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瓷繪藝人珠山八友三集連播,你以為珠山八友是「八友」嗎?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2021-01-13 古玩元素網

關注"古玩元素網"-微信號:shgudong帶你進入古玩行!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明清皇家對陶瓷的超高要求和對景德鎮的超常重視,使得景德鎮陶瓷藝術的發展達到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境地。但是發展歸發展,由於皇家的專權統治,也全面扼殺了景德鎮陶瓷藝術家對自我個性的張揚和發揮,成為了中國陶瓷藝術發展的桎梏。


      但隨著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朝國力的日漸衰微,皇家禦窯廠也隨之衰敗沒落。直到專權統治的徹底消亡,景德鎮隨之湧現出一批優秀的民間制瓷藝人。他們衝破明清官窯的藩籬,在繼承景德鎮傳統制瓷工藝的基礎上,汲取景德鎮民間陶瓷藝術的營養,以揚州八怪為典範,以海派藝術家為標榜,兼納西方陶瓷藝術風格和繪畫技法,將滿腔的愛國熱情投入到瓷藝創作。


    這批優秀的民間制瓷藝人中尤以徐仲南、鄧碧珊、何許人、王琦、汪野亭、畢伯濤、王大凡、田鶴仙、程意亭、劉雨岑等十人最為突出。珠山八友裡的大部分人都是畫彩瓷的。其實珠山八友在瓷器工藝上沒有什麼改進,他們最大的特點是發揮自己的特長,將自己心中最真實的意願表達出來,而不是像以前皇家禦窯廠那樣,依樣畫葫蘆。

 



(樊欣野《今日月圓》「珠山八友」團圓圖)


最開始是王琦與王大凡發起和組織了「景德鎮陶瓷研究社」,後因每次集會是農曆每月十五,於是在1928年更名「月圓會」,藉此抒發胸志,以瓷會友。珠山八友可不是字面意思說的八個人,實則是我前面提到的十個人,這並不前後矛盾,他們跟揚州八怪一樣(揚州八怪也不是八個人,而是有十幾個人),正如「江西詩派」也並不全是「江西人」一樣,講一個「以味不以形也」。他們在繪畫上追求清中期「揚州八怪」的風骨。


下面筆者對「珠山八友」的介紹以十人出生年份的先後順序排序,僅此而已。



 

   徐仲南,名陔,字沖南,號竹裡老人,齋名棲碧山館,生於清同治十一年(西元1872年),逝於1953年,江西南昌人,中國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大師,「珠山八友」之一。

      1887年,徐仲南15歲,被其父送到南昌一家瓷店「紅店」當學徒,學藝期間,因得與南昌的文人畫士和釋門畫僧結識、交遊,從而眼界大開,畫技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出師後在南昌受僱畫瓷。他為了更好地研習瓷畫技藝,毅然來到景德鎮刻苦求藝。清末民初之交,徐仲南聲名漸顯,求畫者甚多,遂以賣畫所得,販銷瓷器到當時的內陸通商口岸武漢,後又在漢口開設瓷店,自畫自賣。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瓷店毀於兵燹[xiǎn],徐仲南孑然一身,便重返南昌賣畫。1918年受聘於江西瓷業公司擔任瓷業美術管理一職,然而,因他不願迎合當局者,不久就被解聘,閒居家中。

       1922年「景德鎮陶瓷研究社」成立時,徐仲南應王琦之邀入社。工於松竹、淡雅詩意,自成一家。其畫風受海上畫派和南宋文人畫家蘇東坡、清代畫家戴熙的影響很深。其構圖、用筆、設色則與戴熙同出一轍。



(徐仲南繪淺絳彩山水瓷板)



(徐仲南《清影搖風》瓷板畫)


(徐仲南《 清影搖風》瓷板畫)


(徐仲南 粉彩《虎視眈眈》小賞瓶)



(徐仲南 粉彩竹石圖詩文四方筆筒 1938年作)



(徐仲南印泥盒)



(徐仲南綠竹印泥盒)







   

鄧碧珊,字闢寰,號鐵肩子,堂號晴窗讀書樓,生於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逝於1930年,江西餘幹縣人,清末秀才,中國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大師,「珠山八友」之一。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科舉制度廢除後,在餘幹縣從事教學。1913年到景德鎮瓷業學堂任教習,一面代人書寫瓷字,一面習魚藻畫技。

       鄧碧珊早期主要畫山水,後繪瓷板肖像。他最早嘗試用馬尾織造的九宮格繪製人像,乃陶瓷肖像畫創始人,景德鎮的瓷像畫家張洛山就是出其門下。到了不惑之年,則專事粉彩魚藻瓷畫兼畫花鳥,鄧碧珊的魚蟲,在設色上受日本東洋畫藝術的影響,他用筆及構圖受宋畫的影響,構圖虛實相生,用濕筆染墨,充實魚的體積感和質感,畫風洗練,題銘蒼鬱遒勁。

       1928年,鄧碧珊加入由王琦發起的「月圓會」,時年54歲。

    1930年,方志敏率紅軍攻下景德鎮,鄧碧珊因替被紅軍搶掠的受害者討要被搶財產,而被紅軍槍殺,享年56歲。



(鄧碧珊 魚藻紋筆筒)


(鄧碧珊 魚藻紋小罐)



(鄧碧珊 粉彩魚蝦圖水洗)



(鄧碧珊 魚藻紋罐)


(鄧碧珊 粉彩魚藻圖瓷板)




     

      何許人,原名何處,字德達,乳名「花子」,生於清光緒八年(西元1882年),逝於西元1940年,安徽南陵縣人。中國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大師,「珠山八友」之一。是景德鎮瓷業人熟知的仿古高手。

      14歲隨鄉友到景德鎮瓷店學藝。初學青花,後學粉彩、淺絳彩及青綠山水。王琦為其將「花子」改為「華滋」,又以陶潛的《五柳先生傳》中「先生不知何許人也」句,為其改名何許人。

      1911年後應詹元廣、詹元斌兄弟之聘,赴北京畫仿古瓷,客居北京數年,結識許多前清遺臣貴族。

       1934年前後於九江開設「紅店」,經營彩瓷,自產自銷,設帳授徒,後因一場大火,其店鋪毀於一旦,此後再度回到景德鎮。何許人研習以粉彩畫雪景,漸次深諳其中奧妙,開創了景德鎮粉彩雪景之先河。著名花鳥畫家鄧肖禹、雪景大王餘文襄就出自其門下。

      年輕時何許人娶董錦蓉為妻,生二女,其一何翠娥,其二何銀娥,1932年5月1 0日生獨子何大興,1940年何許人逝世,其妻改嫁,將其子交祁門貢生、景德鎮瓷業公司業務主持康達託養。康達認其為養孫,後帶回老家祁門縣禮屋村,何氏一門子孫相延至今。



(何許人 《孤山放鶴》瓷板畫)



(何許人 雪景圖瓷板畫)



(何許人《獨釣寒江雪》瓷板畫)



(何許人《踏雪尋梅》瓷板畫)



(何許人吉羊雙耳雪景圖四方瓶)



(何許人雪景四方瓷瓶)



(何許人雪景圖筆筒)





     王琦,號碧珍,別號陶述迷道人,室名陶陶齋,生於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逝於公元1937年,祖籍安徽南陵,生於江西新建。中國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大師,「珠山八友」之一。


       原擅捏麵人,1901年到景德鎮向鄧碧珊學習陶瓷繪畫藝術。擅寫意肖像瓷板畫,後學習錢慧安的瓷板繪畫藝術,1916年浮梁知事程安贈王琦「神乎技藝」一匾,從此聲名鵲起。後與王大凡赴上海參觀海上畫派畫展,接觸揚州八怪,尤喜歡黃慎的畫風。

       作為「珠山八友」之首。王琦因捏過面人、而後畫瓷像、又吸收了西洋彩瓷畫技法,並確定用西畫明暗畫人物頭像,以寫意筆法畫衣紋的畫風。因此,王琦的繪畫風格給景德鎮陶瓷藝術帶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也是他率先在陶瓷繪畫上使用西洋畫技法。但他狂放崎嶇,典雅飄逸的畫風,仍保留有黃慎的味道,至死也未能自成一格。



(王琦《桃源問津》瓷板畫)



(王琦 粉彩東坡先生瓷板插屏)



(王琦《糊塗即是仙》瓷板畫)



(王琦 粉彩《二仙得福》瓷板)



(王琦畫意《擲米成珠》瓷板畫)(是否為真,有待商榷)



(王琦 粉彩人物圖瓷板)



(王琦 《四大美女》瓷板畫)





     汪野亭,名平,字鑑,號平山、平生、老平、垂釣子,亦號傳芳居士,齋名平山草堂,生於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逝於公元1942年,江西樂平人。中國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大師,「珠山八友」之一。

       汪野亭自幼深受祖父汪享榮喜愛,祖父寧可自己外出務工,亦要為孫兒積攢學資送其入私塾就學。私塾設在本村汪氏宗祠。汪野亭入學時正值宗祠修葺,修葺宗祠的雕刻師、畫師在梁柱間所繪的山水樓閣、花鳥蟲魚,使汪野亭目不暇接,藝趣盎然。他課餘向畫師們討教並借來畫稿認真臨摹,畫師們見其謙虛好學,都樂於指點。汪野亭的好學,使其繪畫技法日趨熟練,鑑賞能力也隨之長進。

      他一心尋求深造機會,但家庭情況讓他思蹙不安,祖父汪享榮毅然助汪野亭考進江西省陶業學堂。汪野亭選修美術專業,師承張曉耕先生專修山水、潘勾字(又說為潘陶宇)先生學習花鳥。汪野亭為了減輕祖父的負擔,他半工半讀,課餘替瓷商繪瓷。既緩解經濟的拮据,又學以致用。1909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同年進入景德鎮以繪瓷謀生。

      在瓷畫技法上,他採用油料,以水粉敷色,作品別具一格。他的山水畫,一直為後人所仰重,至今仍影響著景德鎮瓷畫界。他從藝30多年,創作的作品廣受收藏家的青睞,並爭相收購。



(汪野亭文房五件)



(汪野亭《湖山秋色》茶壺)






    畢伯濤,名達,字伯濤,號黃山樵子,生於清光緒十二年(公元 1886年),逝於公元1961年。清末秀才,祖籍安徽歙縣,寄居江西鄱陽縣。中國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大師,「珠山八友」之一。

      祖父在江西饒州府開錢莊,家庭富裕,飽讀詩書。1899年,14歲的畢伯濤參加院試,考取清末秀才,至今還保存著當年赴考使用過的考籃及蠟燭。
 
       清王朝被推翻後,科舉廢止,他仕途無望,精神苦悶中又遇 妻子離世,為擺脫苦悶,畢伯濤攜一兒一女,到景德鎮謀生。偌大的景德鎮卻令他無處安身,只好暫棲五龍庵。在廟中2年,他靠為寺廟抄經、作楹聯、寫匾額兼塗抹丹青餬口。五龍庵住持敬重畢伯濤的人品、畫品,先後推薦他到城中某翰林、局長家做家教。並安排其子畢淵明到一瓷業公司學徒畫瓷。早年在鄱陽拜畫家張雲山為師學畫,後經人介紹認識了王琦,並應邀加入「月圓會」,開始轉向畫瓷。

       畢伯濤的繪畫藝術來源於清代畫家新羅山人,儘管他所畫翎毛不熱銷導致生活窘迫,卻保持文人清高儒雅之秉性。畢伯濤在景德鎮陶瓷繪畫界以金石、詩、書、畫傲視瓷壇。



(畢伯濤《喜溢眉梢》瓷板畫)



(畢伯濤繪花鳥小瓷板)


(畢伯濤花鳥瓷板)


(畢伯濤繪四季花鳥瓷板)



(畢伯濤粉彩草蟲印盒)


(畢伯濤粉彩花鳥鎮紙)



(畢伯濤花鳥膽瓶)





      王大凡,名堃,號希平居士,又號黟山樵子,齋名希平草廬。祖籍山西省太原市,祖上因避戰亂,後移居安徽省黟縣,出生於江西省波陽縣(鄱陽縣)皇崗村。生於清光緒十四年(公元 1888年),逝於公元1961年。中國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大師,「珠山八友」之一。



      1901年隨父母到景德鎮投靠姐姐,與哥哥王大屏在姐姐的「紅店」學藝。三年學徒期滿,王大凡在店裡獨立畫瓷,同時也追隨只大王大凡3歲的著名洪憲瓷畫家、淺絳彩畫家汪曉棠學習技藝。汪曉棠不僅教他瓷繪技藝,還教他詩詞歌賦。倆人由朋友發展到師徒,在汪曉棠的引導下,王大凡刻苦鑽研,在景德鎮瓷繪界嶄露頭角。

       他擅工筆人物,師從汪曉棠、改七薌、沙山春、費曉樓,後集諸家之大成,創「落地設色彩」工藝,即彩畫人物時,不用玻璃白打底,而直接將色料平塗於瓷胎,再罩雪白、水綠。人物形象生動,畫面賞心悅目。

      1915年,王大凡與王琦、潘勾宇、汪曉棠、周小松、汪野亭等人的作品由江西瓷業公司、景德鎮商會推薦,送巴拿馬博覽會參展。王大凡的《富貴壽考》粉彩瓷板畫,榮獲巴拿馬博覽會金質獎章,是當時惟一的金牌得主。



(王大凡木蘭辭瓷板插屏)



(王大凡《達摩渡江》瓷板畫)



(王大凡《嫦娥》瓷板畫)





    田鶴仙,名青,原名田世青,字鶴仙,號梅華主人、荒園老梅。生於清光緒二十年(公元 1894年),逝於公元1952年。中國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大師,「珠山八友」之一。


      少年時寄居江西撫州嶽父家(兒時家庭包辦的無愛婚姻),離婚後屢遭周邊朋友的非議,連志同道合的「月圓會」同仁也有的不理解他,視為不道德,一度欲將田鶴仙從「珠山八友」中除名。低迷的他在所繪的《瞎子圖》題詩:「勸君腳下須求穩,前途崎嶇路不平。」與前妻離異後,同所愛的景德鎮中年婦女同居廝守,相依為命。

       他氣質文雅,為人謙和,高大的身軀,大氣的五官,胖胖的臉龐,稀疏的烏髮,數九寒天亦不戴帽子,炯炯有神的雙眸不飾眼鏡,頗有超然物外的梅花氣韻。

       民國初年曾任景德鎮稅務局職員,後任江西省瓷業公司夜校教員,中年才加入繪瓷行列。先攻山水,後改畫梅花。其繪畫藝術,以梅花獨步畫壇。鶴仙的梅花,深得元代畫家王冕的影響,其枝幹似斷非斷,用筆及構圖無處不體現王冕的繪畫精神,「珠山八友」發起人王大凡贈有「山水清渾成一格,梅花作出更無雙」的讚譽詩句。



(田鶴仙 粉彩梅花硯屏)



(田鶴仙 粉彩梅花詩句漿糊盒)





    程意亭,原名程體孚,別名甫,藝名翥山樵子、洎山山民,齋名佩古,江西省樂平縣人。生於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 1895年),逝於公元1948年。中國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大師,「珠山八友」之一。



       程意亭是由其兄長撫養長大的。14歲起在祥盛糧行學徒。路過裱畫店,被店內板壁上的畫作吸引,往往駐足觀賞而誤時誤工,被兄長責備。從此程意亭立志從藝。

      1911年,16歲的程意亭離家考入饒州「江西省立甲種工業窯業學校」圖畫科(原江西窯業學堂)(該校只收江西籍學員),師從名家張曉耕及潘陶宇先生學習山水花鳥。1914年畢業,遂在九江「普芳居」瓷店繪瓷。曹焜督軍江西期間,在南昌建「迎慶樓」,負責建造的程先生與程意亭關係甚好,特請他為該樓作畫。

       程意亭生前無什麼嗜好,唯獨對京劇情有獨鍾。且唱功了得,常博得大家的掌聲。他注重穿著,頭戴禮帽,手持文明杖,白淨的臉上常飾一副眼鏡,風度翩翩。他性情溫和、為人慷慨仗義。早年居住農村時,村與村之間常發生糾紛,便請他出面調解,他不僅樂意出面,且常能奏效,鄰裡間就連家庭糾紛、父母出殯等等瑣事,都少不了請他幫忙。

      1920年,他與汪春蘭結為夫妻,育三子,按程意亭之意願,希望小兒子學畫,繼承他的瓷畫技藝,但因其本人英年早逝,無法傳藝,故無一子繼承其瓷畫技藝。程意亭對中國畫和瓷畫顏料的漂研製作,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畫面上的色彩富麗古雅,兼有豪壯和柔美的格調,對後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程意亭《寒梅豔影》瓷板畫)



(程意亭花鳥瓷板畫)



(程意亭花鳥瓷板畫)



(程意亭 粉彩仙桃拱壽大掛屏)



(程意亭四季花鳥四條屏)





     劉雨岑,原名劉玉成,後改雨岑、雨誠,齋名覺庵、飲冰,別號澹湖魚, 六旬後號巧翁。 祖籍安徽太平(黃山市黃山區),世居江西波陽縣(鄱陽)。生於清光緒三十年(公元 1904年),逝於公元1969年。中國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大師,「珠山八友」之一。

        劉雨岑年幼時受鄰家裱畫店的影響,1918年改填波陽籍,考入饒州「江西省立甲種工業窯業學校」(原江西窯業學堂)(該校只收江西籍學員)。1921年畢業後,繼續師從潘陶宇先生學習中國畫,為其後到景德鎮從事陶瓷藝術創作奠定了基礎;開創了他40餘年的陶瓷藝術生涯。1922年結識陶瓷世家朱受之的女兒朱秋霞並與之結婚。朱受之與當時景德鎮繪瓷大家王琦交往甚密,王琦對謙虛好學的劉雨岑十分欣賞,遂將劉雨岑收為義子,這就是「珠山八友」中傳為佳話的「父子一對」。

        建國前劉雨岑先後在「浮梁縣立陶業學校」、「珠山國瓷藝專」、「東方藝專」等校教授中國畫和陶瓷藝術。其培養的王恩懷、徐亞鳳、詹鐵成等眾多弟子,大多數成為景德鎮陶瓷藝術領域中的人才。當今景德鎮陶瓷人物畫大師王隆夫,曾慕名向劉雨岑學花鳥,劉雨岑亦悉數相授,這對年齡相隔30餘歲的藝術家終成忘年交。

       劉雨岑擅長粉彩花鳥。早年受華喦的畫風影響,中年得任伯年、新羅山人的畫藝精髓,逐形成清新雅麗的繪畫風格。1969年於文革批鬥中精神失常,突發腦溢血辭世,享年65歲。



(劉雨岑 粉彩綬帶鳥詩文筆洗 1931年作)



(劉雨岑花鳥紋筆筒)



(劉雨岑 粉彩《溪邊情趣》花鳥瓷板畫)




(劉雨岑 粉彩花鳥瓷板畫)



(劉雨岑《綬帶鳥》硯屏)



(劉雨岑《太白醉酒》硯屏)



 (版權申明:本文來央視視頻,如涉及版權問題及時聯繫我刪除)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可以在朋友圈分享此文!

也可關注我們的微信號:shgudong 閱讀更多精彩的文章。

相關焦點

  • 羊年展望民國瓷 2015能否迎來市場逆襲之勢?
    與傳統粉彩相比,民國粉彩瓷在造型、線條、色彩、光彩、意境等方面,吸收了近代畫的技法,實現了「瓷」與「畫」的完美結合。民國粉彩的全盛時期是在1912年至1940年間,許多投資者首先想到的就是「珠山八友」,但真正在拍賣市場上受寵的還是第一代民國粉彩畫師潘匋宇和汪曉棠。
  • 平時很好說話的這4個星座,如果你以為很好欺負,那就大錯特錯了
    然而這樣的老好人,你以為他們就好欺負,那就大錯特錯了,騎到他們頭上的話,他們也會有情緒的,原本嘻嘻哈哈的他們,一下子變得沉默不語,原本對你笑臉相迎的他們,瞬間對你拉下臉,他們這時的沉默,已經說明了他們的不爽,如果你繼續不識趣得寸進尺,那將面臨的是恐怖的還擊,他們可以說到讓你毫無還嘴的餘地,他們能徹底與你斷了聯繫,他們能讓你的缺點變得更為明顯,並且給你畫出圈圈,
  • 《太乙仙魔錄之靈飛紀》3月8日三集連播 真相揭曉
    《太乙仙魔錄之靈飛紀》3月8日三集連播 真相揭曉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6-03-04 16:46:03
  • 南京舊影1929:民國南京文物調查與《首都名勝古蹟》圖片集
    可惜,《民國二十二年之建設》一書中沒有列出古物古蹟的具體明細。《民國二十二年之建設》統計的「名勝古蹟古物」調查結果而這兩篇《中央日報》的連續報導,反映的正是這次南京市上報的調查統計內容。雖然南京市政府文物調查結果在1935年3月才見諸報端,但早在1929年6月前,南京就已基本完成全市文物調查工作,還專門編印了一冊《首都名勝古蹟》圖片集。
  • 滄海遺珍 十一月初一庚子年「鼠年」戊子月 壬辰日 之三
    晚清淺絳彩周筱松竹林七賢圖瓷板晚清淺絳三大家王少維山水通景帽筒晚清陳子常青花淺絳彩雙駿圖扁壺民國(傳王步)青花花鳥筆筒晚清清泉氏淺絳彩溫酒器三件套晚清淺絳彩方廷輝花鳥題詩四方倭角水盂(附帶老水盂勺一把)晚清任煥章高士人物圖暖鍋三件套
  • 最重色輕友的三個星座,有你嗎?
    白羊座白羊在單身的時候的確是重情重義的典範並且標榜自己絕不會重色輕友戀愛中的雙魚會把自己全身心都沉浸在裡面心心念念的全都是自己的愛人哪裡還會想到那會狐朋狗友不僅很難找到Ta的蹤影還經常因為約會冷落了朋友不過這也能理解畢竟那是雙魚座啊
  • 價值連城的「7501」毛主席專用瓷(組圖)
    在李人中先生的親筆手稿中真實地將那次設計主席瓷的內幕首次向世人公開披露:1974年夏初的一個上午,快要下班的時候,我們群力瓷廠試製工場的主任劉金曉從厂部開會回來,走到我正在工作的桌旁,嚴肅地對我講"下午上班的時候到我辦公室來一下",說完就走了,神秘兮兮地.當時我聽了後很不安,平常很和氣的劉主任今天為什麼這麼嚴肅,中午吃飯的時候我也想著這件事,上班鈴一響我就到辦公室,一看黨支部的幾個領導都在
  • 書房雅物——清代瓷筆筒
    筆筒是一種最為常見的置筆用具,一般呈圓筒狀,材質多樣,可見竹、木、瓷、 清代的筆筒中,從存世的情況來看,瓷筆筒是僅次於竹筆筒的。品種涉及青花、青花釉裡紅、釉裡紅、墨彩、五彩、粉彩、鬥彩、單色釉等。其中,康熙的青花、雍正的墨彩和乾隆的粉彩筆筒,體現了各朝瓷器燒制的最高水平。從器型上看,清早期(順治、康熙),某些筆筒還保留了明代筆筒上下均略撇的特徵;清中期後,筆筒多為直身圓筒。
  • 瓷上繁花|水仙:寒香寂寞動冰肌
    如果未及養一盆水仙裝點案頭,別著急遺憾,在國博賞「瓷上繁花」,邀您走近那些凝固在瓷器上的水仙花。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紋杯之「水仙」五彩十二月花卉紋杯之「水仙」清康熙,高5釐米,口徑6.5釐米,足徑2.5釐米瀋陽故宮博物院藏,現展於中國國家博物館「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覽十二月花卉紋杯為康熙瓷器中的名貴品種,杯上所繪花卉代表全年十二個月,從正月起至十二月分別為水仙、玉蘭、桃花、牡丹、石榴花、荷花
  • 葉羅麗:顏爵其實有些重色輕友,這個小細節你留意到了嗎?
    而第六季也在持續更新熱播中,第四集也更新完了,其中也有一些劇情非常逗的,例如我們的顏爵大大,一直都很滑稽。在第四集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實有些重色輕友,這個小細節你留意到了嗎?一起來看看吧!荒石被高泰明保護光仙子的真摯情感所感動,他非常清楚仙子和主人之間的那份情義,也決定接受辛靈仙子給自己的委託,帶著高泰明來到靈犀閣找回白光瑩。
  • 以瓷為「紙」,以刀代「筆」,瓷器上的雕刻藝術
    刻瓷,被稱為瓷器上的丹青,它是一項集繪畫、書法、刻鏤於一身,融筆、墨、色、刀為一體的漢族傳統藝術。對於刻瓷的起源說法不一,早在秦漢時便有剝鑿瓷釉的方法,稱為「剝玉」,從魏晉開始,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賞瓷器之餘,很想把詠詩題文的墨跡留存於其上,以便永久保存。於是當時的藝人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單線刻出詩文書畫的輪廓,這便形成了原始的刻瓷。
  • 《魔道祖師》羨羨慶生活動,官博的頭像好萌,Q版30號加更三集!
    那就是10月30日當天,Q版動畫會加更兩集,當天可以看到三集連播,大家準備好了嗎?最近魔道動畫,已經更新到了第14集《爭寵》。那10月30日,就能看到第15,16,17三集了,想想都很激動。專題生日會羨羨是中國科舉博物館的國風合伙人,給博物館拍了很多有意義的科普小視頻,是今年非常成功有意義的一個聯動。
  • 天蠍女允許「你追她」的暗示,你真的知道嗎?別再以為她高冷
    天蠍女允許「你追她」的暗示,你真的知道嗎?別再以為她高冷。天蠍座的女生總會給人很不好的印象,其實當你和天蠍女相處久了,你會發現她的內心是很善良,而且她對朋友很真誠,她絕不會玩弄感情。對待感情她是很認真的,她不會輕易接受一段感情,更不會輕易主動對一個人好。可是天蠍女喜歡你有哪些暗示?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主要看氣質,那怎麼看民國氣質?
    這批文代會代表索性不是文藝家,不是名人,倒也罷了,現在你看看,長期的侮辱已經和他們的模樣長在一起了——再忍心說句不敬的話:他們帶著自己受盡侮辱的面相,還居然願意去參加文代會,本身就是再次確認侮辱。」陳丹青談民國的高論,我一向不以為然。這一節則是例外。具體說來,他談民國依舊過甚其辭,談現實卻能切中時病。那句「長期的侮辱已經和他們的模樣長在一起了」,錐心刺骨,銘心刻骨。
  • 重色輕友的四大星座!你的朋友真的不在乎你嗎?看看這知道答案!
    ,如果你選擇了友情,那可能會使你的愛情降溫。選擇愛情還是友情,這是一個難搞且永恆的話題,如果不能兩全其美,那就做最好的權衡。今天小鴨子就為大家盤點了四大重色輕友的星座,快來看看有你的朋友嗎?一、雙子座雙子的重色輕友,和他們接觸過的小夥伴應該是深有體會的。你們一定有過明明是很重要的約定,但雙子僅僅一句我要陪對象了就放了你鴿子。這就是愛情至上的雙子,友情在他們眼裡根本沒法和愛情相提並論。
  • 哪些是重色輕友的星座,如果是重色輕友的人,你還會接近他們嗎
    文/艾麗【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有時候刷朋友圈會看到一些朋友在朋友圈兒曬自己與閨蜜的聊天記錄,都是在譴責自己的閨蜜重色輕友,有了男朋友之後,女朋友就不重要了。雖然這種責怪。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責怪,但是重色輕友的人,確實讓那些單身狗朋友們覺得很可氣。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哪些星座是重色輕友的星座呢?對於朋友來說,有一個重色輕友的朋友,那絕對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 民國時期的「陸小曼」究竟有多美,這樣的民國風婚紗照你愛了嗎?
    ▲本篇文章將帶您探索:「陸小曼」造型是什麼,優點為何陸小曼造型為什麼被稱為民國風婚紗照如何打造民國風婚紗「陸小曼」造型(一)陸小曼造型是什麼大多數情況下當我們提到民國才女陸小曼之時,腦海當中只會浮現一個詞語,那便是白月光,誠然,在民國所有才女當中,張愛玲玫瑰一般嬌豔的氣質有多麼強盛,那麼陸小曼白月光般的韻味便有多麼濃鬱。
  • 為什麼有的時候超級喜歡說:你以為你是三歲小孩嗎?
    作者| 稚悅兒童來源| 稚悅設計(ID:hb_sjty)你以為你是三歲小孩嗎?這是在誇人天真可愛還是在說你幼稚不懂事呢?我相信,在大多數人的觀點裡,這句話並不是在誇人,而是帶有一點輕蔑的玩笑話。為什麼我們都習慣性地說"三歲小孩"而不是兩歲或者四歲呢?三歲,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裡程碑,人生的五個成長關鍵期都發生在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