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才
個人榮譽:
2015年度榮獲全市「最美衛生計生工作者」榮譽稱號。
2017年獲「德州最美醫生」提名獎
科研成果:
2017年實用新型專利:一種手持式吸痰器
《探討序貫血液淨化對中毒並發多器官功能障礙症候群》學術成果,榮獲2016-2018年德州市第十四屆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三等獎。
主要事跡:
張金才,畢業於山東醫科大學,一直從事內科專業,2009年於山東省立醫院進修學習重症監護,現任德州市陵城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任山東省病理生理學會危重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重症醫學醫師分會呼吸重症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山東省老年醫學研究會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毒理學會中毒救治專業委員會委員、德州市醫學會重症專業委員會委員。
工作中始終堅持以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為宗旨,恪守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神聖職責,本著「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和對重症監護工作的執著追求與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刻苦鑽研贏得了患者的信賴、同行的尊敬和社會的認可,並先後多次獲得過「先進工作者」,「優秀科主任」,2015年度榮獲全市「最美衛生計生工作者」 等光榮稱號。2017年榮獲第一屆「陵城區十大優秀青年」榮譽稱號。2017年獲「德州最美醫生」提名獎。2020年2月7日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工作中被任命為「德州市新型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
重症監護科工作的最大特點就是不確定性,此時風平浪靜,下一刻病人的病情變化就可能是驚心動魄的搶救,能正常點下班簡直就是奢望,尤其是在冬季老年病高發期,科室人滿為患,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時間就是家常便飯,就在妻子高齡二胎分娩的前一時刻,他也是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更不用說陪孩子玩耍,他總說最對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兩個孩子,不能像其他的家長在周末陪他們一起出遊,相對於自己所肩負的職責,他只能以醫院為家,舍小家而顧大家。「業醫者,活人之心不可無,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對待患者不分貧富,始終把患者安全放在第一位,重症科室經常收治一些三無的昏迷患者,他都是一樣認真檢查,積極治療,一次次的與時間神賽跑,將多少瀕臨死亡的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由於沒有陪人,自掏腰包為病人買飯也成了家常便飯。
作為一名科室的負責人,一名業務骨幹,僅僅幹好日常工作還不夠,在關鍵時刻站得出來,經得起考驗。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重症監護室的工作更是比較特殊,科內部分人員被調往德州一線,人員緊張,病人連續只增不減,他一連幾天幾夜的沒能回家休息,遇到特殊重症發燒患者,他一次次與醫院多學科協作成員溝通、研究、討論,有時甚至因為一個病例的疑惑他們討論到夜晚十一二點,白天再通過遠程會診與上級醫院匯報,商討治療方案。就這樣累了就在科內休息一會。因為工作的出色,張金才被需選派為德州市集中救治定點醫院專家成員,和全市精英骨幹專家一同參與疑似、危重症患者的病例討論。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