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玄空,陰陽五行學說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它認為物質世界在陰陽
二氣作用的推動下滋生、發展和變化。「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是構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它們相互生助制約,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中,風水學中的玄空學就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陰陽:事物的二分性
陰陽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宇宙觀和方法論,它認為物質世界在陰陽二氣作用的推動下滋生、發展和變化。《易經》八卦中的陰(--)爻和陽(一)爻,就是以陰陽二氣為中心,從千變萬化紛繁複雜的事物中概括出八種基本物質形態,並以天、地、水、火、雷、風、山、澤命名。
八卦和六十四卦幾乎都由陰爻和陽爻組成,體現了每一卦中陰陽的互依和互制,即使純陽乾卦也有純陰坤卦相配。
《易傳》把陰陽看成宇宙間一切事物運動變化最根本的原因,《繫辭傳》從哲學高度概括為「一陰一陽之謂道",認為陰陽是「道」的基本內涵。《易傳》這一思想是中國哲學思想史上的重大飛躍。
陽、陰在《易經》中具有普遍意義。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山為陽、水為陰。在動物中雄為陽、雌為陰。天道有陰陽,地道有剛柔,人道有仁義。在人類社會中,君為陽、臣為陰。君子為陽、小人為陰。總之,宇宙的一切,都是由相互對立的陰、陽所組成。
陰和陽,既可以表示相互對立的事物,又可用來分析一個事物內部所存在著的
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一般來說,凡是劇烈運動著的、外向的、上升的、 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
相對靜止著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屬於陰。以天地而言,天氣輕清為陽,地氣重濁為陰;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潤下屬陰,火性熱而炎上屬陽。
世界是物質性的整體,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陰和陽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而對立的雙方又是相互統一的。陰陽的對立統一運動,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發生發展、變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
陰陽的矛盾對立統一運動規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運動變化固有的規律,世界本身就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運動的結果。
陰陽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宇宙觀和方法論,它認為物質世界在陰陽二氣作用的推動下滋生、發展和變化。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許多事物都賦予了陰陽的含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