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長沙12月2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洪雷)「我身邊的志願者不斷地湧現,又不斷地消失。除開經費緊張、感染風險等因素外,不斷地面對愛滋病人,面對他們那種對生命的挫敗和無力感,無疑都加大了這份工作的挑戰性。」具體、艱難、堅持,在與防艾志願者李承西一個小時的接觸中,記者仿佛看到了一個民間防艾組織11年工作歷程的縮影。
1992年,湖南省報告首例HIV感染者,到今年發布數據稱全省存活20335例愛滋病感染者,二十多年間愛滋病的防治與宣傳發生了很多改變,一些民間防艾組織在愛滋病發現、檢測、提供諮詢關懷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日益凸顯。12月1日,記者走進位於嶽麓區人力資源市場大樓的長沙中大陽光社工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大陽光),探尋愛滋病與志願者之間的故事。
愛滋快檢:「對檢測對象和我來說,都是最緊張難熬的五分鐘」
「來到約定的見面地點,打了好幾通電話後,對方才將車開入我的視野。他示意我上車,並讓我在封閉的車廂內完成檢測。我用酒精棉擦了擦他的指腹,待酒精幹後打開針頭扎了下去,血液在緩衝液的浸潤助推下,一點一點地往上升,我們都緊張地盯著試紙,生怕出現那條橫線。整個過程5分多鐘,對方一直沉默不語,檢測完成,他放下我便開著車揚長而去。」
這是李承西向記者回憶的一次快速檢測場景,而他每年都要重複這樣的動作300~500次,幾乎每天都有人找他進行檢測。作為中大陽光的一名志願者,李承西告訴記者,他們中心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內容是推動高危人群參與檢測,使感染者納入常規管理,並推動他們早日接受治療。「簡言之就是幫助還沒有感染愛滋病的人維持陰性,幫助已經感染愛滋病群體更有尊嚴、更有質量地生活。」
對比疾控系統的檢測,這樣的快速檢測有其特別的優勢。「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或者說不願意去疾控系統檢查的人往往會找到我們。」李承西說,他們一般上門為對象開展檢測服務,這種環境能讓檢測對象更好地釋放壓力,敞開心扉。而通過使用愛滋病(HIV1+2)體外診斷試劑,一般能檢測2周到3個月以前有沒有被感染,5分鐘便可確定結果,準確率達到95%以上。
「這五分鐘不光是對服務對象來說很難熬,對我來說也很難熬。」李承西說,他一般都不會直接給對象扎針,而是先和對方聊上半個小時,將檢測的誤差、後果等儘可能地與對方溝通,以防其得知結果出現一些過激行動。
志願者:我們需要穿戴整齊地坐在一堆裸體男同之中
不僅是有檢測需求的人會通過網絡等途徑找上門,中大陽光的志願者也會去性暗示比較強烈的場所,或者說有高危行為人群比較集中的場所開展宣傳和檢測。
「在長沙,有些場合是男同性戀者比較集中的地方,比如浴池,有時候開著開著就變成了只有男浴池。」李承西說,志願者要經常去到這樣的場合,但有時也會出現一些頗為尷尬的局面。「那樣的場合下,有人會認為不應該有第二種身份,他可能會對你動手動腳,至少,他們會盯著你,因為大家都只是裹著浴巾,而你穿戴整齊坐在那裡,顯得格格不入。」
李承西表示,這樣的環境並不適合開展這種工作,特別是給人做檢測,周邊的衛生環境不佳,聚集的人也多。「如果真在現場檢測出來,保護感染者就變得很不容易。」但是這些場合的HIV發現率一般都比較高,是他們開展工作的重要陣地。
「這是我們不得不面臨考驗,可以想像得到,如果真放棄了這些場所,不僅這些高危人群會繼續暴露在危險之下,於我們的工作而言也是一種損失。」
感染者:割了闌尾後被要求買下全套手術器具
愛滋病患者被歧視,是大多數志願者都會提及的事。李承西告訴記者,就算不被拒診,有些愛滋病患者的就醫經歷也不同於普通的患者。"當時小鵬(化名)因為闌尾炎要做手術,醫院答應了,一切還很順利。"李承西說,沒有被醫院拒絕的小鵬很感激,但手術結束後的一筆帳單卻讓手術變了味。
「當時拿到帳單,我們發現費用多了好幾千。」李承西說,因為小鵬是愛滋病感染者,醫院要求小鵬買下他使用的全套手術器具,「醫院解釋是他們需要免責,但我覺得這種收費本不合理,這就是一種實質歧視。」但最終小鵬並沒有提出異議,他甚至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歧視,只是在事後默默表示能夠理解。
面對這樣的遭遇,李承西向記者表達了他對反愛滋歧視的理解,「有時候覺得我們的工作非常的矛盾,在沒有被確診的時候人們會告訴你愛滋病如何可怕,確診以後人們又會告訴你,我願意接納你,擁抱你。」李承西說,作為一名常年接觸愛滋病人的志願者,對於歧視與「反歧視」他都不予贊同。「愛滋病不可怕,但也絕不可愛,它是一種疾病,需要警惕,需要重視,需要關愛,而我們志願者能做的就是提供好的服務。」
防艾未來:「服務對象增多並不是我們的成功」
對比官方的防艾機構,像中大陽光這樣的民間組織甚至有更多優勢。「我們的工作更為細緻,有大量時間開展一對一的工作。」李承西說,機構的志願者也能在隱秘的場所發現更多的潛在感染人群,而中心的同伴教育也更有利於對個案進行分析,以便根據具體情況開展工作。
記者了解到,中大陽光現在有註冊的志願者35人,核心成員不到5名,這些人肩負起服務中心的日常工作。目前來看,中心的運轉也面臨著一定的問題。
據介紹,中大陽光於2013年8月完成註冊,由過去組織結構鬆散的公益性組織轉變為企業化管理的服務機構。「這中間我們的專業化程度越高,成本也會越高。」李承西說,經濟支持是他們要克服的第一個問題,隨之而來的是機構自身的服務問題。
「現在的疫情並不樂觀,我們擔心的是疫情的傳染從『漏水』變成『溢出』,需求增大而我們的服務能力跟不上。」李承西向記者打了一個比喻,「就好比一個水桶有一點破損,裡面的水會漏出來,而一旦水滿了,水不僅會漏還會往外溢。因此愛滋病病人的基數必須得到控制。」
此外,中心不同於疾控系統關注病情和數據,他們更關注個案,讓志願者長年累月地面對愛滋、死亡、吸毒,多少會帶去一些生命的無力感。「這些年,我看到我身邊的志願者不斷地湧現,又不斷地消失,我服務的對象又在逐漸地增加。」李承西說,服務對象的增加對他來說並不是一種成功,真正的成功是服務人數不斷地減少,有更多的愛滋病感染者能夠獨立面對,走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