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這麼大,什麼人都有。有的人去努力,去拼搏,有的人好吃懶做。有的人富甲一方,有的人貧窮潦倒。有的人有地位,相貌好。有的人平平庸庸。為什麼同樣生在天地間,差距卻如此之大呢?佛教文化給了我們一個答案,都是一念心造成的。就是這一念心可以把整個世間的人為四種,看看你是發心的哪一幾種。
比如有人相貌很好,走到哪裡人見人愛看上去就歡喜,但是生活比較清苦,像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會碰到。那麼這種情況在佛教文化中是怎樣解讀的呢?經上講佛陀當年就曾經遇到一個女孩子,這個女孩子就是勝鬘夫人,她是舍衛國波斯匿王之女,這個女孩子就很特別,經上講她的相貌很陋,醜到世間罕見,但是在一念心之間轉成貌若天仙的美人,她就像佛陀問了四個問題,佛陀一一作了回答,這四個問題包含了四種人的生活現狀是如何造成的。
通過以下四種人可以一次檢驗自己這一生的境遇, 一個人有沒有福相,看著四種表現就可以,我們的果報如何都是自己的前因造成的。如果想要命運改變也要像舍衛國波斯匿王之女勝鬘夫人一樣在一念心之間調整。
第一種人:為什麼有的人沒有地位,人又貧窮,相貌也很醜陋。
如果一個人前生不肯修善,不修善主要表現在用心不善,不尊敬父母,不尊敬師長,也不禮敬三寶,也不喜歡付出,不喜歡布施,人很小氣吝嗇,看到別人做善事,他嫉妒不高興還造謠生事,這樣的人就會感召這樣的果,沒有地位,人又貧窮,相貌也很醜陋。
第二種人:為什麼有的人有很高的地位,也很有錢,但是相貌醜陋。
有財富有地位相貌不好的這種人,過去他肯修布施,願 意付出,但是不尊敬父母師長,不尊敬三寶,看到別人付出他也高興也會隨喜付出,所以自己這一生有錢有福報,但是因為不禮敬父母師長聖賢這樣的緣故,相貌醜陋。
第三種人:為什麼有的人沒有地位,及其貧賤,生活潦倒,但是相貌很好。
喜歡禮敬父母師長恭敬三寶,但是不喜歡修布施,這樣的人也有很多,想有人到寺院去很喜歡拜佛,對父母也很孝順,但是很小氣,一提到錢馬上就把口袋捂得緊緊的,如是因如是果,得到的果報就是相貌會很好,但是人會很窮。
第四種人:為什麼有的人相貌又好,又有錢,又有地位,走到哪裡都備受尊重。
為人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也是淨業三福的第一福。而後恭敬三寶,又歡喜布施,歡喜付出,所以這一生相貌好,福報大,地位高。這第四種人才是真實福報。
以上這四種情況的人實際上是把人世間所有的人都包括了,通過以上四種人可以對照一下自己屬於是第幾種,接觸佛法很多朋友一般都看過《了凡四訓》這本書,裡面詳細的講述袁了凡先生是如何改造命運的歷程,主要就是斷惡修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