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如今,社會進步了,人們的思想也逐步開放了。對於生兒育女,有了更新的認識。比如,老一輩人都講究「養兒防老」,貶低「女兒是潑出去的水」,但是新時代的父母們都認為「生男生女都一樣」。
那麼,傳統思想是否真能徹底轉變,生男生女是否都一樣呢?二十年後就知道了,兒女雙全的父母最有發言權。
20年後,父母發現兒子和女兒還真不一樣
王大媽有一兒一女,如今孩子都20歲出頭,女兒已經結婚成家,兒子也參加工作了。周圍人都羨慕王大媽有福氣,「兒女雙全」湊成了「好」。但是,王大媽說起兒女來,卻是喜憂參半。
王大媽說起女兒,就眉開眼笑:「前兩天女兒又來了,給我買了幾身好看的衣服,還有一大兜營養品,隔三岔五還給我打電話。」但說起兒子,王大媽就一臉愁容,恨鐵不成鋼:「兒子工資連自己都顧不住,每天還伸手問我要錢不說,看見我跟他爸病了,連一句關心的話都沒有。就這,我們老兩口還得給他攢錢娶媳婦、買房,真是上輩子欠了他的。當然,也不敢對兒子太偏心,免得女兒埋怨。」
都說生男生女都一樣,可是二十年後,兒女雙全的父母卻用實話說出了不同。原先人人羨慕的「一兒一女」組合,也沒有我們想得那麼完美。
「一兒一女」組合為何跌下神壇?
①「一兒一女」更容易被指責偏心
很多人會覺得,有一兒一女多好。既有兒子來養老,還有女兒細心體貼,讓人羨慕不來。但是,傳統思想很難改,想要兒子養老,父母就要對兒子付出很多,但是實際上女兒也是親生的,老了一樣會養父母,到時候好處都給了兒子,女兒卻一樣要盡孝,難免會覺得吃虧、委屈,埋怨父母太偏心。
②一邊想幫襯女兒,一邊還要看兒子兒媳臉色
或許,就是因為傳統思想難改,父母覺得生男生女都一樣,對兩個孩子一起看待,但父母給兒子買房、生活中幫襯兒子,會被大家看作理所當然。但是,如果想要幫襯女兒,兒子兒媳就不樂意了。所以,有一兒一女的父母最發愁,一邊想幫襯女兒,一邊還要看兒子兒媳臉色,可謂遭遇「雙面夾擊」,日子更不好過。
家有一兒一女,父母怎麼做才能晚年更幸福?
①在源頭上解決問題,從小先在兒女教育上下功夫
生男生女都一樣,不能光成為一種口號,要落到實處。所以,父母要從源頭解決問題,從小就要給兒女灌輸這種思想。告訴他們不論男女,在父母這裡都是一樣,不能因為是兒子就理所當然向父母索取,也不能因為是女兒就恃寵而驕。現在父母養他們長大,以後都要關心父母。
②跟兒子和女兒提前講好「權利」和「義務」的關係
如果擔心晚年兒女因養老問題鬧矛盾,就要提前講好「權利」和「義務」關係,比如,兒子要父母出彩禮、買房,那麼就理應老了養父母,生活和看病多出錢。而女兒,沒有得到父母的幫襯,可以伺候父母,但不用出錢。如果女兒也想給父母要這要那,那老了要跟兒子一樣管父母。
③該放手就放手,若無法做到平衡,就乾脆誰也不管
另外,兒孫自有兒孫福,如果家有一兒一女,父母實在無法做到平衡二者的關係,那麼就該放手時就放手,誰也不管。自己過好晚年生活,兩方都不幫襯。
總之,兒女雙全未必是好,父母也要提前做好打算。
【話題討論:網友們,你們覺得二十年後,兒子和女兒在父母跟前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