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兩檔綜藝節目《偶像練習生》(以下簡稱《偶練》)和《創造101》(以下簡稱《101》)一舉捧出了NINE PERCENT、火箭少女101、樂華七子、ONER等不少新生代偶像組合。在懵懵地追問「他/她是誰」的普通觀眾之外,這些新晉偶像擁有了大量粉絲,接了眾多代言,甚至達到了「出圈」的水準。也因此,2018年,被稱為「偶像團體元年」。
依靠經營火熱的粉絲經濟,和極其迫切的大眾偶像需求,蔡徐坤、孟美岐、吳宣儀等人的流量甚至不輸於當年的「歸國四子」(鹿晗、吳亦凡、張藝興、黃子韜)。繁榮背後,速食偶像的快消、綜藝與經紀公司的博弈,也為偶像團體市場蒙上了一層巨大的泡沫。這些新晉偶像,究竟有沒有蓋過「前輩」?他們的未來又會如何?新京報從粉絲數量、代言數量、微博超話等4個維度進行了數據統計,同時專訪多位經紀公司工作人員和業內人士,復盤「偶像團體元年」的虛虛實實。
少數練習生通過節目爆紅
26歲的李俊毅是最後一個確定參加《偶練》的選手。在這檔節目之前,他曾經在韓國做過五年的練習生。但回到國內很長一段時間,他沒有任何機會站上舞臺。眼看著愛豆(偶像)的年齡從20出頭變成十六七歲,李俊毅曾形容那段時期「觸不到光」。然而《偶練》播出後,李俊毅不僅籤約了覺醒東方公司,微博粉絲也從600漲到76萬,整整翻了1200多倍。「工作量開始變得很多,晚上睡得會比較晚,但我覺得很充實,覺得自己能夠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認識感到開心。」
無獨有偶,17歲的劉人語在參加《101》之前,已經在ETM活力時代練習了三年時間,然而所獲關注度與其實力遠不成正比,「一直默默練習和創作」是劉人語常有的工作狀態。但《101》的播出,一首被胡彥斌稱讚的《麻煩少女》,讓她的創作能力在短時間內被迅速知曉。
節目播出後,公司重新成立了ChicChili組合。劉人語坦言,是《101》讓她獲得了更多人的喜愛,在唱歌、跳舞、創作方面有了更快速的提升。
沉默的大多數:沒有通告、沒有流量、沒有舞臺
擁有夢想的素人,想要成為擁有粉絲的偶像,不僅要歷經練習生期間的辛苦和挫敗,也要熬過出道後的絕望和不被認可。曾有數據統計,僅是中國國內的練習生便數以萬計,但每年能出道的寥寥可數。而出道過的藝人,很多也輾轉過多家經紀公司,參加過不少選秀、甚至勵志節目,但始終沒有迎來高光時刻。李子璇就曾經在海外練習多年,眼看著身邊其他練習生紛紛出道,她只能為其他偶像擔任伴舞。回國後,李子璇參加了《加油!美少女》獲得總冠軍,那時她已經22歲,在偶像裡屬「大器晚成」。但這仍沒有讓她走向更大的舞臺,時隔兩年,她再度出現在《101》的舞臺上。
不少偶像團體都在慘澹經營的偶像市場中掙扎著、放棄著。近期因參加《我就是演員》走紅的檀健次就是偶像團體出道,在接受新京報專訪時他曾透露,剛開始成為練習生是因為公司承諾兩個月就能出道,但閉關培訓卻一下歷經了4年。直到2010年,他終於通過MIC男團出道,但音樂市場的不景氣,海外偶像團體的強勢,讓MIC很快淹沒在市場中, 「當時幾乎一年時間沒什麼工作,那段時間我開始每天看電視劇,研究表演,努力開拓演員事業。」
某電商品牌創始人曾在2016年投資女團hello girls。有媒體報導她們在參加某企業年會商演時,儘管有一群員工熱情地跑來和她們合影,卻沒一個人知道她們組合的名字。馬劍越在《奇葩大會》上也以幽默的方式吐露過她所在的女團「1931」的辛酸史,「《奇葩大會》是我2016年唯一的通告」、「我們又沒有MV,又沒有新歌,又沒有通告」、「我們團30多個人有20多個真愛粉」。而「1931」也於2017年底宣布解散。該女團前成員範薇在《101》節目裡自嘲:「解散消息公布是我們團流量最高的一次」。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偶像團體運營人W分析當今的偶像市場,他看來,如今音樂市場早不是當年SHE、Twins走紅的光景,國內沒有舞臺和渠道讓偶像團體展現音樂和舞蹈,很多節目都因為團體沒有人氣紛紛婉拒。日韓偶像團體對中國粉絲資源也進行了大量掠奪,讓毫無曝光途徑的國產偶像只能圈地自萌。長此以往,很多偶像團體只能被扼殺在「沒有流量,就沒有舞臺」的惡性循環中。
夢想的無處實現,令那些在練習室徹夜練舞、創作,每個月都面臨淘汰和生計壓力的練習生們感到絕望。不少練習生都在訓練1年之後離開這個行業。某經紀公司經紀部總監李楠(化名)透露,她剛進入公司時練習生有50人,但兩年之後只剩下10人左右,「有些是淘汰的,有些是自己離開的。我們經常鼓勵他們,再努把力就能夠出道了,但當時的市場確實很難看到希望,尤其是他們看到很多身邊的人通過綜藝節目被更多人喜歡,自己也會覺得,那我還不如先出道當綜藝咖,為什麼要艱苦地練習。」
圖片解析
新京報記者統計了《偶練》《101》中人氣選手和TFBOYS、「歸國四子」等藝人近半年的百度日均搜索指數、合作商業品牌類型和數量,以及截至11月26日的微博粉絲數量和微博超話閱讀數量,發現雖然新生代偶像的人氣參差不齊,但出道僅半年的蔡徐坤、孟美岐、吳宣儀無論人氣還是商業價值,已經直逼吳亦凡、黃子韜、關曉彤等出道多年的藝人的流量。例如鹿晗微博超話閱讀量近2400億,蔡徐坤的閱讀量為900億,且多次登頂每周超話排行榜。在「歸國四子」、「三小隻」都試圖遠離流量標籤,卻仍離不開粉絲經濟囹圄時,市場的天平卻早已悄悄向新人傾斜,偶像市場的更迭遠比外界預期的更急切。
採寫/新京報記者 張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