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凡是有有點文化的人,對「中科院」應該都很膜拜的!但說起「國科大」,知道的或許並不多。昨天在某朋友兒子的升學宴上,突遇老領導,說起「國科大」,他不知是沒聽清,還是真沒反應過來,反正經過我解釋說是「中國科學院大學」之後,感覺他仍貌似似懂非懂地「哦」了一聲……
當孩子還在讀大二時,就開始備戰考研(大三正式準備)。我看到網上有一篇文章《為什麼上國科大?那是一個「真讀書」的地方》,這是一篇題為《為什麼要報考國科大?》的特稿,當時引發了許多網友的熱烈反響。這更讓不少國人開始認識中國科學院大學,原來她是那麼的光彩奪目,魅力四射,在不少人的眼中僅次於清華北大。
正因如此,除了清華北大,國科大也就成了孩子心目中的最高學府,心心念念想去那裡學點真本事。既然沒機會進去讀本科,那隻好選擇進去讀研了。
該文章(《為什麼要報考國科大?》)的作者身份很特殊,他既是一位國科大的學生家長(開始還是中科大的學生家長),又是一位中國科學院的研究人員。他用自己的真實感受,從自身經歷談起,從多個方面細述了自己的孩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學習是一種什麼要體驗。
他的孩子本可以進清華北大的,尤其是讀研時,但又是什麼「魔力」讓他勸說自己的孩子放棄可能去清華、北大的機會,轉而去中科大讀大學?又是什麼「魔力」讓他的孩子再次自願放棄了到清華、北大讀研的好機會,最終毫無懸念地又選擇了到國科大讀研究生的呢?
但凡大國,尤其是想在世界上能爭得一席之地的,往往都具有以下三大類著名研發機構:
第一類是高校,如清華北大,以教學為主,很好的高校也做研究;
第二類是國立科研院所,如美國聯邦政府擁有700多個國家實驗室,以研究為主,有些也培養研究生;
第三類是企業研發機構,如英特爾、華為的研發中心,主要是為企業做產品研發,大企業的研發機構也做基礎研究。
中國科學院大學就是一所科教融合的大學,與研究所「共有、共治、共享、共發展」,國科大的研究生也可以稱之為科學院的學生。
一般國家的國立科研機構都是行業型的,如美國的勞倫斯利弗莫、洛斯阿拉莫斯、聖迪亞三大核安全實驗室。目前只有中國的科學院是綜 合 型 的國立科研機構,以注重研發教學並舉,亦即傳說中的「科教融合」。
中國目前除了清華北大的國家實驗室較多,其次應該算國科大了。科學院擁有學科齊全、分布全國的上百個研究所。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科學院是我國研究水平最高的綜合性科研機構,已踏進中國頂尖大學隊列,也可能是目前國內唯一能與(敢與)清華北大爭鋒的大學。如今每年能招收17000名研究生,連如此「大」的浙江大學都得甘拜下風,實是毫無異議的「巨無霸」。
當年,我國在南海「種島」時,科學院的學生坐著科考船在島礁邊上種珊瑚;在「北鬥」衛星發射場,科學院的學生都緊張地和工程師們一起對衛星進行著最後的測試並屏住呼吸等待點火;在「天眼」實驗室裡,科學院的學生又出現在屏幕前,雙眼緊盯著屏幕努力地追尋著從宇宙深處傳送回來的信息;在戰略裝備試驗場,科學院的學生又得為武器裝備提供核心元器件的現場保障……
內行人都知道,在國科大讀研不但獲得的獎金多,補助也多,住宿條件也越來越好。同時,國科大的學生有更好的學習和發展平臺,國科大的生均科教資源比任何高校都有數量級的提高。只有國科大能夠公費送本科生出國遊學,只有國科大能夠為每位本科生安排學業導師。
中國科學院大學就是一所為國家培養科技棟梁之材的好大學,這所高校現在國內的排名應該能穩居前三,而至於想躋身於世界第一的大學,還有待今後的進一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