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首次公開演講全文:沒有任何成功是不冒險的

2020-11-22 騰訊網

8月11日,小米十周年,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第一次面向公眾進行公開演講。

在近3個小時的演講中,雷軍用20個故事復盤了小米創業十年來不為人知的「熱血成長史」,包括小米創立的初衷、與董明珠打賭、上市的故事等等,並給出了面對世界和未來的答案——直面風險,一往無前。

關於小米10年,我們第一時間邀請長江商學院副院長滕斌聖教授分享點評。滕教授曾深入研究小米撰寫案例,在他眼中,小米「代表一種純粹的中國式商業創新」。

分享 | 雷軍

來源 | 雷軍

滕斌聖

長江商學院戰略學教授

亞洲和歐洲市場副院長

大概2014年,我著手寫小米案例,通過雷軍的好朋友找到他,希望安排訪談並開放些內部信息。被婉言拒絕,理由是:想等到讀DBA時作為博士論文題目,自己來總結。

後來,小米就成為我少有的,未訪談創始人而寫成的案例。

等到今天,雷總還沒來讀博,但總結終於出來了,讀來令人感慨,雖然還是我的案例更系統些。

乘風破浪,外行人做手機;風口豬理論,被諷為機會主義;生態鏈豪橫,讓別人無路可走。

小米這一路,走來不容易。在最黑暗的2016年,我在課堂上說,小米死不了。18年上市後股價被腰斬,我說市盈率不能只相當于格力的十幾倍。

細想起來,小米還真是我極少公開背書的企業。對得起粉絲、用戶、鏈條,甚至研究者。不與天地鬥巧,而以體驗為本,代表一種純粹的中國式商業創新,善哉。

*以下為2020年8月11日「一往無前」小米十周年雷軍公開演講

2020年,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年。前段時間,總有朋友問我說,「這麼複雜的局面,我該怎麼辦?」

其實,我也很焦慮,但是焦慮有用嗎?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我們改變不了,但是我們能夠改變自己的心態。假如你的心態變得積極,你用積極的心態來面對這個複雜的世界,可能結果就會不一樣

我找了一個簡單的方法來改變——走。

我給自己定了這麼一個任務:每天堅持走10公裡,連續走一個月。走著走著,就能重新感受到內心的平靜和溫暖的力量,而且每向前走一步,熱愛和勇氣就會多一分。

今年是小米10周年,我決定辦一場演講來紀念這個重要的日子。同時,也對所有關心支持小米的朋友們做一次完整的總結和匯報。

一、夢想的開端

10年前,我和一群小夥伴一起創辦了小米。

1. 我們的夢想

那個時候的手機市場主要是國際巨頭把持,有諾基亞、摩託羅拉、三星等國際巨頭,國內也有中華酷聯(中興、華為、酷派、聯想),以及鋪天蓋地的山寨廠商。當年的手機市場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當時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做全球最好的手機,只賣一半的價錢,讓每個人都能買得起

但是各位想一想,一個從來沒有做過手機的創業者,一個中關村從零開始的小公司,要做全球最好的手機,聽上去就不靠譜。

那麼,如何能夠實現這個看上去、聽上去都不靠譜的目標呢?

當時我靈機一動,想了個好主意,我跟團隊講,大家可以看看,目前手機市場上做手機的都是硬體公司,假如我們用網際網路方式做手機呢?假如我們把軟體、硬體、網際網路融成一個整體呢?假如這三樣我們都精通的話,我們是不是可以對純硬體公司進行降維攻擊呢?

就這樣,我想出了「鐵人三項」的模式,並且找到了一個「捷徑」:當時硬體做的最好的是摩託羅拉,軟體做的最好的是微軟,網際網路最厲害的是谷歌,假如把這三家公司的精英全部湊在一起,是不是就能夠做成「鐵人三項」呢?當然,這件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2. 找人

我找的第一個人是林斌,他當時是谷歌中國研究院的副院長。當時他想出來創業,做一個在線音樂公司,我跟他說:「兄弟,咱們幹把大的吧。」然後我就在餐巾紙上給他畫了一個「鐵人三項」的圖,他沒怎麼想就答應了。

第一個人就這麼找到,定下了。

接著,我又找了10個谷歌的工程師。有的甚至談了兩三次,但結果還是沒有一個人來。

我當時真的很絕望,直到我談到第11個谷歌的工程師——洪鋒。他一見我,上來就問了我三個問題:

問:你做過手機嗎?

我:沒做過。

問:你認識中移動的老闆王建宙嗎?

我:不認識。

問:你認識郭臺銘嗎?

我:郭臺銘我認識,不過他不認識我。

洪鋒這三個問題一問完我就傻了,肯定沒戲了。想不到最後洪峰站起來做了一個總結:「你這個想法啊,不太靠譜,不過可以試試。」

那一瞬間,百感交集,我覺得自己中了彩票,第二個人終於找到了。

一個外行來做手機,找人遇到的困難比大家想的多太多。經常有創業者跟我抱怨說找不到人。我認為,如果找不到人,是創業者沒有花足夠的時間找人

我在小米創辦的第1年,花在找人上的時間超過了80%,所以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找人不是三顧茅廬,是三十次顧茅廬

二、乘風破浪,開始「鬧革命」

1. MIUI的故事

當團隊組好以後,我們就開始創業了。2010年4月6號,我們十幾個人在中關村一個很小的辦公室裡,大家一起喝了碗小米粥,開始「鬧革命」了。

但是,我們都不懂硬體,於是決定從我們最擅長的軟體開始——直接做作業系統。

沒有自己的手機,怎麼做研發?沒關係,用別人的手機做研發。

直接做作業系統,我們十幾個人hold不住怎麼辦?沒關係,我們直接找個開源系統,幹就行了。

當時,安卓剛剛起步,我們就成了國內最早一批做安卓的。

作業系統的功能極其繁雜怎麼辦?我跟大家說沒關係,我們就把MIUI當一個網際網路應用看。想一想那個年代,智慧型手機用戶的痛點是什麼?用戶最常用的功能是什麼?能不能做的越少越好?

大家想了想,覺得能把打電話、發簡訊、通訊錄、桌面做好就足夠了。說實話,作業系統只做這4個功能是需要勇氣的。我們集中全部資源做這4個功能——只用了兩個月就做好了第1版。

第1版做好了以後,需要找用戶測試,所以我們辦了一個論壇,徵集勇敢者來測試。當時,如果想要用MIUI系統,還需要把自己手機的作業系統刷成MIUI系統,刷不好還有可能把你的手機刷成磚。在這麼大的風險下,敢來刷機的人是不多的。

我們徵集了兩個星期,來了100個人。當時我們團隊感動的不得了。當時我們就在想,這100個人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人,我們得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感激他們呢?我們能不能把他們的名字寫在手機的啟動畫面上?

這是一個十分重大的決定,大部分手機的開機啟動畫面都是公司的logo,但是,我們認為用戶比公司logo重要

我們把他們的名字寫在了MIUI並正式發布。當這100個用戶下載了MIUI,把手機刷成了MIUI系統後,一開機看到這個界面時立刻被震住了。因為他們真正感受到了一個廠商極大的尊重,我相信這100個人在那一瞬間一定被小米的誠意打動了。

當時,我們是一家很小的公司,也沒有做任何推廣,MIUI系統初期就只有100個用戶。但這100個人十分支持小米,他們幾乎每天都泡在論壇上,給我們提各種各樣的意見。只要我們覺得有道理的,就立刻更改,一個星期之後發布。

第2個星期,MIUI的用戶翻了一番,到了200人;第3個星期又翻了一番,到了400人;第4個星期再翻一番,到了800人。

當時,這幾百個用戶讓我們激動不已

當然,幾百個用戶的基數還是很低。

MIUI真正爆發是在哪個時間點呢?是2010年9月20號,MIUI正式發布的一個月零四天。

在一個全球的技術論壇XDA上,有一位大神寫了一個帖子強力推薦MIUI,前兩天我把這個帖子找了出來,他的推薦語極為誇張,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有人聽說過這個ROM嗎?我這輩子從未見過這麼瘋狂的ROM,它運行起來又快又流暢,界面全部重新設計了,這太不可思議了。」

當時,我們在全球可能都只有幾百個用戶,而這位大神說:「你聽說過這個ROM沒有?」

對於MIUI他無比震動,他認為MIUI是來自一個非常專業的團隊的作品,令人驚豔。而當時我們只是中關村剛創辦的一家只有十幾個人的小公司。大家設想一下,MIUI第1版做得有多驚豔。

我們把如此複雜的作業系統當一個APP來做,用了全套的網際網路方法,取得了令人驚豔的成績,所以,我覺得網際網路的方法真的很重要。

這位大神的推薦後,小米開始在全球發燒友的心裡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當時,全球網友開始幫我們翻譯成各種語言的版本,還幫我們適配各種類型的手機,在各個國家操辦筆記本論壇,幫我們推廣。

就這樣,一場轟轟烈烈地全球群眾運動開始了,不到一年,全球的MIUI用戶達到了30萬。這為我們之後做手機打下了極為堅實的基礎。

三、網際網路的方法論,就這7個字

1. 用網際網路的方法做手機

我們說用網際網路模式做手機,本質上就是用網際網路的方法論來做手機。

那麼,網際網路的方法論最重要的是什麼?

就是我在15年前總結的7個字——專注極致口碑

我們在做MIUI的時候,極其強調專注,我們把整個作業系統濃縮到了只有4個功能,把這個產品做到極致,做到讓用戶第一眼就覺得十分驚豔。

剛開始我們只有100個用戶,但小米的今天就是靠口碑一點點積累起來的。還有一點就是只要用戶有任何意見,我們馬上解決,每周迭代一次

我們用這樣的方法論完成了小米的第一步,而且這一步走得非常堅實。

這一步,形成了我們後來的「米粉」,包括粉絲經濟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MIUI起步以後,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組織了一個非常好的硬體團隊,主要骨幹都來自摩託羅拉。

2. 真的開始做手機

接下來,我們就興高採烈地開始做手機了。結果一開始就碰了個大釘子。

我們要做全球最好的手機,當然要用頂級供應鏈。可是,頂級的供應鏈商家並不理會我們。

那時,我才知道頂級供應鏈不是中關村的一家小公司靠砸錢能搞定的。但是,如果我們不搞定頂級供應鏈,怎麼能做成全球最好的手機呢?

我們當時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困難,但我還是跟大家說:

「別怕,咱們一定能搞定。」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

當時,最好的手機屏幕供應商是夏普。

我們去找夏普,人家不理我們,甚至連面都不見。怎麼辦?

我動員了所有的朋友,幫我找那些認識夏普高層的人,希望他們幫我我引薦一下,給我一個當面介紹小米的機會,我就只要一個這樣的機會。

我找了金山軟體園日本分公司的CEO,他再去找三井商社,三井商社再去找夏普的高層,兜了一個很大的圈子後,我們搞定了——夏普讓我們3月26日去日本大阪的總部見個面。

我們開始像準備高考一樣認真準備,還準備學一下日語。

在我們緊鑼密鼓地準備說服夏普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大事,日本核電站發生了核洩漏——當時整個日本都處在核輻射的威脅之中。

這種情況讓我們很猶豫。但是,夏普的見面機會對我們來說十分重要,我們需要慎重考慮。

經過了反覆商量,我們最後決定一定要去,而且是我們三個聯合創始人一起去。到了那天,我、林斌、劉德,三個人登上飛機才發現,整個機艙裡只有我們三人。

到了大阪的夏普總部,整個樓空空蕩蕩,只有我們三個客人。

夏普被我們的誠意打動了。多年以後,夏普一直都是小米的鐵桿供應商。

我們就是這樣過關斬將,搞定了一個又一個供應商,使得小米的供應鏈基本上能夠盈利。

小米手機的第1代賣1999元,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款手機小米原計劃賣1499元。這中間發生了什麼?

2011年8月,小米手機就快要做好,團隊找到我說:

「成本冒了。」

我問:

「冒了多少?」

我們原計劃的成本是1500元,當時卻達到了2000元。團隊跟我解釋:

「因為小米找的都是頂級供應鏈,所以人家開多少價,就是什麼價,甚至還需要提前三個月付錢,人家才願意幫我們幹。」

我當時非常鬱悶。因為,如果每臺手機的成本是2000元,我們售價1499元,每臺大約要虧500元。當時我們還大膽預測,如果賣1499元或許能夠賣出30萬臺,但現在加上研發成本、運作成本,手機還沒賣出去就要虧2個億了,公司肯定要黃。

實在沒辦法,我就去跟投資人談,投資人說:

「其實這也沒啥,你作為一個手機行業的外行,這只是你進來玩的門票錢。」

最後我和團隊商量:

「管他呢,豁出去了!就賣1999!」

下定決心後,我就開始準備發布會,但心裡還是忐忑不安。直到發布會前一天,大家都還在害怕:賣不出去怎麼辦?緊張得不行。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機發布當天,中午我一到現場,發現裡三層外三層擠滿了人,我居然連門口都進不去,只好打電話叫了四個彪形大漢幫我擠進去。而我的好朋友孫陶然拿著門票都擠不進來。

小米的第一場發布會,是提前5分鐘開始的。我在會場上講了一個多小時,其實我內心很忐忑,還是怕賣不出去。

當我在臺上公布「1999元」時,整個臺下歡呼起來,掌聲長達半分鐘。在那一瞬間,我幾乎手足無措了。

原本,我們計劃一年內賣出30萬臺小米手機,但沒想到,光是第一次預定,大家就預定了30萬臺。

收到這30萬臺的訂單後,我既激動又痛苦,為什麼?小米當時是個小公司,沒有足夠的錢,也沒有足夠的能力生產出30萬臺。所以,我們經常一個星期只能賣一次,一次只能賣兩三分鐘。這也是被很多網友所誤解的,罵我們是飢餓營銷。

就是在如此「飢餓」的情況下,小米手機第1代賣到790萬臺。每次只賣兩三分鐘,但是那兩三分鐘,可能都要賣到10萬~20萬臺,才能一共賣出790萬臺。

而且,2012年是小米第一個有收入的完整財年。並且我們第一年就突破了100億的年收入。至少到今天為止,我沒有聽說過任何一個公司第一年收入過百億的。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小米手機在2011年有多麼成功。

小米手機取得了一點點成績後,2012年年初,有幾個主管部門給我布置了一個新的課題,說你們小米手機這麼火,能不能帶動一下國內產業鏈?

我當時想,我們只是個幹了兩年的小公司,這麼瘦弱的身體扛得住這麼大的壓力嗎?但沒好意思說出來,就幹唄。

就這樣,我們建立了「紅米計劃」——優選國內產業鏈,做大眾手機

這個項目幹了快一年時間,產品出來後我體驗了下,跟我的要求差距太大,然後就毫不猶豫地決定推倒重來。

這個決定讓大家感到驚訝,因為這就意味著4000多萬的研發成本打水漂了,那可是2012年啊。

我覺得,既然做國產手機,就一定要做到「用全球供應鏈做出的產品的品質」。如果不做成這樣的話,既砸小米牌子也砸國內產業的牌子。

當時國內產業鏈剛剛開始興起,的確有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所以,後來大家買到的第1代紅米手機在我們內部叫H2,已經是我們內部研發的第2代了,然後我們又下功夫做了第2代的紅米,發布時叫紅米手機1。

到了2013年7月31號,紅米手機正式發布,定價在799元。當時我們沒有準備任何的市場費用,連辦一場像樣的發布會的費用都沒有。我們把所有的錢都用在了產品上,還在金山軟體建了一個會議室,花了兩三百塊錢做了一個背板,用一個電視機進行紅米手機的發布。

大家根本沒有想到這麼強大的手機,只要799元,當時國產手機做的同樣品質的,都賣2000~2500元。所以紅米手機一發布,第二天連金山軟體的股票都開始狂漲(當時借用金山軟體會議室)。

我記得當時我們還是跟QQ的QQ空間聯合首發的,在QQ空間裡面一個星期的預定量超過了1000萬臺。這麼巨大的量,對於剛剛起步的國內智慧型手機的產業鏈來說是久旱逢甘霖。所以對國內整個產業鏈都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所謂的成功背後,是一個艱難的抉擇,每一個選擇背後,都是巨大的風險。但是,沒有任何成功是不冒風險的。

我自己在總結小米手機業務成功的關鍵的時候,我覺得就是要直面所有風險,要有豁出去幹的決心

3. 全民學小米

在那個年代,小米幾乎成為了一個現象級的話題。還有一群人在拼著命學小米,當時全社會出現了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網際網路手機,但基本上知識學到了皮毛。

當時也有很多企業家創業者到我們小米公司來學習,幾乎所有的手機同行也都來我們公司進行交流。對於到來的每一個客人,我們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說實話,我們希望網際網路模式能幫助到每一個企業,最終能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4. 建立生態鏈

2014年年初,我們就建立了一個生態鏈計劃——希望用5年時間,至少孵化100家生態鏈企業,改變100個行業。

經過6年多的時間,我們孵化了100多家專業的生態鏈企業,做出了各種各樣的好產品。到今天為止,這些生態鏈企業也有一兩萬名工程師。

大家在小米商城裡面買到的很多貼著小米米家品牌的這些商品,都是我們背後非常專業的生態鏈公司做的。

可能大家很好奇我們是怎麼做到的,跟大家舉個小例子:

14年15年有個熱門話題是,很多中國人到東京搶購電飯煲,還成了社會現象。

我當時就納悶了,中國是世界工廠,我們怎麼需要去日本買個電飯煲呢?我們中國的工業不是很強大嗎?難道連電飯煲都做不好?

於是我們決定孵化一個生態鏈企業,叫純米,主攻電飯煲,決心一定要比日本做得好。就這樣,我們幹了一年半時間,2016年這個電飯煲發布,定價999元。最終賣到了日本,還賣的不錯。

後面,我們還做了小米手環、掃地機器人、平衡車、充電寶等一系列產品,效果都不錯。

四、峰迴路轉

那段時間,真的是陽光燦爛的日子。

1. 10億之賭

回想起來,有非常多美好的事情,當然也幹了不少蠢事。比如說和董明珠打賭。

格力代表中國傳統製造業,有30年的歷史,小米代表新經濟,是一家成立才三年多的小公司,放到一起就特別有話題。

我說董總要不咱倆打個賭,賭一塊錢,就賭小米5年之內營業額超過格力。當時小米的營業額200多個億,格力是1200億,我們只是人家的一個零頭。

董明珠想都沒想就答應了,還說要賭就賭10個億。

那段時間每天看到這樣的報導就特別鬱悶,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感覺全都掉到坑裡去了。

之後我就成了網紅,只要我跟董明珠一起出現所有媒體的那個相機就盯著拍,那個畫風你都沒法想像。

全社會都認真,我們也不能不認真了

我們5年從200多億漲到了1749億,漲了8倍,我其實覺得小米挺了不起。5年時間達到1981億,也漲了60%。

2. 陷入低谷

我承認,我們的確是膨脹了。我覺得,膨脹確實會讓你做很多蠢事

後來沒過多久,小米遇到了很多困難,我們遭遇了很多成長的煩惱。我們今天反思,我覺得跟我們膨脹是有很大關係的。

過去幾年,我們都是高速成長。到了2016年。我們的銷量暴跌——小米陷入了困境。

在手機行業,沒有公司能在銷量下滑後逆轉,所以小米處在生死存亡之境。這個問題發生在2015年到2016年。

2016年5月份,我親自跳到一線,直接接管了手機部。經過認真研究和分析,我推動了大規模的反思。

先總結,然後再補課,再提高,那個過程苦不堪言。我記得在那段時間,我早晨九點多鐘上班,凌晨一兩點還在辦公室開會。

昨晚下班,我在路上想起來,那一天我開了23個會,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3. 慢慢恢復

2016年,小米士氣在一步步恢復。到了2016年10月底,我們吹響了小米逆轉的衝鋒號。

2016年10月25號,我們辦了小米Note2的發布會,請梁朝偉代言。

小米還發布了全球第1款全面屏手機發布,這款手機發布以後,震撼了全球科技界,甚至是還被全球三大設計博物館收藏——芬蘭設計博物館、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德國慕尼黑國際設計博物館。

芬蘭設計博物館館長說,小米MIX代表著未來手機發展方向。到今天為止,你們應該找不出任何一款手機,獲得如此殊榮,被三家設計博物館收藏。

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是背後的故事,那個設計是怎麼來的呢?其實挺簡單的。

小米的幾個工程師閒聊時,聊到一個很高深的問題:5年後的手機會是什麼樣?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每年在討論,2014年年初,他們爭論得很激烈,最後得出一個主流性的意見是:5年後的手機正面全是屏幕

這是2014年年初提出來的。有了這個大膽的想法,他們就來找我。我聽他們一講,覺得他們講得有道理,雖然這個想法石破天驚,但是如果真的能做出來,就能夠推動全球手機工業的發展。

我跟他們說:

「立刻開始幹,不要考慮量產性。」

這一幹,快三年時間了。最後,小米的這種巨大的創新能力震撼了全球。

在小米,我們尊重每一個人,小米工程師只要有創意,都可以直接推開CEO的大門。也只有把人才擺在最重要位置的公司才能做得到這種事情。我認為這是小米最寶貴的東西。

所以,為了激勵工程創新和探索的火焰,我們建立了公司最高獎叫小米技術獎,獎金就是價值100萬美元的小米股票。

回到2016年,我們的業務在一步一步復甦,可是困難並沒有解決。

4. 質量是生命線

性價比是小米強有力的武器,但也是我們最柔軟的軟肋。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中國的老百姓有一句老話叫便宜無好貨,也就是說你賣得便宜就是原罪。這一點非常容易被友商攻擊,也非常容易被抹黑。

我在想,在未來的漫長徵程裡面,小米怎麼能立於不敗之地呢?我們只有做出世界級品質,才有機會才有機會生存下去

所以,2017年,我們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質量預報。

質量的提升改進是一個非常痛苦繁瑣的過程,但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我們獲得了中國質量協會質量技術一等獎。

2019年,我個人獲得了中國質量人物的殊榮。

到今天為止,我們依然把質量看得重於一切,質量是整個公司的生命線

我有一個很重要的體驗想跟大家分享。當一家企業陷入困境以後,可能很多人都想出奇招去逆轉。但我認為,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穩住陣腳最重要,質量就是你的陣腳,只有穩住質量,才能尋求突破

創新可以決定企業有多大的想像力,但是質量決定了你能不能活下去。

所以,在我們內部有一句口號就是:「創新決定我們飛得有多高,質量決定我們走得有多遠。

質量和創新同等重要。

五、國際風雲

1.10億庫存,是危也是機

大家都知道,小米的國際化做得非常不錯,我和大家聊聊我們的國際化的過程。

2014年二季度,小米的銷量在中國市場智慧型手機市場登頂,成為了中國第一,我們只用了兩年半的時間。

小米模式能不能在全球複製?考慮了一段時間以後,我們決定從印度開始進行複製。

2014年6月份,我們進入印度市場,和我們想像的一樣,小米勢如破竹,很快成為了印度市場最耀眼的明星。

但是,很快我們就面臨了一個巨大的困難。

我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我特批了50萬臺小米4在印度市場發售,但2015年1月份在印度發售時,竟然賣不動。這是我們誰也沒想到的。

這瞬間造成了10億人民幣損失,對於剛剛成立不久的印度公司來說簡直是滅頂之災。

我一聽我也懵了。怎麼辦?

那時,中國市場已經不賣3G手機,全部改4G了,印度這批3G手機運到中國來賣肯定賣不出去。

事後,我們反覆復盤得出結論:這次意料之外主要是因為進入印度的時間太短,用戶群的積累,以及品牌的渠道能力都不夠。

於是,我們緊急成立了「國際救火隊」,剛開始只有三個人。我們在全球範圍尋找消化3G手機的市場,這三位同志在幾個月內跑了四、五十個國家。吃了無數的閉門羹,終於找到了市場。

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原來是賣石油、賣天然氣的,順便想賣點手機;

第二類,還靠點譜,是賣電腦、賣筆記本的,順便賣點手機;

第三類,是一批二線代理商,想在我們身上賭一把,總之,一年的死磕,10億庫存終於消化掉了。

其實手機行業有兩大困難,第一大困那是風險質量,第二大困難是風險庫存。

比如說,小米4的成本是2000,我一年半以後處理的時候,連800塊錢都賣不到,損失巨大。

這是我歷史上處理的最大一次庫存,當時特別心痛。

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這個到處賣庫存的渠道,後來居然成了我們國際業務的先遣隊,提出了小米全球的國際業務布局。沒過幾天時間,小米在全球各地的國際業務迅猛成長。

到今天,小米已經到了90個國家的地區。這都得益於我們當時的這一批庫存危機。

2. R U OK

國際業務也有很多歡樂的時光,比如2015年5月,我在印度出差,順便參加了我們在印度舉辦的一個發布會。現場來了非常多米粉,一聽說我在場,氣氛熱烈得不得了。

我們印度的同事,就臨時安排我上臺跟大家打個招呼,結果我還沒回國,這個事情就在國內上了熱搜,b站還有人做了一個鬼畜視頻,我一下子就成了b站的知名歌手。

所以,整個國際業務就是這樣,既有坎坷,也有歡樂

我們進入印度用了三年時間。過去兩年,我們的主要精力在歐洲,因為我們需要證明,小米不僅能在發展中國家能夠達到第一,要在發達國家也拿到第一。

現在,小米進入了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手機業務在50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居前5。

短短兩年時間,剛剛傳來捷報,上個季度我們在歐洲已經進入了市場前三。更讓我激動的是,在上個季度,我們在西班牙市場已經登頂,我們在法國排到了第二,我相信在未來,我們會在更多國家排到市場第一。

所以整個國際化的過程,可能跟大家想像的不一樣。

成功往往不是你規劃出來的,危機也是你想不到的機會,當你遇到一個巨大危機的時候,你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去解決,可能會創造新的機會。

六、高光時刻

1. 三個難忘的高光時刻

上市

今天,在小米10周年之際,我問很多同事,「過去10年,你最難忘的時刻是什麼?」

大家不約而同地說「上市」。

最重要的是上市前夕,2018年4月25號,我們公布了一項董事會的舉措——將超過利潤的部分全部返還給用戶

小米很快要上市,一旦上市成為公眾企業,資本就會逼著小米做出超額利潤。

我相信我扛得住,但假如有一天我退休了,我們下一個CEO能不能扛得住?還能不能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還能不能堅持做性價比?

這真的是我擔心的一件事情。

所以我一定要在上市前搞定這件事情。

我跟我的幾個同事一商量,形成了這個初步意見以後,我們去找股東,股東一聽就知道,說你們這麼弄,還想不想上市?

這對上市會有影響,但來不及了。還有人跟我說,我投資你們的時候你們可沒這麼說,我早知道你們只能掙5%,我就不投了。

我們連續開了很多次緊急的電話會,有幾次都談不下去了。在最後一次,我跟大家說了這樣一段話:優秀的公司賺取利潤,偉大的公司贏得人心。假如你們同意我這個提議,你們擁有的有可能是一家註定偉大的公司。

就這樣,一錘定音,只賺5%的這個決定獲得了所有股東的支持。

最後,我選擇了在我的母校(武漢大學)辦一場發布會,宣布了這項決定。當這個決定發布之後呢,我的朋友圈都被5%刷屏,當然也有一些嘲笑和譏諷。

北漂買房

第2個難忘的時刻是什麼呢?

是搬家,搬到我們自己的家——小米科技園,小米同學們都非常喜歡這個辦公室,我們親切地稱小米科技園叫「清河三裡屯」。

我也挺激動的,寫了一條微博:

北漂,奮鬥九年多,終於買房了!小米科技園,8棟樓,34萬平方米, 52億造價!

接下來,是小米過去9年的業績。

入選500強

我們進入了世界500強,我寫了一封全員信。

有同事和我說:我們能不能謙虛一點,裝作毫不在意的樣子。

我說:咱們這次就別裝了吧,我大學剛畢業就開始創業,沒有機會去500強上班,我說我還是挺羨慕婷婷他們,都在微軟、谷歌上過班。

今天,我也有機會在500強上班了,我覺得我要好好嘚瑟一下。

昨天,我又臨時改了一下PPT。

小米作為最年輕的500強,經常被大家拿來和一些老牌的500強比,比如,蘋果,三星,華為。比的我挺鬱悶的。

講實話我承認小米不如它們,至少目前如此。不過沒關係,我相信小米其實做得真的很不錯。

我和大家說三個數據,第1個是BCG(波士頓諮詢公司)評選的全球創新50強,有5個中國公司入選:華為,騰訊,阿里,京東,小米,小米在全球排在24位;

第2個也是非常權威的榜單,叫「德溫特全球創新百強榜」,只有三家中國公司入選:華為,小米,騰訊,小米是第2次入選。

第3個是BrandZ 全球品牌百強榜,這次有17家中國品牌入選,小米也在其中,排名81位。

2. 這十年,小米改變了什麼?

小米這10年就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所以說過去10年,真正讓我們自豪的不是上市,不是搬家,不是這些事,而是以下三件事情。

第一,小米和所有同行一起推動了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加速了移動網際網路的起飛

滴滴創始人程維曾經說: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創業者可能都要感謝小米,因為小米有力推動了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美團、滴滴、字節跳動、快手等等,今天你耳熟能詳的新一代網際網路頭部企業,都得益於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

第二,小米的生態鏈模式帶動了100個行業的變革,成就了一大批的創業者

比如說昌敬,小米生態鏈給他提供資源幫助他成長,他的企業今年2月份上了科創板,市值40410億人民幣。像這樣的企業,在小米生態鏈裡面還有一堆。

第三,小米甚至還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這一位是我們小米印尼產線上的女工,幾年前她的丈夫去世了,她一個人要養活三個孩子,對她來說生活極其艱苦。

兩三年前,她好不容易獲得了我們印尼工廠的一份工作,她高興極了,因為有了這份工作,三個孩子才有機會吃到飽飯,能上得了學。而且有了這份工作,她認識了新的朋友,開闊了眼界,她在村子裡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

小米過去的十年有太多的故事,一場演講很難跟大家講明白。所幸的是,我們有一種方法能讓想了解小米的人更了解小米。

2019年2月份著名傳記作家範海濤老師出了一本小米傳記,這是小米第一本官方授權的傳記,名字叫《一往無前》。

今天,因為時間所限,我們講不了那麼多故事。10年的小米,在一年一年長大,我可以很自豪地跟大家說,我們今年的研發預算超過了100億人民幣。

今天下午我查了中國所有上市公司裡,境內上市公司裡,加上未上市,將在海外上市的公司,研發投入超過100億的研發企業,我覺得小米基本上能排到前20位。

我覺得小米擁有很強的創新和探索能力,再加上100億的研發投入,將會有更多更好的產品獻給大家。

關於如何重新創業,我不願說給大家聽,只想做給大家看

六、小米將往哪裡去?

1. 小米三大鐵律

那麼,小米未來又將給世界帶來什麼變化?

我選擇了用這三款產品(米10至尊紀念版、Redmi K30至尊紀念版和小米透明電視)來代表小米永不更改的三大鐵律技術為本性價比為綱做最酷的產品

簡單來說,技術為本是小米在未來十年堅持死磕硬核科技的態度,而米粉們關心的澎湃晶片,小米還在持續研發;

性價比是小米和用戶交朋友最大的誠意,也是小米的核心戰略;

而做酷的產品是小米工程師們的本分,做米粉心中最酷的公司是小米的願景。

接下來我和大家說一說「小米將往哪裡去」——下一個十年小米的三大發展策略。

今天我們面臨非常複雜的國際環境,同時面對極其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一步,我們該怎麼辦?要想固守今天的成績,躺著過去的業績上過日子,毫無疑問,過去是守不住的。要想繼續不管不顧、猛衝猛打、粗放成長,毫不疑問,這條路也走不通。

2. 未來發展戰略

我認為,我們的第一策略就是重新創業,大膽啟用創業型人才,大膽使用創業型的激勵,大膽把握新的戰略機遇。

第二策略是繼續深化「網際網路+製造」,堅持用網際網路賦能製造業,在繼續和代工廠真誠合作的基礎上,小米將深度參與製造業。

目前小米已經自研大量高端裝備,並已設計完成了全自動化的高端手機生產線。此外,小米產業基金也已投資了超過70家半導體和智能製造的公司,小米未來將花大力氣做"製造的製造"。

第三條策略就是「行穩致遠」。小米都會用十年的長度來看發展,穩打穩紮,做長期有價值的事情,小米將「和時間做朋友,絕不冒進」。

end

相關焦點

  • 「雷軍萬字總結」小米十周年公開演講全文
    編輯導語:2020年8月11日19:30,小米創始人雷軍做了一場主題為「一往無前,致敬過去、現在、未來每一位不懼考驗,選擇『向前』的人」的公開演講,以下是分享內容。
  • 2017 的小目標:雷軍小米年會演講全文
    IT之家1月12日消息 今日小米公司舉行了2017年年會,公司聯合創始人之一、小米CEO雷軍發表了感言,他表示,2017年小米的目標是收入破千億,小米也定下了5大核心戰略,包括黑科技、新零售、國際化、人工智慧和網際網路金融五大部分。
  • 雷軍《十年演講》公開向董明珠認輸:學會認輸,也是一種智慧
    最近,雷軍在小米的十年演講中,正面回應了與格力的五年之約。 2013年末,雷軍和董明珠一起參加央視年度經濟人物盛典,因編導的隨口一語,便有了「賭小米五年的營收能否超過格力的」賭局。 現今五年已過,雷軍在十年演講中坦言,這是自己幹的一件蠢事,並承認:「我們輸了。」
  • 小米十周年發布會:被提前洩露的新品和不講段子的雷軍演講
    「(視頻)是我不小心發出去的,我不懂,我看到我兒子電腦上這個東西,我不知道他要發哪裡的,我就發在那個群裡去了,是我不小心發的。」對方告訴記者,她和她兒子共用一臺電腦,不小心將視頻發到了關注科技數碼領域的QQ群裡。當記者問及100萬美元的違約款是否屬實時,對方稱,「因為我確實不知道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不知道我兒子跟小米公司籤了保密協議,現在我兒子跟我講了,我正在積極地讓他們刪掉。」
  • 雷軍兩小時演講精華:造芯未死,「超大杯」致敬1999,啟動重新創業!
    雷軍說,大家都知道小米一代賣1999,但不知道原本計劃賣1499。2011年8月份,團隊說成本超了,原本是1500,變成2000了,因為頂級供應鏈來之不易,也不敢砍價,成本直接高了500。團隊研究發現,公司會虧2個多億。好幾個晚上,雷軍都沒睡好覺,最後下定決心,將價格定在了1999,發布會前,就非常擔心會不會太貴了,賣不出去。
  • 雷軍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你確定你渴望成功?
    人人都渴望事業能夠成功,同時也非常崇拜事業成功的人士。市面上關於成功學的書籍講座更是多如牛毛,五花八門,但我想問,難道讀了這些成功學的心靈雞湯就能夠成功嗎?那麼寫這些成功學著作或者做演講的人他們自己成功嗎?經過長期的思考我發現我們對於成功有一個巨大的誤區,那就是我們通常只去關注每一個成功者的臺前,而確忽略了成功者的幕後。
  • 雷軍十年演講直播入口 小米十周年發布會直播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雷軍最新資訊 > 正文 雷軍十年演講直播入口 小米十周年發布會直播
  • 雷軍將於8月16日晚八點在抖音直播帶貨 稱準備了一大波福利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雷軍最新資訊 > 正文 雷軍將於8月16日晚八點在抖音直播帶貨 稱準備了一大波福利
  • 小米年會雷軍演講實錄:跨越千億營收,10 季度內要重返第一
    IT之家2月7日消息 今天小米召開了2018年年會,創始人雷軍在年會上進行了演講。雷軍稱剛剛過去的2017年是小米的「逆轉之年」,是「跨越之年」,更是小米新徵程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關鍵一年。2017年小米提前實現了年初提出的營收過千億目標,今年有很大機會進入世界500強的行列。
  • 小米年會雷軍演講:2015年我不OK,2016年開心就好
    1月15日消息,雷軍今天在小米年會上發表了內部講話,對過往一年取得的輝煌成績以及不足之處做出總結,同時也對2016年定下了重要的戰略:開心就好。在講話中雷軍還首次提到了要組建「特種部隊」,全力備戰小米5。
  • 小米十年,梳理出雷軍的八條管理秘籍
    這是8月11日,雷軍在小米十周年演講中對全世界說出的熱血文字。在這場長達近三個小時的演講中,雷軍對過去十年自己與小米的沸騰往事進行了回顧,也解答了以往外界對小米的一些誤解與質疑。十年彈指一揮間,外界看雷軍,好像他就是眼角多了幾條魚尾紋,但這十年對雷軍對小米卻是長徵路程的一大段,三千多天悲歡苦樂的真滋味唯有自知。
  • 小米十周年雷軍演講直播地址 8月11日小米10至尊紀念版發布會
    小米十周年雷軍演講直播地址 8月11日小米10至尊紀念版發布會 8月11日晚上,小米將舉行十周年發布會,小米創始人雷軍將上臺演講,這次發布會除了要介紹小米10周年以來的發展之外
  • 雷軍的宿命
    這是他們給雷軍和小米的禮物。他們都曾接受雷軍的投資,是老友,亦是曾經或者未來的合作夥伴,雷軍更願意稱他們為「兄弟」。發布會結束不久,雷軍公開談到了他對賈伯斯的看法:「他的問題我都想明白了,就算見到了,也沒什麼可問的。」
  • 雷軍演講後小米股價十日飆升20%!今年的產品和財報都要穩了
    8月11日,小米舉辦了十周年雷軍演講發布會,在這場名為一往無前的特殊演講發布會上,雷軍不僅發布了三款超大杯新品,還透露了小米以前和未來許多重磅信息,而在演講結束後,資本市場給出了反饋,小米股價就開始了狂漲,十日漲幅超過了20%。
  • 全景解析小米10超大杯,雷軍為何敢用「至尊」來全名?
    8月11日晚7點半雷軍十周年演講如期舉行,本次演講大約用了近四小時的時間。雷軍把它分為上下半場,上半場是小米創業的故事,以及小米過去十年所走的路。其中有很多都是首次對外公開。下半場雷軍拿出了四件小米十周年誠意之作,獻給一直熱愛小米的消費者們。其中最吸引大家關注的還是小米10至尊紀念版。
  • 為什麼雷軍的形象如此親民?-為什麼,雷軍,形象,如此,親民 ——快...
    古代沒有數學物理,圍棋就是大眾眼裡最抽象最理科的東西了。所以虛竹是有料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別以為虛竹就是一個運氣好的貨,金庸先生寫一個人物是一定要考慮性格立不立得起來,否則和三流網絡yy小說有什麼區別。王語嫣不會武功卻讀遍了武林秘籍,說明智商高記憶力強,而且還可以指揮段譽打架,說明她可以舉一反三不是死讀書。放到現在可以進諮詢和投行工作,或者進當個架構師什麼的。
  • 為什麼雷軍的形象如此親民?
    古代沒有數學物理,圍棋就是大眾眼裡最抽象最理科的東西了。所以虛竹是有料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別以為虛竹就是一個運氣好的貨,金庸先生寫一個人物是一定要考慮性格立不立得起來,否則和三流網絡yy小說有什麼區別。王語嫣不會武功卻讀遍了武林秘籍,說明智商高記憶力強,而且還可以指揮段譽打架,說明她可以舉一反三不是死讀書。放到現在可以進諮詢和投行工作,或者進當個架構師什麼的。
  • 首場公開演講!梅根7500上衣配49300手鐲,畫煙燻可憐眼神變凌厲
    離開王室後梅根終於找到第一份滿意的工作,開啟了第一場公開演講,在2020年女孩崛起領袖峰會Girls Up Leadership Summit 2020上她發表了主旨演講,首次公開演講就是貼合當下流行的話題公平,梅根真的是很會選熱度。這次演講,估計能給梅根帶來800萬左右的收入,可以說以後真正可以維持自己的奢華生活了。
  • 雷軍最新演講:我想澄清大家對小米的三個誤解-虎嗅網
    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雷軍出席年會並作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剛才有企業家跟我說,他是今天早上八點出門我不知道。但是,我想小米產品只有在貴的產品中立住,大家才能真正認可我們為國貨做出的努力。今年年初,小米旗幟鮮明地開始做高端手機,目前我們發布了兩代高端手機,最貴的是6999元,其實也是今年賣得最好的手機之一——小米手機10至尊紀念版。第二,今年我們做了一款主要用於視頻會議的98寸超大屏電視,也極受歡迎。同行均價是20萬元,我們用小米模式和技術極大地提升了效率,只賣2萬元一臺。
  • 蔡英文要到美國國會演講?港媒示警:莫拿臺海和平冒險
    如果真到了那一步,難保不發生新的臺海危機,不可不慎。評論指出,臺灣「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5月中旬前往華府與美國國安顧問波頓會晤,破了多年禁忌。最新消息說,李大維見波頓負有重要使命,是為高層訪華府鋪路。美國媒體報導,美國聯邦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委員會主席加德納2日公開稱,這個夏天要促成臺灣地區領導人訪華府併到國會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