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十三期:普世價值話語的四重困境

2020-11-23 觀察者網

【「如果採取雙重標準,那麼所謂『人權高於主權』,不過是歐洲或者西方認定的人權,高於非西方國家的主權。這是百分百的霸權主義。」

近日,東方衛視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每周一晚21:30持續熱播。每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將結合自身經歷,從國內外熱點、難點問題切入,對西方話語與中國話語進行比較。

在4月8日的第十三期節目中,節目主嘉賓、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解構西方普世價值概念,指出「普世價值」並不普世的四重困境。

觀察者網整理節目演講與問答部分,以饗讀者。】

張維為:

今天我想和大家討論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普世價值(Universal Values)。普世價值,顧名思義就是全世界所有人都應該接受的價值,這是西方政治話語中的一個核心概念。

西方主流話語一直說自由、民主、人權都是普世價值,也就是不分民族、不分國籍、不分種族都應該接受的價值觀。所以西方它存在一個價值觀外交,也就是以普世價值為基準推動它的外交。

我首先想跟大家談談普世價值面臨的一些問題,給它做一個解構。

第一個我叫做歷史困境,首先要看普世價值的歷史淵源。現在西方的主流話語一般這樣說,說是西方國家所推動的自由、民主、人權這些普世價值,可以追溯到歐洲啟蒙運動,追溯到《美國獨立宣言》,追溯到法國的《人權與公民權利宣言》等等,自那時候起就確立了自由、民主、人權這些普世價值。

左為美國《獨立宣言》,右為法國《人權宣言》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我們國內的一些人也被忽悠,以為真是這樣的。實際上真的歷史事實並非如此。我想大家可能都學過一點英文,我不知道是不是在座也有一些學過法語。法語實際上和英文、中文有一點不同,就是它的名詞分陰性和陽性,法國人自己非常自豪說我這個語言是特別精準的語言。比方很簡單,你說我晚上見一個朋友,法文表述要非常明確,究竟是男朋友還是女朋友。所以說法國人為了迴避這個敏感的話題只說晚上有個約會,這是它語言的特點。

我就想到西方老講的《人權與公民權利宣言》,這個《宣言》是1789年法國大革命之後通過的。請大家注意它的法文名稱,實際上我們翻譯得不是很準確。它的法文原文叫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Homme et du Citoyen,這在當時的法文裡具有非常清楚的含義,它的人權與公民權利實際上都是男人的權利,男性公民的權利,當然不包括婦女。所以我們要還原它的歷史,了解真實的情況。

在所謂「男性公民權利與人權權利宣言」通過之後兩年,1791年,一位法國女性叫奧蘭普·德古熱,專門寫了另外一份《女人和女性公民權利宣言》,用法文說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a Femme et de la Citoyenne,結果她被送上了斷頭臺。她當時提出婦女要有投票權,但是一直到她死後一個半世紀,直到1944年的戴高樂時期才真正實現。

另外就是1776年通過的《美國獨立宣言》。現在我們承認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文件,美國國父們也是一批在美國非常受尊重的人。但是我們還是要還原歷史,他們都是歐洲白人移民,大部分都擁有黑奴,包括美國開國元勳華盛頓就是大奴隸主。《美國獨立宣言》裡講,人人生而平等,但是保留奴隸制也是美國國父經過辯論後作出的慎重選擇。根據憲法規定,美國眾議員是按照人口比例選舉出來,在沒有廢除奴隸制的前提下,黑奴的公民權屬於奴隸主,五個黑人折算成三個白人。

從17世紀開始的兩個世紀裡,種族主義和殖民主義是當時西方的普世價值。他們談論的自由在相當長時間內包括販賣奴隸的自由、包括對印第安人進行種族滅絕的自由、包括向中國傾銷鴉片的自由。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儘管廢除了奴隸制,但是戰爭結束以後,南北政治妥協認為美國統一的價值要高於黑人自由的價值。所以美國又頒布了新的法律,建立一整套制度化的種族隔離制度。這套制度又踐踏了黑人人權,持續了將近一個世紀。

我已經跟大家談過 「西方國家的崛起」,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殖民掠奪的過程。他們迷信武力、迷信種族主義、迷信民族主義,最後導致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傷亡人數3,000多萬,法國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慘,傷亡是將近9,000多萬人。

西方種族主義者喜歡鼓吹所謂「理性的西方」:經歷過啟蒙運動的是「理性的西方」,而沒有經過啟蒙運動的東方是「愚昧的東方」。這種謬論你要怎麼駁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你們「理性的西方」怎麼會產生兩次滅絕人性的世界大戰,引發這樣的滅頂之災?

相關焦點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86集:心勝2020
    12月28日,在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86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研究員李波博士一起回顧了2020年中國在應對困難時所取得的成就。以下為觀察者網根據節目內容整理的文字稿。 張維為: 我想,2020年對所有中國人來說都是驚濤駭浪的一年。
  • 西方存心埋下這些「話語陷阱」,中國跳得過去嗎?
    無非就是成天高呼「普世價值」的陳詞濫調,試圖壟斷「自由」「民主」「人權」等理念,以此包裝自己早已過時的種種西方價值觀。 最近就有西方媒體將新冠疫苗人為劃分成「專制疫苗」與「民主疫苗」,說什麼「威權中國」研製的「專制疫苗」不可信,應支持美西方「民主疫苗」。有高官甚至赤裸裸放話稱,不相信中國這個「非西方民主國家」能夠成功抗疫,不能讓中國成為後疫情時代的贏家。
  • 《這就是中國》:「新愚昧主義」讓西方讀不懂中國,也讀不懂自己
    1月4日,在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87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教授以「世界睜眼看中國」為題進行了討論。以下為觀察者網根據節目內容整理的文字稿。 張維為: 中國近代史上有個說法:睜眼看世界的的第一人是林則徐,也有人說是魏源。
  • 張維為:如果讓我評價印度和中國的現狀差距多少年……
    國際關係專家普遍認為,這一方面是印度借中美博弈之機,企圖從美國「騙取」好處,同時轉移國內矛盾;另一方面,背後也有印度與中國差距越來越大,心態失衡的因素。心態失衡的印度,究竟能不能崛起?歷史遺留問題,是否能得到解決?2019年底,張維為教授在時隔11年後再次訪問了印度,帶來了第一線的觀察。
  • 馬懷德:監察法中的「中國話語」擇要
    編者按: 監察法是反腐敗國家立法,作為一部創製性的重要法律,得益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指導,植根於黨的十八大以來懲治腐敗的生動實踐,字裡行間充滿了中國特色政治話語、法治話語和反腐敗實踐話語,全面展現出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章永樂丨「門羅主義」話語在近代中國的「下行」
    「門羅主義」話語在近代中國的「下行」* 原發表於《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0年第5期發表時有改動,在此推送原稿丨 章永樂自從19世紀歐洲列強以炮艦打開中國的大門之後,中國的仁人志士不斷總結他們所遭遇到的新文明形態的特徵,並與中國既有的生活方式相對照。
  • 12月26日| 一普學院第5期EMS筋膜刀課程,火熱報名中!
    期期爆滿的一普學院EMS黑科技筋膜刀課程,第5期正在火熱報名中。傳統的筋膜槍,只能到達身體表層肌肉組織。而結合了微振動技術和NMES技術的EMS筋膜刀,能直達深層肌肉組織。EMS筋膜刀可廣泛應用於跑者筋膜炎、足底筋膜炎、腓腸肌受限、腳踝疼痛、下背部疼痛、髖關節、頸肩腰腿痛等眾多常見問題,可以強化康復效果,修復受損肌肉、改善身體疼痛。
  • 中國選官制度的演變:從世卿世祿到科舉制
    我國歷代的選官制度按照發展脈絡,分為以下四種:一,世卿世祿制,盛行於夏商周時期;二,察舉制,從春秋開始到漢武帝時期形成;三,九品中正制,曹丕所創立至隋唐;四,科舉制,隋朝至1905年;這四個階段我來簡單解釋一下:1,世卿世祿制所謂世卿世祿制是奴隸主貴族按照血緣關係的遠近來分封親屬做官的一種制度
  •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中國模式的一大優勢
    中國在過去10年、20年裡面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降低不平等,第二件事是降低不安全。1月6日,在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44期節目中,節目主講嘉賓、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清華大學王紹光教授共同探討了中國的扶貧工作和中產階級的相關問題,觀察者網整理節目內容,以饗讀者。】張維為:今天我想從一個獨特的視角談一談。
  • 中國夢的意義與價值
    原標題:通古今連中外接群己合知行超左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我們稱之為中國夢,其基本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奮鬥目標是「兩個一百年」,即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 世龍實業籌碼連續4期集中
    原標題:世龍實業籌碼連續4期集中   世龍實業1月13日在交易所互動平臺中披露,截至20211月10日公司股東戶數為12482戶,
  • 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20中國品牌榜 中聯重科品牌價值達768億元
    中聯重科土方機械暖春HIGH購會沉浸式實景直播。(資料圖)  中新網湖南新聞8月6日電(記者 鄧霞)由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BrandLab)主辦的(第十七屆)「世界品牌大會」8月5日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2020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
  • 我們的第十三星座_天極網
    對於佔星學和星座迷們來講,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當年冥王星被開除出九大行星的行列已經夠讓守護星是冥王星的天蠍座鬱悶的了,而這次更加要命的是,第十三星座,傷害的對象依舊是天蠍座。而這第十三星座的名號則是——蛇夫座。
  • 中國輿論觀的近代轉型及其困境
    這些觀念一直延展至明清,強調秩序優先、價值理性優先、教化德化優先,卻終難跳脫「疏堵悖論」。清末民初輿論觀發生現代轉型,初步標劃了以輿論進化促成國族進步的觀念地圖,卻於歷史實踐中遭遇了輿論「暗面」的遮覆。這一問題常表現為話語競爭轉向公共對話之困,輿論、公意與公共利益的錯位等。此中最緊要者,乃古已有之的輿論理性品質及其導向共識的可能性問題。
  • 第311期 | 趙子昂《二羊圖》的謎底
    所以,這句話應是「任杭州金玉局使」。 再說「歷□□□□」。缺失的四字,是顧信任「金玉局使」之前的官職。正常情況下,官階是逐級擢升的。諸路庫局的「同提舉」管轄的工匠在五百戶之上,不會高過從六品;各庫局的「大使」管轄的工匠在一百到三百戶之間,不會超過從七品。
  • 中興通訊成功中標了2020年中國移動省際骨幹傳送網十三期新建工程...
    打開APP 中興通訊成功中標了2020年中國移動省際骨幹傳送網十三期新建工程項目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6 08:57:18
  • 2020.10.12 星期一 農曆八月二十六 第699期
    來源: 澎湃新聞、人民日報、新京報、人民網、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華網、中國新聞網微語簡報快訊 | 2020.10.12 星期一 農曆八月二十六 第699期1、世衛組織:北京時間10月11日16時50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累計確診36996501例,累計死亡1069476
  • 中國理論的世界意義
    在這個過程中,西方通過所謂「普世價值」把西方的價值推向全世界,不是出於價值觀的偏好,而是基於利益的驅使。   但是中國有不同的世界觀,這一世界觀根植於五千年的文明傳承。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整個世界不論大國小國,都是整個人類命運共同體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一部分的缺失都是命運共同體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