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是怎麼死的?可以從其日記中找原因

2021-01-16 博士洛陽鏟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是怎麼死的?可以從其日記中找原因

曾國藩進士出身,創建湘軍大戰太平天國,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雖然曾國藩位列四大名臣之首,但壽數最淺,其他三位都活到七十多歲,曾國藩61歲便「坐化」,他是因什麼而死的呢?

因曾國藩是近代化建設的開創者,很多人對其生平事跡、為人為文研究比較多,當時中西醫交流已經十分廣泛,其身居高位,理論上在醫學治療和平常修養中有很多保障,但晚年卻頗受疾病困擾,以至多病而亡。要釐清曾國藩是怎麼死的,最重要的查找依據便是《曾國藩日記》。

雖然年輕時的曾國藩也記日記,但都是率性而為,斷斷續續,堅持並不長久。但在30歲後,曾國藩立志成為聖人,極度自律,在寫日記這件上開始下功夫。且不光是記載一日之中的重要事件,還有諸多的反省,有時百餘字,有時幾百字,很像今天的「微博」。

因此,如果要探討曾國藩是怎麼死的,可以從其日記中一窺究竟。

其一,體力委頓。曾國藩的身體一直不健壯,年輕時也有許多壞毛病,比如好色、抽菸、喝酒之類,30歲後為自己定下戒律,兩度戒菸,最後基本上不沾菸草,應該是很成功的例子。但其在50歲後的日記中經常出現「委頓」的字眼,足見其身體狀況堪憂,50歲時是其功名事業正如火中天的時候,曾國藩的委頓應該是天賦不足,精神睏乏,這也是其健康狀況不佳的最初信號。

其二,癬疾,日記中出現最多的是癬疾,並且此症反覆發作,在壯年時候就開始折磨曾國藩,令他寢食難安。現代醫學表明,曾國藩罹患銀屑病,此病在當時很是折磨,曾國藩公務繁忙,很多時候需要身穿繁瑣官服應對,而癬疾的痛苦折磨著曾國藩,以至身體潰爛,反覆發作。曾國藩認為此症跟飲食有很大關係,以至於只吃蔬菜,不吃肉蛋,有時候甚至只吃無油的蔬菜,只吃幹米飯,這種營養上的不均衡應該是讓其身體進一步惡化的部分原因。

其三,眼疾。曾國藩晚年衰老很快,視力急劇下降,由於公文較多,進一步惡化了視力,最後右眼全盲,全靠左眼支撐。這令他精神上十分緊張,處理公文時不得不時不時停下休息,但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視力也沒有得到恢復。曾國藩的眼疾並非是年老的老花,從其日記中記載應該是白內障之類。

其四。體虛怕熱。曾國藩在日記中記載比較多的還有「怕熱」,他平素最怕夏天,不但會加重身上的癬疾,而且出汗比較多,整日之內需要數度更換內衣。從中醫的觀點來看,出汗太多屬於「人體精液的損耗」,因此他十分擔心自己命不久矣。

其五,心血管疾病。在曾國藩的最後幾日,基本上已經不能說話,舌頭已經麻痺,最後記載的腳麻,乃至「坐化」,實際上跟現在的腦梗很像。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曾國藩有很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最後也因此而死。

綜合來分析,曾國藩體弱內虛,且患有銀屑病、白內障、心血管等諸多老年病症,在中西醫治療中又左右搖擺,最後導致了死亡。

相關焦點

  • 瀏陽人賀祥麟、賀宏勳因瀏陽古樂結識晚清中興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
    晚清中興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與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並稱 「四大名臣」的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湘軍統帥湘鄉人曾國藩跟瀏陽頗有淵源。與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並稱 「四大名臣」的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湘軍統帥湘鄉人曾國藩跟瀏陽頗有淵源。他曾為道光十四年同科舉人瀏陽鄒焌傑(道光二十年進士)的母親劉氏六十、七十、八十三次大壽贈作壽序。他提拔重用的瀏陽人李興銳,後官至閩浙總督、兩江總督。
  • 從諡號看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為何功勳蓋世的左宗棠最差
    諡號是古代帝王、諸侯、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其生平行為事跡給予的稱號,用以褒貶善惡,一般有上諡、中諡和下諡。上諡就是讚揚之意,中諡表同情,下諡表否定。所以諡號幾乎就是朝廷對有功之臣死後的蓋棺定論。晚晴四大臣通常是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胡林翼(也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的說法)。四位諡號分別是文正、文忠、文襄、文忠。在晚清歷史上,曾國藩、李鴻章、胡林翼、左宗棠四人可謂赫赫有名,並稱晚清四大名臣。既然是名臣,生前顯赫,死後自然也會獲得皇帝冊封的諡號,既表示對逝者的尊敬,也是對此人一生的評價。那麼,看看這四位名臣到底是什麼諡號?
  • 曾國藩的觀人之法,學會了就可以運籌帷幄、決勝千裡!
    曾國藩是我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一代名臣良將,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更是繼孔子、孟子之後的半個聖人。曾國藩在搖搖欲墜的晚清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並非偶然;他進入仕途後十年七遷,連升十級,被封為一等毅勇侯,成為整個清朝以一介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毛澤東曾說:「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公。」那麼曾文正公究竟有何過人之處?縱觀曾文公為官一生,他的觀人用人之法無不令人嘆服!
  • 鬼谷子3句改命的話,曾國藩憑此顯赫,熟記後,幫你快速走上巔峰
    而鬼谷子本人雖然在史書上的描繪不多,但他留下的警示名言卻對很多人起到了決定命運的關鍵作用,鬼谷子曾說過改變命運的3句話,對後世影響不小,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就是被它影響的人中的一個。曾國藩作為晚清三傑之一,以最會做人出名,曾國藩一生總結了很多名言對後世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曾國藩也因此被後世稱作「千古一完人」,但曾國藩的出身並不好,甚至可以說是寒門子弟。
  • 曹德旺:曾國藩這12字,放在我辦公室十多年,內涵人生大智慧
    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首曾國藩,一生輝煌無數,他為朝廷建言獻策,創辦了江南製造局,開中國近代工業之先河;創立了所向披靡的湘軍,平叛了太平天國運動,支撐起了晚清的半邊天。所以在復出之後,曾國藩開始謙恭和氣起來,控制自己易怒的脾氣,不再意氣用事,最終才能在官場上遊刃有餘,加官進爵。所以說,這12字的警醒於曾國藩而言,是一次重要轉折點,曾國藩後來也將這12字傳給了子孫後代,讓他們在心裡不斷反思自己。後來這12字也被曹德旺讀到,曹德旺十分感觸,便將其找名家寫成對聯,掛在辦公室數十年,同時這12字也是掛在了曹德旺的心裡一輩子。
  • 曾國藩總結的相面十二字訣,看看你的面相屬於哪種
    曾國藩,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晚清「中興第一名臣」,與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並稱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曾國藩的用人為官之策向來被很多人推崇為「聖典」,他每次用人時都要先看面相,一時拿不準的面相,都會記到日記裡反覆揣摩。
  • 曾國藩識人術: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相交,看這3點就可以了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國藩,被認為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半聖」。官場沉浮幾十載,十年七遷,官升十級,至二品,創立湘軍,推動洋務運動,延緩晚清傾覆的命運。曾國藩的一生跌宕傳奇,從被梁上君子嘲笑愚笨到位高權重,他對於官場處世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尤其在「識人」更是獨具慧眼。
  • 曾國藩:成大事的男人,能在這3件事上控制自己,普通人狠不下心
    唯有自律才可讓你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中,首尾不懈,持之以恆。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就是這樣一個通過自律成就一番偉業的人物。曾國藩在30歲時就立下大志,不為聖賢便為禽獸。禽獸容易,只要放縱自己就好了;聖人卻很難,這需要嚴格自律。曾國藩說:男人慾成大事,離不開自律二字,成大事者,往往能在這3件事上控制自己,而普通人卻狠不下心。
  • 曾國藩為了「戒色」,用了這2個「笨辦法」,值得年輕人借鑑
    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原以為這只是形容書籍的重要性,然而這句話並不是一句空話。所謂的「顏如玉」指的是美女,「黃金屋」指的是錢,想想在古代,一個書生寒窗苦讀10年,為的是什麼?還不是圖這兩樣東西嗎!錢這東西,當然是越多越好。
  • 曾國藩的日課十二條,一個人的君子之志,你有沒有你的計劃
    曾國藩以一介布衣寒士,28歲時實現了許多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書生變蛟龍」的理想,躋身於翰林院從而拿到了傳統社會的敲門磚,打破了曾氏家族幾百年「寒籍」的歷史。進入京師後,曾國藩並未如常人一樣沾沾自喜,而是在內心深處充滿著君子之志的偉大抱負。他認為,志向高遠對個人來講至關重要。
  • 活得瀟灑的人,有四大處世心態!
    有的人,一輩子痛苦和煩惱不斷,究其原因,就是錯誤地對待世間人和事,該放下時放不下,該拿起時又拿不起。曾國藩從一介書生,到晚清四大名臣之首,在做人和做事上有很好的智慧,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曾國藩說: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即過不戀。一、物來順應。
  • 1811年11月26日,晚清重臣曾國藩出生
    中國清朝時期的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中興名臣」之一,也是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湖南長沙府湘鄉白楊坪人,現屬湖南省雙峰縣荷葉鎮天子坪。
  • 曾國藩:成大事者,與天資和努力無關!學會這3點,人生無限光明
    除了這兩位之外,還有一個人,被稱為"半聖人",他就是曾國藩。曾國藩究竟厲害在哪裡?能夠被世人稱作半聖人?曾國藩的故事,流傳甚廣,作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無論是在軍事還是政治領域,曾國藩都可以算得上佼佼者,甚至在識人這方面,他也頗有經驗,李鴻章這位晚清重臣就是他一手提拔的。曾國藩的一生,從一開始似乎就走出了和別人不一樣的道路。
  • 歷史上的今天1811年11月26日晚清重臣曾國藩出生
    在202年前的今天,1811年11月26日 "/>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20日) 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諡文正,湖南長沙府湘鄉(今湖南省雙峰縣)人。中國清朝時期的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中興名臣」之一,也是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
  • 曾國藩:一生富貴的人,都有這4種富貴相,你是否也有一種?
    「中華五千年,聖人兩個半」,這其中除了孔子和王陽明齊名聖人之外,還有一個「半聖」,就是曾國藩。曾國藩身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一生及其輝煌,十年七遷,官居二品,也有坎坷過,七次科考,七次落榜,旗下大將屢戰屢敗。
  • 曾國藩為了「戒色」,想出2個「笨方法」,有用,年輕人值得借鑑
    他自己也知道這個毛病,就想著一定要改掉,於是,絞盡腦汁終於想到了兩個辦法:一是寫日記我們都知道,曾國藩有記日記的習慣,不僅是為了記錄下自己每天做的事情,還有自省的作用,而這時這個習慣就派上用場了。一天,曾國藩應同僚邀請去他家做客,在他府上看到一個非常漂亮的丫鬟,曾國藩整個人都定住了。回家後曾國藩馬上就把這件事寫在了日記中,並且痛罵自己:「真禽獸也!」
  • 曾國藩3條家訓,曾家10代人出了200多個精英,無一敗家子
    曾國藩家訓有多強?曾家10代人出了200多個精英,無一敗家子俗語常說「富不過三代」,但在我國,除了衍聖公孔家和天師府張家這兩個幾千年傳承世家,晚清名臣之首曾國藩的家族也算得上一個傳奇。自曾國藩開始,200多年來曾氏傳承10代,其後裔在學術、科技、文化領域有耀眼成就的多達200餘人,家族中更是無一敗家子,堪稱中國家族史上的奇觀。
  • 曾國藩曰:古人修身「慎獨處身,心境泰然」,職場人要看看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漢族,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 曾國藩被左宗棠咒罵,卻不以為意,離世後左宗棠反說自己不如他
    這位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可謂是五百年來除了王陽明之外的唯一聖人,但這位聖人在小時候和我們普通一樣,並非天資聰穎,其智力甚至可以說是中下水平。但是,曾國藩的成就卻超過很多聰明人,不得不說這得益於曾國藩的勤勞和堅持。曾國藩說「百種弊病,皆從懶生」。「笨人」要成就一番事業,要成為一個大人物,靠的不是別的東西,而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努力拼搏。
  • 手無縛雞之力的曾國藩,如何用1年時間練出最強湘軍
    曾國藩 是晚清名臣,曾經帶領著湘軍打敗太平天國、收復新疆,並且鼓勵「 洋務運動 」,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對清朝的政治經濟各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曾國藩是曾子的七十世孫,所以出生於耕讀世家,自幼勤奮好學,6歲就開始讀書了。曾國藩很早就過了童子試,但是連續六年都沒有考過府試和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