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妍】英國《衛報》18日援引最新科學研究分析稱,目前已有7個國家出現在患者身上發現水貂變種新冠病毒的情況。報導稱,本月早些時候,世界上最大的水貂皮毛生產國丹麥已經開始了「全國殺貂」行動。
《衛報》:已在7國患者身上發現水貂變種新冠病毒
據報導,丹麥、荷蘭、南非、瑞士、法羅群島、俄羅斯和美國都報告了與水貂相關的變種病毒感染病例。此前,這類病毒曾反覆在水貂身上被發現。
水貂(資料圖)
不僅如此,報導稱,水貂變種新冠病毒可能將對新冠疫苗的有效性構成威脅。報導援引丹麥血清研究所(SSI)的研究表明,一種名為C5的水貂變種新冠病毒更難被抗體中和,並對疫苗效力構成「潛在的威脅」。
因此,據《衛報》報導,本月早些時候,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水貂皮毛生產國,丹麥已經在全國範圍內發起了一場撲殺水貂行動。
卡車將被撲殺的貂倒入溝壑中 圖源:《衛報》
然而,這場殺貂行動隨即在丹麥引發爭議。《衛報》稱,這場爭議迫使丹麥農業大臣莫根斯·延森辭職。據此前報導,莫根斯·延森10日曾為「殺貂行動」致歉稱,沒有任何法律依據能夠強制農民在疫區外撲殺水貂。
據報導,目前,丹麥的「全國殺貂」行動仍在繼續,該國農民們被要求必須在當地時間19日午夜之前撲殺全國所有的水貂。
除了丹麥以外,包括荷蘭、西班牙和最近暴發疫情的希臘等國家,都有撲殺感染新冠病毒水貂的報告。路透社17日報導稱,波蘭已開始對水貂進行強制性檢測,儘管業內擔心檢測會導致全國性的撲殺。
為什麼貂變異新冠病毒特別值得警惕?
丹麥血清研究所的專家考爾·莫爾巴克(Kåre Mølbak)說,病毒進入不同的生物系統,會導致不同類型的病毒突變。所以儘管新冠病毒之前已突變很多次,但是從動物傳到人,就容易出現問題。
目前,丹麥已發現了5種不同的貂類變異新冠病毒,即cluster 1- cluster 5。初步研究表明,「cluster 1」變異還好,最讓人擔心的是「cluster 5」,它對抗體敏感性降低,也就是說可能影響疫苗效果。而「cluster 2」到「cluster 4」變異病毒會不會也「cluster 5」這樣,至少還需要數周的時間去研究。
世衛組織11月6日表示,數月前就已注意到新冠病毒在水貂中傳播,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說,丹麥水貂攜帶的新冠病毒出現的一些變異,可能會產生影響,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世衛組織歐洲辦事處主任漢斯在11月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的最新表態是,「其他國家也發現了變異病毒,例如西班牙、荷蘭、義大利和瑞典。但是,這與我們在丹麥看到的變異不同。」他說暫不清楚「cluster 5」變異病毒威脅的嚴重性,但認為謹慎好過於事後後悔。
丹麥「全國殺貂」時間線梳理
6月17日
丹麥發現34隻貂感染,首次在水貂養殖場檢測到新冠病毒。隨後,1萬多隻貂被殺死。
6月18日
第一例水貂養殖業人士確診。
7月—9月
第3家感染水貂養殖場超過50%水貂感染。後陸續發現多家感染水貂養殖場。
9月4日
在3個養殖場發現「貂變異病毒」由貂傳人。
9月18日—10月1日
丹麥血清研究所和哥本哈根大學報告認為,有證據表明「貂變異病毒」已形成人類傳播感染鏈。水貂飼養員面臨的感染風險高於醫護人員。丹麥政府決定捕殺約100萬隻感染水貂。
10月
76個水貂養殖場被感染,150多名水貂養殖場人員確診。
11月4日
首相發布全國「殺貂令」。丹麥已有207個水貂養殖場感染。
原標題:英媒:7國發現變種新冠病毒,丹麥開始「全國殺貂」
責任編輯:鄧潔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