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袁集鄉人,生於1995年2月16日,身高172釐米,鼻梁上有一顆小痣,左(右)手手腕內側有一道疤痕,背後有一塊白疤痕,均比較明顯。於2014年2月1日從淮安市淮陰區袁集鄉離家出走,可能前往江蘇省南京市。走時上身穿帶毛領深色棉襖,下身穿黃色褲子,腳穿黑色軍用皮鞋。全家人十分擔心,希望社會各界好心人多多提供線索,早日幫助一家團圓,家人將萬分感激!
小時候的陳銘,在父母的庇佑下成長,從未脫離過父母的視線。每當受到委屈或遇到困難,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回家向父母求助。
長大後,他有了自己的想法,總想掙脫父母的管束,去往更廣闊的天地,追尋夢寐以求的繁華。於是,在
2014年2月1日,他便突然消失在父母的視線之中,四年多毫無音訊。
陳銘失蹤後,母親李鳳英整日以淚洗面、憂心忡忡,她總是擔心兒子獨自一人在外,吃不飽、穿不暖、住不好,遇到困難沒人幫;她無時無刻不在心裡呼喚:兒啊,回家吧,讓一家人香香甜甜吃頓團圓飯吧……
《尋親的路》| 銘銘,媽媽啥時才能一天吃上三頓飯?
為了尋找兒子,她和丈夫東奔西走、輾轉奔波在老家附近的十幾個市縣,甚至連大年初一,都不捨得吃三頓飯。只因這每天省下的一兩頓飯錢,能讓她們尋找兒子的時間更久一些!
在父母眼裡,子女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一生都需要他們關心呵護;可有些為人子女者,卻在追求自己生活的時候,往往忘記了自己還有父母,甚至對他們忤逆不孝。殊不知,父母愈老,愈需要子女的陪伴。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但願陳銘還沒有忘記「父母」二字怎麼寫,能主動與家人聯繫。同時感恩君也呼籲廣大愛心人士和志願者幫忙轉發擴散,讓陳銘及其周邊的人看到。如有看到陳銘或知道其相關線索者,請儘快與家人或我平臺(0350-3338096)聯繫。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們共同祝福他們一家早日團聚。
正在看此文的你,不論你的角色是子女還是父母,心頭又有何感觸,都歡迎你與感恩君交流。(中國失蹤人口檔案庫 感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