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是什麼東西,太歲是怎麼形成的

2021-01-20 外星探索與未解之謎

太歲想必幾乎所有人都應該聽說過,但是卻有多少人能夠知道太歲是什麼東西,太歲是如何形成的,太歲的學名叫做肉靈芝,相傳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成千上萬年,有的學者認為,太歲其實是一種遠古時代的生物,或者是遠古生物的化石,但是通過對太歲的成分進行檢測表明,其實太歲更多的應該被歸類為菌類生物,而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有關於太歲的記載,並且把太歲歸類為了「菜」類中,根據裡面的記載,太歲是可以食用的,並且可以入藥,長期食用的話可以起到延年益壽、輕身不老的效果,並且相傳秦始皇當初想尋找的長生不老藥就是太歲,由此可見太歲在古代人類心目中的地位,並且現代人也非常崇拜太歲,不過有的人卻抱著懷疑的態度,認為太歲是一種致癌的物質,那麼真實的情況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本文就為大家來進行簡單的介紹一下,認識一下太歲到底是什麼東西,太歲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太歲之謎

一個農夫正在地裡鋤地,突然挖出一團肉乎乎的東西。「這是什麼東西啊?」

「好像是太歲!」旁邊的人大驚失色,「聽說挖到太歲很不好,快埋起來吧!」

「不,我們把這個不明物交給科學家去鑑定吧!」

農夫聽了大家的提議,帶著不明物去了科學研究所。

中國有句俗話:別在太歲爺頭上動土。村民們聽說有人挖到太歲,開始各說不一,紛紛猜測挖了太歲的後果。

「挖到太歲的人肯定要倒大黴,晦氣一輩子的!」

「聽說太歲是長生不老藥,吃了可以延年益壽!」

「敢在太歲爺頭上動土,下場肯定很慘!」

「太歲是聖物,不能亂挖!」

一時間,太歲被人們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同學們,你們知道太歲、了解太歲嗎?

小編揭秘:根據有關專家鑑定,太歲這種不明生物,並不是人們傳說中的神秘之物。它是一種生命演化過程中介於原始菌類向植物、動物演化過程中的黏菌複合體。這種大型黏菌複合體體內含有將近50%的蛋白質和核酸,這些物質對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十分有幫助。

太歲是什麼東西

在中國古代,「太歲」被傳成一種地下的「兇神」,誰碰到它誰倒黴,不是傾家蕩產,就是家破人亡。所以,在元明兩代,民間即有祭祀「太歲」的習俗,明太祖朱元璋甚至將「太歲」奉為「尊神」:「太歲者,十二辰之神。」道家更是對「太歲」敬畏萬分,呼之為「太歲大將軍」,道教宮觀中的「辰殿」供奉的便是「太歲神」。

其實,「太歲」並沒有像民間傳說的那麼神奇、詭異,它只是一種地下生的特大型罕見粘菌複合體罷了,通俗點說,「太歲」是一種不大常見的地下大型菌類,跟蘑菇算是同一「家族」。這種黏菌活性很強,主要靠孢子、菌絲繁殖。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一書中,撕掉了罩在「太歲」頭上的神秘面紗,稱之為「肉芝」:「肉芝狀如肉,附於大石,頭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澤漆,青者如翠羽,黃者紫金,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東晉道家葛洪在《抱樸子》一書中記載:「肉芝搗末,或化水服,令人輕身,長生不老。」

太歲一般分為兩種:纖維狀太歲和肉膠質太歲。纖維質太歲產於大山,無彈性,近靈芝;肉膠質太歲產於大地,有彈性,有肉質文理。民間常見的太歲,多是肉膠質太歲,生長十分緩慢,一年只生長5%。不過,它具有極強的再生能力,可以隨意切割,切割後均能再生,「食一片,復一片」,「食之盡,尋復更生如故」。

由於太歲屬於菌類,所以它和其它菌類一樣,具有養生保健作用。

現代醫學證實,太歲具有多種功能:具有免疫調節功能,可以提高細胞免疫力和體液免疫,調節體液酸鹼度,有效防止腸胃損傷,增強抵抗力,增加體內SOD,延緩細胞衰老,滋容養顏;具有抑制腫瘤功能,能扶正固本,消腫散結,對多種腫瘤有抑制功效;具有抗輻射功能,能迅速增加骨髓造血功能,升高白細胞、血小板,明顯緩解化療後的毒副作用。

《本草綱目》中也記載了太歲「久食,身輕不老,延年神仙」的養生保健作用。《神農本草經》中也有「肉靈芝,無毒,補中、益精氣、增智慧,治胸中結,久服輕身不老」的記載。

中科院院士吳階平、石學敏等專家經過研究發現,太歲主要成分是PQQ,用於免疫力調節、癌症等疑難雜症的治療,效果十分明顯,因此稱「太歲」為「生物和氏璧」!

所以,太歲其實不是單一特徵外形的東西,他具有多種形態特徵以及外形特點,現代科學發現,肉靈芝是介於原生物與真菌之間的大型粘菌複合體,其結構不是由單一的細胞構成,而是由細菌、粘菌和真菌三類構成的一個聚合體。研究證明,肉靈芝是以細菌、酵母菌、黴菌孢子等微小生物為食,以纖維素、幾丁素、甲殼質等為營養,肌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核酸以及假絲酵母菌和白地黴。

雖然在許多典籍中都記載「肉靈芝」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但實際上真菌類品種十分複雜,即使真的是「太歲」,自身可能會附著各種有害生物或有毒物質,在沒有弄清楚「太歲」的物質組成前,並不建議大家輕易服用。

太歲是一種藥物嗎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肉芝狀如肉。附於大石,頭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澤漆,青者如翠羽,黃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東晉道家葛洪在《抱樸子》中記載,「諸芝搗末,或化水服,令人輕身長生不老。」太歲分纖維狀太歲和肉膠質太歲兩種,纖維質太歲產於大山,無彈性,近靈芝;肉膠質太歲產自大地,有彈性,有肉質紋理。太歲生長十分緩慢,一年只生長5%。太歲一般並不直接食用,常用的飲用方法:需5兩至1斤太歲,泡水5倍,7天之後,飲用太歲浸泡液。   太歲及太歲水目前還不是藥物,但確實起到了許多專門藥物起不到的作用:它的免疫調節功能能提高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調節體液酸鹼度,有效防止腸胃損傷,增強抵抗力,增加體內SOD,延緩細胞衰老,滋容養顏;它的抑制腫瘤功能能扶正固本,消腫散結,對多種腫瘤有抑制功效,他的抗輻射功能能迅速增加骨髓造血功能,升高白細胞、血小板,明顯緩解化療後的毒副作用。

發現太歲的相關報導

其實關於秦始皇要尋找的長生不老藥就是所謂的太歲這個說法,許多人還是不贊同的,因為現代社會發現了許許多多的太歲,並且人們對太歲的科學研究已經表明,太歲在某些方面可能具有巨大的功效,但是如果說能夠長生不老的話,那簡直的就是無稽之談,更重要的是,現代社會的人能夠發現如此多的太歲,為何當時強大的大秦帝國卻找不到太歲,關於這一點的說法是許多人不贊同的,因此大家更加不相信太歲能夠長生不老了,下面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太歲的發現新聞。

三門峽太歲報導:7月11日下午四時許,三門峽市民宋先生在靈寶娘娘山附近的玉米地裡一顆桐樹下,偶然發現一枚重達一公斤左右的野生「太歲」。宋先生發現的這枚「太歲」呈人體狀,靜靜地匍匐在陰涼、潮溼的土地上,目前還處在生長狀態。該「太歲」呈土灰色,透過肉皮可隱約看到內部白色肉質,摸起來富有彈性。據了解,當代科學界將其歸屬於除動物、植物、菌類之外的自然界第四種生命體,對高血壓、動脈硬化、癌症等有明顯的防治作用,極品太歲肉靈芝的價值可以達到黃金的三倍。

長春太歲報導:趙大爺說,2014年7月份,自己在新光復路開荒時一翻地,就發現土裡面有塊東西,軟軟的。趙大爺把東西整個挖出來,結果一見陽光,這個東西就由土灰色變成了紅色。趙大爺扒開裡面一看,裡面像是肉,白色的,還有一些均勻的氣孔,更像海綿。

趙大爺當時量了一下,這個物體有1米長,20公分厚,60公分寬,大約有百餘斤重。趙大爺說,身邊的人也不知道這是什麼,家人就用毯子包起來拿回家。回家之後,家人就將它泡在水裡。「這麼長時間,要是其他物體早就腐爛了,可這個東西卻沒有變質,而且水也沒有變渾」。趙大爺說,家裡人在網上查了一下, 根據特徵可能是肉靈芝,俗稱太歲,

丹東太歲報導:46歲的王成德家住長安鎮雪窪村1組。2014年秋天,上山打理板慄樹的他途經一片爛泥地,因為路況不好,他格外小心地低著頭慢慢走。這時,王成德突然發現不遠處有一個黃色物體,看上去像是一塊巨型鵝卵石,走近仔細看了看,發現這個不明物的表面像豬身上的肥膘肉,看起來油油的,裡面肉質是一層層包裹著的,從暗紅色到鮮黃色,顏色分出很多層次。王成德抬腳輕輕地踢了它一下,發現這個不明物顫顫悠悠地晃動了幾下。他還是第一次看見如此奇怪的東西,便伸手使勁地將不明物頂端凸起來的那一部分拽了下來,拿到眼前仔細地看了又看,感覺這個東西長得像蘑菇,可回頭看了看,這個不明物看起來有70多公斤重,山上怎麼會長出這麼大的蘑菇呢?看來看去也弄不明白這到底是個啥,著急幹農活的他乾脆將手裡的那一塊扔在原地繼續上山幹農活去了。

在那以後的幾個月裡,王成德每天都會上網查閱有關太歲的資料,在線將自己第一次見到不明物時拍的照片傳給專家鑑定,在得到多方的肯定之後,2015年3月18日,他拿著兩個塑料編織袋再次上山了,將不明物一塊塊剝下來,最大的那一塊感覺有20公斤重。把不明物裝好後,他扛著編織袋下山了,經過鑑定,王成德家中的正是千年太歲無疑。

遼寧太歲報導:2016年4月18日,遼寧省北票市東官營鄉趙先生向當地媒體反應,說自己挖到了大量神秘肉團,疑似傳說中的太歲肉靈芝。懷著好奇與敬畏之心,我們一行人來到趙先生家裡,見到了這一神秘的物體。據趙先生講述:當時太歲在泥地裡只露出一個頭,開始還以為是鵝軟石,踩了一腳發現有彈性,我試圖把他挖出來,卻發現越挖越多,我拿回家衝洗清理一番後,一稱重量足有50餘斤。近距離觀察,我們發現:太歲外皮呈淡棕色,雖然有彈性,摸起來卻很有硬度。太歲內部呈雪白色,比外皮更嫩,布滿像牛肉一樣的肉絲紋理。肉質較為緊實,無法扯動,如果順著太歲生長紋理方向,能撕下一條條類似菌絲的組織結構。原文地址:http://www.ufo-1.cn/article/201604/909.html

太歲謎破解

近幾年來,河北、天津、山西、北京等地相繼報導:發現一種掘自地下、團欒狀、能生長、切割能自愈、難辨動物植物的肉形怪物,引起了人們的諸多猜疑。難道這真是民間傳說的,能給人帶來咎殃的兇煞之神「太歲」的化身?

怪異與載錄

其實對於這種肉狀物的發現,古代典籍中多處有記,尤其是唐宋時的筆記小說中,關於「太歲」出土的記載甚多。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中載:「萊州即墨縣有百姓王豐兄弟三人,豐不信方位所忌,嘗於太歲上掘坑,見一肉塊,大如鬥,蠕蠕而動,遂填其坑,肉隨填而出,豐懼棄之。經宿,長賽於庭,豐兄弟奴婢數日悉暴卒,唯一女存焉。」可見段成式時代已有「太歲頭上不可動土」之忌。但「暴卒」之事不可信,如果確有其事,隨「太歲」而出的大約是一種什麼難以抵抗的病毒吧。

唐張讀《宣室志》中載,有一蕭姓蘭陵人,「治園屋發地,得物狀類人手,肥而且潤,色微紅」,蕭大驚,呼曰:「豈非禍之芽?且吾聞太歲所在,不可興土事,脫有犯者,當有修肉出其下,固不祥。今果有,奈何?然吾聞得肉食之,或可以免。」於是就把它煮吃了,並且「味甚美」。不久感覺耳聰目明,又落齒重生,禿髮再萌,相貌也顯年輕。後遇一道人,驚於他的神清氣爽,問明原因,說此物是靈芝,食之可以致仙。

宋曾編《類說》引《廣異記》云:「晁良正性剛不怖鬼,每常掘太歲地。後又掘,忽見一肉物,良正打之三百,送於河。其夜,使人視之。三更後車馬甚眾,來至肉所,問:『太歲兄何故受此屈辱,不仇報之。』太歲云:『彼正榮盛,無奈之何!』明失所在。」可見兇煞亦怕「惡人」,更怕人的剛正之氣。

宋郭象的《睽車志》也記載,平江人張某掘地得「肉塊混然」,「俗謂太歲神」,於是將其奉送至河邊遺棄。後來家中發生了一件怪事,狗穿人的衣服行走,被認為是「太歲」作祟使然。當然今天狗穿人衣可不是什麼怪事。

此類筆記,本意在搜奇,是對於人們傳言的記載,其中不免附會演繹之處,特別是所言怪異之處尤不可信,不過曾有「怪肉狀」物的出土,當是傳說的本真。

古代典籍中,還載有多種物什,儘管不名「太歲」,可其形狀特點與上述「太歲」類似。

視肉。秦漢時成書的《山海經》之《海外南經》中記:「狄山,帝堯葬於陽,帝嚳葬於陰。爰有熊……視肉。」這「視肉」,晉郭璞注為「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也,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

追復。託名漢東方朔著《神異經》之《西北荒經》載:「西北荒中……石邊有脯焉,味如獐鹿脯……其脯名曰『追復』,食一片復一片。」

媼。唐張《朝野僉載》卷四記,禮部尚書祝某,人送外號「媼」。「媼」被釋為「媼者肉塊,無七竅,秦穆公時野人得之。」

龍肉。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卷五中記:「姜太史玉璇言:『龍堆之下,掘地數尺,有龍肉充其間,任人割取,但無言龍字。或言此龍肉也,則霹靂震作,擊人死。』太史曾食其肉,實不謬也。」

這種出自地下的「肉塊」,引來人們諸多驚異的目光,並將其神化,且命名各異。傳說中誇大其詞的神異色彩,掩蓋了它原生之態的樸素面目,使人難除廬山之霧。

源流與崇信

那麼所謂的「太歲」究竟為何物呢?真是指地下出土的這種怪異肉塊而言嗎?

「太歲」據辭海的權威解釋,就是古代天文學家為了紀年的方便,所假設的與歲星作相反運動的非實星體。歲星為木星,太歲星實際不存在於空中,是虛擬想像的星體。

早在《列子·湯問》中有記:「大禹曰:『六合之間,四海之內,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紀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我國古代的紀年有「歲星紀年法」與「太歲紀年法」兩種。以地球為中心,歲星繞地球運轉一周為十二年,這樣古人把天空黃道上二十八星宿分為「十二次」,每一次皆有名號,如星紀、玄枵、諏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等,歲星每行一次則為地球一年,此即「歲星紀年法」。這種紀年法在《左傳》、《國語》等書中可見,如「歲在星紀」,「歲在降婁」等。由於歲星是逆時針自西向東運行,歲星紀年法在實際運用中有諸多不便,古人便假設一「太歲」之星與歲星作相背運動,把黃道附近由東向西分為十二等分,叫作「十二辰」,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太歲」每歲行一辰,用諸如「太歲在子」等紀年。每辰也各有名號,如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協洽、灘、作噩、閹茂、大淵獻等,這叫「歲陰」;另又與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相配,也各有名號,如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昭陽等,叫「歲陽」,此即為「太歲紀年法」。如《楚辭》中有「攝提貞於孟陬矣」句即是。翻閱《爾雅·釋天》《史記·天官書》等篇,可見詳細名目。太歲,爾雅稱「大歲」,史記稱「歲陰」,後世的幹支紀年實則源於「太歲紀年法」。

「歲星紀年」、「太歲紀年」不過是古人的天文曆法,用以紀年,是「人為」之作,本身並無災殃。但是在中國古代樸素的陰陽二元對立的哲學觀念的燭照下,特別是漢代天人相感及讖緯之學盛行後,卻使其具有了人事福禍的兆示作用。在《史記·天官書》中,「歲陰」(太歲)所在方位,就被認為要有水、旱、兵、疾等災。《淮南子·天文訓》也以為,歲星所在方位,「五穀豐昌」,吉;其相對應的方位(太歲所在)為「衝」,「歲乃有殃」,兇。至遲始自漢代,人們就以「太歲」所在方位為兇方,有了忌興土木、遷徙、嫁娶等迷信觀念。

至於將「太歲」視之為神,最早可見於東漢王充的《論衡·難歲》篇,該篇記載當時有「太歲之神」的說法。明代許仲琳的《封神演義》九十九回中:子牙封神,封殷郊為「執年歲君太歲之神」,「坐守周年,管歲之休咎」。又封楊任為「甲子太歲之神」,「率領爾部下,日直正神,循周天星宿度數,察人間過往愆尤」。太歲部下有「日遊神」、「夜遊神」等十名「日直眾星」。清代的《協紀辨方》卷三引《神樞經》、《黃帝經》等書,言:「太歲,人君之象,率領諸神,統正方位,斡運時序,總歲成功。」「太歲為百神之統,俗謂之年中天子。」可見明清時代「太歲」完全被人格化為神。

馬書田《中國人的神靈世界》中記載,北京白雲觀中供奉六十甲子之神,神有姓名,稱「將軍」,前又加紀年幹支與「太歲」名號,如「丙寅太歲耿章大將軍」等,共60位,一年一神,每年中皆有一值星「太歲」。祀自己的本命「太歲」稱「拜順星」,可致福。據說白雲觀建於800年前。廣州金花廟及青島天后宮中也有如此神座。「太歲」由天上星一變而為神,又一化而為多位,這實際上是與幹支紀年相對應的,是人們對於幹支紀年的神化。而民間又傳,「太歲」為掌管土地之兇煞,遇之有災,所以以「太歲頭上動土」比喻膽大妄為,無所顧忌,以「太歲」喻惡人。

破忌與正釋

唯心、唯物觀念往往相伴而生,並在相互衝抵中較量。如在先秦,荀子就對一些迷信觀念進行了批判,《荀子·天論》篇中以為「星墜」、「木鳴」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物之罕至也」—一種少見的自然現象罷了。同樣,針對漢代以來人們對於「太歲」的迷信觀念,東漢思想家王充在其著作《論衡》之《難歲》篇中進行了詰難,以為遷徙時所謂的「抵」(向)、「負」(背)「太歲」為「兇」的說法是沒有根據,毫無道理的,是一種妄言。後人對於「太歲」的態度實際上也是矛盾的,既以為遇之不吉,有敬畏之意,而一旦遇之,如前文所述,又以為食之可以免災,甚者還鞭擊之。有時民間的一些勞作、民事活動,又貼出「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字樣,便放手去做,不再有所顧忌。實質上反映了這一禁忌在人們心中棄與守矛盾的尷尬境地。

那麼天空中的太歲何以在唐代始,在地下的土中有了一個「怪肉團」的化身呢?揣測原因有幾:一是古人天人相感觀念的體現。天垂象,地湧兆,天地人一體相感。《搜神記》卷十二言:「天有五氣,萬物化成」,「絕域多怪,異氣所產也」。煞氣所在,化而為怪。「太歲」是氣物相化的產物。二是古人自然崇拜的結果。物中皆能生精生怪,如《搜神記》卷十二載孔子言:「木石之怪,夔,魍魎;水中之怪,龍,罔象;土中之怪,曰賁羊。」土中生出「太歲」則在「情理」之中。三為古人崇拜土地的表現。道教典籍《太平經》中,視大地為「地母」,要求輕易不要毀損其「肌膚」,正是這種情結的支配。「太歲」的傳言客觀上起到了保護土地、耕地的作用。四為對地中確實出土的「怪肉」生物體的非理性解釋。不常見怪異之物容易附會上神怪色彩,而傳言的誇張又把「事核」進行了語言遮蔽,讓人難見廬山真面。但是這「天」與「地」結合的詳盡的社會心理、社會文化過程,則需要進一步地探索。

現代科學對這些出土的似肉非肉的「怪物」進行了研究,給了一個理性化的解釋,生物學家以為它是一種真菌,叫什麼「粘菌複合體」,如同蘑菇,可在地下土壤中生長,只不過人們不常見罷了。

太歲是怎麼形成的

太歲肉靈芝是天然形成的,形成的過程比較複雜,太歲肉靈芝是由很多個不同菌體,慢慢聚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小的菌體團,相互依靠、相互依賴,形成獨特的食物鏈形式。慢慢變大,形成大的菌體團。

太歲肉靈芝因為聚合的菌體不同,所以形成獨特的食物鏈,在這個菌體團中每一種菌體都發揮著自己的功能,並互相配合,取長補短,這種獨特性使他變得更加強大,能更好的適應所處的生長環境,這些菌體團會無選擇的抓取周圍的物質(包含細菌和微生物、礦物質等等)作為自己生存的食物來源。

太歲與犯太歲的含義

在中國,有一個說法,認為犯太歲是一種非常不吉利的事情,並且很多人都說「不要在太歲頭上動土」一類的說法,其實這兩個太歲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太歲指的是一種肉菌生物,而犯太歲指的是古代的一個神。

犯太歲,是普通老百姓的通俗叫法。在命學中,專業的叫法是衝剋歲君,就是指本命八字中有與歲君流年天幹相衝克的五行。衝剋的結果不一定不好。太歲亦稱歲神,又名歲星,順星。我國古代記歷用六十甲子,由天幹地支循環,六十年為一周,每年由一位太歲輪值,太歲能祛除邪魅,獎善罰惡,掌理人間禍福之事,為值年太歲,俗稱為歲君也。如逢甲子年,甲子即是「太歲」,逢乙丑年,乙丑即是「太歲」。《月令廣義·歲令二》:「太歲者,主宰一歲之尊神。凡吉事勿衝之,兇事勿犯之,凡修造方向等事尤宜慎避。又如生產,最引自太歲方坐,又忌於太歲方傾穢水及埋衣胞之類。」


相關焦點

  • 太歲是什麼東西?而太歲是怎麼形成的?長於何處?
    太歲是什麼?
  • 太歲是什麼東西?村民採到傳說中的「太歲」 你見過嗎(圖)
    陸世權說,以前在新聞裡看到過類似的東西,就把它搬回來了,一稱,有10多公斤重。  記者看到,這個傳說中的「太歲」背部已經長青苔,色澤與形狀複雜,有點類似於水牛皮的顏色,而且深淺不一,表面不規則開裂明顯,裂痕深淺不同,腹部雪白、光滑、細嫩。當地村民都沒有見過這個東西,很好奇,都禁不住圍攏來看看、聞聞,卻沒有聞出什麼氣味。
  • 太歲頭上為什麼不能動土?動了會怎樣?太歲究竟是什麼東西?
    按照傳統的星相學說,木星,又稱歲星,每12年繞太陽-周,繞到哪個區域,就會在相應的地下出現一塊會動的肉狀東西,它便是太歲的化身。假如在此方位上動土,就會驚動太歲,給人帶來厄運,所以就有「太歲頭上不能動土」的說法。太歲向來被人們當作一種神秘莫測的力量,在冥冥之中支配和影響人們的命運。
  • 市民挖到22斤重太歲 「太歲」肉靈芝是什麼東西
    網絡配圖  近日,市民挖到22斤重太歲事很快在街坊親戚之間傳開了,很多人都來看,據謝偉介紹,自從7月16日將這寶貝弄回來,就一直養在水裡,「要是一般的東西,比如說肉的話,早就腐爛,或者至少說變色了。但這個東西一直是那樣的,一點沒變。」雖然內心確信挖到的就是太歲,但謝偉知道還得找個專家來鑑定下,才能最終下定論。  最近,家住肥西上派的謝先生可算是走了大運了。
  • 太歲是什麼東西一斤多少錢?140斤太歲價值多(圖)
    "太歲"是什麼東西一斤多少錢?140斤"太歲"價值多少?「太歲」肉靈芝真的有長生不老嗎?農民驚獲百斤太歲已賺60萬元? 遼寧農民意外獲得140斤"太歲" 已賺60萬元12月28日消息,2015年3月,遼寧東港市長安鎮村民王成德在山上意外獲得了140斤「太歲」。截至2015年12月28日,這顆140斤的「太歲」已經被售出60斤,每斤平均價格為一萬元。「太歲」又稱肉靈芝,是古人認為的長生不老仙藥。
  • 2021年生肖馬犯太歲如何化解,害太歲要注意什麼?犯太歲怎麼化解
    2021年生肖馬犯太歲如何化解,害太歲要注意什麼?犯太歲怎麼化解屬馬(午位)——與醜「相害」。「相害」的意思就是說各方面都容易受到損害,處處受傷。因此,在犯太歲的5個屬相中,「相害」這個位置是最嚴重的。
  • 傳說中的「太歲」,究竟是什麼東西?看到後顛覆以往認知!
    傳說中的「太歲」,究竟是什麼東西?看到後顛覆以往認知!宇宙中存在太多的未知事物,這些東西需要人類進行全新的探索。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太歲的名號,卻根本不清楚太歲是個什麼樣的東西,無論動物還是植物,有一點肯定的是,太歲擁有頑強的生命力,否則也不會有這種名稱了,很多人都心生疑惑,那麼它到底是動物還是植物呢?很多人殊不知太歲已有了極為悠久的歷史,在古代很多人都稱之為「肉靈芝」。
  • 太歲到底是什麼?怎麼就犯太歲了呢?
    什麼是犯太歲?太歲是道教信仰中太歲星君的簡稱,乃道教值年神靈之一,一年一換,當年輪值的太歲神叫值年太歲(流年太歲)。太歲星君影響力極大,值年太歲有「年中天子」之稱,掌管人世間一年的吉兇禍福。主宰全年的運程,很多道教的宮觀都有元辰殿,供奉著六十位太歲神。每一位太歲都有姓名,對應著不同的「幹支」。因為他們順序值年,周而復始,循環不息,從甲子年的金赤大將軍至癸亥年的虞程大將軍,依六十甲子輪流掌管人間一年的吉兇禍福,故又稱「值年使者」,或「值年太歲」。比如戊戌年的值年太歲是姜武大將軍,己亥年的值年太歲是謝太大將軍。流年太歲就是當前年度的「值年太歲」。
  • 太歲是什麼東西?為什麼大家都在傳!
    古籍記載太歲又稱肉靈芝。最早的記載是中國幾千年前的古籍《山海經》中,稱之謂「視肉」、「聚肉」、「太歲」、」封「,是古代帝王的養生佳餚。《史記.秦始皇本記》現代科學現代科學家也對太歲進行一系列的探索,認為太歲是屬自然界非植物非動物非菌類的第四種生命形式,是一種大型的粘菌複合體,也有少量的科學研究論證太歲裡面具有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存在。
  • 什麼是太歲 犯太歲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太歲什麼叫犯太歲?什麼叫犯太歲呢?犯其實即是衝,衝亦分為年衝及對衝,就是我們農村民間的信仰本命年。犯太歲有時候是一年五個同犯,有的呢是四個同犯,你要一對照,自己就注意了。刑太歲:又稱「偏衝」,有互鬥之災,刑就是殘殺的意思,身體, 財運等有阻滯。
  • 太歲是什麼東西?聽說太歲水喝了以後可以提升免疫力,一塊來看看
    最近段時間網上關於那個太歲肉靈芝事件傳的沸沸揚揚,雖然那個女記者是自己搞錯了,但是太歲這個神秘的物種又一次闖入了大眾的視野。大家最好奇的就是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寶貝,號稱一斤能賣到幾萬塊錢,甚至有人發現一塊野生太歲就可以賣到上百萬的新聞也是聽說過。太歲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呢?
  • 什麼是太歲?什麼叫犯太歲?
    太歲在非命理範疇內,還有其他一些含義,比如據說有種神奇的生物就叫太歲,但具體是否有這種生物或具體是什麼類型的生物,目前都沒有定論。民間還有「太歲頭上動土」的俗語,這個俗語中,太歲似乎是某種很厲害的角色。
  • 太歲頭上坐,無災恐有禍!犯太歲是什麼意思?犯太歲有哪些表現?
    每到快過年的時候,都會聽到大家口中相傳的一句話:太歲當頭坐,非災便是禍。那麼犯太歲是什麼意思?我的黃曆田園老師為大家解答犯太歲是什麼意思:「太歲」中的「太」就是「太陽」和「太陰」,就是「陰陽」總稱。而「歲」來源於戰國時代的紀年法——「歲星紀年法」,指的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也被稱為「歲星」。因此 「太歲」就是指木星上的陰陽能量對地球的影響。
  • 太歲是什麼,人們為什麼要拜太歲?
    修行交流、卜筮堪輿請加道長微信:QSF10037濰坊東嶽行宮隨緣道人微信:W15713568501什麼是太歲?太歲是「太歲神」的簡稱,乃道教值年神靈之一,一年一換,當年輪值的太歲神叫值年太歲又稱為流年太歲。太歲神共有六十位,每一年,皆由一位太歲主管,太歲神在值年神靈中,影響力最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稱,掌管人世間一年人間的福與禍。什麼是犯太歲?人的每一年的健康或者疾病,每一年運氣的順當或者不利,都是由太歲神處理的。
  • 太歲是什麼,何為衝太歲犯太歲,如何化解太歲!
    太歲是什麼?太歲就是歲星、在古代易學中是木星的神格。中國民間有曰,太歲運行到哪,相應的方位下…會出現一塊肉狀物,是太歲星的化身。在此處動土,會驚動太歲,從而找來厄運,所以中國俗語有「不得在太歲頭上動土」一說。
  • 刑太歲什麼意思?要怎麼破解?
    很多人都聽說過太歲,我們都知道在大多數的時候,碰到太歲都並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那麼什麼是刑太歲呢
  • 民間傳說的「太歲」到底是什麼東西?其實無非就是一種中草藥
    古語有云:「太歲當頭做,無喜恐有禍」,說的是自己本命年的時候,會遇到一些「歲衝」的情況,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犯衝」。在古人神話信仰傳說濃厚的精神世界裡,「太歲」好像是一個特別神秘的東西,尤其是它自身所代表的一些信仰意義,讓無數人對它好奇。
  • 值太歲、衝太歲、害太歲、刑太歲分別的意思
    【值太歲是什麼意思】值太歲,簡稱為「太歲」,或稱為「歲神」、「歲君」、「歲星」、「大將軍」等,也就是年神,是諸神之中最有權力的年神,掌管人間一年的吉兇禍福,統攝眾神,有「年中天子」之稱。性質與刑太歲一樣,害太歲的人易遭朋友出賣、合作破財、食物中毒、自身或親朋有病災、 被誤導損失、投訴等。害太歲怎麼算?太歲,簡而言之,指當值年份的幹支。害太歲,一般指出生年的地支與太歲的地支相害。地支有十二位,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太歲科普:太歲是什麼?
    生活中我們常聽到:犯太歲、衝太歲、太歲星、太歲神、拜太歲、挖太歲、吃太歲等一系列與太歲有關的詞,那麼問題來了,太歲究竟是什麼?其實,太歲並沒有一個普適性的概念,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太歲。萬皇太歲是專業收藏太歲、研究太歲,致力於傳播太歲文化、弘揚太歲價值的一個團隊,在綜合典籍、網絡信息、權威解析等情況下,對太歲大致做了三個方向的定位,以供大家參考。一、天上的太歲——木星古代文明中一直尊崇「天人感應」的思想,本著對浩瀚無窮宇宙的嚮往,古人制定了一套「歲星紀年法」,就是用太歲星(木星)在天上的位置來表示年度。
  • 太歲肉靈芝怎麼吃_太歲有什麼功效_太歲水能喝嗎
    野生太歲靈芝不同於普通靈芝,而且從食用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那麼如何食用太歲野生肉靈芝呢?野生太歲肉靈芝生命力很強。太歲的每一個地方都是活生生的,每一個覆蓋面都可以繼續生長。養太歲不僅不佔空間,不擾民,而且能有效淨化室內空氣。長期堅持飲用太歲肉靈芝水可以延年益壽,治療各種疾病。這些朋友沒想到吧!淡水浸泡的太歲肉靈芝雖然環境單一,但是能保證安全,同時也可以讓太歲繼續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