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闢謠:成語《三人成虎》被多少人誤解了!揭開歷史真相

2021-01-17 騰訊網

本文重點破解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被大家誤解的成語《三人成虎》。因為這個成語使用率比較高,有些時候部分人並不知道這組成語的真正含義,將錯就錯形成習慣,可能會對孩子們有誤導。本篇文章目的很簡單:正確認識成語,糾正認知錯誤,您能學到一點知識,本文也沒白寫。

成語《三人成虎》

什麼是成語?成語不止四個字?

先說一下,啥叫成語?查資料得知: 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成語是中國文化中獨特的語言表現形式,在語言交談中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所謂一個成語就是一個故事,就是每個成語誕生的背後都有著一個歷史典故,通過典故分析給人們啟迪。

每個成語背後都有著一個經典文化故事

比如咱們常說的:臥薪嘗膽、水滴石穿、刻舟求劍、狐假虎威等。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我們早已經爛熟於心。這是我們最熟悉部分成語的代表,但是您知道在漢語言文化中有多少個成語嗎?據不完全統計成語約有3萬餘個(包含一千多個常用成語)。

成語:負荊請罪

特別提示一下:大家千萬不要片面的以為成語只是四個字,有三字成語,如: 《甕中鱉》,《莫須有》。還有五字成語,比如:《桃李滿天下》、《鯉魚跳龍門》、《瑞雪兆豐年》。甚至還有七子成語,比如《心有餘而力不足》、《賠了夫人又折兵》、《身在曹營心在漢》等等吧。所以,大家不要認為自己知道的就是對的,我們要不斷地拓開自己的知識面,為知識為我們生活所用。

學習點點滴滴,成長一日千裡。

成語比詞語表達更深刻,更有優勢。

成語是我們古人語言藝術智慧的結晶。它比一般的詞語,在表達上更豐富,更深入,更富有深刻的思想內涵。關鍵還簡短,精闢,易記易用。舉個例子:說一個醫生的醫術好。我們用一般短句詞語一般說:你的醫術真高超,令人佩服。 如果換成成語就不一樣了,造句:若沒有您妙手回春的醫術,面對此種雜症,根本是無藥可治,真是令人佩服啊。是不是感覺不一樣?

成語更有優勢

被誤解的成語:《三人成虎》

可是,我們很多人在平時生活中明明用錯了成語,還不知道哪裡錯了。比如成語:《三人成虎》,當然了它並不是說三個人就組成了一隻老虎。它經常被誤解成:團結、合作力量大。生活中有多少人說話中用錯了成語。舉例說明:一個公司的領導為了鼓舞士氣,在員工面前說:儘管要完成這件事情非常困難,但只要我們有三人成虎的精神,最後的勝利就一定是我們的(這明顯是錯誤的)。正確的含義是什麼呢?

成語,千萬別用錯

其實這個成語真正的意思是:謊言說的人多了,反而人們把謠言當成了事實。這個成語本身帶有貶義成分。我們在平時使用的時候往往把它用成了褒義成分,意思正好相反。

分析歷史典故,解析《三人成虎》:

這個成語出自於:《戰國策·魏策二》。說的是:戰國時期,魏國大臣龐蔥陪同太子要前往趙國做人質。龐蔥知道朝中內部很多人看他不順眼。臨出發前,就舉例子想點撥魏王,打個預防針。他對魏王說:「大王您看,假如現在有一個人說咱們魏國的街市上出現了一隻兇猛的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回答:「胡鬧嗎?我魏國的街市上哪裡有老虎?我不相信。」龐蔥又問道:「如果又有一個人急匆匆地跑過來跟您說,街市上真的跑來一隻大老虎,大王相信嗎?」魏王說:「嗯,如果他兩個都這麼說,我倒是有點懷疑!」龐蔥接著說:「如果這個時候又有第三個人滿臉慌張,上氣不接下氣的話,跪在您面面前說:大王不好了,說街市上出現了一隻大老虎,大王相信嗎?」魏王回答:「那還了得,它三個人都這麼說,那還有假的嗎」 但龐蔥微微一笑說說:「很明顯,街市上根本不會出現老虎,可是經過三個人的錯誤引導,弄的街市上好像就真的有了老虎。反而弄假成真,顛倒黑白了。

《三人成虎》歷史典故

緊接著,龐蔥就把話題引到自己身上來,它說:「我走之後,暫時離開了您,朝中的奸佞小人,也會像這三個人一樣,造謠惑眾,誣陷於我,還望大王三思而後行。」魏王說:「這個我心裡有數,你就放心去當人質吧!寡人明白」。果然,龐蔥前腳剛走,就有人進讒言誣陷他。剛開始時,魏王還不為所動,說人家龐蔥可不是那樣的人,你們想多了。但後來造謠的人越來越多,魏王竟然真的相信了,從此龐蔥也徹底失去了魏王的信任。 這就是三人成虎的故事。

成語來自於經典故事,給人啟迪。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謊言重複千遍,就會被當作真理。所以在生活中遇到事情要認真分析,謹慎思考,要時刻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只有這樣,才能少犯錯誤,甚至不犯錯誤。

做一個認真思考者

本文總結:正確認識成語,理解成語基本概念。通過歷史小典故學習成語《三人成虎》的正確內涵,才能正確使用。

聊城王崗-文化小課堂

相關焦點

  • 文化爭辯:成語《三人成虎》被多少人誤解了!不要錯誤使用了
    本文重點破解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被大家誤解的成語《三人成虎》。因為這個成語使用率比較高,有些時候部分人並不知道這組成語的真正含義,將錯就錯形成習慣,可能會對孩子們有誤導。本篇文章目的很簡單:正確認識成語,糾正認知錯誤,您能學到一點知識,本文也沒白寫。
  • 二十個常被誤解的成語,看看自己能用對幾個
    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他是中國先人的智慧結晶,是中國語言一種凝練的表現形式。有時,一個成語就是一個故事,它通過最簡單的幾個字像我們傳達出最真實的情感。據統計,成語一共有5萬多條,其中96%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語。那這麼多的成語,要想全部熟悉不可謂不難,因此,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在生活中,也是經常用錯成語。
  • 令人警醒的三個成語:歧路亡羊、河豚之死、三人成虎
    成語是漢語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典故指的是關於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者傳說。成語典故的存在當然不是好聽那麼簡單,許多成語都凝結了古人的智慧和思想,起著文化傳承的作用。這次呢,我就說下我認為三個比較有意思的成語。歧路亡羊歧,足多指也,歧路就是岔路。
  • 紫薇的歷史原型,23歲病逝,死後200年墓地被挖開揭開真相
    2019-05-18 11:22:53 來源: 知足與常樂 舉報   紫薇的歷史原型
  • 開封將成語典故元素融入旅遊景區 傳承歷史文化
    開封充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展現自身的文化軟實力,真不簡單!」4月9日,從鄭州駕車帶著全家人來開封旅遊的程先生在與記者閒聊時,這樣表述他對開封成語典故刻石的深刻印象。  成語典故木雕上了景區大牌樓  「如果說開封成語典故是開封歷史文化傳承的載體,那麼,雕刻在石頭上的開封成語典故肯定會成為歷史長河中不朽的傳說。
  • 羊羊成語知多少
    文化的力量不僅熔鑄了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更是華夏各民族相互團結、友愛的思想紐帶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是十三億華夏兒女義不容辭的的責任。成語是中華文化中語言學中的璀璨的明珠蘊含著寶貴的文化財富從成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中國古代物質文明的輝煌
  • 春秋戰國成語故事競猜:十道選擇題,五百多年歷史你能了解多少?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歷史時期,這一時期跨度五百多年,不僅是諸侯爭霸從分裂到統一的過程,同時也是人才輩出、百家爭鳴和思想文化璀璨的時代;其它不說,後世的不少成語都和這一時期息息相關,今天就以春秋戰國成語故事競猜出十道選擇題,看看你對那段五百多年歷史能了解多少?
  • 湖北成語知多少?省內這個地方就孕育出155個成語
    地處華中腹地,通衢九洲的湖北,自古人傑地靈、文化昌盛,孕育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時至今日,有多少人知道「班門弄斧」「亡羊補牢」「美人遲暮」等191個成語皆與楚文化有關?又有多少人知道湖北僅襄陽一地,就孕育了「價值連城」「安邦定國」「初生牛犢不畏虎」等155個成語?  「文化不僅要傳承,更要傳播。」近日,《成語湖北》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 行測技巧:邏輯填空成語知多少
    2018國考馬上就要來了,作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邏輯填空不知道難倒了多少學生,真題刷了一遍又一遍,正確率實在是慘不忍睹,最終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飯要一口一口吃,中公教育專家在這裡跟大家講成語這一塊。  1、一屋子的牛?  大家看到這樣一個標題,基本上都會楞一下,這裡我們其實是要看這樣一個成語——汗牛充棟,這個成語不知道有多少同學認識,如果不認識的同學我們來看一下,汗牛不就是流汗的牛麼,棟常用作名詞,這裡不就是一棟房子,所以這個成語的意思就出來了:流汗的牛充滿了整個房子。
  • 人類歷史上消失的10天,是瑪雅人搞得鬼?原來我們都誤解了!
    人類歷史上消失的10天,是瑪雅人搞得鬼?原來我們都誤解了!在很久之前,一直流傳著關於瑪雅人的末日預言,瑪雅人曾經預言在2012年整個世界即將滅亡。很多人都信以為真,等到2012年真正到來的時候,他們的內心都極為恐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2012年什麼都沒有發生,瑪雅人的預言竟然失敗了,很多人都開始懷疑瑪雅人的預言是否精準,畢竟瑪雅人曾經預言了多次都成功了,這一次竟然沒有實現,有不少人認為2012年之所以世界末日沒有到來,可能與人類在歷史上消失的時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一知半解要不得:這些成語你真了解嗎?
    生活中很多的差錯,並不是由於人完全不懂成語的含義,而常常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知半解的狀態下,更容易發生誤用。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幾個很常用、但常被錯誤理解了感情色彩的成語。三人成虎貶義!這個成語指的是三個人謊報城市裡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作事實。出自《戰國策》。
  • 這座古墓為你揭開歷史真相……
    1983年,考古人員的一系列發現,為歷史揭開了真相,考古人員在古墓中發現了大量文物,記載了歷史中我們從未探索到的事實。據記載,在當年朝廷動蕩之時,劉邦病逝,此時匈奴猖獗,屢次進犯漢朝,呂雉接管了朝廷大權,呂后明白,此次漢朝和和匈奴之間的較量,是無法避免的,但是如果想要在這次戰爭中擊敗匈奴,必須要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於是呂雉開始尋求新的方法。
  • 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
    (2011 聯考 11)11.安土重遷▏成語解釋 ▏安於故土生活,不願輕易遷居異地。▏錯誤用法 ▏常被誤解為「看重、重視遷移」。▏例句說明 ▏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住在胡同裡的居民大都安土重遷,不大願意搬家。
  • 關於它的誤解與真相,你知道多少?
    近幾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可以在媒體上看到這樣的標題:「某某佳節,正逢X年來最大(最小)的滿月」云云,不由讓人覺得我們又趕上了一件多麼稀罕的事情。其實,天行有常,剖析之後會發現,沒有那麼多的特別。誤解一中秋節的月亮最大?名氣大不是真的大這是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謬誤。
  • 美方想玩「三人成虎」的把戲?痴人說夢!
    在中國,「三人成虎」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典故。故事說的是戰國時期,一個國王連續聽到三個謊報城市裡有老虎的信息,便信以為真,這個故事被用來形容「謊言重複得多了會被誤認為是事實」。警惕「三人成虎」,是中國人幾千年前就有的智慧。
  • 孩子濫用成語,爸媽一聽,瞬間笑的合不攏嘴
    提到成語,大家都會想到什麼?簡單的四個字?或是成語背後蘊含的故事、典故?相信,大家的感受也都各不相同。基本上,每個成語都能給人深刻的教育意義和啟迪指導。通過學習成語,孩子們能夠明白事理,懂得其中的含義。正因為部分成語包含了正能量的故事,很多同學在生活或是學習喜歡引用上一兩個。
  • 一座千年文化古城,與它相關的成語典故很多,歷史遺蹟到處都是
    我國有古代城市,一千年沒改名,但如果是不研究歷史的人,說古代城市的什麼特徵他都不知道是哪個城市, 但是,如果說與之相關的話,也許大家都在呼籲,就是這樣, 這裡是邯鄲學步的地方,一定大家都知道吧!邯鄲是歷史上許多王國之都,培養了許多歷史名人志士,可以說是水土養一方的人吧!
  • 太公在此,諸神退位,輕聊封神榜背後的歷史真相
    今天,就說說封神榜背後的歷史真相。這本書成書於明朝,作者是誰,有爭議。明朝是一個特殊的時代,讀書人很牛。所以讀書人什麼都敢寫,不用考慮當權者喜不喜歡。寫小說,一定要讀者喜歡,否則沒人看。商紂王是一個激進改革派,廢除了人殉制度,遭到了比幹為首的貴族反對。死後,沒有人殉,沒面子。
  • 破釜沉舟、大器晚成、天下為公……邢臺成語故事知多少?主題廣場為...
    細心的市民發現,在市圖書館前,多了幾處有關成語故事的景觀。走近一看,嘿,這些成語還和咱邢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呢。天下為公、大器晚成、以一當十……提起發源於邢臺的成語,你知道多少呢?這些成語背後,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您不妨到邢臺成語故事主題廣場瞧一瞧,看一看,增長知識的同時,還能領略新穎的城市景觀。
  • 看圖猜成語圖文答案攻略 看圖猜成語答案1至150關
    把瘋狂猜圖、瘋狂猜歌玩完之後又在AppStore裡發現了一款《看圖猜成語》,於是就下來體驗一下。於是發現這款《看圖猜成語》不僅僅是遊戲,還非常利於提升文學。因為遊戲在猜成語後還會給出該成語的解釋,這點非常吸引小編,娛樂的同時又增長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