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布格,一位醉心研究高中升學的男人,歡迎來到布格的高一選科小白訓練營。
本次訓練營主要是從0開始,講解分析該如何進行選科,希望本課程能對你在選科這件事上有所幫助。
本文是訓練營的第四講:如何選擇和解讀職業興趣測評,本講課程目錄:
1. 職業與興趣2. 如何篩選市面上的各類測評3. 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評講解4. 關於測評需要注意的因素
01職業與興趣
我是誰?我來自哪裡?我要到哪裡去?
非常古老的哲學三問,也是我們人活著的意義問題,雖然宏大但也是需要我們不斷去思考:
你究竟是怎樣的人?你有什麼樣的能力?你能做什麼?你能做好什麼?…………
「你喜歡什麼」相信很多人都能脫口而出,但是在加深問到「你喜歡做什麼」或者是「你能做什麼」,這就難倒很多人了。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很多時候我們陷入迷茫,不知道接下來的路要怎樣走,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對自己不了解,不清楚自己的能力是什麼,才會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麼,能做的是什麼。
當然,很多人在選擇專業,尋找工作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因素就是興趣。
【第三講:如何篩選出適合自己的專業】中,布格有分享過一個觀點:專業和職業是遞進關係,專業選擇是要根據職業定位來選擇的,而不是興趣。
興趣,是一個心理學名詞,在心理學上把一個人對研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項活動積極的心理傾向性。興趣是引起和維持人的注意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是積極愉快地去探究和完成,不感到是種負擔。
簡單來講呢,興趣就是我們對某一類事物產生了好奇,進而想去了解它,而當我們接觸到這類事物時,我們是輕鬆的。
也是如此,很多人經常會把「興趣」簡單化為「享受」。
我經常會問我的學生他們的興趣是什麼,很多人的第一回答多是:跑步、電影、美食、閱讀、旅行等等。
這不能完全說是「興趣」,因為很多人是停留在享受層面上的。比如說對電影感興趣,是因為看電影能帶給我們歡樂,很多時候這種歡樂是不需要動腦的。
但是上面也有提到「興趣」是我們對一種事物感到好奇,進一步去探究,需要我們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經歷去琢磨,並且能帶給我們正反饋收穫。
比如說你對電影感興趣,你去琢磨電影各種鏡頭的掌控,去琢磨演員們的演技,去探究這部電影背後的的含義等等,這才會是興趣。
在【第三講:如何篩選出適合自己的專業】中,我說選擇專業和工作不要憑藉興趣,這裡的興趣更具體可以說是「享受型愛好」,而不是你真正的興趣。
人們的興趣對象,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而變化會不斷增多,人們的興趣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生活、工作、學習等等是不一樣的。
而要選擇出適合自己的專業和工作,那我們得了解另外一個概念:職業興趣。
職業興趣是興趣在職業方面的表現,是指人們對某種職業活動具有的比較穩定而持久的心理傾向,使人對某種職業給予優先注意,並嚮往之。
那職業是什麼呢?根據中國職業規劃師協會的定義:職業 = 職能 × 行業。
更具體點來說,職業是我們利用自己的職業能力,參與到某個行業中,為社會創造了財富,並且獲取到相對於的報酬。
職業是與人類的需求和職業結構相關,強調社會分工,我們需要明確自己在社會分工中的位置是在哪裡。
而想要找準自己的位置,那我們就得清楚了解自己的職業能力是什麼,選擇到合適的職業環境,這樣我們的發展才會更加穩定。
我們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或者選擇的專業感到討厭不喜歡,很多時候我們就是沒有找準定位是什麼。
當然很大可能是因為對自己不了解,對各類職業不清楚,定位也是比較難尋找。
在【第三講:如何篩選出適合自己的專業】中,布格也有分享了【能力興趣分析法】和【職業測評工具法】去挖掘自己的能力。如果對於忘記了的話,記得要回去複習上一節內容。
因為篇幅安排原因,上節課中布格重點分析的是【能力興趣分析法】,今天我們來分析的是【職業測評工具法】,其實也就是藉助一個工具去了解自己。
市面上有很多各式的測評,那我們該如何選擇這些測評,在這裡布格分享幾個觀點,具體可以根據自己情況參考的。
02如何篩選市面上的各類測評
(一)分清楚測評的類型和目的
我在很多場合都說過,如果有條件,在高一選科,或者高考志願填報前,最好做一份職業興趣測評,這個建議主要是考慮到很多人無法通過自我挖掘去了解自己,所以只能通過一些工具輔助。
但要注意的是這裡說的是職業興趣測評,因為高一選科和志願填報選專業,涉及的都是專業和未來職業規劃的事情,所以職業興趣測評會是比較好些。
而市面的測評是各式各樣的,有心理測評,也有各類人格測評等等,當我們要選擇去做一份測評的時候,要清楚明白你做這份測評的目的是什麼,不要為了測評而測評。
(二)測評平臺的背景
心理測評、職業測評在這幾年逐漸熱起來,但同時也引來了很多割韭菜的資本,所以在選擇測評平臺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調查清楚這個平臺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口碑如何,平臺背後的公司是做什麼的等等。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付費會更好的。
(三)測評的解讀人員
【第三講:如何篩選出適合自己的專業】中有說到過,市面上很多測評核心依據都是霍蘭德測評模型,很多測評大同小異的,所以測評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學會如何去解讀你這份測評結果。
你可以找學校老師,或者找相關懂行的人,例如一些報考機構,或者報考專業人員,當然這些肯定是要花費一定錢財的,這就看你自己的取捨了。
解讀人員首選具備心理學背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