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綠字營 共享讀書趣】#王安石變法的獨特之處#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唐宋八大家裡文採斐然的王安石,被後人視為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文學家。
公元1070年,這一年,他49歲,當上了宋神宗的宰相,開始著手推進歷史上著名的「王安石變法」。恰逢北宋元日新春佳節,王安石寫下了這首詩言說志向。就如同眼下新當選的村支書們一樣,面對鄉村振興的時代機遇,哪一個不是雄心勃勃、激情彭拜、鬥志昂揚呀!
【元日】
元日,北宋時期的元旦指的是農家歷新年第一日,俗稱春節、正月正。
俗話說:心有所向,命有所幸。好人一生有加成,總會在最恰當的時間生發最好的機緣,遇見最恰當的人達成心中所願。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現在家裡貼春聯,用的是「爆竹聲中辭舊歲、鑼鼓喧天慶新年」或者「春風浩蕩迎新年」,其出處明顯就是源自王安石的元日詩。
但是顯然,王安石寫的不是春聯,而是革故鼎新的願景,操持改革的激情,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爆竹噼裡啪啦,鮮紅鋪設一地,用燃放爆竹的情形來形容即將到來的變法力度,用365天剛好過完一歲的時間輪迴宣告一年終結,這一個歲除的除字,太過於爆烈了呀。
試問哪個人過去的一年,不是滿含熱望,操心寡意,兀兀奮鬥的一年呢,好像我們的過去有多不堪一樣,需要從生命中刪掉後,才能開啟新的人生。另外,我總是猜想,燃放煙花爆竹,一定也不是嚇唬年獸,也一定不是祛除舊歲的黴運。
小的時候,鞭炮隆隆,此起起伏,整晚連綿,我總覺得這是對於對於過去的感恩,對於未來的憧憬,對於生活的禮讚,對於生命的虔誠,對於自然的敬獻。
現在,因為安全以及空氣的考慮,不讓燃放煙花爆竹了,這恰好是工業文明的城市化的弊端,是在用機器時代的思維方式閹割人與自然的關聯。
飲酒吧,杯莫停,把酒臨春風,開啟新一年,把過濾出來的酒渣子倒在門外面,讓我們生活在微醺裡。是的,北宋時候,大家對幸福的定義,就是過年的時候家裡有酒喝,誰家過年的時候在滿院春光四個字的下方,堆積的酒渣子,酒瓶子越多誰家就越富有、越紅火、越幸福。
如今,只有在蒙古和河南的南陽,還保留著在喝酒的時候,一個古老的敬酒環節,喝之前,先敬天地的做法。嘴裡是否還要念叨一句祝酒辭:給老天爺敬酒或者是其他的話,因為說的極為輕微含糊,從來就沒有聽清過,我覺得應該是敬謝天地。
現代人不認同這樣做,他們會說,我日他懟,這是精喝家兒,喝這一點酒還要拋灑恁多,這是錢買的好不好。他只看到了酒的價格貴,卻不知道這種敬天地文化的珍貴。
人知道自己是老幾,這是件好事。什麼是綠色生活呢,那就是知道自己是生活在天地之間的,上有父母高堂,下有子孫兒郎,前有先輩聖賢,後有少年青壯。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解放區的天是晴朗的天。北宋的天是變法的天。
在變法時代,千家萬戶都將過上好生活,曈曈日,紅彤彤的剛初升的太陽,形容就要到來的好日子的樣子。
新年新氣象,一天更比一天好,一年更比一年強。作者用了一個換字,年年新期盼,今年一定行。
巧的是王安石生於1021年,距今剛好整整一千年。這一年也是鄉村振興的開啟之年,現在的元日,雖然才是公曆新年,但是,國家經濟工作會議已經來過,農村農業工作會議正在召開,千家萬戶曈曈日,已經登場。
謹把這首詩的解讀,送給所有關注鄉村振興,致力於鄉村發展,以及從事鄉村兒童啟蒙教育的家人們:
元旦快樂,萬事勝意,順心如意,幸福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