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嘴笨多半是情商低,兒童心理學教授:九條原則教孩子待人接物

2021-01-11 萌主媽咪育兒經

網上有一位小姑娘拍攝「金句」視頻走紅,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情商王」,最火的一條視頻是這樣的:

爸爸想要哄媽媽開心,於是利用女兒「你覺得媽媽漂不漂亮」?女兒頭也不回地說「漂亮啊」,三個字沒能讓媽媽開心,於是爸爸繼續追問「具體怎麼個漂亮」?女兒抬了抬頭仿佛看透了爸爸的心思,一本正經地說「媽媽太漂亮了,就像雪白的天鵝、火紅的鮮花、翠綠的大白菜……」本來挺高興的爸爸聽到「大白菜」突然明白了,女兒這是誇了媽媽順便埋汰爸爸是癩蛤蟆、牛糞、老母豬呀,不過媽媽被機靈的女兒逗笑了。

看過視頻的網友紛紛誇讚女兒情商高,養個這樣的女兒簡直就是幸運,也有網友追問:這孩子的情商是怎麼培養的?

相信很多寶媽也同樣的疑問,怎麼別人家的孩子又懂事還言語幽默,給家人帶來笑點,而自己的孩子既嘴笨又性格沉悶?其實孩子嘴笨也是情商低的表現,孩子的情商高低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我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教授陳鶴琴被稱為現代兒童學教育之父,他曾在《家庭教育》一書中提到,孩子的情商是展現父母家庭教育的最佳方式。

陳鶴琴教授一生養育了7個兒女,他將自己的7個孩子當作研究的「小白鼠」,最終總結出了九條培養孩子待人接物的情商法則:

01法則一:教孩子要從「小」開始

6歲以前的幼兒時期又叫「可塑期」,看似柔弱的孩子2歲就學會了走路、5歲就掌握了一門語言,孩子這個時候的學習能力是一生中的頂峰,因此父母在這個階段培養孩子的思想品德、語言能力最有成效。

02法則二:教會孩子「見鬼說鬼話」

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察言觀色」,情商高的最重要表現就是說話不討人嫌。要從小教會孩子交流溝通時看別人的深色表情,窺探出對方的內心活動從而展開更順利的溝通。

03法則三:引導孩子主動表達「同情」

情商高的另一表現形式就是「感同身受」,父母要教會孩子對待病人、吵架傷心、失戀等要表達出適宜的同情和難過,這樣才能更容易被別人接受。

04法則四:糾正孩子的「作偽」行為

二胎家庭中兩個孩子爭寵時老二經常假裝被打痛哭,這種就是「作偽」行為。父母應該糾正孩子的撒謊僥倖心理,培養孩子誠實沉穩的性格,如果將來在大事上「作偽」後果很嚴重。

05法則五:扼殺孩子「傲慢」的態度

「傲慢」是現代孩子的通病,無論是對待父母長輩還是老師朋友,都沒有尊卑之分。父母應該從小教育孩子尊敬他人,不能對別人呼來喝去。

06法則六:培養孩子「收藏」的習慣

生活水平提高高了,孩子越來越不懂得珍惜,就像之前的一個新聞,3個孩子刮花了小區裡40多輛車。父母要培養孩子「收藏」的好習慣,既能學會整理又明確尊重他人物品的道理。

07法則七:告誡孩子「打人」是錯誤

孩子小的時候打罵父母,將來父母老了也不會孝順。當孩子對你拳打腳踢時不要置之不理,嚴肅地告訴他這是不對的,甚至可以打回去,不想再不打以後孩子進了社會也會被別人打。

08法則八:讓孩子協助父母「做家務」

「幫助」是最容易拉近人和人距離的方式,爸爸媽媽從小教育孩子幫助自己做家務,將來學習工作中適時的幫忙能給孩子帶來「好人緣」。

09法則九:鍛鍊薰陶孩子「表達能力」

善良、謙虛、樂於助人都不是情商高的表現,最主要的是要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思維正確還能說會道才能在人群中更受歡迎,成為「情商高手」。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出身」,家長們可別推卸責任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孩子就是家長的鏡子。 言傳身教,教的不只是知識、還有待人接物。 李教授表示,孩子情商低,家長最應該埋怨的就是自己。家庭教育讓孩子情商出了問題,這個問題家長要自己承擔。
  • 孩子嘴笨不僅是情商低,教孩子學會表達到能說會道,家長要用3招
    孩子「嘴笨」,說話傷人周末帶女兒去公園散心,恰巧碰見其他兩位家長。三個孩子玩成一團,三個家長也只能扎堆聊天。本來聊得挺開心,A的女兒a突然大聲喊起來:「你這個手這麼髒,碰髒我的裙子怎麼辦?你能賠嗎?男孩子怎麼一點都不注意衛生!」B的兒子b生氣了,也喊道:「那你就不要和我們玩啊!
  •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常和孩子說這4句話,孩子情商不會低
    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父母過分的注重孩子智力方面的培養,總覺得自己的孩子聰明了,在學校成績好了,將來一定有大出息。但是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博士戈爾曼說過:「一個人成功與否,智商只佔20%,情商的比例則是佔了高達80%。所以一個人是否能成功,情商絕對是一大原因。
  • 心理學專家:情商低的孩子,父母都有5種表現,要從自身找原因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智商一部分靠遺傳,一部分靠後天培養,而孩子的情商則與父母的教育完全掛鈎。父母的處事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情商。而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強調,培養孩子的情商黃金期就在3到6歲之間,最晚也不要超過10歲。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缺少了家長的正確情商啟蒙引導,那麼孩子的情商就會非常的低。
  • 長期尿床的孩子智商比正常兒童低
    據介紹,長期尿床易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反映慢等,最終導致學習成績下降、智商比正常兒童低17-23%;同時尿床易使孩子形成羞愧、膽怯、敏感、自卑心理,造成性格缺陷(尿床孩子比正常孩子脾氣暴躁或比正常孩子性格內向,傾向於灰暗色調),尿床還易出現偏矮、偏瘦或虛胖身材,科學調查顯示尿床孩子身高比正常孩子矮2-5釐米。
  • 白巖松: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常對娃說4句話,孩子未來情商低不了
    而李玫瑾教授認為前一種人童年受過虧欠,後一種人所受的教育十分完善。剛開始我不能把李玫瑾教授的結論與大仲馬的話聯繫到一起,但是仔細思考時突然有所觸動,因為原生家庭真的會影響一個孩子的未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情緒容易失控、情商低的人,他們的童年都缺少情商的教育。而情商又是如今立足社會的根本。
  • 情商比智商重要太多!白巖松:家長學會3句話,孩子情商低不了
    文|全文共1514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過去大多數家長都只是一味的重視自家孩子智商的培養,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希望自家孩子更加聰明機靈。但是現如今,有很多人都意識到了,其實情商的培養遠比智商的培養更加重要。有些孩子雖然學習成績很一般,但是進入社會之後卻是混得如魚得水,其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孩子擁有非常高的情商。
  • 嘴笨的人怎樣學會說話?腦子反應慢嘴笨情商低
    所以一定要知道,嘴笨的人怎樣學會說話? 這樣才能改善自己的情況,讓自己在人前表現,才能更加大膽。這樣慢慢也能脫單,因為不少男生都是因為自己明明很好心,不過在說話的時候沒有表現好,所以女生才沒有看透這個男生,導致現在都沒有脫單。作為男生,即使心眼兒再好,也要在人多的時候學會說話,要走出去接觸更多優秀的人,這樣用自己的能力去吸引女孩子,慢慢才會有不少女生對你投去一種羨慕的眼光,也會對你傾心相待。
  • 孩子有這3種「懂事」行為,家長別盲目高興,多半是情商低的表現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非常懂事,因為這樣方便自己管理,而且家長們也相信這樣的孩子更容易聽進別人的教導,相比較現在的熊孩子而言,懂事的孩子仿佛是一股清流。但是大家知道嗎,很多孩子「懂事」的行為,可能也意味著情商低。雖然現在的家長很重視培養孩子的智力,但是情商也是非常重要的。
  • 訪中央音樂學院趙薇教授:以母親的身份教孩子
    趙薇的學術著作已出版數十種,許多種不斷再版,其中《兒童與小提琴》一書已被臺灣世界文物出版社購得版權,在臺灣再版發行。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光臨搜狐嘉賓聊天室。今天是周末,我們聊一個輕鬆的話題——小提琴,搜狐有幸請到了中央音樂學院趙薇教授,歡迎您!   趙薇:大家好!
  • 餐桌看人品,孩子吃飯時的兩個表現,說明情商低,前者最難忍
    吃飯時的表現暗示情商低▼吃飯時顧己不顧人有的孩子在家裡被寵壞了,毫無禮貌可言,總是一副以自我為中心、全然不顧他人感受的樣子,在飯桌上只顧自己吃得舒坦,看到喜歡吃的食物,恨不得獨吞,還沒等長輩動筷子,就開始扒拉,這類孩子比較自私,且不懂禮教。
  • 李玫瑾:別再怪孩子情商低了,父母有這3個特徵,想不低都不行
    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畢竟在如今社會上,情商也是一個人的能力,高情商的人走到哪裡都會受到歡迎。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智商多半遺傳父母,但是情商基本是後天培養的。也就是說,成長環境,父母教育等都會影響孩子的情商。
  • 情商低不會聊天怎麼辦?嘴笨不會說話不會聊天
    如果你在日常的生活中屬於那種情商很低的人,自然就會讓你缺少很多的朋友,而且就連自己喜歡的那個人也不會輕易的喜歡你,因為你不知該怎樣去表白,不知該怎樣與他相處,那麼?情商低不會聊天怎麼辦?怎樣才能夠讓自己變成一個侃侃而談的人,變成一個能讓身邊朋友都喜歡自己的人,就請你認真的看下面的介紹吧,說不定對你會有一些啟發,其實情商低的人他不是不喜歡說話,只不過是他說的話會讓別人感覺到不舒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他說的話都是不經過大腦的,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脫口而出的話,很大一部分都會很傷害別人,所以說不僅僅是為了讓我們能夠得到那個喜歡人的欣賞,而且也為了讓自己周邊的朋友都覺著你是一個很善良的人,我們一定要學著說話
  • 白巖松: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父母常嘮叨這4句話,孩子情商低不了
    在教育過程中,我們都只看到了孩子學習成績的重要性,卻忽略了,這個年代最不缺的就是努力刻苦學習的人。戈爾曼曾經說過:「一個人是否能成功,智商只佔了20%,而情商卻佔了80%。」在未來社會發展中,對於情商的要求越來越高,生活,職場,學習工作中缺少情商,只會書本知識是沒有優勢的。
  • 孩子犯錯就亂發脾氣?李玫瑾教授:孩子犯錯父母要裝作沒看見
    導語:隨著小寶寶的漸漸長大,家長們在安排好孩子的衣食住行的同時,更多的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同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各不相同。要知道,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但是,批評與吼叫只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這時,家長要格外注意方式與方法:裝作沒看見孩子的錯誤,在正確的時機因勢利導,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 情商低,不是嘴笨,而是這三種關係處理不好,你呢?
    關於情商很多人有錯誤的理解,認為情商低的人只是嘴笨一點,只是不太會說話而已,這市場並非如此,情商的高低和說話有一定的關係,但是不是說不會說話情商就低,更不是會說話情商就高,真正低情商的人是下面這三種跡象太過於明顯,給人的感覺會非常的差,所以大家在平時的言行舉止當中,一定要規避這些低級的錯誤,也讓自己做一個高情商的人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管理情緒,培養孩子高情商
    這段心理學博士的經典語錄中,短短的一段話,道出了情商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地位,如果不具備較高的情商,即使再聰明,智商再高,也很難成功。高情商幾乎是成功人生的標配。
  • 經常把這3句話掛嘴邊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情商往往都很高
    什麼是情商情商又被稱為「情緒商數」,多年來心理學家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相對應的一個概念,而情商主要是指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能力。據相關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成功只有20%歸功於智商,剩下80%歸功於情商。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人稱「情商之父」的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
  • 心理學家:顏色暗示性格,喜歡這種顏色的孩子,多半是抑鬱質人格
    在心理學中,有一門學科叫做色彩心理學,心理學家通過人們對色彩的喜好程度,分析出人們的心理活動。 喜歡這種顏色的孩子,多半是抑鬱質人格 如果你家孩子也和昊昊一樣喜歡黑色,那麼家長就要多注意了,因為孩子很有可能是抑鬱質人格。 這個抑鬱質人格不是說孩子就是抑鬱症,抑鬱質是人的氣質之一。
  • 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4個「特徵」
    ,李玫瑾教授講孩子的人生分為幾大階段,而3-6歲則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4個「特徵」,家長該管就得管。 而李玫瑾教授在講座時所傳達的育兒觀念正是如今父母們應該學習的,根據李玫瑾教授的總結:小時候有這4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都很低。因此家長應該及時糾正,並且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這樣孩子將來才能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