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你的寶寶屬羊嗎?估計會有很多人頭搖的像個撥浪鼓一樣。
為什麼人們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屬羊呢?因為民間一直傳說:生在羊年的人命運都不好,甚至有「十羊九不全」的說法,更邪乎的還有「八月羊挨刀殺」、「臘月羊守空房」的說法。總之說的屬羊的就是:厄運纏身、婚姻不幸、事業無成。
其實古人十二生肖來記年,用十二時辰來計算時間並不是用來表示兇吉,而是為了方便記錄十二進位更便於記得牢一些。如果古人知道羊年不吉利,那創造羊年幹啥,動物那麼多隨便找一個不就得了。其實跟現代的人理解的不同,古代對於羊是很尊崇的。羊也是我國馴化比較早的動物之一,羊千百年間與我們相處,比較溫順。古代人們以羊造字、以羊作文、以羊祝福,羊自古就是祥瑞的化身。
據考證在古代漢字中直到東漢時期都只有羊字而沒有吉祥的祥字,羊就是吉祥的祥,凡是帶有吉祥的圖案也都是用羊來代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國寶:四羊方尊。古人過年的時候也會在門上懸掛羊頭,交往中相互送羊作為禮物、用羊作為聘禮,取羊的吉祥之意。而且在古代羊與太陽的羊也是相同的,所以古人經常把三隻羊畫在一起仰望太陽寓意三陽開泰。羊還被古人用於宣教治孝,因為羊有跪乳之恩:羊羔懂得母親養育的艱辛,所以吃奶的時候是跪著的。
所謂民以食為天,如果從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來看,羊肉在古代可不是尋常百姓家餐桌上有的,只有達官貴人才可以吃到。說一個傳說的小故事:說是在公元前607年,春秋時期鄭國攻擊宋國,宋國的統帥華源殺羊犒賞三軍。士卒平時沒有享用過羊肉,各個吃的滿嘴流油,唯獨馬夫沒有分到羊肉,讓這位老司機很是憤怒,滿腔怒火。第二天戰爭剛起沒有分到羊肉的馬夫直接駕著華源的馬車直接駛向鄭國軍營,華源就直接俘虜了。宋軍三軍無帥,大敗。只因一碗羊肉鄭國不費吹灰之力獲得大勝。
歷史上屬羊的名人也是數不勝數:唐朝的皇帝李世民生於公元598年1月28日,農曆羊年,談何命不好,還開創了貞觀盛世,留下了千古美名。還有我們說熟悉的公元155年,同樣也是羊年出生的東漢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魏武帝曹操。還有:司馬懿、歐陽修、司馬光、嶽飛、努爾哈赤等等等等;現代屬羊的名人也很多:張國立、任達華、陳道明、周潤發、周杰倫、佟大為、章子怡,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
羊年出生的人命不好絕對是謠言,民間又是怎樣流傳起來的?說法一:羊年命不好其實是誤傳,「十羊九不全」是出自於周朝的周文王,原話是「十羊九福全」、「一全坐殿前」。古代百姓識字率低,口口相傳就傳成了「十羊九弗全」,弗也就是不的意思,所以就成了「十羊九不全」。說法二:說是在晚清我們國家飽受外強凌辱,大清帝國最為黑暗腐朽的時期便是五個屬羊人治理的時代,他們是: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光緒帝和慈禧,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中國先後經歷了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甲午戰爭、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或許是歷史的巧合人們把這些罪過都推給了屬羊的人。人們也對屬羊的人心生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