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老手?很多開了十年的所謂「老司機」一樣不會開車!
做一個簡單的測試:老王是位計程車司機,從業30年無事故,就連一點小剮蹭都沒有,說明(_____)。
A:老王技術好;B:老王運氣好;C:老王脾氣好;D:老王長得好。
給大家一點思考時間,答案在幾個自然段之後,我會說為什麼。
別不服氣,自詡老司機的,駕齡幾十年,多麼多麼有經驗的,你先去網上自測一下科目一,能通過的話再在評論區和我抬槓。新手司機拿駕照的紅線是90分,你要是不考個98,好意思說自己是老司機嗎?可是覺得自己算老手的各位,你們能有幾個做到的?
老司機不是賽車手,你會彈射起步,能漂移過彎那不叫老司機,你能13分鐘跑一圈二環,那不叫老司機,那叫危險駕駛!二環十三郎不是一個美名,而是一項罪證——那叫危害公共安全罪,只是拘留的話判輕了。
老司機不是修理工,你可以不會修車,畢竟那是很專業的事情,很多問題,其實修理工都一頭霧水。但是你最起碼應該對自己的車有充分的了解,會自己檢查車輛,知道什麼時候該換輪胎,該換剎車片了。而且有這種安全意識,尤其是每次要上高速之前。
好了,我們公布答案:前面的選擇題,答案是B,這題是我自己出的,考察的是各位的敬畏之心——你開車十年、二十年,三十多年沒出事,真的不是因為你車技好,而是因為你運氣好!千萬別驕傲自滿自以為是,真正危險來臨的時候,你的所謂經驗、技術一文不值。
所以,這作為第一點:老司機應有敬畏之心。
經過調查發現:女司機的事故率極低——因為她們開車「膽小」,而男司機中,新手事故率反而不高,因為他們技術不熟練,也「膽小」,真正十年以上的老司機也不愛出事,因為他們看得多了,也沉穩了起來。這個「膽小」,其實就是一種敬畏之心。最容易出事的反而是三到十年的司機,有技術有經驗,但是覺得開車不過如此,失去了敬畏之心。
老司機的基本素養:
新手老手和駕齡沒關係,和行駛裡程的關係也不大。比如說,一位駕駛員,兩地通勤,每天上下班都開200公裡,一個月4千公裡,一年小5萬公裡,這樣跑了十年,50萬公裡,算是老司機了嗎?其實不然,他大部分都走的一條非常熟悉的路,而且上下班時間基本固定,路況變化不大。只有這條路上,他算是老司機。或許十年來,他一次低速蠕行跟車的經驗都沒有,沒開過山路,沒開過高速,更沒遇到過危險的長下坡,甚至可能都沒開過夜車。如果兩地停車都很方便的話,或許他停車的技巧也未必過硬。
我個人覺得,老司機應該有以下幾種特質:
第一,豐富的經驗:就像前面所說,兩地通勤的那位司機開了50萬公裡,但是經驗是相對單一的,如果遇到一些其他情況,可能應對未必自如。個人認為最起碼不同天氣,不同環境,不同路況都熟悉過,經歷過才算是老司機。比如說市區擁堵路況如何規劃路線,如何跟車蠕行,選擇在哪裡停車不違章,等人、接人如何操作……窄路口,老小區,不規範的停車位,你能停得進去,開得出來,不礙別人事自己也方便。高速路上,夜晚如何使用燈光(夜晚高速用遠光,除非跟車或者沒有隔離帶的地點會車,這一點我身邊好幾個十年以上的老司機都不知道)遇到雨雪、大霧等極端天氣如何應對,保障安全。山路、上坡如何蠕行跟車,下坡如何控制車速等等。你經歷過了,下次再遇到就不會那麼緊張了,可能發生的狀況心裡也都有數。
第二,危險的預判:當危險來臨的那一刻,人的反應是跟不上的,很簡單的例子:你不保持足夠的車距,前車急剎,你必然追尾。其實保持車距就是一個最基本的預判操作,我們做出了前車隨時可能減速剎車的假設,所以即便真的前車急剎了,我們也可以從容應對。
再比如,兩個小區之間的窄路,路邊停了一排車,只有單車道能通行,不用看交規,老司機一樣知道該以什麼樣的速度行駛——就是假定前方車前鬼探頭,跑出來一個小孩,你一腳剎車能悶住的速度。
再來個小測試:你在高速上以120Km的時速行駛,右前方不遠處有一輛貨車,再往前的車密度也不算小。這時候右後方你觀察到有一輛超速轎車快速接近,沒有減速的意思,這時候你應該怎麼做?不是選擇題,大家腦子裡想一下答案:
後面小轎車從右後方駛來,它有幾種選擇?
1、減速等待,等你超過大貨車之後,再依次超車,之後根據路況和車速超你。
2、加速從你和大貨車之間擠過去。
3、從右側應急車道違法超車,一次性超你們倆。
它會怎麼選?你120Km,它還快速接近,說明它肯定超速了,一看就是開車不規矩的人。所以你必須假定它做出最不利於你的一種選擇,而且發生最壞的情況。從交規上說,你可以不讓,它應該減速,可是發生事故了,它全責又能怎麼樣呢?
所以,最不利的情況是,加速和你和大貨車之間擠過去,然後發生事故。那你如何應對?第一,別讓它發生事故,第二,別讓它擠過去。
最佳方案是這樣,如果距離足夠的話,你減速打右轉向,表示要讓路,如果對方打左轉或者向左並道,你倆算達成一致了,你減速讓路,把快車道讓給它,讓它從左側超過去,而你躲到大貨車後面,即便它死了,也不會濺你一身血。如果它沒有變道的意思,看你和大貨車的距離大了,還想斜插過去,那就繼續減速吧,留出充分空間讓它過,它著急投胎別攔著。等它走遠了你再提速,最起碼保證百米以上的距離,確保他失控之後不會殃及到你。
那輛小轎車裡面,或許坐的就是一位自以為是的「老司機」,它可能會洋洋自得,一段600公裡的高速,它四個小時就跑完了,別人最快也要五六個小時。沒錯,我是用的這個它,無需掩飾對這種駕駛員的鄙視,再快點,不僅僅是600公裡的高速,它這一輩子都會很快走完。
至於說這些預判的經驗從哪裡來?去看車禍視頻,最好是第一視角的!一些交警的媒體號都有發布,在事故發生之前自己猜一下,危險來自於哪裡,有沒有可能避免?如果你能猜對個8成左右,就算出師了。看事故視頻得到的是經驗,等自己出事那就是教訓——吸收經驗總比吸取教訓要好,更何況,有時候你可能連吸取教訓的機會都沒有。
第三,正確的知識理念。
老司機最怕自以為是,最怕以訛傳訛。我見過很多人開了十幾年的車,中控臺上還擺著貔貅、車模之類的擺件,後視鏡下面還吊著個什麼觀音啊,像章什麼的。你說他十幾年的車齡,能說沒經驗嗎?可是他沒出過事,不知道真的發生碰撞之後,那些東西有多大的殺傷力。
座椅座套蓋住氣囊的,方向盤喇叭上的手機支架,還有臭名昭著的安全帶卡扣……老司機的車上屢見不鮮。
還有,有了幾年駕齡,說什麼加95的油比92的好(92的車),說什麼空擋滑行省油——車齡是不少,可是現在新款車上很多的配置這些老司機都沒見過,一問他什麼車好,他說要買就買日本車,德國車,省油耐操……
第四,良好的公德心:
1、左轉車道上排滿了長隊,仗著車技加塞的不是老司機,因為你沒遇到我,遇到我,我一定會給你上一課。正常變道打燈我一定會讓一腳的,可是加塞的話,讓你進來算我輸。
2、路口讀秒等信號,等燈顏色變了才啟動的不是老司機,老司機會在紅燈還有三秒的時候放下手剎,還有兩秒的時候掛上檔位,在還有一秒車輛開始向前,綠燈變燈的一剎那越過停止線,絕不拖泥帶水!如果所有司機都能做到這一點,路口的通行效率會大大提升。手腳麻利的司機在前面,比那些肉人一個信號至少能多過三五臺車!
3、左轉直行車道,左轉彎車輛讓直行,就停在原地不動,或者向前開一個車位的不是老司機,老司機都知道這種情況先往前開,不著急轉彎,能開多遠開多遠,後面如果有直行車輛的話可以變道走,同時左轉車輛,可以出來四五輛,最起碼一個燈能走五六臺車。如果停在原地不動等直行的話,可能一次信號只能走兩三臺。
4、前方剛剛紅燈,老司機要直行的話一般都不會選擇右轉直行車道排隊,除非紅燈已經要變了,或者其他直行車道隊伍太長。為的是給右轉車輛讓路,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最後回到問題本身,有的人一輩子也算不上老司機,而有的人,可能有個一萬公裡左右,就已經算是老手了。總結起來,老司機技術只是基礎,經驗只是輔助,一顆沉穩的敬畏之心才是核心要素。在此基礎上,如果能在法律法規之上還以社會公德來高標準要求自己,老司機三個字才算當之無愧。
這篇文章,應該讓所有開車的人都看看,願所有人都出行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