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好多年輕寶媽生了孩子以後,還會選擇繼續回到工作崗位,這時候就需要家裡老人幫忙帶孩子。
但有時候由於帶娃觀念的衝突,會發生一些矛盾,讓家人產生隔閡。
女兒只喜歡讓爺爺哄睡,媽媽看到後卻破口大罵
茜茜在懷孕時就一直沒停下工作,生完孩子休過產假後就想趕快回去上班,雖然捨不得但是多了她的一份收入,也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當時她是遠嫁到丈夫家,自己的媽媽幫不上忙,請保姆又覺得不放心,所以最後家裡人商量著由爺爺奶奶帶孩子。
為了方便照顧孩子,也想每天可以見到自己的女兒,茜茜把公公婆婆接來家裡住。
老兩口帶孩子細心,可是慢慢的茜茜發現,孩子不跟自己親了,每次都喜歡讓爺爺哄睡,別人抱他就會哭鬧。
她心裡很疑惑,但也沒多想。直到後來一天,晚上爺爺在客廳哄孫女,茜茜發現,爺爺光著上身讓小孫女的臉貼著自己胸口,就想媽媽給孩子哺乳的姿勢一樣。
茜茜當時特別生氣,沒忍住破口大罵:你還要不要臉啊?有你這麼哄孩子的嗎?以後不用你帶了。
老公和婆婆聽到爭吵聲也都走了出來,了解原因後,婆婆勸說兩個人:茜茜誤會你爸了 ,他年輕時就喜歡這麼哄孩子,這樣孩子睡得踏實,回頭我說說他換個方式。
別讓老人寒了心
其實,爺爺哄孩子的方式並沒有太大的錯誤,有時候孩子的爸爸哄娃也會這樣做,只不過爺爺的身份容易讓人誤會。
而且爺爺每次抱孩子都會堅持很長時間,這份耐心是很多年輕人都比不上的。孩子喜歡讓一個人哄睡,也是因為得到了安全感。
所以當老人帶我出現一些矛盾時,不要記者爭吵,有什麼問題都是可以溝通解決的。
茜茜當時破口大罵,說的有些不中聽,讓老人心寒,也會讓以後一家人關係很尷尬。
家裡有老人帶孩子,應該注意什麼?
1)要對老人心懷感恩之情
老人願意放棄悠閒的晚年生活,給兒女帶孩子都是出於心疼兒女還有對孩子的喜愛。
保姆照顧孩子一個月還需要付幾千塊錢工資呢,但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卻從不在乎這些。
帶孩子並不是件輕鬆的事情,所以老人願意這樣付出,作為兒女一定要心存感恩之心,多記著他們的好,別總是挑毛病。
偶爾給老人休息的時間,幫他們做做家,等到孩子慢慢懂事也別忘了向孩子講述老人的好。
2)互相體諒,有問題及時溝通解決
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育兒觀念,年輕人之間都會有不同,更何況是老人呢?
大家都希望把孩子帶好,老人可能是憑藉他年輕時的經驗,只是方式不容易被接受。
在帶娃之前,家人就可以坐下來好好談一談,比如說一些平時的注意事項,一些嬰兒用品的正確使用方式。
像茜茜這樣,在帶娃的過程中如果發現了什麼事情,不要在沒了解原因之前就破口大罵。可以好好商量一下,表達出對方這種行為不合適。
老人幫忙帶孩子有優點也有缺點,但仔細想想,就算是自己帶孩子也未必那麼完美。
孩子的成長少不了父母的陪伴,即使有老人幫襯也不要完全放手,平時還是要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