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均線稱之為生命線,如果說趨勢線是行情牛熊分界線,那麼生命線絕對就是波段強弱分界線,如何規避波段風險把握波段收益我們都能從生命線走勢中得到啟示。當然和其他均線一樣,生命線也可用於分時、周線、月線等。
一般而言,一次完整的循環基本可以是由四象戰法的底部區、漲勢區、頭部區、跌勢區組成。在這些區域中,30日均線是個股運行的生命線,可以輔助投資者判斷目前屬於哪個區域,它對中短線操作都具有相當的價值。
只要30日均線向下運行,則沒有起趨勢性機會的市場基礎和條件。在跌挫區,30日均線是向下運行的,這時下跌是市場的主旋律,中間偶有反彈也是出逃的機會。
只要30日均線向上運行,則不存在有系統性風險的市場基礎和條件。在漲升區,30日均線是向上運行的,這時上漲是市場的主旋律,中間偶有回調也是介入的良機。
一、底部區:
一般而言,30日均線下彎時K線已率先走空,此時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後,市場的空頭力量會不斷釋放直至基本消耗殆盡,這時市場就初步具備了展開上漲行情的條件。
如果30日均線橫向走平,此時說明行情已進入底部區。此時的走勢應該開始關注。主要有四點原因:
1、 平均成本的概念說明MA30走平時30日前買進股票的投資者基本處於保本狀態。如果此時5日10日均線與30日均線橫向粘合,說明中短線投資者的成本趨於一致。市場中已基本沒有套牢虧損盤,因而促使廣大投資者賣出該股票的下跌恐懼心理已基本消失,亦即下跌動力基本消失。
2、 所有的獲利盤、套牢盤、割肉斬倉盤也已基本完成出局的操作動作。市場多空在此位置基本平衡。同時成交量極度萎靡,會有地量產生。
3、 均線的持續走平或者粘合說明主力正在建倉,因為只有有意識地買和賣才會把價格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
所以此時的底部區是上漲的前兆,應格外注意,時刻關注關鍵K線的出現。
4、 如果在地量後突然出現大量配合價漲升,同時30日均線也上揚,說明築底階段基本完成,此時的行情開始進入漲升階段。
二、漲升區:
1、出現大量時說明有很多成交,此時如果30日均線上揚,說明30日內買進的人開始盈利,此時的主力已經開始為套牢者解套,意圖比較明顯
2、當30日均線持續向上運行時,此時的行情已經開啟了漲升趨勢,應該堅定持股,當中肯定會有正乖離過大時的回調洗盤,但只要均線不下彎,則主力還未完全出貨,此時應堅定續抱,相信趨勢。
三、頭部區:
1、如果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漲升之後,30日均線開始走平,說明多頭買力已階段性耗盡。主力已經開始正式出貨,其間偶有拉高製造假突破的誘多騙局。在這一階段已經不適合再進行中線和大量布局,最好觀察主力會如何築頂撤出。
2、在這階段如果30日均線持續走平,成交量呈現出不規則的放大和縮小,如果成交量放大卻不能同步帶動30日均線上行,則說明主力資金已經開始在高位誘多。此時,應該根據5日均線調頭或與10日均線交叉的死亡信號開始退出。
3、如果30日均線持續走平,主要的操作應該是減倉或者清倉,不宜再因為頂部的漲停拉高盲目追進。
四、跌挫區:
在頭部區之後,就進入了跌挫區,此時的均線是不簡訊向下運行的,價格不斷向下探底,此時即使會有反彈,但是只要不改變節奏,不突破均線,都應空手觀望,此時的反彈都是逃生機會,或者短線可搶反彈,總體應保持空手的策略。
在實際應用中,30日線有四個主要功能:
(1)牛熊分水嶺: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如果30日均線沒有走平乃至向上,則應儘量避免買入,因為行情往往會有反覆。如果股價反彈碰到30日均線,乃至突破,然後下跌走平,反覆的次數越多則越有可能預示反轉行情。最簡單的看法就是:30日線向上就初步認定是牛的行情,30日線向下就初步認定是熊的市場。
(2)市場成本線:如果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然後開始上漲,30日均線開始走平,那麼走平的地方就是市場成本線,股價應該至少上漲30%以上。這個規則不是100%有效,但是有效性肯定大於60%。在牛市中,30%的幅度當然不是特別大,但是在震蕩市中,30%的預測幅度卻也頗為可觀。也就是說,以後操作股票,一定要找30日線走平的地方,找到了,乘以1.3,就是市場最可能達到的地方。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法則對大盤股,比如中石油無效,而是對中小盤股,尤其是有主流資金進駐的股票效果非常好。
(3)阻力支撐位:30日均線具有很好的阻力支撐作用。股價在下跌趨勢中,每次反彈遇到30日均線則容易繼續下跌,在上升趨勢中,每次回踩遇到30日均線則容易繼續上漲。在趨勢向上的過程中,如果上漲幅度不大,回踩30日均線則是很好的買入時機,在趨勢向下的過程中,如果下跌幅度不大,反抽30日均線則是很好的賣出時機。
(4)高低位判斷:市場上經常有高位低位的議論,實際上,後續價格走勢沒有出來,誰也不知道哪裡是高,哪裡是低。一般而言,投資者不應該探討絕對的高位、低位,只適合討論相對的高位、低位。股價經過下跌然後開始上升,30日均線由下降開始走平,則這樣的位置可以假設為低位,如果隨後大幅上漲,漲幅超過30%,則可以假設為高位。如果大盤在大牛市的行情中,順勢不斷向上,則相對高位可能不斷抬升,如果大盤在大熊市的行情中,順勢不斷向下,則相對低位可能不斷下降。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板塊輪動以及股市中的各種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
1、股市導圖總綱
2、K線基礎
3、均線基礎
4、切線基礎
5、指標分析
6、統計分析
7、選股方法
8、板塊輪動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由於版面有限,如果看不清圖片或喜歡小編的文章,可關注公眾號越聲攻略(yslc688),更多後市操作及股票技術分析方法等你來學習,乾貨源源不斷!
贏在等待,輸在猶豫。雖然市場機會無限,但是屬於你的機會卻非常有限,而你所能把握的機會就更少了。
每個人都有優劣勢,客觀認識自己、主觀分析自己,才能明白自己的定位。在屬於自己的機會出現之前,要學會抱著平和的心態耐心等待機會,對屬於別人的機會持欣賞的態度。自知者很明白從來沒有「完美的交易」,以前沒有,以後也不會有。從來不會對錯過低價買進而後悔,也不會因為沒有實現利潤的最大化而煩惱。股票完整操盤的流程就是:「等待買進——買進——等待賣出——賣出——等待再次買進」。在你徹底退出市場之前,永遠在這個流程裡循環往復。
誠然,買進是操盤成功的前提條件,好的買點可以讓你站據一個好的位置,因而進可攻退可守,並對其後的持股信心提供強大的心理支持與迴旋餘地。賣出是對前期買進獲利的了結或買進虧錢的止損,這一點在特定情況下比買進更加重要。嫻熟的對賣點操作的把握,可以有效克服人性中固有的弱點。它能讓股票交易者在行情趨勢見好的時侯大膽持股擴大利潤,而在不利情況下全身而退保存實力。
股諺云:會買的是徙弟、會賣的是師傅。這句股諺說的就是師傅能夠比徙弟更加了解人性的弱點貪婪和恐懼,而且能夠控制人性中一些難以根除的弱點。這兩點對每一位股票交易者來說是最重要的,但是還不是至關重要的,操盤至關重要的技巧是善於等待,因此,會空倉的就是股市的祖師爺。
等待,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綜合素質的體現,這項技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股票交易者的買進技巧和賣出技巧,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交易者心理素質的高低。股票市場說到底就是人和人的博弈,各類群體的客觀優劣勢對博弈結果有較大的影響,但是,對博弈結果起決定影響的因素是各類群體的心理素質。我們在培養買賣技能的同時,也是對等待機會和心態的歷練。
聲明:本內容由越聲攻略提供,不代表投資快報認可其投資觀點。