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流星雨即將到來的時候,你想過在流星拍攝上小試身手嗎?這裡介紹一些有助於拍攝的技巧。
長話短說:拍攝流星雨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固定在三腳架上並帶有快門線的單反加上大光圈廣角鏡頭對準透明的黑暗天空。
流星攝影與星野攝影或是捕捉極光有所不同,因為典型的流星發光僅僅持續一秒鐘左右,這一點與銀河和極光有所不同。更長的曝光時間並不能幫助你捕捉到這些快速的閃光。即使亮度中等的2等左右流星在用單眼相機常配備的標準f/3.5變焦鏡頭拍攝時也只能勉強被記錄到。想要記錄大多數肉眼可見的流星,你需要一支大光圈廣角鏡頭,比如18mm f/2,還有高ISO(800或更高)。
Perseid Meteor
by Kenneth Brandon
— — 參 數 — —
Canon EOS 6D
Rokinon 14mm @f2.8
t = 15 s ISO = 8000
這並不是說用傻瓜相機(或卡片機)什麼都拍不到,但大部分小相機的光圈還不能像單反鏡頭能達到的那麼大。不過如果你的小相機滿足了以上要求,那就快去拍流星雨吧!即使光圈小了些,拍不到那些暗流星,也可以拍到最亮的流星。不過一定要有連續拍攝和保持快門打開幾秒鐘以上的功能。
比如下面這位拍攝者,就用卡片機活捉了一顆流星,然後揣在了兜裡……
p.s.照片作者是位美女,堅持說自己拍到的是「流星」,但為什麼看著那麼像飛機呢?僅供參考。
catch a falling star
and put it in your pocket
by Stephenie Schukraft
— — 參 數 — —
Canon PowerShot S5 IS
ƒ/4.0 l = 19.7 mm t = 1/500 s ISO = 400
(如果是流星,還要外加滿格人品值)
流星攝影並不需要跟蹤,因為如果用廣角鏡頭即使曝光30秒恆星也不會拖線。在星野赤道儀上固定相機可以讓你把所有拍到的流星疊加到一張合成照片中,這就是高手製作有很多流星的照片的方法。
Meteor Madness (2013)
by Kai Gradert
— — 參 數 — —
Canon EOS 6D
EF16-35mm f/2.8L II USM
ƒ/2.8 l = 16.0 mm t = 25 s ISO = 2500
6小時延時合成
流星雨的誘惑有一部分在於它們的變數,但是這也意味著你無法預測任何一顆流星的出現位置。所以很多成功的流星攝影師用多個相機瞄準不同的位置,來保證不錯過亮流星。
Mojave Desert Fireball
(Geminid shower 2009)
by Wally Pacholka
used an all sky camera
— — 說 明 — —
照片背景從左至右可見
天狼星、獵戶座、金牛座、昴星團
火流星是一種耀眼的流星
亮度(-4等及以上)要大於任何行星
平均每1,200顆流星中會有一顆達到-5等
平均每12,000顆流星中會有一顆達到-8等
照片拍攝於2009年雙子座流星雨
拍攝者很幸運地在1,521張照片中(只有48顆流星)捕捉到了這樣一顆極其罕見的火流星,並且相信它的亮度至少為-14等
如果對準輻射點(天空中流星的反向延長線匯聚的點),你拍到的大都是短流星和偶爾出現的前進方向正對著你的流星,看起來就像一顆閃了一下的星星。但是最好的流星經常出現在離輻射點角距90度的地方,它們顯現出很長的軌跡或者多次閃光。特別罕見的餘跡可以持續幾分鐘。訣竅就是把相機指向那裡,之後就不要動它了——抵抗住在天空中到處追逐流星的誘惑。
Geminid Meteor Shower
by Rick Whitacre
— — 說 明 — —
照片拍攝於2012年的雙子座流星雨
相機對準地平線附近
與天頂附近的輻射點相距約90度
英仙雨萬箭齊發
來自:夜空中國
by Steed
— — 說 明 — —
所有流星在大氣中划過的軌跡都是差不多平行的,因此如果背向英仙座的方向,朝著流星射去的方向觀測,就會看到所有的英仙座流星似乎都朝著跟輻射點相對的那一點匯聚過去。
這種「反輻射」效應在這幅作品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 — 參 數 — —
佳能EOS 5D Mark II+EF 24 L II
ISO 4000,f/1.4,單張曝光15秒
N張照片按星點位置疊加流星
為了得到拍攝流星的絕佳機會,應該選擇一個遠離城市燈光的黑暗的地方。一個美如畫的地景會增加你作品的吸引力。祝願天氣晴朗!好運!
波特爾暗空分類法
去尋找你的暗空吧,願今夜大雨瓢潑。
歡迎廣大微信用戶及論壇會員將本次英仙座流星雨的攝影作品分享至牧夫微信後臺或論壇觀測攝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