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人大附中門口,幾▲個男生穿過噴泉釋放壓力。
▲北大閱卷點的人員在調試系統。
昨天下午5點,隨著英語考試結束鈴聲響起,考生們走出考場,迎接他們的是家長送上的鮮花和擁抱,至此2016年高考落下了帷幕。今天,高考閱卷將正式啟動,預計6月22日結束。
在昨天的文綜考試中,停車難、跑步熱、學生創客等社會熱點話題均出現在試卷中,考生們反映文綜閱讀量大,難度比一模、二模大很多。理綜考試中,考生們也紛紛表示「有點兒難」,試題緊跟生活熱點,其屠呦呦發現青蒿素、北京霧霾等內容成為考題。
□現場
閱卷點調試系統今天啟動閱卷
昨天下午5點,英語考試結束,北京高考正式落下帷幕。記者從市教委獲悉,今年外語聽力考試期間天氣狀況良好,考試順利進行,本市今年共為80餘名特殊考生參加高考提供合理便利,幫助他們順利完成考試。
昨天分別進行了文綜(理綜)、外語科目的考試。考生普遍反映,文綜、理綜難度較大。英語試題難度穩定,大部分考生表示「做得比較順手。」
上午11點半,文綜、理綜考試正式結束。一名理科考生走出考場後即跟家長吐槽,「唉,這是什麼題呀,讓我回去哭會兒……」一名女生稱,雖然題型題量都沒什麼變化,但是難度比去年加大很多,特別是生物部分比較難,化學題裡考了社會熱點「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
文綜試卷,考生反映考試內容比一模、二模都要難,而且書寫量很大,「感覺字都寫飛了,必須抓緊時間,否則沒機會得分」。
根據高招工作安排,高考評卷工作將於今天正式開始,預計於6月22日結束。
記者昨天上午在承擔語文閱卷的北京大學計算中心看到,閱卷計算機已經開始調試系統,靜待語文試卷送到。
記者看到,二層和三層的機房門口都已放置安檢門。二層的六個機房和三層兩個機房內的電腦大都處於待機界面,幾名老師正在機房內調試系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這些機房要用作閱卷,將進行封閉,都已不對學生開放。按照往年慣例,北大閱卷點將關閉無線網絡,有關部門將對語文試卷進行掃描「切割」成圖片,之後裝有試卷內容的伺服器將運抵北大計算中心。閱卷組的老師將會進行試評,在此基礎上制定詳細的、可操作性強的評分標準。
閱卷完成後,考生考試成績會在市高招辦規定的時間內,經各區高招辦通知各報名單位,由報名單位通知考生本人。今年本科志願填報時間為6月25日8時至29日20時。
□試題評析
文綜 題目關注現實社會熱點
比較分析「海昏侯墓與曹操墓」、「夢娃」公益廣告、文物保護、學生創客社團針對學生群體中存在的「拖延症」現象設計的手機應用軟體、年輕人青睞的跑步健身方式……在昨天文綜試卷中出現了這些貼近社會、貼近考生實際的題目,讓考生直呼「接地氣」。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指出,學生的發展需求和認知特點是命題的出發點之一,因此今年文綜試題從內容到形式都更加貼近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經驗。比如選擇題最後一道題出現了北京霧霾。今年3月至6月,海昏侯墓發掘成果展展出,引起轟動,歷史40題「海昏侯墓與曹操墓」比較分析題就以這個熱點為依託,考查學生利用材料辨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從身邊日常生活入手,充分整合課內和課外知識,寓理論於實例,強調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今年在文綜試題中,依然可見對中國傳統文化內容的考查,比如歷史第12題,中國古代文學成就輝煌燦爛,漢語韻文這種文學形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詩言志」的優秀傳統更是中國人家國情懷的體現,該題不僅考查了考生對上述傳統的理解,也是一種美學美育的體驗與薰陶。第16題,涉及近400年來儒家經典「東學西漸」的歷史,站在中國與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強調優秀傳統文化對西方的影響和對世界作出的貢獻。
專家表示,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存在、發展的基礎,只有追根溯源,才能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進而繼承並發揚光大之。而在高考中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查,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今年文綜試題中還出現了一些涉及前沿科技、社會難題的考題,如「為完善上世紀80年代老舊小區的停車方案提建議」等。對此,專家分析,文綜試題選材具有時代性,主要在於引導學生關注人類社會發展、國內外重大熱點以及學生身邊的鮮活事例,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創新思維,深度參與社會實踐,加強國際理解等。
理綜 適度開放設問鼓勵奇思妙想
不僅文科試題注重考查傳統文化,理科試題也同樣如此。比如物理第17題以宋代科學家沈括所著《夢溪筆談》中關於地磁偏角的記載為素材,深入考查了考生對地磁偏角、地磁場的分布以及地磁場對帶電粒子的作用的理解。此外,試題也緊跟時代,體現物理學在科學研究及技術應用上的新發展。如物理第24題以光鑷效應為背景素材,試題不僅考查考生對基本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深入理解,也引導考生了解並進一步學習物理在科學研究及技術應用上的新發展。
化學試題也汲取了優秀傳統文化營養,展示學科領域研究成果,關注科學發展,關心資源再生利用及綠色家園保護。如26題呈現的水體中硝酸鹽的去除方法、27題的廢舊鉛酸電池中鉛的回收等,是環境及資源化學研究的前沿熱點;12題的電解實驗,源於生活實際和學科知識的深化。專家表示,試題素材的選取可以引導化學教學的學以致用,向學生傳達了在化學和諧社會的建立、資源環境的保護與建設及科學技術的發展中的使命感和責任。
專家介紹,理綜試題同樣注重聯繫生活實際,關注社會熱點。如選擇題最後一道題出現了北京霧霾,其中介紹了霧霾的成因和PM10和PM2.5的定義,並給出某機構對北京霧霾的研究結果,讓學生從中選擇正確答案。伊波拉病毒感染是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理綜卷第29題以研究治療伊波拉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為情境,向考生展現了從宏觀到微觀,從個體到分子,從科學問題的發現到解決的系列過程。
另外,今年生物試卷中多個問題不僅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而且設問角度選取巧妙,具有新意。通過提供疾病的治療思路、推測影響嫁接體接穗新生葉形態的物質來源等新角度的設問,鼓勵考生創新性思考。
「開放性試題具有解題思路多樣化,答案不唯一的特點,這些問題為考生提供了進行創造性解答的舞臺,讓考生站在科學巨匠的肩膀上,發揮奇思妙想,有利於選拔富有創新精神、具備創新思維能力的考生。」專家稱。
英語 閱讀信息量大體現選拔性
對於今年的英語試卷,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陳新忠和北京市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徐雨玲都認為,試卷的創新之一就是全卷的閱讀信息量加大,使全卷更清晰地體現出高考評價的基礎性、綜合性、選拔性。總的來說,試題既覆蓋了本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無偏題、怪題,又給能力較強的考生留有一定的發揮空間。
學而思高考研究中心馬清老師也認為,閱讀部分文體豐富,話題較貼近生活,可讀性強。從完形、閱讀到七選五,關注社會、自然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具體來說,閱讀部分篇幅難度與2015年北京高考基本持平,閱讀題目重視細節題目的考察。閱讀D篇是一篇議論文,篇幅較長,文章論述了大學在培養學生自主性和成年人身份認知方面的重要性,文章有一定難度。
專家表示,試卷的另一個創新在於,在內容、形式和主題上滲透和傳播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跨學科知識理解及跨文化學習和體驗,內涵深刻,富有教育意義。馬清也認為,今年應用文題材新穎,介紹中國歷史人物又能很好地結合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考察,綜合考察了考生的日常積累能力,可謂別出心裁,獨有新意。
□考後盤點
☆最「辛苦」
家長的高考剛剛開始
昨天下午不到5點,北京二中門前的胡同已開始有些擁堵,隨處可見等候考生的家長們。
等待的同時,家長們也交流起了心得。一位考生家長告訴記者,雖然孩子的考試馬上將完成,但對於家長來說,「這僅僅是開始」。接下來,她要做的是跑幾所學校的高招諮詢會,為孩子填報志願做準備。
27中學的一位考生家長透露,孩子本想出去旅遊放鬆,但她和孩子爸爸一致不同意,「還有出分填志願這關沒過,高考不算真正地過去。」
☆最「溫馨」
拍視頻為老師慶祝生日
「祝老師生日快樂!」昨天下午,在人大附中考點,10餘位剛剛結束考試的學生排成一列,舉起寫有「生日快樂」大字的紙牌,並唱起生日歌。
一位考生說,他們班數學老師明天過生日,為表達對老師的熱愛,特意以這種方式為老師慶生。遺憾的是,老師在考場帶考,未能來到現場。他們將以現場照片、視頻形式,將祝福帶給老師。
☆最「關注」
粉絲場外等候明星考生
昨天下午5點,高考最後一門科目英語結束。在北京市六十六中,因明星考生「國民閨女」關曉彤和「小郭襄」張雪迎在此考試,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當天,在考場外等候她們的,除了父母還有大批粉絲。
最後一門是英語,關曉彤的母親稱,英語是她的長項,「這幾天考試整體發揮不錯。」
走出考場的關曉彤表情輕鬆,她告訴記者,高考結束當晚準備和好友外出「狂歡」,第二天就將赴橫店拍戲。
「小郭襄」張雪迎則表示,英語和文綜考得還不錯,「考試盡力就好。」她暑假安排了工作,目前還有一段空當期可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