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寫在秋天的書法,這樣落款最好看!(趕緊收藏)

2021-01-09 書法集

今日立秋

預示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

此時雖暑氣未消

但有逐漸涼爽的趨勢

書法作品的落款

也隨著節氣的更替

從「夏日」變成「秋日」

集米芾「立秋」

秋季之中

落款除了籠統地寫

「秋日」「秋月」外

怎麼才能更別致?

跟書微君一起看看

秋日裡月份落款的雅稱

秋季落款雅稱

秋季別稱

三秋

古時七月為孟秋,八月為仲秋,九月為季秋,合稱三秋。唐·王勃《滕王閣序》有「時維九月,序屬三秋」之句。清·納蘭性德《與顧梁汾書》:「天清氣朗,時值三秋。」

集趙孟「三秋」

九秋

秋季90天,共分九旬,故有九秋之稱。晉·張協《七命》詩云「唏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鳴飈。」唐·陸暢《催妝五首》之一:「聞道禁中時節異,九秋香滿鏡臺前。」

商秋、素商

古以五音(宮商角徵羽)配合四時,商為秋。晉陸機《行思賦》:「商秋肅其發節,玄雲霈而垂陰。」杜甫《七月三日戲呈元二十一曹長》詩:「今茲商用事,餘熱亦已末。」

集趙孟「商秋」

泰秋

秋時安泰吉祥,謂之泰秋。《管子.山至數》:「泰秋,田谷之存予者若干,今上斂谷以幣。」

西陸

指秋天。《隋書·天文志》載「日循黃道......行東陸謂之春,行南陸謂之夏,行西陸謂之秋,行北陸謂之冬。」駱賓王《在獄詠蟬》詩曰:「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集顏真卿「西陸」

金天、金秋、金素

古代五行之說,秋屬金,故稱「金天」、「金秋」或「金素」。唐王維有詩:「金天淨兮麗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謝靈運有詩云「述職期闌暑,理棹變金素。」

素秋、素律

秋屬金而色白,故又稱素秋、素律。晉朝潘正修有詩:「予登素秋,子登青春。」杜甫《秋興》:「瞿塘峽口曲江頭,萬裡風煙接素秋。」

集智永「素律」

秋季第一個月

謂之新秋

集米芾「新秋」

七月別稱

孟秋、申月、相月、夷則、瓜月、初秋、桐秋、桐月、蘭月、肇秋。

集王鐸「夷則」

集唐寅「桐月」

八月居中

謂之仲秋

集歐陽詢「仲秋」

八月別稱

仲秋、酉月、壯月、南呂、桂秋、桂月、清秋、拓月、秋半、中律。

集趙孟「南呂」

集蔡襄「桂月」

九月為末

謂之季秋

集蘇軾「季秋」

九月別稱

季秋、戍月、玄月、無射、菊月、暮秋、涼秋、杪商、秋末、殘秋。

集謝安「玄月」

集陸柬之「杪商」

秋季的6個節氣

立秋、處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

集王羲之「霜降」

秋季的節日

七夕、中元

中秋、重陽、寒衣

另外

每個月中特定的日期

有特定的叫法

每月初一日為"朔"

十五日為"望"

十六日為"既望"

月末一天則為"晦"

......

你學會了嗎?

相關焦點

  • 硬筆書法落款這樣寫,很漂亮,看起來專業
    硬筆書法落款這樣寫,很漂亮,看起來專業。最近大家都宅在家裡,有了不少空餘時間,很多朋友選擇在玩手機之餘練練書法,靜靜心,排遣一下焦慮的情緒,不少朋友也給我發了他們的硬筆書法作品,讓我指導一下,並詢問學習硬筆書法有沒有什麼快速成功的秘訣。
  • 這樣落款,書法白寫了!
    ——每天在這裡,遇見生活,遇見藝術—— 書法落款,不單是尾部,是包含了作者在書法作品中除正文內容以外的所有書寫內容。落款包括:正文內容的出處、贈送對象、創作緣由、創作時間、作者姓名、字號等。
  • 書法落款幾乎最全知識,搞定日常落款,搞懂古貼落款
    書法落款包括正文題目、內容出處、贈送對象、創作緣由、創作時間、創作地點、作者姓名字號等。好的書法落款多重要呢?一是錦上添花,二就是雪中送炭,彌補原作的不足。那書法落款有固定的位置和形式嗎?這個答案可能跟你想像的不太一樣,書法落款沒有固定形式,也沒有絕對固定的位置,不是一定要寫在哪裡或者非要寫什麼才行。他是跟正文相互關聯的,相輔相成。
  • 書法創作請注意:落款不能寫"庚子年"!
    我們經常會用天幹地支紀年法給書法作品落款,並在天幹地支紀年後面加個「年」字,已經習以為常,司空見慣了。這種現象,在很多大型的書法展覽作品中,以及一些現代書法名家的墨寶中,我們都能看到。然而還是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小編帶著這個疑問,也想弄清楚怎麼寫才是正確的,查閱了幾十篇古代書法名家的作品,結論如何,請大家往下看!
  • 毛筆書法作品的落款
    今天說的這個知識點是緣於我老公的一次書法作品的落款。最近學校舉辦「三字一話」(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普通話)教學技能大賽,老公寫了一幅曹操的《短歌行》軟筆書法作品,這個毛筆字寫得好不好我們姑且不論,單就看他的落款「庚子十二月十六」,有些不中不西,不洋不土。
  • 書法創作請注意:落款不能寫"庚子年"!
    我們經常會用天幹地支紀年法給書法作品落款,並在天幹地支紀年後面加個「年」字,已經習以為常,司空見慣了。這種現象,在很多大型的書法展覽作品中,以及一些現代書法名家的墨寶中,我們都能看到。然而還是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小編帶著這個疑問,也想弄清楚怎麼寫才是正確的,查閱了幾十篇古代書法名家的作品,結論如何,請大家往下看!幹支後不宜寫「年」總有朋友在書法作品落款時在幹支後面加上個年字,這是不正確的。
  • 書法落款最重要的是什麼,這兩點缺一不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大家好,我是雨能生萬物,前兩篇圖文講了書法作品落款的形式,字體大小,用什麼字體落款。這篇圖文裡,和大家聊聊書法創作的敬語,時間的合理使用。歡迎大家評論。首先,上款,下款敬詞(也可以稱作謙詞),我國是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國家,謙謙君子,君子如玉,古人都比較注重禮教。
  • 書法落款時應該如何紀年?為什麼幹支紀年法飽受爭議?
    書法愛好者和一些喜歡書法的朋友們,在欣賞書法時候,都會看到落款時,首先寫的是「右錄」。 古時候,以右為尊,右錄之後是書寫的內容,而右錄則是表達了對古人詩句或者古代名家的尊敬。 之後的落款內容就是紀年和書家的名號。在落款時的紀年一般用的是幹支紀年法,2020年在幹支紀年法中是庚子年。
  • 書法創作落款查詢表,非常實用
    落款,是書法創作一個要點,很多朋友在章法和準確性方面容易出現紕漏,尤其表現在落款內容硬傷頗多。今天我們就重點說說書法落款時間寫法,較為全面,建議仔細閱讀。
  • 在書法中,「我」字連筆字怎麼寫好看?
    導語:在書法中,「我」字連筆字怎麼寫好看?「我」字連筆字,應該稱之為草書和行書。篆書,隸書和楷書,是不連筆的,但是,行楷字有時候也會連筆。草書「我」字連筆字的書寫是有規則,並不是書者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特別是要把字上升到書法的層面時,那就更要遵循法度了。
  • 書法落款時間各種雅稱查詢表,非常實用!
    落款,是書法創作一個要點,很多朋友在章法和準確性方面容易出現紕漏,尤其表現在落款內容硬傷頗多。今天我們就重點說說書法落款時間寫法,較為全面,建議仔細閱讀。
  • 書法落款時,「庚子」後面該不該加「年」字?
    近日,某書家在作品落款中寫到「庚子年,XX書」,不少網友留言吐槽,指出「庚子」後不應有「年」。果真如此麼?看法一:「幹支為歲,不可添年」 幹支後不加「年」字,已經成為很多人在落款時遵從的「傳統」,書法圈一直流傳著「幹支為歲,不可添年」的說法。一些網友認為,幹支中已經包含了「年」的意思,此時再加「年」,即為贅述。
  • 書法作品落款天幹地支後面真的不可以加「年」字嗎?
    這個問題,目前書法界一直爭議不斷。正方觀點是可以加「年」,反方則是不可以加,且「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雙方各執一詞,搞得大家暈頭轉向。那書法作品落款天幹地支後面加「年」字到底對不對呢?但幹支前加「歲次」、「歲在」卻是我們在書法落款中常見的形式,而這個用法也是有「禁忌」的。落款是如果用「歲次」、「歲在」表示年份時,前面必須要有年數、年號。比如王羲之《蘭亭序》當中的「永和九年,歲在癸丑」和顏真卿《祭侄文稿》中的「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但是如果只寫幹支的兩個字,就可以獨立使用。
  • 落款要像這樣講究,才敢稱書畫人
    詩文、書法和繪畫的結合,歷來有「三美」和「三絕」之稱,「三美」、「三絕」是對詩文、書法、繪畫藝術結合的讚譽,也中國畫普遍追求的藝術境界。題款,就是實現詩文、書法、篆刻與繪畫相結合的藝術形式。題款,又稱落款、款題、題畫、題字。形或稱為款識。中國畫題款,包含「題」與「款」兩方面內容:在畫面上題寫詩文,叫做「題」。
  • 書畫落款知識大全,你需要的都在這兒
    詩文、書法和繪畫的結合,歷來有「三美」和「三絕」之稱,「三美」、「三絕」是對詩文、書法、繪畫藝術結合的讚譽,也中國畫普遍追求的藝術境界。題款,就是實現詩文、書法、篆刻與繪畫相結合的藝術形式。題款,又稱落款、款題、題畫、題字。形或稱為款識。中國畫題款,包含「題」與「款」兩方面內容:在畫面上題寫詩文,叫做「題」。
  • 淺談漢字的書法之美,為什麼這樣寫才最好看?
    在一些書法相關的貼吧裡,吧友對於字的大小安排各執一見,有的人喜歡將每個字都寫得大小一樣,有的人則認為這樣寫太呆板,反而強調大小不一。其實不止今人,古人對此也有過爭論。懷素的《自敘帖》,「戴公」兩個字大小懸殊到了極點,這主要是為了追求變化,只有字和字不一樣,才會產生層次感,看起來不單調。
  • 明星李小璐寫書法,一幅《心經》寫出藝術美!字和人一樣漂亮!
    這樣的書法也太漂亮了吧?完全寫出了中國傳統書法藝術美,無論是字體結構還是筆法都非常的專業,如果不看落款大家是不是以為出自書法專家之手呢?看到這樣的一幅書法作品真的讓很多書法愛好者喜歡,但是當我們看到落款是李小璐時大家肯定更會驚訝,一位女星能把中國的漢字寫出書法藝術美,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李小璐做到了,我們從她寫得《心經》中體會到了中國傳統書法的美!
  • 亂書大師蹭熱點寫慶餘年,落款錯為明年正月,網友:這字可不敢貼
    陳洪標 | 文 亂書大師蹭熱點寫慶餘年,落款錯為明年正月,網友:這字可不敢貼! 但是,在電視劇《慶餘年》開播之前,也沒見大師寫過「慶餘年」這三個字,這不僅是巧合吧。所以,正如網友所言,有蹭熱點之嫌。當然,這或許也是舉辦單位策劃的,也不能怪書法家如此媚俗,再說蹭個熱點也沒有什麼,但網友說拜託你把這幾個寫寫好,能不能像寫「福」字一樣,寫得認真一點,寫得恭敬一點,多少帶點敬畏之心。
  • 從古至今,書法史上最難「寫」的十個字
    中國的漢字是方塊字,也是為數不多可以演變出書法藝術的文字。中國的書法藝術源遠流長,是中國漢字的傳統藝術。從字體的橫豎搭配、篇章結構、筆墨濃淡等,都是一門需要耗費無數心血的學問。無論是中國哪座城市的博物館中,都有書法藝術的展區,這也是漢字獨一無二的藝術美感。
  • 劉曉慶書法獲網友稱讚,卻受到專業人士質疑,她寫的到底怎麼樣?
    她的作品我們最熟悉的可能是她主演的《武則天》,但是其實她主演和出演的影視作品,早已超過了60部。作為普通人的我,也覺得她寫的字挺漂亮的,至少比很多人寫的都要好。 網上也流傳一種說法,說她是女明星裡練習書法寫得最好的。當然這個評價不一定準確,但至少說明了她的書法還是得到了一部分網友的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