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中國地毯以其婉轉優美的花紋、典雅協調的色彩、獨特精細的編織工藝,展現出鮮明豐富的地域文化。經歷歲月,中國地毯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及其特有的東方文化傳統藝術風格受到世人矚目。現古毯存世的多為明清地毯,大都藏於皇宮、寺院、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家。溯毯之源,從三四千年以前北方遊牧部族防寒之用,經歷朝代更迭至宮廷用毯的興盛,手工技藝的傳承、天然染料的使用是其傳世經久不衰的關鍵所在。此次《東方瑰寶——中國地毯藝術展》由宮廷手工地毯傳承人、研究者、設計者、製作者周小寒先生領銜,中國、美國古代地毯收藏大家參與其中,展覽分設東方瑰寶廳、古毯收藏廳、敦煌莫高窟廳,呈現出古今輝映,技藝傳承與創新的脈絡。銀帝藝術館一直致力於藝術品的收藏、研究與傳播,此次攜手北京萬鑫康泰貿易有限公司及周小寒先生在銀帝藝術館舉辦中國地毯藝術展,使這一古老藝術以鮮活的形式呈現在世人面前,在此遴選幾幅以供讀者賞析。
茶花團花走廊毯
尺寸:1×3.85=3.85平方米/41.43平方英尺
材料:棉經緯線、灘羊毛、柞蠶絲
工藝:栽絨、手工紡線、植物染色、手工編織、8字扣
道數及扣數:100道,每平方英尺1萬個8字扣,共414300個扣
耗時:僅編織需用工60個工作日
介紹/來源:
此毯圖案取材於敦煌莫高窟,盛唐時期第148窟,由常沙娜臨摹整理。走廊毯大地中軸線上交替排列放射狀的藍綠茶花和團花,兩邊空隙處點綴半個較小花朵,最終加以黃紅聯珠紋邊和綠色素邊。茶花又名曼陀羅花,是佛教中的吉祥點綴花卉。相傳佛祖傳法時手拈曼陀羅花枝,漫天便飄下曼陀羅花的花瓣雨。因此茶花也被賦予了寧靜安詳、吉祥如意、佛光普照的美好含義。
如意圓毯
尺寸:2×2=4平方米/43.04平方英尺
材料:棉經緯線、羊毛、柞蠶絲
工藝:栽絨、手工紡線、植物染色、手工編織、8字扣
道數及扣數:每英尺100道,約430400個扣
耗時:僅編織需用工62個工作日
介紹/來源:
此毯圖案取材於唐朝宋朝之間,五代時期的敦煌莫高窟的第36窟,由李迅文臨摹整理。 唐宋之間的五代時期,正是中華各民族文化、信仰等大碰撞大交融的重要時期,藝術也從繁複走向簡約。這一思想在這條地毯的紋飾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幾個同心圓層層遞進,如漣漪蕩漾,大小兩圈的邊頭像蓮花漂浮水面。「清水 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色彩的搭配也是自然大氣,整體給人以寧靜之感。
金鎖紋毯
尺寸:2×3=6平方米/64.6平方英尺
材料:棉經緯線
工藝:栽絨、手工紡線、植物染色、手工編織、8字扣
道數及扣數:每英尺100道,約 646000個扣
耗時:僅編織需用工93個工作日
介紹/來源:
此毯圖案取材於盛唐時期,敦煌莫高窟的第320窟。西方淨土變中的舞人毯,由孫曉麗臨摹整理。鎖子紋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幾何紋飾,由交錯連續的人字形相連構成,上海博物館藏有一尊唐代石雕,身上披的盔甲就是鎖子紋,雍和宮藏的乾隆織金棉 盔甲也是鎖子紋。這種紋飾又有鎖住生命和財富的吉祥之意。
桃花毯
尺寸:2.5×3=7.5平方米/80.7平方英尺
材料:棉經緯線、羊毛、柞蠶絲
工藝:栽絨、手工紡線、植物染色、手工編織、8字扣
道數及扣數:每英尺100道,約807000個扣
耗時:僅編織需用工115個工作日
介紹/來源:
此毯為桃花毯,桃花的寓意是花開富貴,也是美好生活的象徵,此毯上的圖案便展示了桃花盛開的場景,寫實而生動,賦予生活氣息很受人們的喜愛。此毯現已被北京大學斯坦福中心所採用,並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滿天星毯
尺寸:2×3=6平方米/64.6平方英尺
材料:棉經緯線、灘羊毛、柞蠶絲
工藝:栽絨、手工紡線、植物染色、手工編織、8字扣
道數及扣數:每英尺100道,約645600個扣
耗時:僅編織需用工 118個工作日
介紹/來源:
滿天星就如同天上閃爍的繁星,亦或是地面灑落的珍珠,純潔而美好。簡單的方格,簡單的配色,簡單的圓珠構成了此毯的圖案布局,整體簡單大氣的形象中也包含著巧妙的設計。大邊由三葉草環繞,三葉草寓意吉祥而永恆,設計不同凡響。
《搗練圖》掛毯
尺寸:2.36×6.53=15.4平方米 165.8平方英尺
材料:棉經緯線、灘羊毛、柞蠶絲
工藝:栽絨、手工紡線、植物染色、手工編織、8字扣
道數及扣數:每英尺120道,約23870000個扣
耗時:僅編織需用工462個工作日
介紹/來源:
《搗練圖》是唐代大畫家張萱的名作,表現宮廷婦女搗絲、理絲、熨絲的場景。 原作早已不存,今按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宋徽宗仿筆移植到掛毯上。編織此掛不僅耗時甚多,在二次創作及工藝上也面臨諸多挑戰。從製圖方面講,要克服原畫尺幅小,及某些細節比如服飾上的花朵、器物上的紋理以及人物的眼神漶漫不清的困難。從工藝上講,需專門染出多個色階的藍色及薑黃、駝色、瓜綠等等,每一步要嚴格把關。掛毯上大面積柞蠶絲的使用,真實地再現了絲的質感和顏色,極大地豐富了整體配色。為了表現細節,不僅編織道數增加到120道,還運用了特殊的半扣打結方法。
藍地團花紋栽絨地毯
尺寸:3.30×5.20=17.16平方米/184.7平方英尺
介紹/來源:
地毯設三道邊,最外為素色邊,內邊飾花卉紋,最內邊以竹紋為框架再飾 花卉紋,毯子正中飾團花圖。毯子主圖案團花由壽石、竹、牡丹組成,邊飾牡丹、壽石、皮球花、梅花、竹等花紋。這些花紋中,牡丹象徵著富貴,竹、菊、壽石有長壽的含義,若將梅、竹、菊相連,又有君子的美譽。置身於毯中,宛如在花壇中盡享人生美好。
此毯歷經100餘年品相完好,彌足珍貴。
三角紋毯
尺寸:1.8×2.8=5平方米/6×9=54平方英尺
材料:棉經緯線、灘羊毛、柞蠶絲
工藝:栽絨、手工紡線、植物染色、手工編織、8字扣
道數及扣數:每英尺100道,約540000個扣
耗時:僅編織需用工77個工作日
介紹/來源:
鹹唐莫高窟第127窟,當年由孫曉麗臨摹整理,此毯大地鋪設四排仰三角紋、俯者紅、仰者綠藍交替每個三角中點綴一朵飾、似花非花、似葉非葉,小邊是傳自西亞的聯珠紋,大邊是有唐代常見的三葉草紋。
此毯設計別具一格,有明顯的西域風採。
團花平齊毯
尺寸:2×3=6平方米/64、56平方英尺
材料:棉經緯線、灘羊毛、柞蠶絲
工藝:栽絨、手工紡線、植物染色、手工編織、8字扣
道數及扣數:每英尺 100道,約 645000個扣
耗時:僅編織需用工 93個工作日
介紹/來源:
五代時期(公元 907-960)榆林第16窟橫平豎直的網格,開啟了古代藻井之先河,網格內花瓣或聯或疊,香影重重,如夢似幻,網架上花葉鋪展交錯連綿,方圓互現,這種藻井圖案的排列設計,直接影響了建築裝飾1000多年,至今依然被廣泛應用。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對世界裝飾藝術的偉大貢獻。
《遊春圖》掛毯
尺寸:2.46×5.13=12.6平方米/135.6平方英尺
材料:棉經緯線,羊毛,柞蠶絲
工藝:栽絨,手工紡線,植物染色,手工編織,8字扣
道數及扣數: 每英尺120道,約1,953,000個扣
耗時:僅編織就需 378個工作日
介紹/來源:
此毯依據唐代張萱的原作,又是宋代徽宗的仿筆。表現楊貴妃的三姐虢(guo) 國夫人等豪門貴族春天出遊踏青的情形。原作現藏遼寧省博物館。將一幅小手卷放大成另一種媒介的鴻篇巨製無疑會面臨重重挑戰。這條掛毯比較忠實地再現了原作男女人物的髮式、服飾、穿戴、鞍馬等各個方面。為了符合掛毯的特點,地毯設計者加上了唐代流行的聯珠紋,象徵生生不息的纏枝金銀花及鳳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