鬥六星南鬥六星在南方天空,還有一個「勺子」與北鬥七星遙相呼應,這就是南鬥六星。南鬥六星是人馬座中的六顆亮星,它們排列而成的形狀也酷似勺子,因此得名南鬥六星。那麼,南鬥六星都是什麼星呢?它們與北鬥七星有什麼關係呢?天府星在現代天文學中,天府星又稱鬥宿六或人馬座ζ。鬥宿六的視星等為2.59等,距離地球88光年,它其實屬於一個三合星系統。兩顆較大的恆星鬥宿六A和B組成一個雙星系統,它們的總質量為太陽的5.3倍,互相繞行的周期為21年。
  •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北極星!
    在北半球的夜空中,有一顆特別的星星。在地球的自轉過程中,它不像其他大部分星星那樣向西運動,而是在天空中的位置始終保持不變,這顆星星就是北極星,它為眾星所拱。北極星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它幾乎處在北天極上,地球的自轉軸幾乎對準了它。
  • 每個人都知道北鬥七星,卻很少有人聽說過與它齊名的「南鬥六星」
    蘇軾《赤壁賦》有句曰:「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對於其中「鬥」的解釋,多數書籍解釋為「北鬥星」。其實,這種解釋欠妥。  這裡「鬥」的解釋,應該和後面的「牛(即牽牛星)」合起來解釋,如成語「氣沖斗牛」,王勃《滕王閣序》雲「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等。
  • 北鬥有七星君,南鬥有六星君,那東鬥、西鬥、中鬥呢?
    既然北鬥有七星君,南鬥有六星君,那東鬥、西鬥、中鬥呢?五鬥乃東南西北中五方鬥宿也,以北鬥為主,南鬥次之,再次為東鬥與西鬥及中鬥。道教形成後,就有對北鬥,南鬥的崇拜,但是東鬥,西鬥是後來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因為地球自東向西轉,天上南,北都有不動的星鬥,是天上實有的星宿,但東、西方向就沒有。道經稱,北鬥落死,南鬥上生,東鬥主冥,西鬥記名,中鬥大魁,總監眾靈。世人如果禮鬥朝真,便可消災解厄,增福延年。
  • 都知道有北鬥七星,為何知道南鬥六星的人很少?
    蘇軾《赤壁賦》有句曰:「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對於其中「鬥」的解釋,多數書籍解釋為「北鬥星」。其實,這種解釋欠妥。這裡「鬥」的解釋,應該和後面的「牛(即牽牛星)」合起來解釋,如成語「氣沖斗牛」,王勃《滕王閣序》雲「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等。
  • 12000年後織女星變身北極星,北極星縮小3000倍,卻更加明亮
    夜空中的銀河在銀河的一邊有一顆明亮的恆星,它的兩邊各有一顆稍微暗一些的恆星,就像一個人跳著的扁擔。這就是牛郎星,兩邊的暗星就是他挑著的兩個孩子。太陽和織女星比較有趣的是,織女星會在大約12000年後取代現在的北極星勾陳一成為新的北極星。織女星會成為新的北極星?難道北極星不是固定的嗎?
  • 北鬥系統已順利收官,它也是由七顆星組成的嗎,西瓜視頻為你揭曉
    小時候的記憶中,我總是躺在媽媽的懷裡數天上的星星,那時,北鬥七星是我的最愛。不過,話說回來,我們國家的衛星導航系統不也叫北鬥嗎?它也是由七顆星組成的嗎?對於為什麼叫北鬥這個問題,西瓜視頻中首先講到了泰山北鬥、天上的星星參北鬥、天罡北鬥陣、紫微星下凡等詞,從中不難看出北鬥星和北極星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