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時
(一),佛教把晝夜分為六時,即晨朝、日中、日沒(為晝三時)、初夜、中夜、後夜(為夜三時)。在印度,時間之最小單位稱剎那,一百二十剎那為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為一臘縛,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慄多,五牟呼慄多為一時,六時為一晝夜。也就是我們稱的一天。
晝夜六時勤行,也就是修行佛法,為印度以來所行,我國東晉廬山慧遠做水時計(一種用水滴漏為計時工具),又稱蓮花漏,在六時行道。
隋代的時候,信行禪師做晝夜六時發願文,善導大師又作往生禮讚(六時禮讚),主張各六時必須拜佛懺悔。又六時之中,有三時念佛,三時坐禪之說。
(二),指一年分為六期。即漸熱、盛熱、雨時、茂時、漸寒、盛寒等六時。
(三),時解脫,阿羅漢於得好衣、好食、好臥具、好處所、好說法、好同學之時(六時),可入定得解脫。
六時吉祥:學佛之事乃大丈夫行為,存天地之正氣,行世間之善事,得人間之福報,故曰:「六時吉祥」。及無時無刻不處于吉祥之中,得宇宙的正能量,時時刻刻身心於「法喜充滿」,身心安然。
何為法喜充滿?
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念佛,自然得法喜,自然有不可思議的感應。從清淨心生出來的喜悅,是真樂,是法喜,是真正的滋養。法喜是從清淨心裏面生的,不是外面五欲六塵的刺激。喜悅於心,行事在外,無不飽滿熱情,身心安樂。
學佛,你修學到一個階段之後,你得到第一個好處就是法喜,就是歡喜,這一歡喜的現象會把懈怠、疲倦給洗刷掉。
我們俗話也常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人要一有歡喜的事情,精神都來了,疲倦就沒有了。你要念佛念到法喜充滿,你的疲倦就沒有了。
法喜是很好的養分,是滋養我們精神世界的最好營養劑,人心裡常常歡喜,我們世法裡頭都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你真正得法喜,一天到晚快樂歡喜,人快樂則邪惡不入,百病不生。
我們要用真誠心、清淨心對待身體,讓它法喜充滿。
要知道怎麼修行,怎麼從佛、佛法的境界裡尋找自己的「喜悅」,懂得如何調心、調身,讓自己身心輕安自在,功夫才能得力,才能得到「法喜充滿」。
生活、工作、飲食起居,隨順自然,才能成就真正的法喜。遇事不糾結,不執著,不倒行逆施,要用一顆菩薩心,慈悲心,去對待一切,這樣才能充滿法喜。
菩薩的心清淨,菩薩的心安定,他得到的是安樂,這個安樂就是法喜充滿。菩薩修學、證道、度化眾生,都是無比的快樂,法喜充滿。一個修行菩薩道的人,他心中法喜充滿。
真正行菩薩道的人,一心一意向善、行善,給眾生真實的利益;他積功累德,樂此不疲,愈做愈快樂,愈做愈歡喜,法喜充滿。
想在菩薩道上保持法喜充滿,永不退轉,永不畏懼艱難,並且得到諸佛護念,龍天精神擁護,就要「依教奉行」。
真正學佛道之人一定得法喜,法喜充滿,你走到任何場合眾會之中,人家自然對你羨慕,為什麼你這麼快樂?學佛的原因,是佛法讓你身心安詳,學佛就快樂。
世間雖然有富貴,富而不樂,貴而恐懼,沒有一種快樂的智慧,沒有一個快樂的底氣。就是臨時有點快樂,也不過是外在的物質刺激帶來的,因為沒有無限快樂的種子--法喜。
古人講不如貧而樂,這個人生才有意義,才有價值。
學佛能消業障,學得如法,你的妄念自然少、煩惱少,心情愉快,法喜充滿。法喜充滿這是你學佛初證得的,這是學佛的一種享受,這種享受不是物質的,不是對外面境界的反應,它是來自於內心的。是內心的自然流露。
產生法喜的時候,心裏面不會有波浪、不會有起伏,心是清淨慈悲平等,這裡面有無量的歡喜,它不礙事。心地真正清淨,接觸佛法就會開悟,就法喜充滿。
佛經裡有永遠悟不盡的道理,有永遠悟不盡的境界;天天讀經,天天法喜充滿。佛法要長期燻修,你才會有進步,沒有下幾年工夫,你得不到佛法的滋潤;一定要有工夫,你才會嘗到滋味!這個滋味就是法喜充滿。
得到佛法燻修的力量,你才真正能夠體會到法喜充滿,然後你才曉得學佛的人真正幸福真正快樂!經文裡字字句句包含無量義,你要用真誠心、恭敬心去讀,才會有所發現,才會法喜充滿。
如果用妄想、分別、執著去讀經,決定得不到悟處,得不到法喜。佛經要是真念透了,這世界很美好,你沒有煩惱;無論在哪個境界裡面,你都很自在,法喜充滿。
境界就是修行,在這個境界裡面修清淨、平等、慈悲。修行,首先要把欲望舍掉;沒有欲望,就沒有輪迴,這一生當中就能心境一如,法喜充滿。修行就是天天改過,天天改習氣,天天懺悔、天天向上提升,這樣才有法喜。
你要是不在佛法裡,就得不到法喜。
聽經也好,讀經也好,一定要得法味;要真正能嘗到佛法的滋味,嘗到法味就法喜充滿。「真法喜」是你修學確實有心得,從內心裏面生起的喜悅,你的修學就得法喜。
在修學上,你對於佛法有充分的理解,有正確的認識,你的修學就得法喜。你修佛法法喜充滿,你自然就會勸勉別人,把這個法門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你是真的明白了,真的透徹了,真得到真實利益,一定會這樣做。
我們學「覺而不迷」這一樁事,這就叫學佛。要把佛變作我們的心理、變作我們的行為,這樣如理如法地念佛,就能法喜充滿。
在一切境界裡不分別、不執著,不妄想,生活自在、非常快樂。達到妄念不生,心恢復到清淨,給佛感應道交,這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很有信心了。我們每天念經、念佛,都發現有新的意思,所以法喜充滿,每天的境界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